夏至是什麼時候?
今天(6月21日)是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
2018年夏至時間:6月21日 18:07:12,農曆2018年五月(小)初八
節氣簡介
《禮記》曰:「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意思是說:夏至日到了,陽氣的極致下陰氣開始產生,鹿是山獸,屬陽,感陰氣而鹿角退;自然界中的蟬兒開始鳴叫了,半夏、木槿也紛紛開花。
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看看古詩裡的夏至,就知道這個時節很容易下雨,心緒也容易陷入微妙糾結。對於農民伯伯來說,最忌在夏至日這天有雷雨天氣。民諺稱:「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熱。」
夏至後,高溫酷暑天氣時常出現,好發中暑、感冒、心腦血管疾病、空調病、皮膚病、腹瀉等疾病。
夏至時節也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易使器物發黴,人體也會覺得四肢疲軟、無精打採,蚊蟲的繁殖速度很快,腸道病菌也易滋生。
健康提醒
俗語說「春夏養陽」,而心乃「陽中之陽」,故夏至時節養陽重在「養心」,應努力保持心平氣和,心胸寬闊,精神飽滿,樂觀向上,切忌動怒發火。
夏至養陽,謹遵「三忌」
第一,忌夜臥貪涼。夜臥吹冷風,尤其頭部受風邪。
第二,體弱人群忌冷水洗浴。夏季人的汗孔多處於開洩狀態,冷水洗浴使外來寒氣極易侵入人體,久之會出現手足畏寒、小腿抽筋、後背發涼等症狀。老人和小兒尤其應重視。
第三,忌肆食生冷。夏日常食冷飲冰品等,容易引起脾胃虛寒證,可表現為胃痛、腹瀉、完谷不化等。女性可出現痛經、經期紊亂、經量減少等。
因為天氣炎熱,這個時節很多人因長期待在空調環境中而毛孔閉塞。此時更應加強鍛鍊,以微微汗出為度,讓鬱閉在裡的風寒之邪及時從體表隨汗液排出。適合選擇的鍛鍊項目可以是快走、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宜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
》》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夏至養生食譜推薦
》》夏至節氣有哪些傳統習俗?夏至各地吃什麼食物養生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