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2020-12-06 川北在線網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時間:2020-06-20 21:25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熱將至,開始有暴雨、梅雨、高溫桑拿天氣。雖然是烈日炎炎,但古往今來的詩人們卻文思泉湧,留下了許許多多美好的夏至詩

  原標題: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熱將至,開始有暴雨、梅雨、高溫桑拿天氣。雖然是烈日炎炎,但古往今來的詩人們卻文思泉湧,留下了許許多多美好的「夏至詩」。

by 凌茶茶

有關夏至的詩句(一)

思歸 時初為校書郎

(唐)白居易

養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

遂求及親祿,僶俛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

冬積溫席戀,春違採蘭期。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夜長獨先知。

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

有關夏至的詩句(二)

夏至後得雨

(宋)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餘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有關夏至的詩句(三)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雲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有關夏至的詩句(四)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有關夏至的詩句(五)

夏至日衡陽郡齋書懷

(唐)令狐楚

一來江城守,七見江月圓。

齒發將七十,鄉關越三千。

褰帷罕遊觀,閉合多沉眠。

新節還復至,故交盡相捐。

何時羾閶闔,上訴高高天。

有關夏至的詩句(六)

夏至日作

(唐)權德輿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by 凌茶茶

 

  關於夏至的諺語俗語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夏至有雷三伏熱。

 

  愛玩夏至,愛眠冬至夜。

 

  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

 

  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夏至大爛,梅雨當飯。

 

  夏至無雨三伏熱。

 

  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

 

  夏至東風搖,麥子水裡撈。

 

  長到夏至短到冬。

 

  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

 

  夏至有雨應秋早。

 

  夏至的,無處走。

 

  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煎熬。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夏至雨點值千金。

 

  夏至一場雨,一滴值千金。

 

  夏至東南風,十八天後大雨淋。

 

  夏至棉田草,勝似毒蛇咬。

 

  到了夏至節,鋤頭不能歇。

 

  進入夏至六月天,黃金季節要搶先。

 

  稻穀要喝夏至水。

 

  夏至不雨天要旱。

 

  夏至有雨,倉裡有米。

 

  夏至雨點值千金。

 

  夏至有了雨,好比秀才中了舉。

 

  夏至無風三伏熱。

 

  夏至悶熱汛來早。

 

  夏至有雨應秋早。

 

  夏至無雨三伏熱,處暑難得十日陰。

 

  夏至東風搖,麥子水裡撈。

 

  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熬煎。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
    關於『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夏至詩句相關的信息
  •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時間:2020-03-20 0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
  • 2018夏至節氣朋友圈說說句子 有關描寫夏至的詩句古詩
    【6月21日夏至,開啟「燒烤模式」】①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②北半球各地都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③夏至是盛夏的起點,許多地方歷史氣溫極值大都出現在夏至以後;④此時節,恰逢長江中下遊、江淮流域的梅雨季節;⑤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最熱模式開啟,你準備好了嗎?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二十四節氣詩書——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  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到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候。  夏至氣候特點: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時有雷陣雨。唐代劉禹錫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名句。物候為: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夏至陽極陰生,一直到「三伏」陽氣盛於外。《黃帝內經》主冬病夏治,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吸收陽光,多食苦菜,治療秋冬疾病。
  • 唯美清新的夏至節氣插畫圖片大全,適合做壁紙的夏至手繪插畫
    大家都知道,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一般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每年夏至的時候,是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這個時候,北半球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這一天是一年中影子最短的時候,也是白晝最長的一天,同時,夏至的到來也預示著炎熱的夏天真的要來了,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了唯美清新的夏至節氣插畫圖片大全
  • 2020年夏至丨無論夏至,或二十四節氣,30字的標題不足以描述
    2020年06月21日,則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夏至為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民間有句俗語:「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日長長到夏至」,則夏至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日照時間為全年最長。
  •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_中國氣象局
    來源:   發布時間:2013年06月19日17:45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今年夏至日在6月21日。
  • 走進二十四節氣|夏至
    夏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越長,白天最長,夜晚最短氣候最熱。1.此時即將進入仲夏時節,樹間漸有蟬蟲鳴叫聲。2.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傍晚常常易形成雷降雨。
  • 今日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鬥的鬥柄指向確定,鬥指午,為夏至。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屬陽,夏至這天陽盛無疑,但不一定是午月之中陽氣最盛的一天,具體哪天陽氣最盛依據幹支推算應該在端午這一天。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夏至·詩詞 竹 枝 詞
  • 2020二十四節氣表時間表 今年二十四節氣時間表
    導語:我國是農業大國,因此曆法很多時候是為了服務農業生產而建立的,我們現在熟悉的二十四節氣就是這樣的曆法,它記錄四季輪迴,也反應氣候物候的變化,同時也揭示了農業生產的時間規律。今天我們就走進二十四節氣,看看今年二十四節氣時間表。下面就有一份2020二十四節氣表時間表請查收。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夏至:日至長而影至短,夏至有雨三伏熱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來確定的,反映的是季節的變化,是我國在農耕社會時期重要的農業生產指導策略,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預知氣候冷暖雨雪的重要依據。
  • 關於小滿的古詩句子 臨沂與二十四節氣的不解之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總結的氣候變化規律,最早起源於黃河流域,而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下關於小滿的古詩句子。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也是每年進入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節氣,一般在每一年的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來臨。
  • 二十四節氣-夏至·陽曆6月21日-22日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在公曆/陽曆6月21~22日交節。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敲黑板·必考知識點: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 中國書協理事王榮生書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之《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到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候。夏至氣候特點: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時有雷陣雨。唐代劉禹錫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名句。物候為: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夏至陽極陰生,一直到「三伏」陽氣盛於外。
  • 涵義極其複雜的「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形成的
    這番話說明設立節氣的初衷就是為了「治農功」。節氣以一年為基礎,約15天為一節氣,劃分的24個不同的節氣。春秋時期,五經之一的《尚書》有堯帝命人「四仲中量」的典故,確立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等節氣。在《管子·輕重已》中,又增加了「春始」、「夏始」、「秋始」和「冬始」等節氣。時至戰國,《呂氏春秋》將節氣增加到22個,節氣初具雛形。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解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不少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有一首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一一概括。那麼,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了解吧。
  • 一年之中白天時間最長的一天,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2017年6月21日,是農曆二零一七年五月廿七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二十四節氣中,「夏至」是一個較為重要的時間節點,提醒人們一年中最炎熱時刻的到來。夏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時間最長的一天,溫度達到頂點,同時也意味著隨後陰氣將開始逐漸上升。
  • 被列入人類遺產名錄的(二十四節氣)、夏至與冬至十年時間點
    二十四節氣,是指幹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於中國先秦時期就已經訂立、到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