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冬至始打霜,夏至幹長江」,什麼意思,明年莊稼歉收?

2020-12-05 更三農

眼下,冬至節氣馬上就到了,冬至在農村有祭祀的習俗,不過在我們這裡冬至這天少不了蘿蔔餡的大餃子,隨著寒潮的結束,這幾日氣溫有了4~5度的升溫,很多村民為了節約,白天也停了火爐子,走到村口和鄰居聊天。如今2018年即將結束,村裡催繳新農合的廣播不斷的播報,雖然我們這比去年每人多繳納了40元,人均220元,不過聽不少人說,已經有地方繳納490元了,小編不禁打了個寒顫,希望明年我們這別跟著再漲了!在農村冬至即將到來,村裡老人說,冬至這一天能預測來年的收成和天氣的變化,大家看看靠譜嗎?

一、冬至月半腰,過年不戴帽

村裡老人說,冬至這一天如果在陰曆的月半,那麼今冬不會太冷,將比往年暖和一些,過年出門拜年也不用穿很厚的衣服!在我們農村,過年這天可是「體力活」,要挨家挨戶的去叩頭拜年,你們那有這種習俗嗎?

二、冬至始打霜,夏至幹長江

村裡老人說,如果冬至這一天後,才開始出現霜凍,那麼到了夏至由於前期降水較少,河流的水位會降低,有些地方可能要出現乾旱的情況。因此,可能莊稼要歉收,提醒咱農民要及時做好農田的灌溉,保證來年的收成!

三、冬至陰天,來年春旱

村裡老人說,如果到了冬至這一天是陰天的話,那麼來年的春天要有旱情,不過這句俗語主要流行在山東等地,因此具有一定的區域差異性!

四、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村裡老人說,如果冬至這一天是晴天,那么正月裡少不了降雨,如果冬至這一天是陰雨天,那麼這個正月會比較的乾燥!

在農村關於冬至預測來年的收成,很多村民都很認可,畢竟這是先輩流傳下的經驗,對於以上的幾句俗語,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啥意思?今年冬至後會冷麼?
    今天是冬至節氣,每當冬至到來,筆者的家鄉都會非常熱鬧,因為在冬至的時候貓冬的人們就會三五一小聚,十人一大聚的聚在一起包餃子、祭祖先,共同祈禱明年的莊稼能夠風調雨順,豐收滿滿,所以冬至對於別人說是節氣,但對於農民來說也是一種希望的寄託。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便開始數九,所以冬至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這一農村俗語是何意思?一線究竟指啥
    農村俗語「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是什麼意思?「一線」到底是指啥?這是有關氣候知識的農諺,是與「冬至」相關聯的「夏至」之間的農諺。農村還有一句農諺是「冬至至長,夏至至短」。意思是說,過了冬至那天,每天的白天比黑夜要長一點點,一直到夏至時終止,即晝長夜短;過了夏至那天,每天的白天比黑夜要短一點點,一直到冬至時終止,即晝短夜長。這是由於地球既圍繞著太陽公在公轉,同時地球又在自轉,與節氣之間產生的每天白晝和黑夜的時長變化。
  • 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
    文/訪客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其實古人們總結的關於冬至的俗語也是有很多,因為總結這些俗語也是為了生活,所以中心也總是圍繞著天氣和農耕,小編倒是搜集了幾個關於冬至的俗語跟大家一起分享。這第一句就是「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冬至下雪有何說法呢?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數九?今年何時最冷
    導讀摘要: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候數九?今年何時最冷?這是由四個問題組合而成的複雜問題,涉及到古代曆法的綜合性問題,讓我一步一步地分別解答。第一,「夏至三庚數伏」。古代人的曆法與現在使用的公曆和農曆曆法是根本不相同的。公曆曆法直接使用年月日,如今天是2019年12月18日,農曆曆法與公曆相似,如今天是二0一九年冬月廿三日,古代人曆法則不同,如今天是己亥年冬月己丑日。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智慧的古代人是使用天幹、地支,有機組合,來記載日期時間的。
  • 農村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這天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這天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而且在我們這裡還有「夏至雨點值千金」的說法,意思很明顯,夏至過後正是農作物生長旺季,尤其是玉米這種高水高肥作物,對水分的需求較大,這個時候能夠下雨不光可以緩解一下當前的旱情,而且對於剛剛播種的玉米,稻穀也有提高出芽生長的好處。
  • 農村老人說「夏至三伏數頭伏」什麼意思?今年何時入伏?
    再過十幾天就是夏至了,夏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時間最長的一天,農村人都說長到夏短到冬。就是說白晝時間最長到夏至,最短到冬至。今年的夏至是六月二十一,夏至也就意味著最熱的天氣來了。因為農村人習慣性的將夏至跟冬至對應,都說如果冬至不冷,夏至也不會太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去年冬天三九天暖冬,不知道今年三伏天是不是會熱的輕一些。
  • 「冬至不冷,夏至不熱」,農村的這句俗語,你同意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冬至不冷,夏至不熱」,農村的這句俗語,你同意嗎?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現在的有關俗語,來了解有關歷史文化的發展軌跡。這也是對歷史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借鑑。大家知道一年四季的變化都是很快的。這也證明了時間是很快的。但農村有很多的俗語,都是今來傳承下來的歷史經驗總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大家也正好看看是否有道理。
  • 農村俗語:「冬至中,暖烘烘」是什麼意思,今年冬天會不會很冷?
    二十四節氣的產生,成為指導人們生活的重要曆法,同時圍繞著二十四節氣,古人們觀察總結出來各種節氣農諺俗語,為人們推測未來的氣溫變化提供了各種依據和參考。冬至中,暖烘烘,就是人們根據冬至時間交節的時間來判斷未來冬季氣溫的俗語。
  • 俗語「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一線是多長?有多少分鐘?
    農村俗語「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啥意思,「一線」到底有多長?文/農夫也瘋狂冬至節氣已過,從這一天開始也正是進入「數九寒天」了,天氣也會一天比一天寒冷,其中在「三九」,也就是冬至節氣後的第19天到27天,即2019年1月份的中旬這個期間是最寒冷的。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九九是數九之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九九開始,天氣就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就會降到最低點,在鄉下關於九九的俗語很多,比如今天要講的「九九雪一場,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老話放在現在有意義嗎?冬天到了,又迎來了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真的到了數九。一年中有九次是最低氣溫。各具特色的九首歌在各地廣為流傳,正如北方人聽得最多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行走。
  • 再過20多天就「冬至節」了,農村這些「冬至俗語」大家聽過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農老頭頻道】,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再過20多天就「冬至節」了,農村這些「冬至俗語」大家聽過嗎?時光荏苒,一晃眼的功夫現在已經12月了,再過20多天也將迎來2020年的第22個節氣「冬至節」了。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明年啥時候立春?
    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冬至後的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一共九九八十一天的時間。其中三九、四九的天氣最冷,從五九開始,隨著立春節氣即將到來,氣溫逐漸回升,天氣也逐漸開始變暖。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 二九已到,俗語「二九時節一場風,來年莊稼收成空」,啥意思?
    其實在農村人們之所以如此關心冬天的氣溫變化,主要還是因為冬季的氣溫變化將會影響明年的整體莊稼收成,如果是冷冬的話,小麥會被雨雪覆蓋,這樣既可以保證小麥越冬不被凍傷,同時也可以保證明年開春之後的雨水供給,而如果是暖冬的話,那麼藏在泥土裡冬眠的蟲子就會安全過冬,對於明年開春農作物的生長來說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情,而且在該冷的時候不冷,容易在明年年初的時候出現冷空氣倒灌的情況,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倒春寒
  • 冬至俗語:「冬至交九,一九二裡半,二九五裡多」,是什麼意思?
    說起冬至(我們那叫冬年),可以說是筆者年幼時印象最為深刻的二十四節氣了,因為小時候家裡窮,很少能吃上肉,而每年冬至這一天母親總會燉上一鍋或用豬蹄或用土雞加上一些滋補的藥品一起熬製的藥酒,在寒冷的冬天來上一碗熱騰騰的大補湯心裡別提有多美了,當然,小孩和大人的關注點自然是不同的,農村人更加關注的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情況,而他們用以預測未來的依據通常都是口口相傳的農諺俗語,就比如今天所講的:「冬至交九,一九二裡半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是三九,我們應該怎麼補呢?
  • 夏至到了,各地都流傳那些諺語啊
    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芒種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裡鋤一遍,賽過水澆園;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熬煎;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冬至始打霜,夏至幹長江;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
  • 農村老人說「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是什麼意思?
    趕巧了:今天正好就是冬至呢!雞怕不怕冬至我倒是沒有感覺到。但是放眼看去,村子裡確實有「冬至大如年」的一派新景象。家家戶戶都忙著包餃子整湯圓。中國是舉世公認的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在歷史的長河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的當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的雨水就會比較多,或春節期間就比較寒冷;如果冬至節當天陰天,那麼在春節期間或就會以晴朗天氣為主。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其實這句俗語跟「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是一個意思,都是經驗之談罷了。
  • 今日三九,農諺「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三九天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是一九,第二個九天是二九,第三個九天是三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共81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