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31日,過了今天我們就會迎來2021年,而不知道大家是否看了今天的日曆,今天也是二九的第二天,老話常講「一九二九不出手」,說的就是一九和二九天的寒冷,但真正寒冷的是在三九和四九,因為到了三九天開始,地表的溫度已經散盡,而且經過一冬天的寒氣積攢,空氣溫度已經達到了一個峰值,所以才會說三九天冷。其實,隨著這兩天寒潮的來臨,相信很多朋友都感覺到了氣溫明顯下降,這也說明今年冬天真的有可能會是一個冷冬。
其實在農村人們之所以如此關心冬天的氣溫變化,主要還是因為冬季的氣溫變化將會影響明年的整體莊稼收成,如果是冷冬的話,小麥會被雨雪覆蓋,這樣既可以保證小麥越冬不被凍傷,同時也可以保證明年開春之後的雨水供給,而如果是暖冬的話,那麼藏在泥土裡冬眠的蟲子就會安全過冬,對於明年開春農作物的生長來說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情,而且在該冷的時候不冷,容易在明年年初的時候出現冷空氣倒灌的情況,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倒春寒,所以在農村冬季的各個時段大家都是非常關心氣溫的變化。而今天咱們要了解的是關於二九時段的氣象變化,例如這個農村俗語「「二九時節一場風,來年莊稼收成空」就是比較有意義的一句俗語,下面咱們了解下。
「二九時節一場風,來年莊稼收成空」啥意思?
這句俗語說的就是,如果在二九這個時段來一場大風的話,那麼明年的莊稼就有可能會減產或者收成為零。大家都知道冬季的雨雪天氣對於農作物越冬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冬季的風向對於農作物生長也是有著很大作用,每到冬季冷空氣會在北方集結,這個時候有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來自正北方蒙古的冷空氣,同時也有來自西北方向的冷空氣,這些冷空氣會在氣流的作用下,不斷地吹向南方,這個時候最北邊的地方就會非常寒冷,因為南北跨度大,等到了南方可能就不會特別寒冷了。
但這個冬季風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風速快,風向一般都比較單一,從北往南刮,這樣就會使得很多風經過的地方都會幹燥,這對於農作物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本來冬季農作物的肥力就少,而且有大風的地方就會出現少雨少雪的情況,這對於農作物開春時候返青是有很大影響的,沒有了雨水的滋潤自然農作物生長就緩慢。老話常講,「該冷不冷,年景不好」,其實在二九天的時候就是雨雪比較大的時候,如果在這個該下雪的時段沒有雨雪,農作物的越冬勢必會不安全,因此才有了這句俗語「二九時節一場風,來年莊稼收成空」的由來。
總的來說,這句俗語是古人們經過了多少年種耕經驗總結出來的,雖然隨著時代變遷現在全球的氣候已經和以前不能相比,但這句俗語的中心思想就是在告誡人們,到了什麼時候就應該出現什麼時候的自然現象,如果不能出現,那麼就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尤其是種田,未雨綢繆才會豐收在望,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