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2021-01-08 365說三農

導讀: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現在每天早上氣溫很低,晴天裡夢看到地上一層厚厚的白霜,有水的地方能看到厚厚的冰凌,水塘中間沒有結冰的地方還能看到霧氣騰騰,數九寒天裡,早晚溫度很低,人們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今天已經是元旦節後第一天工作日時間,如果按照數九來算的話,今天是二九第六天了,後面還有三九,四九,五九,一一一直到九九,數九天共有兩個多月,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卻是一年中氣溫最為寒冷的時節,特別是三九和四九天的時候,是二十四節氣的大寒節氣,是氣溫最低的時候,體感最為寒冷的時候。

我們說數九是從冬至這天開始數的,而冬至屬於陽曆時間,今天是陽曆2021年1月4號,但是是陰曆十一月二十一,而農民還是習慣用陰曆來算的。比如我們常說的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

「正月出九,餓死豬狗」這句話是啥意思呢?

正月出九:這裡的所說的「正月」就是陰曆的一月,就是過春節的那個月份。正月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的,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結束,然後進入陰曆二月。

數九是從冬至開始。冬至是在12月21號,一九時間就是從12月21號到12月29號,二九從12月30號到2021年1月7號,今天是4號,二九第六天,後面有三九……到九九從3月3號到3月11號。

2021年的正月是從陽曆2月12號開始(正月初一)到陽曆3月12號(正月二十九),正月是小月,只有29天,也就是正月在3月11號之後就結束了,而九九天出九是在陽曆3月11號,也就是正月結束前一天出九了,所以這叫「正月出九」。

餓死豬狗:餓死豬狗只是一種誇張說法,說明豬狗沒有多餘的食物來餵養,而豬狗也是吃糧食作物的,這裡說豬狗餓,說明沒有多餘糧食,這裡就是來說明糧食欠收,農民沒有多餘的糧食來餵養豬狗。這裡說的就是這樣年景並不會出現風調雨順,而正月就出九了,說明冬季氣溫並不是很高,特別是春節的時候,已經到七九了,我們根據數九歌的說法「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遍地耕牛走」。當然這樣的溫度春節就怕到了陽春三月的時候有倒春寒天氣,這樣的話,不僅油菜和小麥收成欠收,因為天氣偏冷,夏季作物還不能很好播種,所以才說莊稼不豐收,豬狗沒糧食吃。

當然,如今這種說法「正月出九,餓死豬狗」不會出現了,如今農業科學技術水平提高,糧食還是能夠豐收的。

相關焦點

  • 2021年二月沒九,俗話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除此之外,人們還把冬季最寒冷的天氣劃分成九個九,也就是從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九,數到「九九」也就春暖花開了。不過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    什麼是「二月沒九」呢?  「二月沒九」指的是在明年農曆的二月份之前已經沒有九了,也就是說第九個九在農曆二月份之前就完了,那麼2021年的二月到底有沒有九呢?其實2021年的陽曆的3月11日就是九九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出九,正好是農曆的正月二十八,所以2021年就是「二月沒九」。
  • 俗語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老祖宗太有智慧了,你怎麼看?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到底有什麼根據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惑一番。二月其實並非是指陽曆,而是指陰曆的二月,這便於中國傳統的節氣相對應。而所謂的「九」其實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數九。這個時間段包括從每年的冬至日開始,連續數九個九天,要是有一年的陽曆二月包括第9個九天,二月則就有「九」,如果不包括 ,那就是沒有「九」了。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一九的第八天,後天就要正式進入到二九。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一九開始,天氣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達到最低點,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放到現在還有道理嗎?
  •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意思?明年年景怎樣?
    立馬收到明天豬價 農村有句老話「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指農曆二月和數九寒天的時間差而產生的老話說法,由於在傳統陰曆月份中是沒有四季變化的,也就不能直接體現天氣冷暖變化。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九九是數九之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九九開始,天氣就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就會降到最低點,在鄉下關於九九的俗語很多,比如今天要講的「九九雪一場,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老話放在現在有意義嗎?冬天到了,又迎來了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真的到了數九。一年中有九次是最低氣溫。各具特色的九首歌在各地廣為流傳,正如北方人聽得最多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行走。
  • 鄉村諺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嗎?
    鄉村諺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嗎?光陰似箭,今天是二九的第四天,天氣也一天天變冷了。古人用九九來算寒天到春暖花開的日子,老人常說「三九寒,三伏熱」,三九天全年最冷,三伏天最熱。除了計算時間的方法外,數九還可以用於指導農民耕種。
  • 「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候數九?今年何時最冷?
    摘要:「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候數九?今年何時最冷?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早就已經開始冷了,而今年的冬天來得有點晚。入冬以後,很多人比較關注的就是什麼時候最冷,春節期間冷不冷。其實古人在這方面也是總結了一些農諺,就為後人提供了參考。「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是什麼意思?哪天開始數九?什麼時候最冷?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數九?今年何時最冷
    導讀摘要: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候數九?今年何時最冷?這是由四個問題組合而成的複雜問題,涉及到古代曆法的綜合性問題,讓我一步一步地分別解答。公曆曆法直接使用年月日,如今天是2019年12月18日,農曆曆法與公曆相似,如今天是二0一九年冬月廿三日,古代人曆法則不同,如今天是己亥年冬月己丑日。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智慧的古代人是使用天幹、地支,有機組合,來記載日期時間的。
  • 農村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是啥意思?頭九不下雪好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一九的最後一天。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在民間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說法,意思是雖然一九、二九天氣已經開始變冷,不過還尚未到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啥意思?二月沒九年景好嗎?
    在眼下日曆已經翻頁到2021年的時候,與年齡相關的某些俗語也自然而然地被人們更多地提起。「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就是其中之一。 「九」在咱們國家古代先民的眼裡,不只是「至陽」之數,也是「至大」之數。在嚴冬裡,用數九的方式,讓「至陽之數」不斷積累,也就意味著陰氣一日一日地隨著數九日子的增加而日漸消減了。數九數到「九個九」,經過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數九也就數到頭了。此時如果咱們再看天,應該已經是寒去暖來,春意盎然的時候到了,咱們對陽和暖的渴望隨之也要實現了。
  • 農村俗語:「一九天不涼,九九『赤』脊梁」,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聊到了氣候的話題上,老農說,過了冬至之後,就交一九了,因此,天氣應該越來越冷,如果交了一九後天氣仍然不冷,那麼,就會應了農村「一九天不涼,九九『赤』脊梁」這句俗語中的說法,氣候就反常了。「什麼?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一個村子來說也是如此。很多村子裡都有一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懂得很多古人傳下來的老規矩、老禮儀,還懂得不少富有哲理的俗語、老話。
  • 數九到來,俗語:「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啥意思?
    如今天氣漸漸寒冷,而我國數九習俗已經到來。數九是人們記錄天氣變化的俗語,它是從冬至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九」,以此類推一直到「九九」。如今這個時候已經到了二九階段的末尾,農村俗語:「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這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不怕千鋤鏤,就怕銅釘釘斷腰」,什麼意思?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很多過去很實用的農具早已沒了蹤跡,但是,在流傳千年的俗語中,仍可見一斑。俗語在農村的傳承,不只是其趣味性,更多的是它「內心」的哲理,在過去那個落後生產力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維繫,莊稼怎麼種,在老農心裡「門清」!然而,隨著農業機械化的進程,很多過去實用的俗語,只能在茶餘飯後,老農閒談中了解,對於以下的三則俗語,你了解嗎?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
    九九式是古代人用來算寒天到春暖花開的日期的方法,到了今天,一九已經過去了,天氣也越來越冷,特別是最近幾天,受強冷空氣的影響,各地氣溫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雖然現在還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但已經到了三九式和四九式的最冷時期。鄉下有許多關於九的俗語,像今天要講的「九不見雪,九如六月」這樣的俗語,這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沒道理?新春佳節,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是數九寒天。
  • 小寒節氣到,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啥意思?
    導讀:今日小寒,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啥意思?春節偏冷嗎?看看日子,今天已經是1月5號了。根據太陽到達黃經285°的時候,就是一年中二十四節氣的小寒,今天就是到了小寒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倒數的第二個節氣,這也預示著一年中寒冷的時節就要來臨了。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馬上就過年了!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俗話說「百節年為首」,可見人們對於春節的喜愛!當然,社會發展了,農村的經濟也有了提高,雖然,很多人糾結年味淡了,走親徒留形式,鞭炮也不能任性放了,可是,在筆者看來,這不就是一種「變化下的統一」嗎?畢竟,年還在,家人團聚的意義,遠大於年味的淡化!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還有一個多月就到我們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春節了,在春節時候的農村,濃濃的年味讓原本比較平靜的農村越來越熱鬧了起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張燈結彩,貼對聯,豐富的年夜飯成為了大年三十的收官之作,過完出大年三十,從初一開始各種習俗就會一一被安排上,畢竟這春節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習俗自然不會少,其中提著禮物走親戚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 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寒指的是寒冷,小寒是指天氣已經變得寒冷,但是還沒有到達極點的意思。在農村中關於小寒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最冷?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的意思是,雖然小寒節氣時天氣已經很冷,但是還沒到全年最冷,全年最冷的時間段在三九天。三九是數九寒冬的第三個九天,數九是從冬至後第一個壬日開始,也就是農村老人常說的「冬至逢壬才數九」,數九以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共計81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