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二月沒九,俗話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2021-01-07 網易

2021-01-04 15:38:50 來源: 鄉土人生

舉報

  在以前的農業生產中,二十四節氣算是最重要的一個依據,每個節氣都代表著不同的氣候,對農業生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人們還把冬季最寒冷的天氣劃分成九個九,也就是從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九,數到「九九」也就春暖花開了。不過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民間有很多關於「九」的諺語,最常見的一句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每一個九天的氣候情況,其中「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意思就是九個九結束之後,就開始春耕播種了,也代表著天氣已經轉暖。

  

  什麼是「二月沒九」呢?

  「二月沒九」指的是在明年農曆的二月份之前已經沒有九了,也就是說第九個九在農曆二月份之前就完了,那麼2021年的二月到底有沒有九呢?其實2021年的陽曆的3月11日就是九九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出九,正好是農曆的正月二十八,所以2021年就是「二月沒九」。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

  要知道2021年也是沒有立春的年份,被人們稱為「寡年」。在農曆的紀年中,今年的臘月二十二就是立春,也就是說在農曆正月初一的時候,已經是立春後第十天了,而正月二十八,九個九也已經數完了,已經是春暖花開了。

  這說明了2021的春季來的比較早,二月沒九的話也就意味著春季來得早,要知道正月初一已經是六九的最後一天,初二就是七九頭一天了,俗話說: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單。意思是七九已經可以穿單衣服了,這也就意味著過年後的天氣已經冷不到哪兒去了。

  

  要知道一年中總要冷幾天的,如果過年時已經快七九了,那就說明寒冷的天氣主要集中來過年之前,也就是接下來的一個月之內。如果二月沒九,也就說明了春天來得早,如果春天來得早,就有可能出現倒春寒,而早來的春季又會導致莊稼過早的甦醒過來,很容易被凍壞的,這樣就會導致糧食減產。

  

  像一些果樹之類的更害怕倒春寒,一旦果樹在開花期被凍的話,就會影響產量降低,在農耕社會,如果糧食減產,就意味著人都吃不飽飯了,更何況是豬狗呢?所以就有了「二月沒九,餓死豬狗」的說法。

  俗話說「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明天就是小寒,再過四天就是三九的頭一天,按照往年的慣例,真正寒冷的天氣應該就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之內,也就是小寒和大寒這兩個節氣中,然而讓人遺憾的是,在前幾天卻出現了非常冷的低溫天氣。

  

  最冷的天氣出現在前幾天,也就是說寒冷的天氣提前了,如果小寒和大寒的天氣冷不過前幾天的話,在2021年就很可能會出現倒春寒,當然這只是有一定的機率而已。所以「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主要是害怕出現倒春寒而導致糧食減產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意思?明年年景怎樣?
    立馬收到明天豬價 農村有句老話「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指農曆二月和數九寒天的時間差而產生的老話說法,由於在傳統陰曆月份中是沒有四季變化的,也就不能直接體現天氣冷暖變化。
  • 俗語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老祖宗太有智慧了,你怎麼看?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到底有什麼根據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惑一番。二月其實並非是指陽曆,而是指陰曆的二月,這便於中國傳統的節氣相對應。而所謂的「九」其實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數九。這個時間段包括從每年的冬至日開始,連續數九個九天,要是有一年的陽曆二月包括第9個九天,二月則就有「九」,如果不包括 ,那就是沒有「九」了。
  • 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導讀: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現在每天早上氣溫很低,晴天裡夢看到地上一層厚厚的白霜,有水的地方能看到厚厚的冰凌,水塘中間沒有結冰的地方還能看到霧氣騰騰,數九寒天裡,早晚溫度很低,人們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 俗語「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啥意思?二月沒九年景好嗎?
    在眼下日曆已經翻頁到2021年的時候,與年齡相關的某些俗語也自然而然地被人們更多地提起。「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就是其中之一。 三、不久就要到來的辛丑年二月有九嗎? 2020——2021年冬季數九開始於公曆2020年12月21日、農曆庚子年冬月的初七。
  • 2021年春季倒春寒機率有多大?最新消息來了!
    告知大家:「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意思?2021春季倒春寒機率有多大? 2020年-2021年冬季數九表如下: 一九:2020.12.21——2020.12.29 二九:2020.12.30——2021.01.07
  • 鄉村諺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嗎?
    鄉村諺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嗎?光陰似箭,今天是二九的第四天,天氣也一天天變冷了。古人用九九來算寒天到春暖花開的日子,老人常說「三九寒,三伏熱」,三九天全年最冷,三伏天最熱。除了計算時間的方法外,數九還可以用於指導農民耕種。
  • 農村俗語:二月清明莫上前,三月清明莫落後是什麼意思?
    清明節既是農村祭拜祖先的日子,又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節,俗話說的好,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過了清明節就可以種各種蔬菜了。二月清明莫落後,三月清明莫上前,在以前清明節又叫寒食節,意思是在清明節這天可以更換衣服了,就是把穿了一冬天的棉襖棉褲洗一洗收起來了。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九九是數九之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九九開始,天氣就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就會降到最低點,在鄉下關於九九的俗語很多,比如今天要講的「九九雪一場,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老話放在現在有意義嗎?冬天到了,又迎來了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真的到了數九。一年中有九次是最低氣溫。各具特色的九首歌在各地廣為流傳,正如北方人聽得最多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行走。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一九開始,天氣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達到最低點,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放到現在還有道理嗎?數九,又被人們稱作是冬九九,是老百姓記錄寒冬到暖春的方法。數九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從一九開始,到九九結束,一共81天的時間。
  • 俗話說:「雷打正月,二月雨不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
    例如,俗話說「一月打雷,二月下雨。」第一個月打雷好還是不好呀!雷聲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根據當前的科學理論,這種現象是由上升氣流和雲層之間的摩擦產生的殘餘電荷引起的。當兩個帶正電和帶負電的雲相互碰撞時,電荷會被極大地吸引,然後立即釋放電流。因此,我們始終可以在多雲的天氣中聽到雷聲。
  • 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一個村子來說也是如此。很多村子裡都有一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懂得很多古人傳下來的老規矩、老禮儀,還懂得不少富有哲理的俗語、老話。
  •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時間:2020-02-24 1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龍頭節又名春耕節、農事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二月二稱為龍抬頭與古代天象有關。
  • 俗語「二月二淋倉坉,不出百天發大水」啥意思?二月二下雨好不好
    提要:俗語「二月二淋倉坉,不出百天發大水」啥意思?有經驗的種地的老農關注的可是今天是否會下雨,二月二,龍抬頭,如果今天下雨,那麼就預示著今年是風調雨順之年,如果今天不下雨,那麼今年可能比較乾旱,這可能是老農在歷年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我們當地今天天陰著,沒有下雨,老農民在一起聊天,就說今天不下雨,不太好,今年是否豐收很難說啊,如果下雨了,麥地乾旱得到緩解,麥苗返青期茁壯生長,今年糧食就不愁了,下雨了就不用去澆地了
  • 二月紅陳皮齊...
    李乃文 飾 半截李:姓李,九門排行第三,真名未知。 老九門劇情簡介 民國年間,九大家族鎮守長沙,被稱為「九門提督」。這九門勢力龐大,外八行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幾乎所有明器,流出長沙必然經過其中一家。 1933年秋,一輛神秘鬼車緩緩駛入長沙火車站,九門之首「張大佛爺」張啟山身為布防官,奉命調查始末。
  • 古人講:「腿長腳瘦,家財必漏」,啥意思?應該怎麼理解?
    孔子知道了子羽的事跡後,內心頗有感慨,沒想到子羽竟然可以成事,更沒想到自己因為相貌判斷出了錯。雖然是一些傳統文化不能拋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不符合社會的還是要剔除。就像今天筆者和大家說的這句一樣,和「以貌取人」本質上都是一樣。
  • 農村俗話說「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什麼習俗講究?
    今天就是農曆二月初二,人們都稱這天為「龍抬頭」,其中的「龍」其實說的是二八星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形象,每年到了仲春卯月初,「龍角星」就會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這才有了「龍抬頭」的說法。在農村裡也被人們稱為「農事節」、「春耕節」等,天氣逐漸變暖,正式地解開了春耕的序幕。
  • 老農言:「雲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燈」,是什麼意思?
    都說農諺是農村智慧的總結,在農村,存在著很多有意思的諺語,有的就算你拿出來去問村裡的老人,他們只能解釋清楚意思,但對於怎麼來的,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知道是從長輩那裡傳下來的,不過這不妨礙這些農諺的準確性。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農村常見的諺語。
  • 二月二龍抬頭出生的人命好嗎?二月二龍抬頭有什麼諺語順口溜
    二月二龍抬頭有什麼諺語順口溜?今天是二月二龍抬頭,關於這個節日在民間有很多的俗語,從不同的方方面面來描述這個節日。有龍抬頭理髮啦,還有龍抬頭的的習俗啦,還有關於龍抬頭人們的活動啦。下面我們我就來看看二月二龍抬頭順口溜都有哪些內容。
  • 二月蘭花語丨噓,二月蘭對你有話說
    二月蘭的花語是:無私 奉獻 謙虛 樸實但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賞花人,就有一千種二月蘭花語。又到了二月蘭盛開的季節,大家卻因為疫情的原因遲遲不能返校一睹二月蘭的芳容。
  • 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