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農業生產中,二十四節氣算是最重要的一個依據,每個節氣都代表著不同的氣候,對農業生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人們還把冬季最寒冷的天氣劃分成九個九,也就是從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九,數到「九九」也就春暖花開了。不過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民間有很多關於「九」的諺語,最常見的一句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每一個九天的氣候情況,其中「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意思就是九個九結束之後,就開始春耕播種了,也代表著天氣已經轉暖。
什麼是「二月沒九」呢?
「二月沒九」指的是在明年農曆的二月份之前已經沒有九了,也就是說第九個九在農曆二月份之前就完了,那麼2021年的二月到底有沒有九呢?其實2021年的陽曆的3月11日就是九九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出九,正好是農曆的正月二十八,所以2021年就是「二月沒九」。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
要知道2021年也是沒有立春的年份,被人們稱為「寡年」。在農曆的紀年中,今年的臘月二十二就是立春,也就是說在農曆正月初一的時候,已經是立春後第十天了,而正月二十八,九個九也已經數完了,已經是春暖花開了。
這說明了2021的春季來的比較早,二月沒九的話也就意味著春季來得早,要知道正月初一已經是六九的最後一天,初二就是七九頭一天了,俗話說: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單。意思是七九已經可以穿單衣服了,這也就意味著過年後的天氣已經冷不到哪兒去了。
要知道一年中總要冷幾天的,如果過年時已經快七九了,那就說明寒冷的天氣主要集中來過年之前,也就是接下來的一個月之內。如果二月沒九,也就說明了春天來得早,如果春天來得早,就有可能出現倒春寒,而早來的春季又會導致莊稼過早的甦醒過來,很容易被凍壞的,這樣就會導致糧食減產。
像一些果樹之類的更害怕倒春寒,一旦果樹在開花期被凍的話,就會影響產量降低,在農耕社會,如果糧食減產,就意味著人都吃不飽飯了,更何況是豬狗呢?所以就有了「二月沒九,餓死豬狗」的說法。
俗話說「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明天就是小寒,再過四天就是三九的頭一天,按照往年的慣例,真正寒冷的天氣應該就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之內,也就是小寒和大寒這兩個節氣中,然而讓人遺憾的是,在前幾天卻出現了非常冷的低溫天氣。
最冷的天氣出現在前幾天,也就是說寒冷的天氣提前了,如果小寒和大寒的天氣冷不過前幾天的話,在2021年就很可能會出現倒春寒,當然這只是有一定的機率而已。所以「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主要是害怕出現倒春寒而導致糧食減產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