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2020-12-04 農村人事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一個村子來說也是如此。很多村子裡都有一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懂得很多古人傳下來的老規矩、老禮儀,還懂得不少富有哲理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我們現在在課本上很難學到,而農村老人儘管文化水平可能不高,但說起這些來都是頭頭是道。

農村這樣的老人,在村子裡輩分很高,有時候村裡人遇到事去請教他們,他們總能把事情說得很清楚、周全,還總是脫口而出一些俗語、諺語,幫助人們指點迷津。前段時間,筆者老家這邊正月中旬,大冬天的有一天打雷了,村裡就有老人說,正月份打雷不是一個好現象,還說了這樣一句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這是什麼意思呢?

打雷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尤其是夏季,遇到暴雨天氣,往往就是雷電交加、雷鳴電閃的。但是,在北方冬季,包括正月份,極少會出現打雷的現象。古詩「冬雷陣陣夏雨雪,乃敢與君絕」說的就是冬天打雷跟夏天下雪一樣,都是很罕見的情況。古人也發現了這樣的規律,他們發現過了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打雷現象才會出現。所以,「驚蟄」二字,就代表著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所謂的「正月打雷人谷堆」,說的意思是正月出現打雷的話,這一年年景就不好,容易遇到水旱蝗災等災害,農作物往往會歉收。我們知道過去農民可沒啥外出打工一說,只能靠種地活著,莊稼歉收往往就會導致農民食不果腹,只能扎堆外出乞食,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餓死人的現象。

而「二月打雷麥谷堆」意思就簡單了,說農曆二月份打雷,那麼莊稼往往就會大豐收,收穫的小麥、穀子成堆成堆的,農民就能吃喝不愁。因為驚蟄節氣一般都在農曆二月初,這個時候打雷,正應對了「驚蟄」二字的本意,該打雷時就打雷,可以說是風調雨順,新一年莊稼自然會大豐收,糧食成堆。

至於說冬季打雷的原因,古人有不同的說法。但其實,這只是一種自然現象,只要空氣滿足了一定的條件,雷電隨時都可能出現。現代社會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像「氣候變暖」、冰川融化等等,都在逐漸影響著自然環境,現在的環境跟古代已經有了不小的差異,因此,古代很少見的一些現象,現在、未來可能會逐漸增多,包括現在正月打雷,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並且,我們完全可以放心,現在農民種地,早已告別了過去靠天吃飯的局面。農業科技的發展,水利灌溉的推進,再加上人工增雨等科技手段,農民種地對自然環境的依賴程度不斷降低。因此,假如說真的遇上了過去農民最擔心的水旱蝗等災害,農民也不必著急,莊稼所受的影響將會降低到最低水平。

因此我們可以說,「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這句俗語,尤其是前半句「正月打雷人谷堆」,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社會了。

你們那裡,關於冬季打雷還有什麼說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二月打雷糞谷堆」的來歷,該不該相信
    「正月打雷土谷堆,二月打雷糞谷堆。」你們那裡有這種說法麼?這句諺語在河南方城一帶較為流行,「土谷堆」在農村指的是墳頭,象徵著爆發大面積的疫情,造成大量民眾死亡;「糞谷堆」象徵著莊稼大豐收。江蘇一帶也有類似的諺語。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在正月裡打雷在以前農村老人看來是不吉祥的一年,同時也預示著某種不吉利的徵兆。農村老人常說:「正月打雷,墳谷堆」,這是什麼意思?說的有什麼道理嗎?這句話字面意思就是正月裡打雷,會導致一年中農作物收成不好,而在以前的年代就會發生很多人因為吃不飽飯而被活活餓死,最終出現「墳谷堆」的慘烈景象。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正月裡打雷的話,意思是今年的收成會不好,而二月打雷的話意思是今年收成會很好。這句俗語從字面的意思是說正月份就開始打雷了,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不會太好,收成不好,有很多人就會出去要飯,甚至會因為沒有糧食可吃而餓死。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農諺是人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通過對自然的深入觀察和思考,總結出來具有一定實踐指導意義的言語,所謂「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也是一句農業生產諺語,不過這涉及到農業生產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古代農業生產受到的天氣條件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風調雨順那自然五穀豐登,糧食的供給就有保證,人民生活和朝廷的發展就有保證,如果出現水旱災害,那對農業生產的破壞作用幾乎就是致命的,必然導致糧食減產甚至絕收,對當地人民的生活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 農村老話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是什麼原因?
    正是農曆和一月和二月交接的日子裡,按說不應該出現打雷的現象,對此村裡的老人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今年的年頭不好呀,應該多做一些準備。那么正月打雷和二月打雷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在過去,人們對於閃電有著盲目的崇拜,若不是正常的時節打雷,總以為有著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正月裡打雷預示著和節氣不符合,很容易影響莊稼的生長。
  • 奇聞;兇兆 冬天打雷預示有兩件大事發生
    根據中國的歷史記載,冬雷表明有邪惡之人,小人橫行,甚至要逆反篡位。民諺有云:冬雷不藏,兵起國殤;秋後打雷,遍地是賊。冬雷的發生,是由於朝廷為政不仁、德政不施,法度失常,失信於民,冤獄遍地,於是才出現民怨沸騰,貪腐橫行的亂象。
  • 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
    摘要:正月雷二月雨,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目前正處於正月下旬,馬上進入到二月了,這打雷了,說明了什麼?會是倒春寒嗎?農民朋友應該怎麼辦?幾句春雷諺語告訴大家!對於正月打雷的說法,在我們農村裡那可是有很多老話的,例如這句「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說的就是正月打雷的跡象表明在二月份雨水會不斷,而且降溫的影響是不利於農耕進行的。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有無科學依據
    「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這句諺語意思是正月打雷年景不好,饑荒四起;二月打雷,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農村裡把天象跟收成關聯在一起的諺語有很多種,因為緯度的不同,每個地區的打雷的情況不同,所以諺語也各不相同。越往北方,緯度越高,打雷的時間越推遲。
  • 農村俗語:「二月裡打雷,麥子積成堆」,老人的話,靠譜嗎?
    老話兒講,「長五月短十月,不長不短二八月」,時間已經到了二月下旬,天也慢慢變長了。隨著天氣的回溫,村頭的老人們又開始聚堆兒聊天嘮嗑了。村裡有個老頭,大傢伙兒一般都喊他老廖,這老頭在筆者老家可不簡單,他要麼不說話,要麼一說話就成為聊天「小分隊」的核心,在當地,老廖可算得上是個「農事通」了,尤其是對於農耕生產方面的諺語俗語尤為精通。這不,二月臨尾了,老廖又給大傢伙兒普及起來關於「二月」的俗語諺語了。
  • 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導讀: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現在每天早上氣溫很低,晴天裡夢看到地上一層厚厚的白霜,有水的地方能看到厚厚的冰凌,水塘中間沒有結冰的地方還能看到霧氣騰騰,數九寒天裡,早晚溫度很低,人們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 俗語「二月二淋倉坉,不出百天發大水」啥意思?二月二下雨好不好
    提要:俗語「二月二淋倉坉,不出百天發大水」啥意思?二月二下雨好不好今天二月二,早上很早的時候就聽見有人放鞭炮,因為今天也是我們老農常說的龍抬頭的日子,在這天,民間會舉行一些活動,用豬頭肉祭祀上天,「引龍水」,「打穀堆」,「吃龍鬚麵」,吃「龍鱗」等,祈求上天,風調雨順,萬物豐收。當然了,今天也少不了理髮,今天很多人都會到理髮店,進行理髮,「剃龍頭」,寓意著一年之內精神煥發,吉祥如意。
  • 俗語「正月蛇進門,發財不費神」,正月蛇進門真的好嗎?答案來了
    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在正月時蛇已經爬出洞,在農村關於這個怪象有句俗語,那就是「正月蛇出門,發財不費神」,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正月蛇進門,發財不費神的意思是,在正月時如果有蛇爬到自己家的話,那麼便意味著今年的家裡的財運比較好,發財不費勁。
  • 俗語「正月不見鷹打鳥,二月不見狗連襠」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正月不見鷹打鳥,二月不見狗連襠」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說?在過去,農村裡以前流傳著「十不見」的說法,說的是這十種現象是不常見,並且也不適宜看見,如果見到了那人就會倒黴了。而「正月不見鷹打鳥,二月不見狗連襠」就是屬於「十不見」中的一部分,其剩下的分別是「三月不見蛇色務,四月不見人成雙,五月不撿河死魚,六月不見瓦上霜…………」那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字面的意思是說在正月的時候是一般看不到老鷹抓鳥或雞的,而在農曆二月份的時候很少能見到狗交配的。如果見到了這兩種現象中的任何一種,那見到的人就會倒黴,或者是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在自己,或者是家人身上。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馬上就過年了!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俗話說「百節年為首」,可見人們對於春節的喜愛!當然,社會發展了,農村的經濟也有了提高,雖然,很多人糾結年味淡了,走親徒留形式,鞭炮也不能任性放了,可是,在筆者看來,這不就是一種「變化下的統一」嗎?畢竟,年還在,家人團聚的意義,遠大於年味的淡化!
  • 俗話說:「雷打正月,二月雨不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
    例如,俗話說「一月打雷,二月下雨。」第一個月打雷好還是不好呀!雷聲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根據當前的科學理論,這種現象是由上升氣流和雲層之間的摩擦產生的殘餘電荷引起的。當兩個帶正電和帶負電的雲相互碰撞時,電荷會被極大地吸引,然後立即釋放電流。因此,我們始終可以在多雲的天氣中聽到雷聲。
  •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婚嫁慶典,現代人都喜歡燃放煙花爆竹,用來增加喜慶氣氛。其實古人最早燃放鞭炮,和現在人的作法截然不同,那時候是因為家裡日子不好過的人,才會去燃放煙花爆竹,意思是想要把目前的黴運驅散。
  • 老周谷堆,曾經的「鑽石批發市場」!
    - 老周谷堆,馬上就要舊改了 - 今天的老周谷堆,已經是合肥市內一帶為數不多的城中村了,和大多數城中村相差無幾,破舊的樓隨處可見,很多中高層住戶沒有電梯和地下車庫,老人上下樓和停車都不是很方便。近日,有網友在市政府網站諮詢周谷堆老批發市場周邊拆遷問題。
  • 正月蔥二月韭 韭菜吃對了功效多
    俗語說:「正月蔥,二月韭」,每年農曆二月是吃韭菜的黃金時節,因為經過一個冬天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得到蓄積,此時韭菜的根莖部貯存了大量養分,水分含量也較多,吃起來較嫩。  不過,韭菜雖然營養價值較高,但也有「洗腸草」之稱,對於消化不好或有胃腸道疾病的人來說,不要多吃。  韭菜吃對了功效多  1.韭菜餃子防便秘:  春韭又嫩又鮮,用手掐一下韭菜葉,水跟著就冒出來了。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臘月忌尾:臘月是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老人還常常把臘月叫做「歲尾」,作為結尾的一個月份,在農村有很多關於臘月的講究,人們認為,有些事情在進入到臘月後就不能再做,只有平平安安地將這一年送走,我們才會順順利利迎接新的一年,那麼臘月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呢?
  • 農村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在農村裡,對於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農村的莊稼長勢和收成了,這個時候也是處於在臘月,就像北方地區現在的農作物就是小麥了,對於今年的天氣如何是直接影響著小麥年後的長勢,對於農民來說現在還是希望天氣下雪降溫,這樣小麥就能有個好的生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