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

2020-12-04 皖農小夥

摘要:正月雷二月雨,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

寒潮來襲的通知這幾天天氣預報一直在強調,我們安徽地區今天各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雨雪,湖北地區也面臨著強雨雪的寒潮覆蓋,希望湖北這次能挺過難關。目前正處於正月下旬,馬上進入到二月了,這打雷了,說明了什麼?會是倒春寒嗎?農民朋友應該怎麼辦?幾句春雷諺語告訴大家!

對於正月打雷的說法,在我們農村裡那可是有很多老話的,例如這句「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說的就是正月打雷的跡象表明在二月份雨水會不斷,而且降溫的影響是不利於農耕進行的。雖然這次寒潮來的比較快,而且處於二月份,還是春季的開頭,按理說倒春寒一般是在二月末三月初,南方的早,北方的晚,所以說這次的倒春寒來的還是比較早的,加上這次疫情的影響,因為春耕的緊張階段還沒到來,所以目前的影響還是不怎麼大的,只是些果農們對果樹的管理工作可能要多一些。

另外,農村還有老俗語「正月打雷秕殼飛,二月打雷谷堆堆」的說法,意思也是說春天正月打雷對於農業生產是不好的,而二月打雷下雨就有「春雨貴如油」的方面。因為目前氣溫還沒有真正上升到一定程度,而且倒春寒是春季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只要農民朋友們及時做好農作物的越冬防寒管理,損失是不會太大的,同時也要在凍害發生後及時補肥施藥,促進恢復長勢才是最主要的。

還有,「正月打雷」在古時是一種不吉利的象徵,這句「正月打雷墳堆堆」和「正月打雷,遍地是賊」的俗語也是體現了正月打雷的不順之意,因為正月春節是大家的節日,龍王控制著雷雨,「二月二,龍抬頭」,農曆二月才是龍王上班的日子,正月打雷可能就是出現了什麼原因,龍王不得以才提前上班,這樣可能就會使今年很難會風調雨順,於是正月打雷就被古人認為是不祥徵兆。

而關於正月打雷的正確解釋卻不是這樣:

對此現象,我翻閱了一些資料,正月打雷的現象是因為去年暖冬的影響,春冬季氣候較暖,溫暖的氣流上升,一旦受到北方地區冷氣團的侵襲,兩者就會進行強烈的對流,從而雲團的運動加劇,也就多雷雨天氣。一般情況下,氣候寒冷的正月,遇到寒冷氣流,形成強烈對流的情況較少,也就很少出現打雷的現象。

但如今大家都明白打雷是自然現象,對於正月打雷不吉利的俗語大家也就很少說,也不會相信,而關於春雷天氣的預言,大家也只作為參考,畢竟這種老話受到的地域特徵的限制比較多。所以正月打雷從俗語上來說確實不是很好的跡象,但也不是不可避免,多關注天氣預報,未雨綢繆總是會有好處的。

對此,你們有什麼其它不同的看法或意見?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討論哦!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有無科學依據
    「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這句諺語意思是正月打雷年景不好,饑荒四起;二月打雷,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農村裡把天象跟收成關聯在一起的諺語有很多種,因為緯度的不同,每個地區的打雷的情況不同,所以諺語也各不相同。越往北方,緯度越高,打雷的時間越推遲。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二月打雷糞谷堆」的來歷,該不該相信
    農村的諺語有很多,大多數都是前人的經驗總結,把天氣現象和農事操作聯繫起來,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出來,用於實踐當中。有人說:這是迷信!「正月打雷土谷堆,二月打雷糞谷堆。」你們那裡有這種說法麼?這句諺語在河南方城一帶較為流行,「土谷堆」在農村指的是墳頭,象徵著爆發大面積的疫情,造成大量民眾死亡;「糞谷堆」象徵著莊稼大豐收。江蘇一帶也有類似的諺語。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在正月裡打雷在以前農村老人看來是不吉祥的一年,同時也預示著某種不吉利的徵兆。農村老人常說:「正月打雷,墳谷堆」,這是什麼意思?說的有什麼道理嗎?這句話字面意思就是正月裡打雷,會導致一年中農作物收成不好,而在以前的年代就會發生很多人因為吃不飽飯而被活活餓死,最終出現「墳谷堆」的慘烈景象。
  • 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一個村子來說也是如此。很多村子裡都有一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懂得很多古人傳下來的老規矩、老禮儀,還懂得不少富有哲理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我們現在在課本上很難學到,而農村老人儘管文化水平可能不高,但說起這些來都是頭頭是道。
  • 農村老話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是什麼原因?
    正是農曆和一月和二月交接的日子裡,按說不應該出現打雷的現象,對此村裡的老人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今年的年頭不好呀,應該多做一些準備。那么正月打雷和二月打雷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在過去,人們對於閃電有著盲目的崇拜,若不是正常的時節打雷,總以為有著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正月裡打雷預示著和節氣不符合,很容易影響莊稼的生長。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正月裡打雷的話,意思是今年的收成會不好,而二月打雷的話意思是今年收成會很好。這句俗語從字面的意思是說正月份就開始打雷了,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不會太好,收成不好,有很多人就會出去要飯,甚至會因為沒有糧食可吃而餓死。
  • 農村老諺語:「七月十五響雷公,大雨滿到平天溝」,說的啥意思?
    農曆七月十五剛剛過去幾日,對於多數農村地區來說中元節都是祭祖的日子,所以我們老家人們又稱中元節為鬼節。中元節次日,小編恰好碰到了鄰居廖大爺,老廖一見我就打開了話匣子,笑道:「昨兒七月十五豔陽高照,今年秋天咱們的收成不會差啦!」
  • 農村諺語:臘月打雷刀兵動!十個牛圈九個空,啥意思呢,答案來了
    農村的諺語,都是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而來,對於天氣的變化農諺裡面,都有很多種的描述,在過去靠天收的年代,沒有什麼比天氣對於農業生產的影響最大了,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能夠帶來農業的豐收,大家才有豐收的糧食食用,而對於一些極端的天氣出現,對於我們農業生產來說,帶來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而且還因為極端天氣的出現
  • 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農村諺語有答案
    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農村諺語有答案時間:2018-10-04 19: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農村諺語有答案 近段時間,農村一片濃濃的秋意,農村老人常說:秋風秋雨秋連片,說的正是秋天的氣候及農村的秋藐。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農諺是人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通過對自然的深入觀察和思考,總結出來具有一定實踐指導意義的言語,所謂「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也是一句農業生產諺語,不過這涉及到農業生產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正月裡也就是新春佳節期間,正是臘盡春回的時節,是天氣逐漸轉暖的時節,這個時候如果出現打雷的現象,那就說明節令不正常,春天是春風送暖,冰雪消融,萬物復甦的時候,這是一個生發的季節,而不是瘋長的季節。
  • 農村俗語:「二月裡打雷,麥子積成堆」,老人的話,靠譜嗎?
    村裡有個老頭,大傢伙兒一般都喊他老廖,這老頭在筆者老家可不簡單,他要麼不說話,要麼一說話就成為聊天「小分隊」的核心,在當地,老廖可算得上是個「農事通」了,尤其是對於農耕生產方面的諺語俗語尤為精通。這不,二月臨尾了,老廖又給大傢伙兒普及起來關於「二月」的俗語諺語了。
  • 奇聞;兇兆 冬天打雷預示有兩件大事發生
    民諺有云:冬雷不藏,兵起國殤;秋後打雷,遍地是賊。冬雷的發生,是由於朝廷為政不仁、德政不施,法度失常,失信於民,冤獄遍地,於是才出現民怨沸騰,貪腐橫行的亂象。我們來看看《隋書·五行志》裡關於南北朝和隋朝裡冬天打雷的記載:梁天監四年十一月,天清朗,西南有電光,有雷聲二。《易》曰:「鼓之以雷霆。」十歲,交州刺史李凱舉兵反。
  • 驚蟄前後是否下雨打雷有多重要?民間諺語是這樣說的
    靠天吃飯的人們對這一節氣的天氣狀況十分看重,就連驚蟄前後是否下雨和打雷也預示著一年的收成好壞,並以此來決定春耕的時機。對於不用種地的人群,似乎不太需要關注這些。然而,「春雷響,萬物長」,驚蟄一到,萬物復甦,病菌開始活躍,天氣乍暖還寒,挑戰著人們的抵抗力,如果不加以重視和預防,疾病隨時會乘虛而入。
  • 世代相傳的農業生產俗諺,看看你知道的有哪些
    湖北當陽市民俗專家王友兵、文光福、王大森、吳閒清、賀大霖、牛軍、曹良柱等人,經過廣泛深入的田野調查,對流傳於當陽市的農業生產俗諺進行了搜集整理,現發布出來,看看你知道和懂的有哪些?斑斕的當陽高標農田 陳利安 攝一,季節與農事諺語驚蟄春分,(麥子)一夜長一針深。二月的清明不用忙,三月的清明下早秧。寧割臘月谷,不栽五月秧。清明前,好種棉。清明高粱鴉雀嘴。
  • 每日一課-打雷能玩電腦嗎?
    摘要:春夏之至,雷雨天氣也越來越多,打雷聲也不絕於耳。打雷對電腦有影響嗎?打雷能玩電腦嗎?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顧慮。阿平老師找到了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分享給大家。打雷能玩電腦嗎?  2 打雷產生強大的電磁波,對電腦造成硬碟損壞,這種可能性也很小,但不能不計;如果很愛電腦的話最好關掉。強大的雷的電壓會導致半導體集成電路被瞬間擊穿,失去了原有的極性,所以,集成電路就損壞了,電腦是由大量的集成電路組成的,集成電路都壞了,電腦也就壞了。還有就是雷的電壓很高,瞬間高壓放電會導致空氣中的氮氣被擊穿並燃燒,是放出大量的熱,也會把電腦燒毀.。
  • 俗語「正月蛇進門,發財不費神」,正月蛇進門真的好嗎?答案來了
    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在正月時蛇已經爬出洞,在農村關於這個怪象有句俗語,那就是「正月蛇出門,發財不費神」,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正月蛇進門,發財不費神的意思是,在正月時如果有蛇爬到自己家的話,那麼便意味著今年的家裡的財運比較好,發財不費勁。
  • 打雷傳說!驢精被雷劈!
    打雷雷霆雨露皆是大自然的恩賜,今年打雷比較常見,春雷滾滾,通常形容一個人名聲遠播,比較容易出名,好名壞名罷了,打雷產生的高壓電流,甚是嚇人,咱們中國神話中認為,雷是雷公電母的專利,通常在降雨或者捉妖的時候劈下來。
  • 農村這3句話諺語,告訴你過年下不下雪
    但是對於農村的人來說確實不好的,因為這個時候會擔憂各種的天氣情況會給自己的農作物帶來什麼樣子的影響。尤其是冬天不管是下雪與否都是對於農作物有這非同一般的影響的。尤其,在冬天之中會迎來一個很特殊的日子。要說到一年之中我們最關注的,一定是每年的過年時候,這個時候在外打拼的人會回到自己的家中,開始自己溫暖的家庭生活,這個時候,也是一年之中,可能農村之中,最繁忙的時候,這個時候通常都是會提前幾個月就開始慢慢的準備之後的一切了。所以這個時候的天氣往往會影響到很多有關於過年時節的一些準備,所以在這個時候有經驗的農民朋友們,就會開始不斷的積累一些跡象。今年冬天雨雪是多還是少?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生活在農村,老人常說「五裡不同俗,十裡不同風」,對於過年來說,各地風土人情不同,儀式也各具風貌,不過,有句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大家估計都聽到,到底啥意思呢?老農直言:別不當回事!其實,在農村的生活習俗中,有著很多的忌諱,比如說「吃有吃相,坐有坐相」,而進入了臘月裡,也是有講究的,今天筆者就分享一些比較普遍的,提醒大家別不當回事!首先,臘月裡,年關中,錢財莫外借!
  • 冬天為什麼會打雷?是正常現象嗎?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一句諺語,在古代,人們認為冬天打雷是一種「不詳」的徵兆。但是,有許多諺語是由於古代科學不發達,人們認知較差才形成的,缺乏科學依據。那麼,冬天打雷是不是正常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