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有無科學依據

2020-12-04 華箋流香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

這句諺語意思是正月打雷年景不好,饑荒四起;二月打雷,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農村裡把天象跟收成關聯在一起的諺語有很多種,因為緯度的不同,每個地區的打雷的情況不同,所以諺語也各不相同。越往北方,緯度越高,打雷的時間越推遲。

但是總的來說,農村的諺語裡面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該打雷的時候打雷,收成就會好。

打雷的時間和農業收成之間的關聯是由一長串事件的內在邏輯關聯聯繫在一起的,從本質上說打雷和農業的收成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繫。

這就好像月亮發光和金星發光是關聯的,但是這種關聯是通過太陽進行的,金星發光和月亮發光,兩個之間沒有直接的關係。

》雷是閃電的結果。

準確的說,雷聲是由於閃電通過空氣的時候加熱了周圍的空氣,這個加熱的溫度可以高達8000到3萬度,空氣突然膨脹引起了衝擊波的擴散。

一個典型雷電的放電過程,在1%秒的時間裡釋放出10萬安培的電流,電壓可以達到上億伏。每一米的電流通路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0.5公斤TNT爆炸。

一次閃電可以釋放出幾噸TNT爆炸的能量,所以我們就會聽到震耳欲聾的聲音。

》閃電的能量,來自於雲層電場。

能量必須守恆,那麼雲層電場的能量是怎麼來的呢?答案是這個能量來自於空氣的對流勢能。而空氣的對流勢能,和地溫以及氣溫是強關聯的。

澳大利亞氣象局與昆士蘭大學的合作,研究了分布在澳大利亞10個氣象站的氣溫、地溫以及和當地雷暴天氣之間的關係。

我們知道,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陸也是最大的島。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是762萬平方公裡,它的緯度跨度和經度跨度和中國有相似的地方。

所以澳大利亞的研究數據非常具有代表性。

根據澳大利亞的研究成果,閃電和對流天氣有關,對流天氣和地溫、氣溫有關。

》地溫與氣溫的上升,加劇了空氣的對流,引起電荷在雲層中堆積。

太陽是一個高溫的等離子發射器,由太陽風帶來的大量電子,讓地球帶上了負電,所以我們腳下的大地是帶負電的。

而大氣帶正電,天氣越是晴朗,大地和空氣的電壓差越高。在陸地上空每米電壓差可以達到120伏,在海面上空每米電壓差可以達到130伏。

閃電形成需要兩個條件:大量的電荷積聚在雲層,空氣有足夠含水形成導電通路。

電荷的積聚需要強烈的上升氣流,而足夠的溼度需水分蒸發。

研究數據表明,閃電的形成和地溫與氣溫是呈指數關係。只要氣溫超過一定的閾值,氣溫每升高一攝氏度,雲層形成雷電的可能性就會增加5~10倍。

2020年公曆的3月5號是驚蟄。按照中國農曆的說法,驚蟄的意思就是雷電驚醒了在地下蟄伏的昆蟲。這一天打雷,代表氣候正常。

》昆蟲的活動和氣溫變化有關,而農業的收成又和農業病蟲害有關。

在中國古代,農業完全是靠天吃飯,所以農業諺語反映的是病蟲災害以及風調雨順與農業收成之間的關係。

昆蟲的特點是怕冷,喜歡溫度。氣溫的升高對於昆蟲的發育非常的有利。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由於植物害蟲,造成全球20%~40%的農作物減產。

氣溫升高會提高昆蟲消化食物的速度,導致它們以更快的速度毀壞莊稼。在溫帶地區,變暖的溫度會引起昆蟲繁殖能力更強。而我國很多主要產糧帶大部分都位於溫帶。

驚蟄並不是雷聲驚醒了地下蟄伏的昆蟲,而是地溫、氣溫的升高,同時引發了昆蟲甦醒孵化和雷電天氣。

提前打雷說明地溫升高,會讓農業害蟲卵提前孵化,大幅度增加害蟲的數量。

玉米生產遇到的最大蟲害~玉米螟,在北方會繁殖一代或者是不完全的第2代。如果氣溫提前升高,那麼就會發育成完整的兩代。這就給病蟲害的防治,帶來加倍的工作。

》農業諺語反映的是經驗主義科學。

而這種經驗主義科學,是由於人類長期對外部世界的觀察和統計形成的。

現代農業依賴於農藥、化肥和水利灌溉設施,這些技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類擺脫了純粹對天氣的依賴。

即便如此,絕大部分的農作物仍然沒有辦法跟自然環境隔絕。世界上主要的產糧大國,美國、中國等都是深受農業病蟲害危害的國家。

如果把農作物種在大棚中,農業的收成100%就是可控的。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對於現代農業仍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但並非金科玉律。

作者備註:本文論據引自以下刊物或文章。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物理化學學院與澳大利亞政府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合作項目,《閃電活動與地表溼球溫度及其變化之間的關係》作者:Jayaratne,R.Kuleshov(2006)。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是什麼原因?
    正是農曆和一月和二月交接的日子裡,按說不應該出現打雷的現象,對此村裡的老人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今年的年頭不好呀,應該多做一些準備。那么正月打雷和二月打雷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在過去,人們對於閃電有著盲目的崇拜,若不是正常的時節打雷,總以為有著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正月裡打雷預示著和節氣不符合,很容易影響莊稼的生長。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在正月裡打雷在以前農村老人看來是不吉祥的一年,同時也預示著某種不吉利的徵兆。農村老人常說:「正月打雷,墳谷堆」,這是什麼意思?說的有什麼道理嗎?這句話字面意思就是正月裡打雷,會導致一年中農作物收成不好,而在以前的年代就會發生很多人因為吃不飽飯而被活活餓死,最終出現「墳谷堆」的慘烈景象。
  • 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
    摘要:正月雷二月雨,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目前正處於正月下旬,馬上進入到二月了,這打雷了,說明了什麼?會是倒春寒嗎?農民朋友應該怎麼辦?幾句春雷諺語告訴大家!對於正月打雷的說法,在我們農村裡那可是有很多老話的,例如這句「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說的就是正月打雷的跡象表明在二月份雨水會不斷,而且降溫的影響是不利於農耕進行的。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正月裡打雷的話,意思是今年的收成會不好,而二月打雷的話意思是今年收成會很好。 在古人看來,這些春雨正是二月時打雷帶來的,所以二月打雷,在人們眼中就是一種吉兆,接著就有了「二月打雷麥堆堆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二月打雷糞谷堆」的來歷,該不該相信
    農村的諺語有很多,大多數都是前人的經驗總結,把天氣現象和農事操作聯繫起來,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出來,用於實踐當中。有人說:這是迷信!「正月打雷土谷堆,二月打雷糞谷堆。」你們那裡有這種說法麼?這句諺語在河南方城一帶較為流行,「土谷堆」在農村指的是墳頭,象徵著爆發大面積的疫情,造成大量民眾死亡;「糞谷堆」象徵著莊稼大豐收。江蘇一帶也有類似的諺語。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農諺是人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通過對自然的深入觀察和思考,總結出來具有一定實踐指導意義的言語,所謂「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也是一句農業生產諺語,不過這涉及到農業生產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正月裡也就是新春佳節期間,正是臘盡春回的時節,是天氣逐漸轉暖的時節,這個時候如果出現打雷的現象,那就說明節令不正常,春天是春風送暖,冰雪消融,萬物復甦的時候,這是一個生發的季節,而不是瘋長的季節。
  • 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一個村子來說也是如此。很多村子裡都有一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懂得很多古人傳下來的老規矩、老禮儀,還懂得不少富有哲理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我們現在在課本上很難學到,而農村老人儘管文化水平可能不高,但說起這些來都是頭頭是道。
  • 農村俗語:「二月裡打雷,麥子積成堆」,老人的話,靠譜嗎?
    村裡有個老頭,大傢伙兒一般都喊他老廖,這老頭在筆者老家可不簡單,他要麼不說話,要麼一說話就成為聊天「小分隊」的核心,在當地,老廖可算得上是個「農事通」了,尤其是對於農耕生產方面的諺語俗語尤為精通。這不,二月臨尾了,老廖又給大傢伙兒普及起來關於「二月」的俗語諺語了。
  • 奇聞;兇兆 冬天打雷預示有兩件大事發生
    後周建德六年正月,西方有聲如雷。未幾,吐谷渾寇邊。開皇十四年正月旦,廓州連雲山有聲如雷。是時五羌反叛,侵擾邊鎮。二十年,無雲而雷。京房《易飛候》曰:「國將易君,下人不靜,小人先命。國兇,有兵甲。」後數歲,帝崩,漢王諒舉兵反,徙其黨數十萬家。大業中,滏陽石鼓頻歲鳴。
  • 驚蟄前後是否下雨打雷有多重要?民間諺語是這樣說的
    靠天吃飯的人們對這一節氣的天氣狀況十分看重,就連驚蟄前後是否下雨和打雷也預示著一年的收成好壞,並以此來決定春耕的時機。對於不用種地的人群,似乎不太需要關注這些。然而,「春雷響,萬物長」,驚蟄一到,萬物復甦,病菌開始活躍,天氣乍暖還寒,挑戰著人們的抵抗力,如果不加以重視和預防,疾病隨時會乘虛而入。
  • 冬天為什麼會打雷?是正常現象嗎?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一句諺語,在古代,人們認為冬天打雷是一種「不詳」的徵兆。但是,有許多諺語是由於古代科學不發達,人們認知較差才形成的,缺乏科學依據。那麼,冬天打雷是不是正常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打雷?
  • 今年冬天打雷,這種天象有是什麼徵兆呢?
    在農村,每一個節氣的到來,都有很多的說法,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在民間自然少不了大家的熱議!農村人說,關於立冬有很多預測冬季冷暖以及來年收成的語句!比如說「立冬晴,一冬凌」,在農村人看來,這是預測冬季偏冷的;「立冬陰,一冬溫」,這是預測今年冬天偏暖的,而「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又預測著什麼呢?一、冬天打雷正常嗎?從科學角度而言,雷電是雷雨雲中的放電現象。形成雷雨雲一般要具有兩個條件,充足的水汽和劇烈的對流運動。冬天,由於空氣寒冷乾燥,加之太陽輻射較弱,空氣中不易形成對流,因而很少有雷電。
  • 農村諺語:臘月打雷刀兵動!十個牛圈九個空,啥意思呢,答案來了
    農村的諺語,都是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而來,對於天氣的變化農諺裡面,都有很多種的描述,在過去靠天收的年代,沒有什麼比天氣對於農業生產的影響最大了,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能夠帶來農業的豐收,大家才有豐收的糧食食用,而對於一些極端的天氣出現,對於我們農業生產來說,帶來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而且還因為極端天氣的出現
  • 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
    提要: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文/二狗農村老話是過去人們根據長期生活經驗,總結的一些大白話常識,因廣泛在民間傳播,說明具有一定道理可言,對於「八月打雷,遍地是賊」這句老話,是指農曆八月份打雷情況,而今年農曆八月份即8月30日~9月28日,一般這期間中後期也是多地秋收農忙時節,往往對於陰雨天等不利氣象影響會比較明顯,而打雷則預示著當地仍有很強的暖溼氣流,因而會帶來明顯降雨並容易出現秋雨連綿不絕的情況,使得農作物後期生長和秋收工作受影響而不利於今年收成
  • 冬季打雷是兇兆嗎
    原標題:冬季打雷是兇兆嗎 漢樂府民歌《上邪》是一首著名的情歌,其感情強烈、氣勢奔放。詩中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稜,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在詩中,女子為了表達她對夫君忠貞不渝的感情,指天發誓、指地為證,要永遠和情人相親相愛。
  • 立冬後打雷,真的是正常天氣現象嗎?古代認為有何徵兆
    由於已經處於立冬之後,算是「冬天打雷」。根據《禮》的說法「仲春,日夜分,雷乃發聲。秋分之日,雷乃收聲」。就是說打雷這一天氣現象,正常的話應該是農曆二月春分前後開始出現,到秋分前後消失。如今距離秋分已經兩月,仍然出現了打雷現象,這種冬季打雷在古代的「天人感應」的觀點中,肯定是會有些說法的。
  • 下雪時會打雷嗎?下雪打雷時有什麼預示?
    但我們可能沒見過下雪的時候發生雷電,通常就是下雪的不打雷,打雷時又不下雪,冬天連雷電天氣都很少見,更別說下雪打雷了。那麼下雪的時候會發生雷電嗎?事實上,下雪的時候也是會有雷電發生的,相對於雷雨,這種天氣現象就被稱為「雷雪」。不過,這種現象非常非常罕見。為什麼罕見,要想知道答案,我們就得先看一下雷電是怎麼產生的。
  • 俗話說:「雷打正月,二月雨不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
    例如,俗話說「一月打雷,二月下雨。」第一個月打雷好還是不好呀!雷聲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根據當前的科學理論,這種現象是由上升氣流和雲層之間的摩擦產生的殘餘電荷引起的。當兩個帶正電和帶負電的雲相互碰撞時,電荷會被極大地吸引,然後立即釋放電流。因此,我們始終可以在多雲的天氣中聽到雷聲。
  • 夏天經常打雷下雨,打雷時你會關閉家裡的各種電源插頭嗎?
    夏天經常打雷下雨,打雷時你會關閉家裡的各種電源插頭嗎?這兩天雨水天氣特別多,而且有時候下雨經常會伴隨著打雷閃電。有種說法說是在打雷閃電時要及時切斷家裡各種電器的電源,拔掉插頭,甚至連手機最好也別玩。這種說法有什麼根據嗎?你在打雷時會拔掉電器插頭嗎?
  • 冬天也會打雷?這是什麼「神操作」?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打雷是春夏季節最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大地溼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與冷空氣活動頻繁交匯,於是就引起了春雷。而冬季由於受大陸冷氣團控制,空氣寒冷而乾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因而很少發生雷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