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04 鄉村波比

在古代我國農業不發達的年代裡,一年中糧食能否有收成至關重要,而糧食也是人們生活的物質的重要來源。而在以前農村年代裡,氣候預測和科學技術不發達,很多農業生產都是依靠農民們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通過不同時段觀察氣候變化來預測後期天氣情況。而在正月裡打雷在以前農村老人看來是不吉祥的一年,同時也預示著某種不吉利的徵兆。

農村老人常說:「正月打雷,墳谷堆」,這是什麼意思?說的有什麼道理嗎?

這句話字面意思就是正月裡打雷,會導致一年中農作物收成不好,而在以前的年代就會發生很多人因為吃不飽飯而被活活餓死,最終出現「墳谷堆」的慘烈景象。今年我國處於庚子鼠年,同時也是十二生肖之首的鼠年,鼠年剛到來不久似乎不太太平,而在正月裡突然聽到雷聲,這種在平時自然界中是相對反常的氣候現象,對於農作物的生長來說不太有利。

人們常說「正月打雷,遍地是賊」,同時還有「正月打雷秕殼飛,二月打雷谷堆堆」的說法。由於正月裡整體都還處於寒冷時節,這時候土壤中各種病菌和害蟲卵應該在寒冷條件下逐漸凍死,這樣開春到二月的時候農作物生長就比較好,但是在正月裡打雷說明暖空氣提前到來,這樣會導致一年中蟲害頻繁,對農作物收成不利。

特別是在以前農業技術不發達的年代,靠天吃飯就更加重要。其實關於打雷從真正科學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正常現象,由於正月裡冷空氣依然瀰漫在全國各地沒有散去,而這時候來自南方的暖空氣頻繁北方,最終冷暖強對流空氣相互碰撞、摩擦,最終發生了大風、大雨甚至轟鳴的雷聲。

在正月裡人們不太希望早早地就出現強對流天氣,正月裡應該是乾旱、寒冷的,這樣對於二月開春農作物生長才有利。而到了農曆二月都會有春雷,這時候大地萬物復甦,農忙才真正開始。一年的期盼又將開始,而一月份打雷雖然比較反常,但是也是自然界發生的正常現象。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歡迎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二月打雷糞谷堆」的來歷,該不該相信
    農村的諺語有很多,大多數都是前人的經驗總結,把天氣現象和農事操作聯繫起來,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出來,用於實踐當中。有人說:這是迷信!有人說:這是經驗!「正月打雷土谷堆,二月打雷糞谷堆。」你們那裡有這種說法麼?
  • 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農村這樣的老人,在村子裡輩分很高,有時候村裡人遇到事去請教他們,他們總能把事情說得很清楚、周全,還總是脫口而出一些俗語、諺語,幫助人們指點迷津。前段時間,筆者老家這邊正月中旬,大冬天的有一天打雷了,村裡就有老人說,正月份打雷不是一個好現象,還說了這樣一句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這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有無科學依據
    「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這句諺語意思是正月打雷年景不好,饑荒四起;二月打雷,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農村裡把天象跟收成關聯在一起的諺語有很多種,因為緯度的不同,每個地區的打雷的情況不同,所以諺語也各不相同。越往北方,緯度越高,打雷的時間越推遲。
  • 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
    摘要:正月雷二月雨,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目前正處於正月下旬,馬上進入到二月了,這打雷了,說明了什麼?會是倒春寒嗎?農民朋友應該怎麼辦?幾句春雷諺語告訴大家!對於正月打雷的說法,在我們農村裡那可是有很多老話的,例如這句「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說的就是正月打雷的跡象表明在二月份雨水會不斷,而且降溫的影響是不利於農耕進行的。
  • 農村老話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是什麼原因?
    正是農曆和一月和二月交接的日子裡,按說不應該出現打雷的現象,對此村裡的老人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今年的年頭不好呀,應該多做一些準備。那么正月打雷和二月打雷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在過去,人們對於閃電有著盲目的崇拜,若不是正常的時節打雷,總以為有著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正月裡打雷預示著和節氣不符合,很容易影響莊稼的生長。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正月裡打雷的話,意思是今年的收成會不好,而二月打雷的話意思是今年收成會很好。這句俗語從字面的意思是說正月份就開始打雷了,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不會太好,收成不好,有很多人就會出去要飯,甚至會因為沒有糧食可吃而餓死。
  • 奇聞;兇兆 冬天打雷預示有兩件大事發生
    《洪範五行傳》說:「火者南方,陽光為明也。人君向南,蓋取像也。……夫不明之君,惑於讒口,白黑雜揉,代相是非,眾邪並進,人君疑惑。棄法律,間骨肉,殺太子,逐功臣,以孽代宗,則火失其性。」「雷霆託於雲,猶君之託於人也。君不恤於天下,故兆人有怨叛之心也。」解決辦法是誅殺流放那些奸妄違逆之徒──「推邪佞之偽臣,投之於野,以通壅塞,以順火氣。」
  • 農村俗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一句諺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是說的什麼?壞人確實有很多,有的確實壞的離譜、壞的冒煙,而且不但壞,只能說是五行缺德,在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之中,很多都是關於壞蛋的描述,而且還都愛和四這個數字具有關聯,像什麼四大紅、四大綠、四大黑,這裡說的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其實是農村俗語四大缺德之中的前兩句,後兩句是搶吃月子奶和打瞎子罵啞巴,統稱為四大缺德,這些舉動還真的壞的冒煙的缺德之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 農村老輩人說的「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老話什麼意思
    導讀:農村的老話「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說到農村的老話,有一部分人就會比較反感,認為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以前那些老掉牙的東西早過時了。有些人之所以反感農村的老話,那是因為確實有部分的農村老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 俗語「正月不見鷹打鳥,二月不見狗連襠」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正月不見鷹打鳥,二月不見狗連襠」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說?在過去,農村裡以前流傳著「十不見」的說法,說的是這十種現象是不常見,並且也不適宜看見,如果見到了那人就會倒黴了。而「正月不見鷹打鳥,二月不見狗連襠」就是屬於「十不見」中的一部分,其剩下的分別是「三月不見蛇色務,四月不見人成雙,五月不撿河死魚,六月不見瓦上霜…………」那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字面的意思是說在正月的時候是一般看不到老鷹抓鳥或雞的,而在農曆二月份的時候很少能見到狗交配的。如果見到了這兩種現象中的任何一種,那見到的人就會倒黴,或者是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在自己,或者是家人身上。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臘月忌尾:臘月是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老人還常常把臘月叫做「歲尾」,作為結尾的一個月份,在農村有很多關於臘月的講究,人們認為,有些事情在進入到臘月後就不能再做,只有平平安安地將這一年送走,我們才會順順利利迎接新的一年,那麼臘月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呢?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農諺是人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通過對自然的深入觀察和思考,總結出來具有一定實踐指導意義的言語,所謂「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也是一句農業生產諺語,不過這涉及到農業生產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古代農業生產受到的天氣條件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風調雨順那自然五穀豐登,糧食的供給就有保證,人民生活和朝廷的發展就有保證,如果出現水旱災害,那對農業生產的破壞作用幾乎就是致命的,必然導致糧食減產甚至絕收,對當地人民的生活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 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
    提要: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文/二狗農村老話是過去人們根據長期生活經驗,總結的一些大白話常識,因廣泛在民間傳播,說明具有一定道理可言,對於「八月打雷,遍地是賊」這句老話,是指農曆八月份打雷情況,而今年農曆八月份即8月30日~9月28日,一般這期間中後期也是多地秋收農忙時節,往往對於陰雨天等不利氣象影響會比較明顯,而打雷則預示著當地仍有很強的暖溼氣流,因而會帶來明顯降雨並容易出現秋雨連綿不絕的情況,使得農作物後期生長和秋收工作受影響而不利於今年收成
  • 在農村,老人常說「二九不上門,三十不討債」啥意思?有道理嗎?
    歲月匆匆從來無聲,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迎來了嶄新的2019年,之前的苦樂喜悲,陰晴風雨已是過去,當下最重要的趕緊回到家,在過年這段時間,好好陪陪親人,好好的欣賞下懷念已久的農村美景。除了分享一年之中發生的趣事樂事,其中也不乏一些有趣的俗語,比如說「公雞打架頭對頭,夫妻吵架不記仇」,「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簡短有趣的同時,還能學習到一些人生哲理。我想這就是俗語的魅力吧,用樸實是字句,揭示出深邃的哲理,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下「二九不上門,三十不討債」這則俗語,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話「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今年是大年初七了,按照法定節假日的話,今天正是上班的時候,相信不少人都已經踏上了返城的道理了吧。不過在農村就有一個說法,那就是七不出,八不歸,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農村俗話「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諺語:臘月打雷刀兵動!十個牛圈九個空,啥意思呢,答案來了
    農村的諺語,都是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而來,對於天氣的變化農諺裡面,都有很多種的描述,在過去靠天收的年代,沒有什麼比天氣對於農業生產的影響最大了,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能夠帶來農業的豐收,大家才有豐收的糧食食用,而對於一些極端的天氣出現,對於我們農業生產來說,帶來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而且還因為極端天氣的出現
  • 農村老諺語:「七月十五響雷公,大雨滿到平天溝」,說的啥意思?
    農曆七月十五剛剛過去幾日,對於多數農村地區來說中元節都是祭祖的日子,所以我們老家人們又稱中元節為鬼節。中元節次日,小編恰好碰到了鄰居廖大爺,老廖一見我就打開了話匣子,笑道:「昨兒七月十五豔陽高照,今年秋天咱們的收成不會差啦!」
  • 古人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祖宗說得有道理嗎諸葛亮六出祁山一心北伐,動機是什麼?真如魏明帝所說嗎?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法國網友:中國家家有廁所參考資料《民諺俗語集》《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俗語》申明題/古人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也正是房子對農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講究特別多,從選址到蓋成,每一處都很有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說的便是房子選址的問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農耕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