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中包含著民間的智慧,那是人們通過長期的觀察和生活的積累總結出來的。作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顯得十分重要,它不僅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也宣布著農忙的開始。靠天吃飯的人們對這一節氣的天氣狀況十分看重,就連驚蟄前後是否下雨和打雷也預示著一年的收成好壞,並以此來決定春耕的時機。
對於不用種地的人群,似乎不太需要關注這些。然而,「春雷響,萬物長」,驚蟄一到,萬物復甦,病菌開始活躍,天氣乍暖還寒,挑戰著人們的抵抗力,如果不加以重視和預防,疾病隨時會乘虛而入。所以自古以來,每當這個節氣到來後,人們除了忙於農事和各項工作外,還時刻注意著防病和養生。
預測天氣
昨天是九九第一天,青島烏雲密布,陣陣雷聲之後,細雨紛紛。未到驚蟄,春雷就等不及了。諺語有:「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真如此嗎?今天,雨過天晴,看來似乎沒什麼關係。當然,就差一天而已,也不算提前了。
天氣預報說青島今天刮5至6級的北風,而諺語說「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難道青島的驚蟄真把「冬天」留住了?於是,穿上厚厚的冬裝出門,果不其然,撲面的寒風把耳朵和鼻子都凍紅了,在背陰的地面還結了一層薄冰,是夠冷的。不過,向陽的草地上倒是溼潤潤的,新冒出了很多小草,看來這北風已經擋不住萬物復甦的腳步了。
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又有「驚蟄冷,冷半年」、「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二月(農曆)莫把棉衣撤,三月還下桃花雪」。這些都在提醒人們:驚蟄之後還有「倒春寒」,不要掉以輕心,急著脫下冬裝,別忘了「春捂秋凍」哦!
預測蟲害
諺語有「春雷驚百蟲」、「驚蟄有雷鳴,蟲蛇多成群」。對於古代人來說,這的確是令人擔憂的事兒,而對於現代人就沒那麼可怕了,畢竟有先進的農業科技做後盾。當然,蟲害畢竟令人煩惱,農民們據此早做防範,更有利。
指導農事
過了驚蟄,休息了一個冬天的農民們就要開始忙碌了,「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這一聲春雷,不僅驚醒了萬物,也敲起了催促農人下地幹活的鑼鼓。想要偷懶,那麼「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這收成還有指望嗎?對於上班族來說,新的一年的工作也已經展開了,新的目標、計劃已經在制定中,接下來就進入一步步的實施過程了,想要偷懶,這年終獎還有指望嗎?一聲驚雷,悠閒的假期結束了,鬧鐘也要上班了。
預測收成
「雷打驚蟄穀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二月打雷麥成堆」、「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這些諺語都在說明驚蟄打雷預示好年成。我想,這雷並不是關鍵,那及時的春雨更重要。尤其對於較為乾旱的地區來說,這雨就更顯珍貴了。
桃花就快開啦
驚蟄「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在南方溫暖的地方,人們很快就可以出門踏春賞花了,桃花、油菜花、櫻花迎著春風綻放,春光無限好。而北方較冷的地方還要耐心的再等一等,或許一夜之間,千樹萬樹花滿枝。遠離疾病,預備好健康的身體,迎接出門踏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