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言:「雲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燈」,是什麼意思?

2020-12-03 老農言

都說農諺是農村智慧的總結,在農村,存在著很多有意思的諺語,有的就算你拿出來去問村裡的老人,他們只能解釋清楚意思,但對於怎麼來的,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知道是從長輩那裡傳下來的,不過這不妨礙這些農諺的準確性。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農村常見的諺語。

"二月沒九,餓死雞狗"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農曆二月中若是沒有"數九天",那農戶家裡的雞狗就會餓死。因為根據農民以往的經驗,農曆二月中沒有"數九天"的時候,那年冬天天氣回暖就會比較快,地裡氣溫升高了,蟲子也就出來了,這對莊稼收成的影響是很大的。

"雹打一條線,霜打一大片"

句中的"雹"和"霜",指的分別是冰雹和霜凍,農民們經過觀察發現,下冰雹的地區形狀往往是和帶子一樣,寬度不大,長度卻很長,而霜凍的危害面積確實一片一片的,所以叫"雹打一條線,霜打一大片"。其實這是因為冰雹顆粒大,受到氣流和地形的影響,具有了一定的行進路線;而霜的顆粒小,氣流一吹就散開了。

"雲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燈"

以前還沒有天氣預報的時候,人們總會想出各種辦法預知天氣,按照以往的經驗編造農業也是方法其中之一。這句農諺就是從以前人們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說的是今年中秋,若是天上陰雲密布,把月亮遮住了,那來年的元宵節就會下雨。另外,這句農諺還是一句燈謎,大家知道它的謎底是什麼嗎?

農村諺語往往都是一些十分樸實的句子,但細細推敲,卻能在其中發現中華文化的韻味。

你有什麼耳熟的諺語嗎?歡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雲遮中秋月雨打狀元燈,什麼意思?又何科學依據?
    這個故事的內容就是說,當時的名人謝尚中秋之夜在牛渚河上劃舟,出現的一個傳奇故事,慢慢的中秋的故事越來越多,到唐宋,更是文人墨客的創作源泉,更成為民間一個重要的節日,至於到了明朝,還出現了月餅的傳說,種種故事,都說明中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視的佳節。中國民間俗語中,有一句關於中秋的俗語,就是雲遮中秋月,雨打狀元燈,這兩句是什麼意思呢?
  • 古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更有走月亮丨清嘉錄
    八月半中秋,俗呼「八月半」。是夕,人家各有宴會以酬佳節,人又以此夜之晴雨,佔次年元宵陰晴,諺云:「八月十五雲遮月,來歲元宵雨打燈。」又云:「雨打上元燈,雲罩中秋月。」蔡雲《吳歈》云:「悶悶中秋雲罩月,嘵嘵元夜雨淋燈。誰知籬豆花開日,養稻正需水滿塍。」案:《常昭合志》:「邑人以中秋夜晴雨,佔次年元宵晴雨,良驗。」
  • 納蘭詩詞集金菊對芙蓉 上元、琵琶仙 中秋、御帶花 重九夜
    金菊對芙蓉 上元魚龍舞罷香車杳,剩尊前袖掩吳綾。狂遊似夢,而今空記,密約燒燈。追念往事難憑。但九逵煙月,依舊朧明。楚天一帶驚烽火,問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殘酒,闌珊燈灺,別自關情。民間觀燈之熱鬧,在黃梅戲《夫妻觀燈》中有生動的描述:「東也是燈,西也是燈,南也是燈來北也是燈,四面八方鬧哄哄。長子來看燈,他擠得頭一伸。矮子看燈,他擠在人網裡行。胖子來看燈,他擠得汗淋淋。瘦子來看燈,他擠成一把筋。小孩子來看燈,他站也站不穩。老頭兒來看燈,走起路來戳拐棍。」那麼,街上的花燈都有什麼樣式呢?「觀長的,是龍燈。觀短的,獅子燈。
  • 老人言: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怕過禮拜三,說的是什麼意思?
    文/隨風飄散老人言: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怕過禮拜三,說的是什麼意思?我們都知道中秋節是舉家團圓的日子,所以在昨天中秋節的時候你們有沒有回家陪伴自己的親人呢?小編想應該很多人都沒有回家吧,就像小編一樣,因為小編的假期只有兩天,回家根本就不划算,而且小編家裡還沒有人,就算是回家了沒有意義,你們是什麼原因而導致自己沒有回家的呢?現在中秋節已經過去了,所以小編就為大家說一兩個關於中秋節的俗語吧,這個俗語就是「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怕過禮拜三」,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逆水寒:2020年元宵節猜燈謎答案是什麼?劇情任務上元燈火夜答案
    「上元燈火夜,花市燈如晝」——大宋江湖喜迎上元佳節!汴京、杭州、三清山、自在門、幫會領地更換為元宵節主題風格場景,杭州西湖與汴京金明池兩地開始舉辦隆重的上元燈會,各地居民也開始談論元宵風俗。同時,還新增元宵節劇情任務【上元燈火夜】,可在青崖書首頁推薦或【任務-山雨欲來】中接取。
  • 廣東中秋發「福利」七星湖三千水燈賀中秋
    廣東中秋發「福利」七星湖三千水燈賀中秋 (29/40) "← →"翻頁
  • 詩意中秋——人情一輪滿,何必惜嬋娟
    詩意中秋作者 彭鵬己亥年中秋節次韻李慶東老師原玉,謹以祝每位親友身體健康諸事圓滿佳節邀明月,雲濃不見圓。憶兒時月餅望滿中秋月,幾多涎水流?圖為肥麥穗;字是大豐收。不便如梨讓;偏能似寶留。年年每成憶,滋味再難求。
  • 關於中秋習俗,你知道多少?附100首賞月古詩詞,快為孩子收藏
    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 月掩土星天文奇觀今夜當空
    今天傍晚,月亮和土星將相會在北京上空,即月掩土星。北京的天文愛好者將看到月亮和土星由逐漸靠近、交相輝映到擦身而過的全過程。    據北京天文館的陳丹老師介紹,月掩土星是一種與日月食相似的天象,「掩」是遮擋的意思,當土星、月亮和地球三者運行到一條直線時就會發生,而且不同地點發生的時間和情況不同。
  • 本世紀中秋月今夜最亮 山東或有雲追月美景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根據山東省氣象臺預報,農曆八月十五(10月3日)白天天氣晴好,但是晚上8點之後將轉多雲天氣,對人們賞月有所影響。天文專家介紹,今年月亮地平高度角較大,為1987年以來中秋夜之冠。月亮高度角大,月光穿過的大氣層較薄,公眾看到的月亮就會較明亮。
  • 2020年的中秋月減肥了,中秋夜可能會下雨
    2020年的中秋月減肥了那麼月亮是怎樣瘦下來的呢?今年的中秋月什麼時候最亮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今年中秋月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凌晨5時5分。月球繞地球公轉每繞一周都各有一次遠地點和近地點。10月4日凌晨1時22分,月球過遠地點,此時月地之間的距離為40.6321萬公裡,是全年當中月球距離地球第二遠的一刻。因此,今年中秋月比其他月份的滿月看上去明顯「瘦」一些。
  • led燈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 led燈的關係
    對於燈飾這一塊,我們多多少少也要了解一些知識,因為它掛在家裡起到了一個裝飾的作用,包括晚上用的時候起到了一個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在這裡我們要看一下led燈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處,因為到現在為止,有少部分人還不清楚它的用處都是什麼,另外,led燈的關係是什麼。
  • 央視中秋晚會主打「親民」牌 直播中突遇暴雨
    搜狐娛樂訊(李文婷/文)9月19日是傳統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梅州月中華情》在央視一套和四套進行了並機直播。此前,央視明確表態為了響應「節儉辦晚會」的號召,今年的中秋晚會將會進行「瘦身」。從當天播出的節目來看,舞臺效果、表演嘉賓以及節目形式上的確有改變。  然而當天直播的高潮則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正巧趕上的李玉剛和黃綺珊則廣泛引起熱議。明顯能看出碩大的雨點打在他身上,而雨大的程度已經讓他們無法睜著眼睛唱歌,但他們還是堅持唱完,因此有網友笑稱:「真是難為他們倆了,好敬業!」
  • 有女生給我發晚霞照片是什麼意思 給別人發晚霞圖是什麼梗
    今天在抖音上面看到有人分享「給別人發晚霞的照片」,許多小夥伴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有何內涵梗在裡面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  有女生給我發晚霞照片是什麼意思  有一首古詩是這麼寫的: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這首詩是用來表白用的,而網友將這首詩結合晚霞的照片,意思在暗示他喜歡你,也是一種比較隱晦的表白方式,如果有異性給你發晚霞的照片,不要去回復這張照片真好看,而是「我也想你了」,不得不說文人就是不一樣,就連表白都這麼文藝。
  • 2020全國中秋賞月指數地圖出爐,今年中秋的月亮「瘦」了
    今年,中秋與國慶「喜相逢」!下一次,中秋節和國慶節在同一天相遇,就要到2031年了。這麼特別的日子,吃月餅、賞月等活動必不可少。那麼,什麼時間賞月最佳?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2020年全國中秋賞月指數地圖。
  • 宋詞裡的中秋月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周禮·夏官·大司馬》云:「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陳。」此處「中秋」,指「中秋八月」。《周禮·春官·籥章》又云:「中春,晝擊土鼓,吹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
  • 當國慶遇上中秋|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將每年10月1日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賞 月賞月也稱為拜月,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源於古人對月神的崇拜,直到今天,廣東的部分地區仍保留著中秋晚上賞月、拜月娘的習俗。
  • 中秋俗語「七月燒紙盂蘭節,八月買餅嘗中秋」,五月六月做什麼?
    說到中秋的詩,想必這句應該是無出其右了。但事實上這句詩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說明當時是中秋,不過因為其恢弘的意境,開篇便引入入勝,難以自拔。加上這明月和「天涯共此時」的意境很難讓人不與中秋的月聯繫在一起,久而久之,人們也就坦然接受了。而這句詩用在中秋,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人表達思親之情同樣情意綿綿,感人至深。
  • 立春至,農諺「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什麼意思?看完懂了
    ——【宋】辛棄疾《漢宮春·立春》立春簡介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幹支歷的歲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02月03日-02月05日之間,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立」是「開始」的意思,表示著冬去春歸來。單就一個「春」字,春天的氣息已撲面而來。此時,冰雪消融,草木萌發,花枝孕蕾,萬物復甦,人民也開始了勞作娛樂,春天以它特有的形質鋪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