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今年雪不斷,明年吃白面」,老農的預測,關係到糧食收成

2020-12-06 珊珊開心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俗語哦!

俗語「今年雪不斷,明年吃白面」,老農的預測,關係到糧食收成

隨著時間飛快地流逝轉眼間一年24個節氣大寒也隨之過去,隨著而來的就是立春的節氣和過年了,距離傳統的最具有特色的春節只有13天的時間了。越是到最後時刻越是年味兒濃鬱,特別是對於農村來說在臘月最後幾天集市上是人山人海的堵得是水洩不通,家家戶戶都搶著最後幾個集把家裡沒有置辦的年貨一起買了。

雖然大寒節氣已過四九天也來臨了,但是氣溫依然居高不降,這個愁壞了村裡會看天氣的王大爺,王大爺一邊「吧嗒吧嗒」抽著他那大旱菸一邊說道「眼看都年底了太陽依然這麼大,要是能下幾場大雪比什麼都好,不然明年莊稼想要收成好我看有點懸喲「!接著王大爺又多說了句俗語「今年雪不斷,明年吃白面」,到底啥意思呢?一起來看看老農的預測,關係到糧食收成。

第一、今年雪不斷,明年吃白面。

大家都知道在過去農村還貧窮的時候,白面饅頭那是有錢大戶人家才可以吃到的食物,而貧窮的百姓家只能吃到裡面摻雜糠和野菜的黑窩窩頭,吃糠咽菜難以下咽。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如果今年冬天下雪比較多的話,那麼來年的糧食就會大豐收家家戶戶都能吃上白面饅頭,不用在吃糠咽菜了。

第二、今年大雪飄,明年收成好。

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今年冬天如果大雪紛飛的話,那麼來年地裡的莊稼就會有好收成,很顯然這句俗語和上面一句雖然說法不一樣,但是其表達的意思是一模一樣。那麼這個時候各位讀者不禁在好奇了,為什麼冬天大雪紛飛來年的莊稼就會有好收成呢?

這主要是因為冬季下雪寒冷的天氣可以把莊稼地裡的害蟲給凍死,這樣就不利於害蟲的生存和傳播了,這樣即使到了來年的春天莊稼返青成長的時候,也不用擔心害蟲肆意破壞莊稼。還有一個冬季下雪的好處就是雪可以給小麥溫暖,小麥在冬季其實是最不怕寒冷的,而且雪水在融化以後還可以給小麥增加水份,所以冬季下雪對農民和地裡的莊稼來說是一大喜事了。

來年莊稼收成如何?

王大爺說完這些俗語後,旁邊周圍的老人還是比較贊同的,因為這些俗語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經驗,以此來預測明年的收成,應該是八九不離十。王大爺說今年也是比較奇怪,眼看都已經大寒節氣了還不下雪,以往這個時候都不知道下了多少場雪了,哪像今年天天都是大好天氣,真是讓人半喜半憂愁啊!

各位讀者你們當地農村有沒有這些老人所講的俗語呢?還有十幾天的時間就過年了,小編祝願來年農民能夠收成好,風調雨順,家家不用「吃饃」並且家家「癟破米麵甕」!歡迎各位讀者關注小編給小編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老農說,今年的天氣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啥意思?
    答案就是農村的俗語了,千百年來,農村流傳下來許許多多關於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這也是一代一代農民通過不斷的生活經驗積累而創造出來的。雖然說如今農民都直接觀看天氣預報來預知天氣,但是很多農村的老人還是喜歡用這些農村的俗語來預測未來的天氣變化,預測一下這一年莊稼的收成如何,雖說這些俗語說的不一定特別的準,但是說的也是八九不離十,最近常聽村裡的老農說今年的天氣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到底說的是啥?今年的天氣是好是壞呢?
  • 今天進入二九,農村俗語「二九一場風,來年收成空」,啥意思呢?
    俗語說九九之年有很多說法,其中一句叫「一九之一雪,一九之二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所說的如果在一九之二降雪,那明年就會有好收成,村民餵豬也能吃白面饃。新春佳節: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是寒冬的開始,此時氣溫驟降,下雪天氣已司空見慣。冬季到12月21-23號通常是交節氣,而2020年的冬季到12月21號是交節氣,因此按照開始冬至的方法,冬季到12月21號應該是交節氣。
  • 農村俗語「不怕千鋤鏤,就怕銅釘釘斷腰」,什麼意思?
    千百年來,農村的發展也在不斷的革新與進步。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很多過去很實用的農具早已沒了蹤跡,但是,在流傳千年的俗語中,仍可見一斑。俗語在農村的傳承,不只是其趣味性,更多的是它「內心」的哲理,在過去那個落後生產力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維繫,莊稼怎麼種,在老農心裡「門清」!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一九的第八天,後天就要正式進入到二九。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一九開始,天氣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達到最低點,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放到現在還有道理嗎?
  • 二九已到,俗語「二九時節一場風,來年莊稼收成空」,啥意思?
    其實,隨著這兩天寒潮的來臨,相信很多朋友都感覺到了氣溫明顯下降,這也說明今年冬天真的有可能會是一個冷冬。其實在農村人們之所以如此關心冬天的氣溫變化,主要還是因為冬季的氣溫變化將會影響明年的整體莊稼收成,如果是冷冬的話,小麥會被雨雪覆蓋,這樣既可以保證小麥越冬不被凍傷,同時也可以保證明年開春之後的雨水供給,而如果是暖冬的話,那麼藏在泥土裡冬眠的蟲子就會安全過冬,對於明年開春農作物的生長來說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情,而且在該冷的時候不冷,容易在明年年初的時候出現冷空氣倒灌的情況,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倒春寒
  • 老農說:2021年「花收一分,二人六餅,草子十分」,意思是什麼?
    老農說:2021年「花收一分,二人六餅,草子十分」,意思是什麼?現在是2021年的新年,在此祝大家2021年新年快樂!在2021年元旦來臨之際,我們將踏上向2021年邁進的步伐,今天是農曆十一月十八,離春節還有41天。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九九是數九之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九九開始,天氣就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就會降到最低點,在鄉下關於九九的俗語很多,比如今天要講的「九九雪一場,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老話放在現在有意義嗎?冬天到了,又迎來了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真的到了數九。一年中有九次是最低氣溫。各具特色的九首歌在各地廣為流傳,正如北方人聽得最多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行走。
  • 大雪即到,農民對這樣的天氣要注意,決定年景和農業收成
    農民通過降溫與降水的指標,來預測未來天氣和收成,是古代先賢在長期勞作中積累的經驗,而眾多的農村諺語就是其中的精華所在。下面,咱就運用農村諺語來聊聊,如何通過大雪節氣的天氣狀況,來預測冷暖旱澇、收成年景。一:如何預測氣候的冷暖?
  • 老農:祖輩已經明說了
    冬天下雪、結冰的時候也越來越少,南方人更是難以再看到雪了。今年也是一樣,不知不覺春天就已經到來了。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去年12月份到今年2月份本來應當是「冬季」,卻絲毫沒覺得有多冷。根據氣象研究,這次的冬季也比以往「暖」了很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這個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廣東、上海還經歷了史上最暖冬季。
  • 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老農民說出的話,專家都沒有想到
    對下一代青年而言,是一種學習的方法與有趣味的理解,從而對俗語的理解與思考的方法之一,農村的農俗很多,有很多老農民說: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它的含義你了解嗎,為大家仔細分析一下吧。,陰曆則推理而成,但是閏月是三年二次閏,二十四節氣是由:五行,八卦等推理而成,但是閏4月極其少見,今年從5月23日到6日22日,閏月後6月23日到7月21日結束,閏四月推理則,老農說:閏月年吃糠甜,四月要閏種田閒。
  • 2021年,俗語「二龍治水,六人分餅,十一牛耕田」,啥意思?
    而降雪的好處就是,「麥蓋三層雪,開春雨雪飽」,被雪覆蓋的小麥不僅可以安全過冬,同時也能在來年開春也能解決春旱的問題,因此這次寒潮對於莊稼來說確實是好事。其實在過去的農村,人們種糧食基本都是靠天吃飯,年景好的時候風調雨順,莊稼也能收成好,如果年景不好,乾旱或者澇災那麼就有可能欠收,所以天氣對於當時的農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 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
    文/訪客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很看重農耕,因為人們要吃飯,填飽肚子,這是做任何事情的基本,可是古代糧食也不高產,所以人們才會非常注意天氣的變化,創造出冬至這一說法,甚至會吃餃子以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
  • 2021年是寡婦年,俗語說:「牛遇寡婦年,糧食必生蟲」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的關於寡婦年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談論的俗語「寡年遇上牛,甕裡米生蟲」就是說如果寡婦年剛好出現在牛年的時候,那麼米缸裡的米就有可能會生蟲。之所以這麼說,其實是農民對豐收的一種表達。其實在古代那個看天吃飯的時代,很多人還在溫飽線上掙扎,遇上年景不好的時候,再加上各種賦稅,很容易出現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情況。
  • 俄羅斯火星男孩又被熱炒,難道他與冠狀病毒有關係?聽老農怎麼說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在全世界範圍內爆發,並有一發而不可收拾之勢,因此,有人又「抬出」了俄羅斯的火星男孩波力斯卡進行熱炒,並認為他有什麼「神預言」,已經預測到了2020年地球上會爆發一場難以控制的災難。當這一傳言傳到一位老農的耳朵裡之後,老農竟然對這種熱炒行為嗤之以鼻,並聲稱:所謂的預言,除了確有第六感覺之外,大部分內容都是胡謅出來的。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正月裡打雷的話,意思是今年的收成會不好,而二月打雷的話意思是今年收成會很好。,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不會太好,收成不好,有很多人就會出去要飯,甚至會因為沒有糧食可吃而餓死。
  • 農村俗語「冬至始打霜,夏至幹長江」,什麼意思,明年莊稼歉收?
    眼下,冬至節氣馬上就到了,冬至在農村有祭祀的習俗,不過在我們這裡冬至這天少不了蘿蔔餡的大餃子,隨著寒潮的結束,這幾日氣溫有了4~5度的升溫,很多村民為了節約,白天也停了火爐子,走到村口和鄰居聊天。如今2018年即將結束,村裡催繳新農合的廣播不斷的播報,雖然我們這比去年每人多繳納了40元,人均220元,不過聽不少人說,已經有地方繳納490元了,小編不禁打了個寒顫,希望明年我們這別跟著再漲了!在農村冬至即將到來,村裡老人說,冬至這一天能預測來年的收成和天氣的變化,大家看看靠譜嗎?
  • 明年牛年,農村俗語「寡年遇牛,米麵生蟲」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明年是辛丑牛年,還是沒有立春節氣的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遇牛,米麵生蟲」的說法,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寡年遇牛,米麵生蟲的意思是,當寡婦年和牛年為同一個年份時,當年降雨會很充沛,莊稼會有一個好的收成,放在糧倉中的米麵太多吃不完都要生蟲子了。寡年指的是沒有立春的農曆年,又被人們稱為無春年、滑年、盲年等。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是春季開始的信號。
  • 農村俗語「寡婦牛年馱五穀,四馬駝糧二人分」啥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已經到了三九天,但是最近幾天氣溫有些回升,所以很多農村老人從家中走出來,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曬太陽閒聊天。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寡婦牛年,在農村有「寡婦牛年馱五穀,四馬駝糧二人分」的說法,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小雪到了,今年雪多不多?天氣比往年冷?幾個地區格外注意
    其實小雪節氣和降不降雪並沒有什麼關係,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節氣,這個節氣也是進入冬天的標誌,此時北方的冷空氣活動愈發頻繁,此後的天氣只會越來越冷,雨雪天氣也會增多。小雪一般是11月22日或23日,今年的小雪節氣在11月22日,農曆十月初八,此時太陽黃經為240°,全國多地降雨會變少,降雪天氣會增加,寒潮也會頻頻光顧。
  • 農村立冬流傳的俗語「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是啥意思
    農村裡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有關於冬天的又有哪些呢?第一,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這句話說的是在立冬時節那一日,如果下雨的話預示著整個冬天都會陰雨綿綿,並且十分寒冷。這樣的冬天很難熬,特別是農村地區,人們在冬天的時候沒有農活可以做,幾乎沒有收入,冬天的溫飽問題難以解決,如果再遇到一個冷冬,對於農民來說就死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