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七年的「暖冬」,到底是好是壞?老農:祖輩已經明說了

2020-12-04 老叟

作為北方人來說,冬季一直是一個很難熬的季節,小時候手腳經常因為天氣太冷長了凍瘡,對於南方人來說,冬季溼冷的天氣也照樣不好受。可是近年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冬天變得沒那麼冷了,甚至還沒有好好感受冬天,春天就來了。冬天下雪、結冰的時候也越來越少,南方人更是難以再看到雪了。

今年也是一樣,不知不覺春天就已經到來了。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去年12月份到今年2月份本來應當是「冬季」,卻絲毫沒覺得有多冷。根據氣象研究,這次的冬季也比以往「暖」了很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這個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廣東、上海還經歷了史上最暖冬季。

剛剛過去的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零下2.25℃,往年冬季平均氣溫為零下3.34,今年的冬季氣溫比較常年同期偏高1.09℃,達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五高。

不僅只是這次的冬季氣溫偏高,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我國冬季越來越「暖」,統計顯示,2013年至今連續7個冬季偏暖。這也就是為啥很多人感覺冬天越來越暖和,也越來越短暫的根本原因。

冬季越來越暖,與全球氣候變暖分不開,那這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呢?首先,氣候變暖可能會給南極半島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有些物種可能面臨滅絕。冰雪融化又會導致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灘涂溼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生態群喪失,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造成生態環境的失衡。

其次,氣候變暖,會破壞農作物的正常生活環境,在溫暖的氣候下,害蟲的繁殖將有更有利的條件,造成農作物的減產。

最後,全球氣候變暖所帶來的熱能,會提供給空氣和海洋巨大的動能,從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颱風、颶風、海嘯等災難。

其實對於「暖冬」,老農也一向持有「否定」態度,從我們農村流傳的一些俗語中就可以看出。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冬天麥蓋三重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冬天寒冷,就會凍死很多害蟲,減少農作物病蟲害,冬天越冷,來年糧食的產量才越高,才能一個豐收年。

其實諸如此類的俗語還有很多,例如「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冬雪消除四邊草,來年肥多蟲害少」、「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等,這些都是說冬天要越冷越好,天氣越冷,來年的收成越好。

冬天越來越暖,讓農民很擔憂,天氣不光影響的是莊稼,可能還會影響到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還是希望能恢復到原來那個可以下大雪的冬天。

各位農民朋友,對於連續七年的「暖冬」,你認為是好是壞?其實祖輩早已經明說了。歡迎交流、分享。獲取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右上角藍色關注按鈕,精彩期待與您共享。

相關焦點

  • 19年春節到底冷不冷?看看老農是如何說的
    大家好,歡迎來到《農家巧》,巧兒是一位農村姑娘,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農村最新消息,如果你想持續收到巧兒的文章,請點擊上方「關注」二字,謝謝您的支持,今天巧兒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今年冬至是哪一天?過年期間到底冷不冷?馬上就要冬至了,不知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濃濃的年味已經到來了呢?
  • 新疆連續兩年過暖冬
    剛剛過去的冬季也是「暖」字當頭,這是新疆連續第二個暖冬。3月11日,2015~2016年冬季新疆氣候影響評價新聞發布會上,自治區氣候中心氣候評價首席分析師馬禹介紹,今年冬天(2015年12月-2016年2月)全疆平均氣溫-7.5℃,較常年偏高0.8℃;降水量為22.3mm,較常年偏多近2成,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最大積雪深度與歷年同期相比偏厚。
  • 又是一個「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
    2019/2020年冬季全國平均氣溫距平分布圖又是一個「暖冬」!你感受到了嗎?可是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是不是氣溫偏暖了就是暖冬?來了冷空氣又該怎麼界定?……暖冬、冷冬到底誰說了算?且聽小編給你說說——冷冬、暖冬究竟該怎麼算?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一過霜降很多就關心這個冬天到底是冷還是較為暖和,也就是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暖冬是很多人希望的,因為都怕被凍死在冬天,但暖冬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卻不怎麼高興地起來。其實對於冬季是暖冬還是冷冬對於現在來說有氣象衛星可以知道大概,但在很久以前人們就知道預測冬季冷暖了。
  • 老農分享妙招:掌握「3個」技巧,存放一周都不壞
    老農分享妙招:掌握「3個」技巧,存放一周都不壞我們走到街上會發現現在大街小巷開始售賣櫻桃,而且現在有著一些人一塊兒去櫻桃採摘基地去進行自己採摘,這個時候都是吃櫻桃的季節,一顆顆紅彤彤的看著也是非常的誘人,櫻桃吃起來的口感也是非常的酸甜爽口,那水果是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的,不僅顏值看起來非常的高,吃起來的口感也是比較的不錯。
  • 連續15年氣溫偏高 今年我國是否又遭遇暖冬氣候?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自1986年以來連續15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持續偏高后的又一個暖冬的即將來臨?國家氣候中心的氣象工作者們也正在為儘快得出結論而緊張地工作著。  其實,暖冬與冷冬是個氣候概念,是與氣候平均情況比較而言的。一般冬季(12月—次年2月)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明顯偏高,就稱為「暖冬」。
  • 2018-2019冬天會冷嗎 2019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
    天氣網訊   今年到底是個冷冬還是暖冬?已經有人借著人們怕冷的心理造謠說是個冷冬了。那麼,2018-2019冬天會冷嗎?
  • 老農耗時17年種出椅子樹 種植家具?大自然真的很奇妙
    老農耗時17年種出椅子樹 種植家具?大自然真的很奇妙 【老農耗時17年種出椅子樹】突發奇想,要種植家具種樹是比較簡單的,但是你見過種出椅子樹嗎?
  • 老農說,今年的天氣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啥意思?
    雖然說如今農民都直接觀看天氣預報來預知天氣,但是很多農村的老人還是喜歡用這些農村的俗語來預測未來的天氣變化,預測一下這一年莊稼的收成如何,雖說這些俗語說的不一定特別的準,但是說的也是八九不離十,最近常聽村裡的老農說今年的天氣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到底說的是啥?今年的天氣是好是壞呢?
  • 阿里將取消強制361考核制度,到底是好是壞呢?
    阿里內部傳來好消息?集團CPO童文紅在內部論壇宣布,將取消強制「361」考核制度,不再強制直屬領導給10%員工3分-3.25分的績效評級。 這對於績效3.25分以下的阿里員工來說,終於鬆了一口氣,年終獎算是保住了。如果連續兩年低於3.25分的,也不用被辭退了。
  • 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
    摘要:正月雷二月雨,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而關於正月打雷的正確解釋卻不是這樣:對此現象,我翻閱了一些資料,正月打雷的現象是因為去年暖冬的影響,春冬季氣候較暖,溫暖的氣流上升,一旦受到北方地區冷氣團的侵襲,兩者就會進行強烈的對流,從而雲團的運動加劇,也就多雷雨天氣。
  • 60歲天氣老農告訴你
    60歲天氣老農告訴你冬至是24節氣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過去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還有說法就是,在以前,冬至就是過年,可以祭祖,或者也叫冬祭,是非常隆重的。而2019年的冬至在3天後就是了,大家是否很期待呢?想知道2019春節是暖還是冷嗎?看60歲天氣老農告訴您。大家應該很早就關注了日曆吧,今年的冬至在12.22日,農曆冬月十六。
  • 大寒之後天氣逐漸變暖,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會不會有倒春寒?
    大寒之後天氣逐漸變暖,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會不會有倒春寒?觀古今故事,到如史我聞,人生哲理,古今智慧,與您分享。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一月份的後半月了,整個冬天最冷的那一段時間即將過去了。現如今大寒已經過去了,春節也近在咫尺了。現在天氣也感覺到越來越暖和了。特別是最近幾天,經常出現太陽,暖烘烘的很舒服。一些經常務農的農民就會想到,今年是不是暖冬呢?會不會出現倒春寒呢?這樣的問題,小編都可以給大家一一解答一下。前段時間,還沒有大寒的時候,氣溫非常低,中國各地出現了很多降溫降雪的天氣。
  • 暖冬的成因與利弊
    至2000年30年平均值作為常年值)時,稱該年該區域為暖冬,否則為冷冬。  暖冬的概念具有嚴格的科學定義,是否暖冬一定要看整個冬季的全國平均氣溫是否高於常年值。所以冬季裡某一時段出現氣溫偏高(相對暖和)時,就說是暖冬,另一時段氣溫偏低(相對寒冷)時,又說是冷冬,那就出現一個冬季既是暖冬,又是冷冬的笑話了。
  • 這裡有大事,暖冬置業有好禮
    突然之間,冷空氣席捲大地,天氣轉寒,不少人都已經裹上了大棉襖、穿上了大秋褲,總擔心自己被寒氣侵擾。新鷗鵬泰安九州唐樾總是貼心地為鵬友著想,這不,馬上為大家帶來了 暖冬計劃。◎示意圖 這一份暖冬補貼,希望鵬友們能感受到我們的溫情。10000份暖冬好禮全城送 到訪營銷中心,即可獲得暖冬三件套:手套、 口罩、 耳罩,陪你度過這個冬天,暖心又暖身。
  • 俗語「今年雪不斷,明年吃白面」,老農的預測,關係到糧食收成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俗語哦!俗語「今年雪不斷,明年吃白面」,老農的預測,關係到糧食收成隨著時間飛快地流逝轉眼間一年24個節氣大寒也隨之過去,隨著而來的就是立春的節氣和過年了,距離傳統的最具有特色的春節只有13天的時間了。
  • 樹下問老農,此茶百年生。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問其茶名,村民遙指屋後一片近似原始森林曰:樹下問老農,此茶百年生。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呂兄愛茶之人,回港後飯不香,寐不安,腦海中總是茶香揮之不去,後多次親赴雲貴,拜訪老農,其誠心終於打動老農,帶其深山老林中轉悠數日,在一山坡下駐足,呂兄放眼望去,一大片百年老茶樹一眼望不到邊,鬱鬱蔥蔥,香氣撲鼻,令人陶醉,大有世外桃源感覺。
  •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看看老農怎麼說
    有些農村已經過上小康的生活了,可以說不比城裡人生活的差,液晶電視,冰箱都是樣樣齊全,可是有一點很奇怪,那就是這些買下的電器都使用率不太高,一次小編去新奇家看他的新房子,裝修的還真不錯,電器那是沒的說買的也都是好的,就在看著看著才發現好熱,本來以為沒有空調,可是一看有了,也是新買的,
  • 「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是平均氣溫嗎?
    因而,有人開始說「今年暖冬已成定局」,事實真的如此嗎?「暖冬」「冷冬」究竟如何判別呢?「暖冬」「暖冬」這個名詞,早先是氣象部門長期天氣預報業務中使用的一個術語,即表示冬季平均氣溫偏高。如果高於某一標準,則稱之為「暖冬」;低於某一標準則是「冷冬」。冬季開花的連翹慢慢地,大眾開始熟知「暖冬」,由於大傢伙兒並不是生活在平均氣溫當中,另外我國地大物博,每個人對冷暖的直接感受也不盡相同,因而出現了許多與暖冬相關的錯誤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