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寡婦牛年馱五穀,四馬駝糧二人分」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3 小馬話三農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2021年新年還有30天的時間。雖然已經到了三九天,但是最近幾天氣溫有些回升,所以很多農村老人從家中走出來,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曬太陽閒聊天。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寡婦牛年,在農村有「寡婦牛年馱五穀,四馬駝糧二人分」的說法,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明年是寡婦年,寡婦年指的是在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的節氣,之所以人們會將沒有立春的農曆年稱為寡婦年,是因為在過去立春節氣才象徵著新一年的開始,人們認為在沒有立春的年份結婚會很不吉利,隨著時間慢慢流逝,人們便將無春年叫做成寡婦年。

寡婦年的出現,其實是因為農曆年的計算方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計算方法不一致導致。農曆是陰陽合曆,以陰曆為基礎,融入陽曆的成分而成。陰曆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訂而成,月亮每圍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為一個月,時間為29天或30天,全年共12個月,共354天。陽曆是指地球圍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一年,時間為365天或366天。當將陽曆和陰曆結合在一起後,每年兩者之間相差111天,為了減少兩者之間的差距,便出現了置閏法,也就是每19年中會有7個年份有閏月,有閏月的年份有13個月,共384天,沒有閏月的年份為12個月,共354天。二十四節氣的計算方法和陽曆的計算方法一致,所以在閏年時就會有兩個立春節氣,也就導致了有些年份有1個立春節氣,而有些年份沒有立春節氣,比如今年有兩個立春節氣,明年就沒有了立春節氣。

在知道了寡婦年的由來後,我們再來看「寡婦牛年馱五穀」,明年是辛丑牛年,牛是農民耕作的好幫手,在牛的幫助下,糧食就會有一個好的產量。古人發現,當到牛年、馬年等年份時,當年風調雨順,農作物的收成會很好,所以在農村還有「牛馬年好種田」的說法。明年是寡婦年和牛年,農村老人認為明年肯定會五穀豐登。

再來看俗語「四馬駝糧二人分」,這句俗語是來自《灶馬頭》。根據灶馬頭中所說,從正月初一開始算起,第幾天出現午日便是幾馬扛,第幾天出現壬日便是幾人分。2021年正月初四是甲午日,正月初二是壬辰日,所以明年是「四馬駝糧二人分」。

根據《灶馬頭》中所說,在過去馬多是用來馱糧食,所以馱糧食的馬越多就代表著糧食的收成就越好,明年是四馬駝糧,糧食的收成雖然不是很多,但是也屬於中等水平。俗語中的二人分是指分糧食的人,分糧食的人越少,人們分到手的糧食就越多,明年只有兩個人分糧食,雖然馱糧食的馬不多,但是分糧食的人卻很少,所以明年農民分到家的糧食並不會少。

以上便是農村俗語「寡婦牛年馱五穀,四馬駝糧兩人分」的意思,你對這句俗語是如何理解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婦,四馬馱谷」,啥意思?
    導讀: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婦,四馬馱谷」,啥意思? 無春年、寡年、寡婦年,這些你都聽說過嗎?最近大家都在討論關於2021面是無春寡婦年的那些事兒,我們今天也來加深了解一下。
  • 今年是牛年寡婦年,農村俗語「太歲辛丑年,六畜瘴逡巡」,這話啥意思...
    這個時候在農村裡,大家沒有啥事的話都是在家裡待著,畢竟現在是響應號召,減少出門,所以在家裡還是比較安全的,在農村大家沒事的時候都是聊一些家長裡短之類的話,但是一些像上了年齡的人基本會聚在一起聊一些俗語
  • 2021年是寡婦年,俗語說:「牛遇寡婦年,糧食必生蟲」啥意思
    對於這樣的年份,人們給它定了一個特殊的稱呼「寡婦年」。為什麼會初年一年裡沒有立春節氣這種情況呢?我們要知道,我們常用的幹支紀年法是我們常說的農曆,也就是陰曆,是以月亮的運轉周期來推算的,其實農曆對農業生產的指導意義並不大,在古代,真正對農業生產有指導意義的是「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的運轉規律來推算的,這跟我們現在常用的陽曆是一個道理。
  • 明年牛年,農村俗語「寡年遇牛,米麵生蟲」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明年是辛丑牛年,還是沒有立春節氣的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遇牛,米麵生蟲」的說法,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寡年遇牛,米麵生蟲的意思是,當寡婦年和牛年為同一個年份時,當年降雨會很充沛,莊稼會有一個好的收成,放在糧倉中的米麵太多吃不完都要生蟲子了。寡年指的是沒有立春的農曆年,又被人們稱為無春年、滑年、盲年等。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是春季開始的信號。
  • 農村俗語:「辛丑『寡婦年』,男女絕姻緣」,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查閱資料時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辛丑『寡婦年』,男女絕姻緣」。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辛丑」是指辛丑年的意思,也就是明年的牛年。
  • 2021辛丑寡婦年,俗語「寡婦不逢春,遇牛米生蟲」,啥意思?
    在農村,每到臘月,總會看見一些村裡的老人聚集到一起來討論,明年年景會怎樣,有的通過過往的經驗,有的通過自己的學識,而最普遍的就是通過農村的俗語來判斷明年的年景會怎樣,下面這個俗語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寡婦不逢春,遇牛米生蟲」,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明年的年景到底會如何呢?什麼是寡婦年?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牛到寡婦年,九屠圍豬轉」,有什麼道理呢
    今天是2021年的1月12日,農曆的十一月二十九,按照農曆來計算的話,明天就要交臘月了,意思也是說明天就已經進入到了年關,對於在農村老人們認為進入到了臘月就已經是到了年關,所以臘月的開始也是慢慢地有年味了,從現在算起距離春節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這個時候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大家都要忙活起來了,可以說是年關是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時候了。
  • 農村俗語『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啥意思?有道理嗎?
    馬上要到2021年了,按照天幹地支五行紀年法,這是辛丑年,夥伴們從生肖鼠走了回來,對2021年都有很大的期待,對二十四節氣比較熟悉的人會發現,2021沒有「立春」的節令,所以大家都叫它「寡婦年」或「啞年」,在那個年代有一句俗語叫「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農耕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現在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廣泛流傳著,而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實踐經驗所總結而來。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 今年是寡婦年,農諺「寡年沒有春,甲田要四分」,這句話啥意思?
    但是對於此時的天氣來看,全國上下的多數地區都是迎來了降溫,不單單是北方冷,南方部分地區也是迎來了大降溫,畢竟這次的霸王寒潮也是影響了我國的大江南北,不過這個時候就像我們北方地區,大家就會躲在家裡暖和,沒有啥事的話,基本是不會出來的,如果要是天氣好的話,在咱們出門的時候,那麼遇上一些年齡大的老人,那他們就會和我們聊一些農村的俗語,就比如這句「寡年沒有春,甲田要四分」俗語,就是農村老人對今年的預測
  • 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
    導讀: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今天是2020年最後一天,過了今天我們就迎來了2021年,經過了一年的奮鬥,筆者本打算在明年把家裡的老房子進行翻蓋,因為這個房子是98年那年建起來的,經過了22年的洗禮,現在也確實破舊不堪了,但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和家裡人商量明年要蓋房的時候,家裡人都一致的反對,一是浪費錢不說,第二個就是因為明年是「寡婦年」「無春年」,在農村一直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關於這個俗語
  • 農村俗語「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世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世人」,啥意思?有道理嗎?在古代,二十四節氣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古人用來預知天氣、表徵物候的重要手段,古人把二十四節氣的這些重要作用,用一些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俗語、諺語來進行概括,讓其更方便流傳於後世,很多至今依然很有道理。白露,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之一,這一天是全年中,氣候溫差變化最大的一天,也是又暖轉涼的一個節點。
  • 2021無春牛年,農村老人常說:「無春牛年,三注意」指的是啥
    而在我國農曆曆法中,到了二0二一年以後就正式進入辛丑年,同時也是對應的生肖牛年。 農村老人常說:「無春牛年,三注意」,這三注意具體指得是什麼? 而恰巧2021年農曆年又正是對應這無春年,無春年就是農曆年12個月都沒有立春季節的出現,這樣的年份叫做無春年,也就寡婦年。它其實是我國實行陰陽合曆出現的時間差導致的。 農村老人常說「無春年,不懷春」。寓意就是在無春年裡面婦女不容易懷春,這其實並沒有多大科學依據。只不過人們一直以來對於沒有立春的年份比較不看好。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可是大事情,一方面現在能給批塊宅基地很不容易,而且蓋房建設成本也很高,蓋好一棟二層房子要是沒有二十來萬根本不可能;另一方面蓋房時要考慮很多,既要有好的房屋戶型,更要有好的風水,因為農村人對於這個比較講究。
  • 俗語:九日得辛,十馬馱谷,十人五鋤,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俗語:九日得辛,十馬馱谷,十人五鋤,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以前農民種地,只能靠著先輩們總結出來的經驗來預測一年的收成情況。與現在發的天氣預報不同,農民們無法預測未知的天氣,所以,很多時候沒有辦法針對天氣變化及時的做好保護措施。
  • 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啥意思,說的真有道理嗎?
    古代社會,文化教育也是比較注重的,雖然除了少數的城池,主要是農村居多,但是農村人也比較注重子女的教育問題,因為身為長輩來說都是希望孩子有出息,而無奈自己沒有能力讓孩子去學習文化,只能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教導後代子女,他們會把以前老輩人的傳承的生活經驗再教育給後代子孫,後面這些經驗被演變成簡單易懂的語句
  • 老話「牛年財發鼠蛇雞,辛丑宜種麻菽米」,啥意思?
    除了講故事,奶奶還對我說一些農村俗語老話 ,農村的俗語老話,讀起來朗朗上口 ,仔細回味還有很深刻的道理 。記得小時候,奶奶常對我說起這樣一句俗語 :「牛年財發鼠蛇雞 ,辛丑宜種麻菽米 」,奶奶對我說這句老話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幾歲的孩子 ,根本不懂其中蘊含的道理 ,但是為了不讓奶奶失望,我還是假裝點點頭 ,奶奶看到我點頭就開心 。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在農村的人生活久了的話,就知道一些農村的特色,而在城裡是沒有見過的這些,其實也可以說是祖先們留下來的一些規矩,需要後人去遵守吧,經常會把這些些規矩濃縮成了農村的俗語,告訴後人他們該怎麼做?其實這些事祖先智慧的結晶,從這些詞語中可以了解農民的一些想法,還有農村的情況,下面就有三句俗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有什麼道理呢?小夥伴們,隨小編去看看這三句是什麼吧!1.冬不坐石頭,夏不坐木,相信聽了的人都能夠非常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說的就是在冬天不能坐石頭,在夏天不能坐木頭,怎麼會有這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在農村人嗎?幹活幹累了就隨地而坐,經常都是些石頭或者木頭,甚至是席地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