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明年啥時候立春?

2021-01-16 網易

2020-12-30 06:16:23 來源: 品素港灣

舉報

  時間過得飛快,感覺剛過完冬至節氣沒幾天,但今天卻是一九的最後一天,明天就要進入到二九。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冬至後的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一共九九八十一天的時間。其中三九、四九的天氣最冷,從五九開始,隨著立春節氣即將到來,氣溫逐漸回升,天氣也逐漸開始變暖。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俗語中的春指的是立春節氣,五九尾是指五九的最後一天,來年並不是指第二年的冬天,而是指第二年的春天。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立春節氣在五九的最後一天的話,那麼第二年春天特別容易發生過年倒春寒。

  

  剛才說到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所以五九尾是指冬至後的第45天。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2個節氣,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到立春節氣,還有小寒、大寒兩個節氣。老人們常說每個節氣之間相差15天,按照這個說法,從冬至到立春節氣之間的天數應為45天,但是從冬至到五九的最後一天是45天的時間,所以立春節氣應該從六九開始,那麼為何卻會有「春打五九尾」這個說法呢?

  

  這是因為農村老人所說的每個節氣之間相差15天,其實更精準的說,每個節氣之間相差15.2天,並不是完全均勻,所以才會出現「春打五九尾」和「春打六九頭」兩種情況的發生。智慧的勞動人民發現,當立春節氣在五九的最後一天時,第二年春季發生倒春寒的概率會很大,所以便有了「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的說法。

  

  那麼2021年立春是什麼時候呢?是「春打五九尾」還是「春打六九頭」呢?下圖為2020-2021年的數九時間表,2021年立春的時間是2021年2月3日,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知道,2021年是「春打五九尾」,根據俗語所說,明年發生倒春寒的概率會很大。倒春寒指的是在氣溫已經回暖的春季突然遇到冷空氣的侵擾,氣溫大幅度下降的自然現象。由於此時氣溫已經快速回升,農作物也進入到快速生長階段,所以倒春寒的發生不僅會將農作物凍傷凍害,還會大大影響農作物的收成,所以農民要提早做好預防倒春寒的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正值三九期間,農村俗語「三九不掛簾,明年倒春寒」,啥意思呢?
    導讀:正值三九期間,農村俗語「三九不掛簾,明年倒春寒」,啥意思呢?隨著小寒節氣的到來,天氣愈發地感到一天比一天的冷,尤其是小寒期間大範圍的寒潮來襲,多地的氣溫降低到了全年最低點。在筆者這裡的河北南端,氣溫降至到了零下十七度七,創下了近三十年來的最低氣溫。
  • 農村俗語:春打六九頭,窮人苦出頭,為何立春有六九頭和五九尾呢
    老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代表著一年的開始,代表著溫暖和生長,因此古人對立春這個節日是很重視的,而且以前人還根據立春時間的早晚,還能預測一年的年景。其中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春打六九頭,窮人苦出頭」,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
    導讀: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今天是2020年最後一天,過了今天我們就迎來了2021年,經過了一年的奮鬥,筆者本打算在明年把家裡的老房子進行翻蓋,因為這個房子是98年那年建起來的,經過了22年的洗禮,現在也確實破舊不堪了,但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和家裡人商量明年要蓋房的時候,家裡人都一致的反對,一是浪費錢不說,第二個就是因為明年是「寡婦年」「無春年」,在農村一直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關於這個俗語
  •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文/玄逸歷史解說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所積累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通常這些語言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容易被大家所接受,這些俗語既反映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俗語對於後來人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所以很多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特別是在農村,更是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俗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
  • 今年二個「立春」,俗語:一年兩個春,老牛冷斷筋,今年春節冷嗎
    農村的鄉親們也是開始殺豬宰羊準備年貨了,整個農村都洋溢著歡樂過大年的氣氛,由於快到過年了所以村裡的鄉親們田地裡也沒有農活,於是沒事的時候老人們就會聚在一起嘮嗑。一般老人們聊天的內容主要還是快過年了圍繞著過年的天氣來展開話匣子,這是人們百談不厭的,因為畢竟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那時候沒有天氣預報農民是靠天吃飯,所以村裡的長者根據俗語都可以對未來的天氣和來年的收成推知個大概。其中老人們在聊天的時候就談到俗語:一年兩個春,過年老牛冷斷筋」,到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下。
  • 農村老人說今年有著「一年兩立春,帶毛貴如金」的說法,啥意思呢
    ,那麼對於農村的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是什麼意思呢?有啥道理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農村俗語的事。 要說這個農村的俗語,也是農村的一部分,基本上在農村裡,大家都會說上幾句俗語,有的時候,很多的俗語也是農村老一輩人歷經了滄桑
  • 俗語「今年雪不斷,明年吃白面」,老農的預測,關係到糧食收成
    雖然大寒節氣已過四九天也來臨了,但是氣溫依然居高不降,這個愁壞了村裡會看天氣的王大爺,王大爺一邊「吧嗒吧嗒」抽著他那大旱菸一邊說道「眼看都年底了太陽依然這麼大,要是能下幾場大雪比什麼都好,不然明年莊稼想要收成好我看有點懸喲「!接著王大爺又多說了句俗語「今年雪不斷,明年吃白面」,到底啥意思呢?一起來看看老農的預測,關係到糧食收成。
  • 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農村小毛,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的三農諮詢,更有俗語,習俗等知識,喜歡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好了言歸正傳,進入咱們今天的話題,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眾多的傳統文化中,俗語文化堪稱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是數千年來,勞動人們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朗朗上口的俗語背後,不僅富含哲理,還蘊含著這個國家或民族的傳統和習俗,反映著人們的生活經驗和願望。實乃文化精髓!
  • 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隨著臘月的臨近,今年的庚子年已經進入了尾聲,農村老話叫做進入臘月就是年。一到臘月過年的氣氛就開始濃鬱了起來,那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逐漸地開始踏上返鄉的歸途。
  • 臘月已到,農村俗語「臘月春打頭,馬肥牛不瘦」,這話什麼意思呢?
    ,就像這個時候也是有很多的農民喜歡說一些關於年後天氣的俗語,比如這句「臘月春打頭,馬肥牛不瘦」,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首先我們要知道在一個年份裡,對於立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立春也是農曆的新年開始,也是有著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可見立春對於農民來說也是開始農耕的時候
  • 今年是寡婦年,農諺「寡年沒有春,甲田要四分」,這句話啥意思?
    但是對於此時的天氣來看,全國上下的多數地區都是迎來了降溫,不單單是北方冷,南方部分地區也是迎來了大降溫,畢竟這次的霸王寒潮也是影響了我國的大江南北,不過這個時候就像我們北方地區,大家就會躲在家裡暖和,沒有啥事的話,基本是不會出來的,如果要是天氣好的話,在咱們出門的時候,那麼遇上一些年齡大的老人,那他們就會和我們聊一些農村的俗語,就比如這句「寡年沒有春,甲田要四分」俗語,就是農村老人對今年的預測
  • 二九已到,俗語「二九時節一場風,來年莊稼收成空」,啥意思?
    其實在農村人們之所以如此關心冬天的氣溫變化,主要還是因為冬季的氣溫變化將會影響明年的整體莊稼收成,如果是冷冬的話,小麥會被雨雪覆蓋,這樣既可以保證小麥越冬不被凍傷,同時也可以保證明年開春之後的雨水供給,而如果是暖冬的話,那麼藏在泥土裡冬眠的蟲子就會安全過冬,對於明年開春農作物的生長來說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情,而且在該冷的時候不冷,容易在明年年初的時候出現冷空氣倒灌的情況,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倒春寒
  • 農村俗語:「辛丑『寡婦年』,男女絕姻緣」,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查閱資料時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辛丑『寡婦年』,男女絕姻緣」。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辛丑」是指辛丑年的意思,也就是明年的牛年。
  • 老話說: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是啥意思?明年年景如何?
    因此也有不少關於天氣的諺語流傳至今,比如「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這句話就是古人預測年景的一句俗語。什麼是「雨打春牛首」?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立就是開始的意思,意味著新一輪的開始。在新舊交替之際,人們肯定會有一些重要的儀式或祭祀活動。其中一項就是在立春前一天「鞭春牛」,就是用泥巴做一個與牛大小相似的土牛,用柳條鞭打。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19年能碰上嗎?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19年能碰上嗎?文丨蟈蟈說事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觀看一些新聞信息,我們會發現農村有很多老話都是關於節氣的,這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國自古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天氣直接影響著農民的收成。
  • 今年是牛年寡婦年,農村俗語「太歲辛丑年,六畜瘴逡巡」,這話啥意思...
    這個時候在農村裡,大家沒有啥事的話都是在家裡待著,畢竟現在是響應號召,減少出門,所以在家裡還是比較安全的,在農村大家沒事的時候都是聊一些家長裡短之類的話,但是一些像上了年齡的人基本會聚在一起聊一些俗語
  • 今天立春,天氣晴朗,為什麼老人說「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
    聽爺爺講今天立春日是晴天,「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我有點蒙圈,不問神仙就問爺爺吧:爺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爺爺說:「立春這天不下雨,預示著一年收成不錯,古代主要指小麥收成好,老百姓能吃上饅頭,餓不死人」。我若有所思,心不在焉「啊」了一聲。當然我也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但我這個人喜歡鑽牛犄角,對爺爺的話半信半疑。
  • 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啥意思?下雪對農業好嗎?眼看著馬上要到小雪節氣了,天氣也要到下雪的時節了。一般來說,下雪從農曆十月份開始,也是小雪節氣一種常見的天氣情況。在農村,農村老人們喜歡用節氣來安排農事,一些會說的農民也喜歡坐在一起討論一些農村俗語,如今正是農曆十月,又恰逢快到小雪節氣了,農民們說出了一句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
  • 2021辛丑寡婦年,俗語「寡婦不逢春,遇牛米生蟲」,啥意思?
    在農村,每到臘月,總會看見一些村裡的老人聚集到一起來討論,明年年景會怎樣,有的通過過往的經驗,有的通過自己的學識,而最普遍的就是通過農村的俗語來判斷明年的年景會怎樣,下面這個俗語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寡婦不逢春,遇牛米生蟲」,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明年的年景到底會如何呢?什麼是寡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