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春打六九頭,窮人苦出頭,為何立春有六九頭和五九尾呢

2021-01-10 鄉土鄉人

老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代表著一年的開始,代表著溫暖和生長,因此古人對立春這個節日是很重視的,而且以前人還根據立春時間的早晚,還能預測一年的年景。其中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春打六九頭,窮人苦出頭」,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春打六九頭

「春打」就是「立春」的意思,以前人在立春前有很多習俗,比如「咬春」和「打春」等,古人在立春時還要擺「咬春宴」,這種宴席上必不可少的食材就是蘿蔔生菜,還有春餅春卷等,當然普通老百姓家裡不可能擺一桌豐盛的宴席,不過家裡再窮,也會在立春時買一些蘿蔔讓孩子咬著吃,謂之「咬春」。

古人認為「咬春」之後,整個春季都不會生病也不會犯困。雖然這種習俗只是人們的一種願望,但是民間還有「冬吃蘿蔔夏吃薑,勝似醫生開藥方」的說法,現在喜歡養生的人,也都知道冬季吃蘿蔔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而「打春」就是從「打春牛」的習俗中得來的,其實打春這個習俗最早是來自於皇家,在立春這一天,皇宮內外都要打掃一番,然後在宮門前東邊放上春牛,西邊放上芒神,都是用泥土做成的,「芒神」指的就是「春神」。

其實「芒神」最初的形象是鳥身人面,手裡拿著一個圓規,叫做句龍,是神話傳說中的木神,也就是春神,主要管理著春天萬物的生長和發芽,進入民間之後,慢慢就演變成了一個牧童。在立春的時候,把泥塑的春牛打碎,人們還會去爭搶打碎的春牛碎片,用來放在牛槽中,說是可以提高牛的繁殖率。

「春打六九頭」的意思就是立春在六九的頭一天,這主要是由冬至的時間決定的。因為節氣是一年平均分成24個等份,那就是每個節氣有15.2天,三個節氣就是45.6天,所以冬至的時間如果是當天的十點之前,那就是45天後立春,也就是「春打五九尾」,如果冬至的時間是上午十點之後,那就是46天後立春,也就是「春打六九頭」。

春打六九頭,窮人苦出頭

由於冬至的時間直接決定著立春的時間,所以古人認為,「春打五九尾」的年份,立春也就會跟著提前,就像2021年一樣,在臘月二十二就立春了,那過年後肯定冷不到哪兒去了,但是這種情況又容易出現倒春寒,導致糧食減產,因此民間也有「春打五九尾,花子跑斷腿」的說法,意思就是立春提前,容易出現倒春寒,叫花子都要不到飯了。

而「春打六九頭」的年份,立春也就跟著推後了,立春推後也就意味著冬天寒冷的天氣推後的,這樣出現倒春寒的機率也就變小了。因為過年後還沒有立春的話,天氣還是會比較冷的,所以就不容易出現倒春寒。莊稼就不容易被春寒傷害,窮人有了糧食,苦日子也就熬到頭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春打六九頭,窮人苦出頭」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俗語說白了就是對農村生活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同時也是農民生活中摸索出來的人生哲理。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會有俗語的存在,比如說農民的習俗禁忌,一般都會用俗語的形式保存下來,這樣就能夠起到文化的傳承。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明年啥時候立春?
    其中三九、四九的天氣最冷,從五九開始,隨著立春節氣即將到來,氣溫逐漸回升,天氣也逐漸開始變暖。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 農村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今年的冬季會不會寒冷?
    農村有句俗話叫:「冬在頭,天冷在年關;冬在中,單衣能過冬;冬在尾,提防倒春寒」,這句話也是農村人在長期的生活中,對天氣變化的一些總結,下面就來看看有沒有道理?這句話裡所說的「冬」指的就是冬至這一天,意思就是冬至這一天如果在當月的月初,到了過年前,也就是年關,天氣就會寒冷。而冬至這一天如果在當月月中,那麼這個冬天就不會太寒冷,甚至穿著單衣都能過冬。
  • 今天立春,天氣晴朗,為什麼老人說「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
    聽爺爺講今天立春日是晴天,「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我有點蒙圈,不問神仙就問爺爺吧:爺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爺爺說:「立春這天不下雨,預示著一年收成不錯,古代主要指小麥收成好,老百姓能吃上饅頭,餓不死人」。我若有所思,心不在焉「啊」了一聲。當然我也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但我這個人喜歡鑽牛犄角,對爺爺的話半信半疑。
  • 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從冬至這天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因此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今年的春節剛出年門,立春節氣趕在正月十一日來了。
  • 今日立春 台州椒江陽光燦爛 氣溫低迷
    今天5時28分迎來立春節氣,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數九後的第六個「九」開始,所以又有「春打六九頭」之說。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但是在氣象上,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真正入春的標準是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大於等於10℃。根據往年的資料統計,椒江的平均入春時間一般在3月中旬左右。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
  • 俗話說:一年兩個春,老牛冷斷筋,什麼意思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一年兩個春,老牛冷斷筋」,不正是對今年天氣的最佳描述嗎?一年兩個春對於農村人來說,一年指的就是農曆的一年,「一年兩個春」意思就是在農曆的一年中有兩個「立春」,其實這只是陽曆和陰曆兩種紀年法的時間差而導致的,在陽曆中,一年也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也就是365.2天,所以陽曆每個月時間一般是固定的。
  • 2020立春時間幾點幾分 2月4日幾點鐘立春具體時分
    2020立春時間幾點幾分 2月4日幾點鐘立春具體時分時間:2020-02-03 20: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立春時間幾點幾分 2月4日幾點鐘立春具體時分 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數九後的第六個九開始,所以有春打六九頭之說。每年陽曆2月4日左右為立春。
  • 立春是幾九打春是什麼意思?2020立春是雙立春嗎?打春詳細時刻
    宋晁衝之《立春》)「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立春,民間也叫「打春」,有祭春神句芒和「打春牛」的活動。那麼2020年幾個立春呢?2020年立春是幾九呢?  舊時府縣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門前,立春日用紅綠鞭抽打,因此俗稱立春為打春。
  • 2020立春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 今年2月4日打春具體時間
    2020今年的立春節氣在2月4日,也就是明天。那麼2020立春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今年2月4日打春的具體時間。《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4日17時3分迎來「立春」節氣。此時節,歷經冬日的蟄伏,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復甦,「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數九後的第六個「九」開始,所以有「春打六九頭」之說。每年陽曆2月4日左右為「立春」。
  • 立春了,廣東卻"入冬" 未來幾日天氣回溫但早晚寒冷
    金羊網訊 記者張愛麗報導:2月4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但廣東卻「入冬」了。據廣東省氣象臺的數據顯示,無論是廣州深圳,還是粵東西北的汕頭、湛江、韶關新豐,從1月29日開始,氣溫都在10℃以下。大部分市縣早晚氣溫低,其中,中北部市縣早晨有5℃以下的低溫,高寒山區零下3℃左右。立春時間:2月4日5時28分按照二十四節氣的排列順序,立春是第一個節氣,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數九後的第六個「九」開始,所以有「春打六九頭」之說。
  • 今年二個「立春」,俗語:一年兩個春,老牛冷斷筋,今年春節冷嗎
    一般老人們聊天的內容主要還是快過年了圍繞著過年的天氣來展開話匣子,這是人們百談不厭的,因為畢竟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那時候沒有天氣預報農民是靠天吃飯,所以村裡的長者根據俗語都可以對未來的天氣和來年的收成推知個大概。其中老人們在聊天的時候就談到俗語:一年兩個春,過年老牛冷斷筋」,到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下。
  • 臘月已到,農村俗語「臘月春打頭,馬肥牛不瘦」,這話什麼意思呢?
    ,就像這個時候也是有很多的農民喜歡說一些關於年後天氣的俗語,比如這句「臘月春打頭,馬肥牛不瘦」,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首先我們要知道在一個年份裡,對於立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立春也是農曆的新年開始,也是有著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可見立春對於農民來說也是開始農耕的時候
  • 冬至為何又稱「一陽生」,為何有「燒紙」習俗,冬至是什麼時候?
    前不久,中國氣象中心發布信息稱今冬會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天氣將較往年有所偏暖,對於冬季的偏暖很多鄉親感言稱「該冷不冷,難成年景」,難道來年的莊稼收成會有影響!大雪將至,距離「冬至」節氣又近了一步,在農村為何冬至有「燒紙」的習俗,為何「冬至」又稱為「一陽生」,冬至是具體來臨日期又是多少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關於冬至的種種問題。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數九?今年何時最冷
    導讀摘要: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候數九?今年何時最冷?這是由四個問題組合而成的複雜問題,涉及到古代曆法的綜合性問題,讓我一步一步地分別解答。古代人的曆法與現在使用的公曆和農曆曆法是根本不相同的。公曆曆法直接使用年月日,如今天是2019年12月18日,農曆曆法與公曆相似,如今天是二0一九年冬月廿三日,古代人曆法則不同,如今天是己亥年冬月己丑日。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智慧的古代人是使用天幹、地支,有機組合,來記載日期時間的。
  • 農村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貴如金」是什麼意思?有何依據?
    不過雖然人們都用上了高科技,但是很多時候還是會遵循著傳統的節氣來選擇農作物的種植和收穫時間,尤其是對於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人們往往看的是更加的重要,所以古往今來就流傳下來很多關於立春的俗語,其中有一個俗語就是:「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把它分開來理解。
  • 農村老人說今年有著「一年兩立春,帶毛貴如金」的說法,啥意思呢
    ,那麼對於農村的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是什麼意思呢?有啥道理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農村俗語的事。,對於農曆的說法是,是每隔2-3年的時候就會出現一次閏月,還有的時候閏年,那麼閏月的年份出現的話,那麼這個農曆的月份就會多出一個月,那麼這個就是閏月的意思,對於2020年的是個雙春年,還有的年份在一年中就沒有立春的節氣,所以說這個也是陰曆和陽曆的共同算法,那麼對於2020年來說,一年有兩個立春,是好還是壞呢?
  • 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
    導讀: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今天是2020年最後一天,過了今天我們就迎來了2021年,經過了一年的奮鬥,筆者本打算在明年把家裡的老房子進行翻蓋,因為這個房子是98年那年建起來的,經過了22年的洗禮,現在也確實破舊不堪了,但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和家裡人商量明年要蓋房的時候,家裡人都一致的反對,一是浪費錢不說,第二個就是因為明年是「寡婦年」「無春年」,在農村一直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關於這個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