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流逝轉眼間12月份已經快過完,即將進入2019年,而距離農曆的春節也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外出打工的人們也是不遠萬裡紛紛從外地回到老家。農村的鄉親們也是開始殺豬宰羊準備年貨了,整個農村都洋溢著歡樂過大年的氣氛,由於快到過年了所以村裡的鄉親們田地裡也沒有農活,於是沒事的時候老人們就會聚在一起嘮嗑。
一般老人們聊天的內容主要還是快過年了圍繞著過年的天氣來展開話匣子,這是人們百談不厭的,因為畢竟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那時候沒有天氣預報農民是靠天吃飯,所以村裡的長者根據俗語都可以對未來的天氣和來年的收成推知個大概。其中老人們在聊天的時候就談到俗語:一年兩個春,過年老牛冷斷筋」,到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下。
首先咱們先來說說「一年兩個春」,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在一年中如果出現了兩個立春,就是年頭和年尾都分布有立春節氣,小編特意翻看了今年的農曆表,正好發現2018年有兩個立春的節氣。在18年的年初有一個,而年尾的立春就在18年的臘月30,這個立春就是2019年的立春,這樣一來的話明年一年就沒有立春了。
那麼在農村長者們一般就把這種現象稱作「無春年」也叫作「寡婦年」,而民間也認為「寡婦年」一年不適合結婚,那為什麼一年會出現兩個立春呢?其實這些都是曆法的改變而形成的自然現象,而民間認為的「寡婦年」也是沒有科學道理的,中國的民俗專家也是就「寡婦年」不能結婚做出了糾正,所以大家不要再相信「寡婦年」不能結婚了。
那麼就今年出現了兩個立春,根據農村的俗語「一年兩個春,過年老牛冷斷筋」來看,是不是就代表今年春節期間是不是天氣會很冷呢?一般在農村年紀稍微大點的長者他們根據「立春」的節氣就可以推斷出天氣,所以「立春」在有的地方農民們把這個節氣看的比春節還要重視,因為「一年之計在於春」,而春季又是農民的莊稼茁壯成長的時候,所以「立春」對於農民來說至關重要。
在民間還流傳著一些俗語「兩春夾一冬,必定暖烘烘」,而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一年中如果年初和年尾都有立春,那麼當年冬季就是暖冬。還有的就是」東在中,單一過冬「而這些俗語都是農民多年的經驗個推理出來的,由此通過這些俗語來推算,小編猜想今年的春節肯定是個好天氣,今年的冬天也是個暖冬。
不過俗語畢竟是俗語,而南北地區也是有差異的,所以這些農村的俗語也只是對於有些地方適用,所以大家就當長張知識就好,畢竟現在的天氣預報可是能預知未來半個月的天氣的。各位讀者相信這些農村的俗語嗎?歡迎關注小編給小編留言說說大家對俗語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