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2021-01-08 中原文化家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的當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的雨水就會比較多,或春節期間就比較寒冷;如果冬至節當天陰天,那麼在春節期間或就會以晴朗天氣為主。

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

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

其實這句俗語跟「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是一個意思,都是經驗之談罷了。不過事無絕對,也要相信農民長久以來的觀察能力,也是有過人之處的。但是仔細研究這些農村老話俗語,就有不是這就是那的說辭,有些絕對和以偏概全。

我國由於地域遼闊,各地的天氣情況肯定不一樣的,並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要是放在南方來看比較適用,但是對於北方天氣,則會有「冬無雨一冬晴」的說辭了。而「冬至暖春節冷」,也是不絕對的,還是比較適用於南方天氣,對於北方來說,冬至暖可能會一直暖到開春天氣。

但老話畢竟是經驗之談,還是有些道理的。比方說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不冷夏季不熱等,這些是可以相信靠譜的,至於局部小氣候,就說不準了。俗語老話而已,隨著時代的不同,自然也有偏差的地方。

因著各地的氣候狀況不同,有些俗語實際運用起來或就不是那麼準確,有時甚至是矛盾的!另外,咱們中國因著地域跨度之大,南北東西的氣候差異相應也非常大,實乃不同的俗語還是適用不同的區域啊!

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長時間內觀察總結出來的智慧和經驗,雖然說或「不科學」,但準確率卻非常的高,否則不會流傳至今,它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時至今日,仍舊流傳著很多老祖宗總結下來的「經驗之談」。

二、陰過冬至晴過年,啥講究

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意思就是冬至這一天的天氣如果是陰天,那麼過年的時候就會是晴天。如果冬至是大晴天,那過年那幾天就會是陰雨天了。

冬至是寒冷冬天的開始,氣溫之所以會降低,一般是受到強冷空氣的影響導致,強冷空氣多是表現為降雨降雪或大風等來表現,若是在立冬這一天依然是豔陽高照,在太陽的照射下,氣溫並不會降低,反而還有可能會升高。

如果在冬至這一天氣溫依然很高的話,那麼便代表著今年天氣冷的日子會有所推遲,在以往天氣已經很暖和的春節時可能會遇到強冷空氣,氣溫會突然下降,變得很冷。所以很多時候人們都希望冬至是陰雨天,這樣就不用過於擔心過年天氣不好了。

對於這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說「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冬至晴一天,雨雪連年邊」等等俗語都是描述冬至這一天如果是晴朗的天氣,到了春節或是過年的天氣,就會是不好的天氣,或者是陰天或者是雨需要連綿。

還有很多有關冬至的俗語,雖然每個地方的說法都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大概意思都是說冬至的天氣若是陰雨天,那麼過年那幾天的天氣就會是晴朗天,若冬至出太陽,天氣晴朗,那麼過年的時候可能就會是陰雨天,總之這兩者的天氣是相反的。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也有測不準的時候,這是一個概率性的問題,但並不是千篇一律的真理。但是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再過20多天就「冬至節」了,農村這些「冬至俗語」大家聽過嗎?
    說有點說偏了,我們言歸正傳,冬至節作為被最早制訂出來的節日,可想而知「冬至節」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筆者也收集了很多冬至節方面的俗語,比如下面這些「冬至俗語」不知大家是否聽過呢?1、一年雨水看冬至「一年雨水看冬至」這句俗語浙江一帶的人可能都聽說話。以前農民從事農耕生產,也沒有像現在一樣有準確的天氣預報。所以古人一代傳一代總結出一個經驗,就是在冬至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年的降雨降水量。冬至這天如果下雨的話,來年的雨水可能會比較充足,反之則雨水少。
  • 農村俗語告訴你,2018年的冬天什麼時候最冷?春節的時候天氣如何
    很多小夥伴都非常關心在春節的那幾天冷不冷,然後好安排自己的行程,雖然有專家說2018年的冬天應該算是暖冬,但是很多小夥伴還是比較關心在春節放假的那段事情天氣情況如何?那麼小編今天就按照農村俗語「數九寒天,冷在三九」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在2018年的冬天什麼時候最冷吧!
  •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時間:2019-12-21 18:23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你們哪裡降溫了嗎?筆者這裡今天是大降溫了,看來冬天還是來了。
  • 廣西最近的天氣很反常 冬至暖春天就會冷?
    氣象專家分析最近的反常天氣冬至暖春天就冷?不靠譜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阮萃 通訊員 梁岱雲12月24日一早,南寧城區濃霧不減,到了下午,隨著太陽出現,霧氣和回南天氣逐漸消失。通常出現在春季的回南天,在11月和12月共上演了兩次。為何會出現如此反常現象?
  • 2019冬至要到了,春節期間會冷嗎?60歲天氣老農告訴你
    2019冬至要到了,春節期間會冷嗎?60歲天氣老農告訴你冬至是24節氣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過去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19年春節到底冷不冷?看看老農是如何說的
    如果說是有這樣想法的,其實這也不奇怪,因為在古代就有:「冬至大如年」這樣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氣的時候其實和過年是差不多的,因此在古代的時候,冬至也叫做「冬節」、「小年",聽老一輩的人說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把農曆11月規定為正月,而冬至節氣就是正月初一,當天還會舉行隆重的冬季,這無論是在宮廷還是在民間都是非常受人們重視的,到目前為止,仍然還是有部分地區保留著冬至祭祖這樣的習俗,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說在外面打工的遊子
  • 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
    文/訪客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其實古人們總結的關於冬至的俗語也是有很多,因為總結這些俗語也是為了生活,所以中心也總是圍繞著天氣和農耕,小編倒是搜集了幾個關於冬至的俗語跟大家一起分享。這第一句就是「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冬至下雪有何說法呢?
  •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文/玄逸歷史解說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所積累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通常這些語言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容易被大家所接受,這些俗語既反映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俗語對於後來人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所以很多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特別是在農村,更是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俗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
  • 小寒節氣到,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啥意思?
    導讀:今日小寒,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啥意思?春節偏冷嗎?看看日子,今天已經是1月5號了。根據太陽到達黃經285°的時候,就是一年中二十四節氣的小寒,今天就是到了小寒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倒數的第二個節氣,這也預示著一年中寒冷的時節就要來臨了。
  • 「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候數九?今年何時最冷?
    摘要:「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候數九?今年何時最冷?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早就已經開始冷了,而今年的冬天來得有點晚。入冬以後,很多人比較關注的就是什麼時候最冷,春節期間冷不冷。其實古人在這方面也是總結了一些農諺,就為後人提供了參考。「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是什麼意思?哪天開始數九?什麼時候最冷?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便開始數九,所以冬至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冬至」節氣流傳著很多俗語,你都聽過嗎?你覺得有道理嗎?
    2、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 這句俗語的含義,如果冬至在月中,那麼今冬雖然天寒但不會太冷。 3、冬至有雪,九九有雪 這句俗語的含義是,如有冬至有降雪的話,那麼冬至起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2020年冬至時間是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冬至,又名冬節、大冬、亞歲、小年、履長節。下面山東中公教育帶大家詳細了解冬至: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 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導讀: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現在每天早上氣溫很低,晴天裡夢看到地上一層厚厚的白霜,有水的地方能看到厚厚的冰凌,水塘中間沒有結冰的地方還能看到霧氣騰騰,數九寒天裡,早晚溫度很低,人們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是三九,我們應該怎麼補呢?
  • 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寒指的是寒冷,小寒是指天氣已經變得寒冷,但是還沒有到達極點的意思。在農村中關於小寒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最冷?眾所周知,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天,從冬至節氣後,白天時間會慢慢加長,夜晚時間會慢慢縮短,按常理來說,冬至後白天光照時間增加,氣溫也會逐漸升高,所以冬至應該是全年最冷的節氣,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冬至天氣並不是最冷的時候,而是在小寒和大寒兩個節氣之間。
  • 提醒大家:2021年春節期間天氣如何,雨雪多不多?農民要提前準備!
    首先已經打算要在春節前那段時間回來的農民工朋友,以及在農村裡頭生活的農民朋友們,一定要提前做好一個準備,畢竟凡事都有變數的,未雨綢繆總是不會錯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2021年春節期間的天氣分析2021年春節期間冷嗎?過年的時候,當然是天氣越暖和越好,所以過年出去走親戚方便多了。2021年春節是冷還是暖?
  • 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犁田冬至內,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後犁鐵。     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     犁田冬至內,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後犁鐵。
  • 小寒是什麼含義意思 小寒節氣代表何種寓意及俗語盤點
    小寒是什麼含義意思  小寒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令,寒是寒冷,小是寒冷的程度。從字面上看,小寒還沒有達到最冷的程度,大寒應該是最冷,但在我國大部地區,小寒卻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由於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裡,小寒過幾天後,才進入「三九」,並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數九?今年何時最冷
    導讀摘要: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候數九?今年何時最冷?這是由四個問題組合而成的複雜問題,涉及到古代曆法的綜合性問題,讓我一步一步地分別解答。第二,「冬至逢壬數九」。意思是說,每年過了冬至節日後,哪一天是「壬」日,就是入九的第一天,即一九的第一天。數九天就從第一個「壬」日開始的。第三,「今年啥時候數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