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2020-11-29 川北在線網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時間:2019-12-21 18:23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你們哪裡降溫了嗎?筆者這裡今天是大降溫了,看來冬天還是來了。時間真快,馬上就要進入12月份下旬了,而在12月22日就要迎來2019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冬至了。那冬至節氣將至,冬至到底是啥意思?為何說冬至大如年呢?答案

    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你們哪裡降溫了嗎?筆者這裡今天是大降溫了,看來冬天還是來了。時間真快,馬上就要進入12月份下旬了,而在12月22日就要迎來2019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冬至了。那冬至節氣將至,「冬至」到底是啥意思?為何說「冬至大如年」呢?答案來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時候就聽大人們念叨最多的一個節氣就是冬至了,當時以為冬至到了,就是說冬天來了,後來才知道這樣理解是錯誤的。冬至是24節氣中第22個節氣,也是我國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古人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時間是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23日之間。

    對於冬至的意思,並不是說冬至節氣到了,冬天也就到了,因為冬至的「至」並不是到了的意思,而是指 ,盡頭。古人對冬至的解釋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在古代冬至又有「日短」或「日短至」之稱。在冬至這一天,北半球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白天就開始邊長,夜晚變短。並且從冬至節氣這天開始,各地的氣候也要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開始「數九」了。

    在古代的時候,冬至不只是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因此冬至也俗稱為「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在民間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是因為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一直以來都是24節氣之首。在漢朝的時候冬至節氣這天,不僅要舉行隆重的慶賀儀式,而且朝廷還會放假,而民間也會歇市,舉國慶祝這個節日,其熱鬧程度一點不亞於過年,因此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具體有兩層含義,第一個是天氣變冷了,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了,第二層是年關將近,餘日不多,冬至後46天就是立春了,同時也凸顯冬至節氣的重要性。

    古代對於冬至節氣是相當重視的,因為比較寒冷,以前很多人常被凍壞耳朵,而"醫聖"張仲景看到這種情況以後,就把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藥物放在鍋裡熬煮,然後撈出來切碎了,再用麵皮包起來,煮熟了之後分發給窮人吃,幫助他們治好了凍傷的耳朵。後來就有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而啊南方地區一般外出的人都要冬至前趕回家,一起在冬至這天吃團圓飯。不然就會被認為是不肖子孫。現在南方有部分地區還依舊保留著冬至節氣祭祖的習俗。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還認為冬至是「陰陽」相爭之日,是預測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時機,甚至可佔卜來年的人間禍福。因此也根據生活經驗總結了不少農諺,比如「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說的是冬至節氣冷,春天就很暖和。而冬至節氣暖和,春節就偏冷。也有「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這是通過冬至節氣這天的天氣,預測春節雨水的,冬至晴天,春節就雨水多,反之就是春節以晴天為主。

   另外還有「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中,十個牛欄九個空;冬在尾,凍死鬼」,這是根據冬至節氣在農曆11月的位置預測冷暖的,冬至在上旬就暖和,在下旬就非常冷。而今年冬至是農曆11月27日,根據農諺來看是偏冷。可是專家卻說今年冬季偏暖,你認為那種說法更靠譜呢?歡迎留言!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冬至是什麼意思含義及寓意 冬至是進九的第一天嗎
    冬至自古是重要的節氣及傳統佳節,冬至歷朝帝王重視程度不亞於春節過年,漢代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舉國放假同慶祝。唐、宋時期,冬至要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那麼冬至是什麼意思呢?冬至和數九有什麼關係?冬至是進九的第一天嗎?
  • 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是冬天的結束還是開始
    馬上就要進入十二月份,而十二月份中有一個不能忽視的節氣,那就是冬至。相信到了這一天很多人都會收到父母的囑咐,例如要記得吃餃子、記得吃湯圓或是吃點溫補的食物之類的。那麼被如此重視的冬至究竟有著怎樣的意義呢?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不妨一起來看看冬至是什麼意思!
  •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時間:2019-12-21 18: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馬上就要進入12月份下旬了,而在12月22日也將會要迎來2019年的最後一個節氣,那就是冬至。
  • 冬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冬至的含義是冬天結束還是開始
    冬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冬至有冬天到了的意思。 「至」到也,有到來的意思,立冬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但是南北氣候差異大,此時,北方地區已經入冬了,南方地區卻還是小陽春氣候,冬至節氣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都會變得寒冷,即使是溫暖的南方成熟也不會出現高於20°以上的高溫。
  • 什麼是冬至意思含義及寓意 冬至的來源歷史介紹
    對於冬至是什麼,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實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不是代表冬天開始了,或者結束了,冬至那天其實也是數九的開始,我們每年的數九都是從冬至開始算起的,那麼大家知道冬至的來源和意義嗎?
  • 冬至為什麼吃餃子?寓意著什麼?
    冬至期間,北方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那麼冬至餃子的故事是什麼呢?冬至吃餃子有什麼寓意?讓我們看看這期的舊皇曆吧!冬至餃子起源的故事。每年農曆冬至的那天,餃子都是必不可少的節日大米,無論貧富。俗話說:十月一日,冬至到,家家戶戶都吃餃子。這一習俗是為了紀念藥用的張仲景的冬至。張仲景是南陽人,著有《傷寒雜病論》。它是一個醫生的集合,被歷屆醫生視為經典。張仲景有句名言:入則救世,退則救民;東漢時,他是長沙太監,到醫院看病,在大堂行醫。
  • 農村俗語:「冬至中,暖烘烘」是什麼意思,今年冬天會不會很冷?
    冬至中,暖烘烘,就是人們根據冬至時間交節的時間來判斷未來冬季氣溫的俗語。冬至是按照天文劃分的節氣,每年的12月份22號前後,是冬至的交節時間,古人在發明二十四節氣的時候,冬至是最早被人們確立的節氣之一,因為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所以人們稱為「日短,日短至」。作為重要的節氣,人們不僅要在這個節氣開始化九九消寒圖,各要觀測整個冬季的氣溫變化。
  • 古人言「立冬冬日始」,那麼「冬至」又是什麼意思?
    那麼問題來了,立冬以後就已經是冬天了,「冬至」又是什麼意思?古人想表達什麼?從古人的角度來看,冬至要比立冬更加受重視,它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的節慶大日子。民間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也有專屬美食,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餛飩。並且民間百姓會在這一天祭祀祖先、神明,祈求福蔭。
  • 2018冬至是幾月幾號 冬至到了吃什麼?
    2018冬至是幾月幾號 冬至到了吃什麼?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團圓節日,那麼你知道今年的冬至是幾月幾號嗎?在冬至這個節日裡,我們都會吃些什麼東西呢?一起和廣東中公教育小編來看看吧。
  • 2019年冬至是哪一天 2019年冬至是幾月幾號 冬至是什麼意思
    前段時候立冬了,漸漸感覺到了一絲寒意,冬至的下一個節氣就是立冬,那麼2019年冬至是哪一天呢?2019年冬至是幾月幾號?下面一起來了解下。2019年冬至是哪一天2019年冬至是12月22日,也就是農曆冬月二十七,冬至說明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據說今年冬天是暖冬,所以不會很冷。
  • 今日冬至,你知道「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習俗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冬月)十六,冬至,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標誌著冬天的來臨,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同時,冬至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一陽節」或「亞歲」。此外,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那麼,問題來了,冬至的日期是每年的幾月幾日?冬至具體是什麼含義,有什麼習俗?為什麼會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到,農諺「冬至黑,過年疏」是什麼意思?看完懂了
    古籍《素問·脈要精微論》有云:「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意思是說:冬至這天,北半球白晝最短,夜晚最長,所以冬至在我國歷代也稱為「日短」「日短至」;過了冬至以後到立春的45天裡,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開始逐漸變長,正午太陽高度也逐漸升高。
  • 冬至大如年!這樣過節更有意義
    今天(12月22日)是冬至,「冬至」是我國傳統的24節氣之一,也是國人最重視、最有故事的一個節氣,「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更是證明了這個節氣的重要性。那麼,為什麼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中的「至」是什意思?到底是「冬天到來」的意思?還是「冬天止步」的意思?
  • 冬至大如年,除了餃子,此早餐也不能少,營養高,寓意好
    冬至大如年,除了餃子,此早餐也不能少,營養高,寓意好。冬至是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也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古人認為從冬至開始,白晝會慢慢變長,陽氣回升,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同時冬至還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因此冬至又被稱為「亞歲」,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意思是僅亞於過年,足見人們對冬至這個節日的重視。「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時光匆匆,冬至不吃,更待何時?
  •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時間:2020-03-20 0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
  • 今晚7點32分立冬,「冬」是啥意思?冬天真來了嗎?
    「冬」是什麼意思?立冬之日是冬天的真正開始嗎?立冬之後為啥還有不少風和日麗的「小陽春」天氣呢?看看天文學上的「立冬」和氣候學上的「冬天」的不同寓意,這裡還真有不少誤解。立冬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也是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過後,天明顯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顯得更加重要。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 深圳人民的吐槽:冬至過得像夏至,請尊重下冬天好嗎?
    朋友圈紛紛吐槽:冬至過得像夏至今年的冬至,深圳的氣溫高達27度。熱到穿短袖吹空調。深圳人民紛紛在朋友圈吐槽:這哪是冬至,是夏至啊!最苦逼的要數早上出門沒有看天氣預報,穿著毛衣出門的深圳人了,熱到冒油。誰說「穿秋褲是對冬天最起碼的尊重」?廣東人沒有穿過秋褲的人滿街都是。要是冬至穿了秋褲,今天非得中暑不可。「請尊重下冬天好嗎?」長居深圳的廣東人還是比較適應如夏天般的冬至了,反正深圳的冬天就是這樣子的,暖冬是深圳的特點,幾乎每年都是在夏天中度過冬天,過去不久的立冬也是在如同立夏般的炎熱。
  • 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
    文/訪客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前兩天冬至剛剛過去,這就意味著位於北半球的中國要正式進入了冬季,很多北方人有在這天吃餃子的習俗,這是為了表達對冬季的敬畏。其實現在對於我們來說,冬天也是很美的一個季節,因為會下雪,但是在幾千年前的古人面前就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了。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便開始數九,所以冬至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還有什麼講究?
    冬至沒有特定的日子,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陽曆12月21日至23日,太陽運行到黃經270度時,交冬至。這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區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進入冬至,天氣越來越冷,寒風蕭蕭,雪花飄飄,中國北方開始出現大幅度降溫降雪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