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陽曆12月22日,農曆二十四節氣的「冬至」,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廣東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廣東人特別重視冬至。今年的冬至都有哪些特點?
朋友圈紛紛吐槽:冬至過得像夏至
今年的冬至,深圳的氣溫高達27度。熱到穿短袖吹空調。深圳人民紛紛在朋友圈吐槽:這哪是冬至,是夏至啊!最苦逼的要數早上出門沒有看天氣預報,穿著毛衣出門的深圳人了,熱到冒油。
誰說「穿秋褲是對冬天最起碼的尊重」?廣東人沒有穿過秋褲的人滿街都是。要是冬至穿了秋褲,今天非得中暑不可。「請尊重下冬天好嗎?」
長居深圳的廣東人還是比較適應如夏天般的冬至了,反正深圳的冬天就是這樣子的,暖冬是深圳的特點,幾乎每年都是在夏天中度過冬天,過去不久的立冬也是在如同立夏般的炎熱。吐槽冬天已經成了深圳人的一種娛樂方式。不知道他到底是真的吐槽還是真的炫耀!你在北方的寒冬裡裹著貂,我在南方的豔陽裡露著腰,不,是在深圳的豔陽裡露著腰。
深圳在吐槽冬至過得像夏至的時候,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直到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裹得像包子、有人在寒風中顫抖,有人早上在被窩裡掙扎很久就是起不來。。。才知道什麼是幸福。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大部分稱作「南方」的冬天是多麼的寒冷,裹得嚴嚴實實還得抱著火盆。取暖器空調全部用上還是解不了寒冷。不僅如此,冬裝的開支也比我們貴的多啊!羽絨服、毛衣、毛褲、帽子、圍巾、手套每樣都要買幾套。每一樣都是錢啊!北方的暖氣費一個冬天也要花大幾千呢!這樣想的時候,深圳人民的幸福感馬上上升了。
那些從內地來到深圳的人,對於幸福那就更深有感觸了。逃離老家簡直可以用逃離苦海來形容。在成為「南方」的湖北,冬天手腳和臉都被凍腫、耳朵被凍破,井水刺骨的冰。很多成年人後還有兒時被凍留下的痕跡:看起來依然浮腫的手。兒時的記憶簡直是暗黑的。即便是現在回湖北待幾天,也是難過的。仿佛比小時候更怕冷了。整天都離不開取暖器,烤時間長了,皮膚乾燥粗糙。不想洗菜不想洗衣服。以前在湖北老家的時候冬天一周洗一次澡也很習慣,來到深圳後每天衝涼,再回去過冬天,挨個三兩天都感覺臭烘烘的。最後終於熬到假期結束,逃也似的回到深圳。脫下一層又一層厚重的冬裝,喜迎夏天。那種感覺,太幸福了。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美食是節日永恆的主題
話說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區別。作為大融合的深圳人民,有吃湯圓的,有吃餃子的,有餃子湯圓一起吃的,也有都不吃的。深圳融合了來自全國的人民,習俗也融合了。節日五花八門。不過,無論你怎麼過,都毫不違和,這就是深圳的可愛之處。
節日哪能只吃餃子和湯圓對吧?那太寒酸了點,必須要大魚大肉才有節日的氣氛。以「節日」的名義吃頓好的不為過吧!美其名曰:生活需要儀式感!雖然深圳不冷,吃頓火鍋打個邊爐啥的也很有節日氣氛,主要是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才是幸福的真諦。「吃完這頓再減肥」和「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都是最好的安慰劑。
朋友圈冬至的祝福滿天飛
朋友圈送祝福,這是慣例。每個節日都有人打卡送祝福。冬至當然也不例外嘍!
冬至最溫暖的祝福: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這個心願來深圳就能輕鬆實現了。在內地恐怕只有藉助外力才能實現了。
今天看到這條冬至的祝福挺有人生哲理的,和大家分享:
人生就像餃子,無論是被拖下水、扔下水,還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趟一次渾水就不算成熟。歲月是皮,經歷是餡兒,酸甜苦辣皆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餃子皮上的褶皺。。。人生中難免被狠狠的捏一下,被開水燙一下,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沒有經歷,硬裝成熟,總會有露餡的時候。
冬至之夜是一年中最長的夜,今天剛好是周六,真真可以美美的睡上一覺。過個幸福美滿的冬至吧!
冬至已至,春已不遠,長夜之後,光明更長。
對於冬至,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