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總結,「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揭秘冬天吃冰棍道理

2020-12-11 百家號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個是《易經》裡面最高、但也是最基本的易理。 大家知道為什麼夏天井水是涼的,冬天井水是溫的嗎?為什麼冬天才適合吃冰棍?為什麼冬天進補容易吸收呢??

那我們先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的理入手。冬至,夏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裡面的兩個時令,古人把一年分為 四季,十二月,二十四個節氣,其中每個月兩個節氣,月首的為「節」,月中的為「氣」,也叫中氣。這個氣指的是天地的氣,用現代話說就是地球本身內在的收縮放射功能,冬至和夏至都是當月的「氣」。

先說「夏至一陰生」,夏至這天,太陽開始由北回歸線往南移,白晝會越來越短,陽氣下降,同時一絲陰氣出現。從這天以後,地球開始漸漸吸收內收,內斂宇宙的陽能,一直吸到地心,吸到冬至就算完全吸滿,這個時候是地心陽氣,也可以說是陽能最高的時候,在古代說是陽氣下降到地心,所以冬天的井水是溫的,所以夏至以後,地球開始收斂陽氣,也就出現了第一絲陰氣,這叫「夏至一陰生」。 然而夏至過後這段時間,雖陰氣來襲,但還是大熱天氣,人穿的少,毛孔大開,冷不丁就會吸收點陰氣,所以這段時間就是容易感冒,生病的時間段。

下圖 姤卦就是夏至的卦象,可以看出,卦象最下面一爻(藍色)是陰,這就說明「夏至一陰生」了。

姤卦

而到了冬至這天,地心的陽氣開始往外放射,就使得本來寒冷的冬天出現第一絲「陽氣」,這叫「冬至一陽生」。

卦象隨著月份變卦

這是易理,是天地人通用的理,適用於地球,那也就適用於人,所以我們冬天可以吃冰棍,吃大涼的東西,因為這時胃的陽能大部分內斂,胃是熱的。而夏天外面熱,體內陽能外放,體內是空的,寒的,所以不吃冷的東西。冬至這天人身體內陽能外放,這時候進補是吃什麼吸收什麼,吃多少就吸收多少,營養容易吸收,所以冬至陽生,從11月開始,卦象是復卦,如下圖,上面藍色斷槓都是 陰爻,代表寒冷,下面紅色實槓 陽爻,一陽生,功能從地底發出來的。

復 卦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便開始數九,所以冬至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啥意思?今年冬至後會冷麼?
    除了尊崇一些習俗外,在農村,冬至日討論俗語也是人們的一個愛好,因為這俗語承載著千百年來的農村文化,各種經驗都被包含其中,是非常值得後人學習的,就像今天這句「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就是一個非常意義的冬至俗語,下面筆者帶大家來了解下。
  • 夏至「今日一陰生」,對應《易經》哪一卦?
    這個被壓在五陽爻之下的一陰爻,在基層慢慢地積蓄能量,帶領著其他陰爻衝破重圍,最終將「陽盛陰衰」扭轉為「陰盛陽衰」的局面。這便是天風姤卦,正好對應「今日一陰生」的夏至。姤卦排在《易經》64卦中的第44卦,《象》曰:「天下有風,姤。
  • 古人言「立冬冬日始」,那麼「冬至」又是什麼意思?
    古人也有俚語說道,「立冬冬日始!」把農曆的十、十一、十二這三個月,作為冬季。那麼問題來了,立冬以後就已經是冬天了,「冬至」又是什麼意思?古人想表達什麼?從古人的角度來看,冬至要比立冬更加受重視,它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的節慶大日子。
  • 道教《參同契》:冬至進火,夏至退符,春分、秋分中和
    二至改度,乖錯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霜雪: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二至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陰陽始生之節。漢易卦氣說認為,如果二至錯其時用,或者陽生超過常度,不當炎而過炎,則隆冬變為大暑;或者陰生失節,不當寒而過寒,則盛夏返作濃霜,發生慘烈之災異。煉丹之進陽火、退陰符,亦與天道陰陽始生之理相應。
  • 夏至:在最長的白晝,與你地久天長
    6月21日5時44分,我們迎來了夏至。稍有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北回歸線,因此夏至之日北半球的白晝最長。夏至在二十四節氣當中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已經有了四季之分。《尚書》中有記載"二分,二至"他們就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夏至也是農業生產上的重要節氣。
  • 冬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冬至的含義是冬天結束還是開始
    冬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冬至有冬天到了的意思。 「至」到也,有到來的意思,立冬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但是南北氣候差異大,此時,北方地區已經入冬了,南方地區卻還是小陽春氣候,冬至節氣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都會變得寒冷,即使是溫暖的南方成熟也不會出現高於20°以上的高溫。
  • 趣談夏至:三伏天還有個奇怪的英文名
    《恪遵憲度抄本》說,"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這是從天文角度解釋了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最北端,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白天達到一年最長,太陽照射下的影子達到一年最短。01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正所謂物極必反,夏至,既是太陽相對地球運動的轉折點,也是陰陽的轉折點。我國古人認為,從夏至這一天開始,陽氣漸漸減少,陰氣日漸滋生。
  • 冬至開啟年度最冷時節,北方人凍成狗,廣東26度秒變夏至短袖遍地
    今天是冬至,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一片嚴寒,人們穿著羽絨服躲在暖氣屋子裡吃餃子的時候,在南國的廣東東莞,人們卻仍穿著短袖T恤出們,高達26度的高溫甚至讓人產生錯覺,到底是冬至還是夏至?這是今天上午,在廣東東莞萬江街道的蟹地社區,人們隨意穿上四季的衣服。
  • 今天冬至吃餃子2020冬至時間幾點幾分 冬至習俗冬至時間幾點幾分幾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天冬至吃餃子2020冬至時間幾點幾分 冬至習俗冬至時間幾點幾分幾秒 【今日,#冬至#】2020年12月21日18時02分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 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習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 北方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國南北夏至冬至各地吃什麼
    ­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傳統習俗,在吃的方面也是很有講究,那麼北方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呢?  不管是傳統節日還是傳統節氣,我國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尤其在食物方面,南北方有很大的差異。夏至節氣的時候,南方嶺南地區會吃狗肉或荔枝,有的地區會吃湯圓。而北方地區的傳統食物中自然是離不開麵食的,所以,夏至北方人吃各式各樣的面。
  • 夏至的含義知多少?
    周朝時,古人用土圭測日影,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當土圭的影子移動最北方的一天,也就是最短的一天,就叫做夏至。古人最初在定四方時,就是天南地北。而傳統文化中,又以「南方」為火,為炎熱,為夏天的象徵;而又「北方」為水,為寒冷,為冬天的象徵。
  • 詩人是如何說夏至的?
    古人以夏至為分界點,將陽極陰生、陰陽轉換、周而復始的哲學理念,融入到了對物候的觀察和思考中,總結出了這樣簡單凝練的句子,智慧又不失實用,深得自然辯證法的三昧。夏至在我國二十四節氣中排第十位,是我國古代最早出現的節氣之一,它和冬至一樣,在古代發揮著重要的意義。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是三九,我們應該怎麼補呢?
  • 夏至和冬至是最值得注意的節氣
    在一年四季中,除了每個季節養生要注意的問題外,有兩個節氣非常值得我們注意,一個就是冬至,另一個就是夏至。一年有24個節氣,冬至和夏至這兩個節氣在一年裡邊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冬至大家知道,它第一個特點就是太陽直射點到了最南邊了,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第二個特點就是陽氣開始出生了,所以大家說「冬至一陽生」;夏至時太陽到了北回歸線,到了我們大家覺得最熱的時候,這時太陽開始重新向南走,既是最熱的時候,也是陰氣開始生的時候。所以一年裡邊,冬至和夏至這兩個節氣是很特殊的,也是最值得注意的,我們老百姓有句古話說,冬至和夏至都是「收人」的時候。為什麼?
  • 冬至那天最重要的是做什麼?為何古人把冬至定為12月22日?
    二零一八年戊戌年冬至就快到了,首先小地在此向各位道一聲冬至節快樂。在回答「冬至那天最重要的是幹什麼和為什麼古人把冬至定為12月22日」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冬至」是什麼?冬至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在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排二十二號,同時它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在古代(包括現在的許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可見其重要性非同一般。
  • 月建尋找流年祿馬貴,注意夏至和冬至分陰陽
    癸未在大暑節氣,夏至到冬至之間。夏至一陰生,要以月建癸未入中逆布九宮排山掌。先排出祿馬貴的旬首以備快速排布九宮:甲申(甲申旬),戊寅(甲戌旬),癸未(甲戌旬),己丑(甲申旬)。癸未 中宮,甲申 巽宮,乙酉 震宮,丙戌 坤宮,丁亥 坎宮,戊子 離宮,己丑 艮宮。
  • 深圳人民的吐槽:冬至過得像夏至,請尊重下冬天好嗎?
    朋友圈紛紛吐槽:冬至過得像夏至今年的冬至,深圳的氣溫高達27度。熱到穿短袖吹空調。深圳人民紛紛在朋友圈吐槽:這哪是冬至,是夏至啊!最苦逼的要數早上出門沒有看天氣預報,穿著毛衣出門的深圳人了,熱到冒油。吐槽冬天已經成了深圳人的一種娛樂方式。不知道他到底是真的吐槽還是真的炫耀!你在北方的寒冬裡裹著貂,我在南方的豔陽裡露著腰,不,是在深圳的豔陽裡露著腰。深圳在吐槽冬至過得像夏至的時候,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直到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裹得像包子、有人在寒風中顫抖,有人早上在被窩裡掙扎很久就是起不來。。。才知道什麼是幸福。
  • 今日夏至,農諺「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為什麼要吃麵?
    夏至到,農諺「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吃麵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今天是6月21日,農曆五月十九日,也是24節氣中的夏至。當夏至節氣到了,酷暑也就到了。從夏至這天就開始數九了,每九天為一九,經歷過九個九天以後夏季也就結束了。而在夏至節氣的時候,氣溫不斷升高了,人也因為酷暑難耐而沒有食慾了。那在夏至節氣的時候吃什麼好呢?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在夏至節氣這天,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流行吃「夏至面」,也就是苗條,那夏至為何要吃麵?夏至吃麵有啥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