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今日一陰生」,對應《易經》哪一卦?

2020-12-04 子曰大官人

作者 | 子曰

簡介 | 用筆寫世相,用心觀人間

註: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夏至日作》

夏至這天,太陽的直射點達到北回歸線,之後就逐漸南移,當然子曰說的這些都是地理知識。而我們人能感知到的變化就是:這天的白晝最長,之後就晝漸短夜愈長。

在《易經》中有個卦象:看似陽盛陰衰,但卻有一陰在下,破五陽。

這個被壓在五陽爻之下的一陰爻,在基層慢慢地積蓄能量,帶領著其他陰爻衝破重圍,最終將「陽盛陰衰」扭轉為「陰盛陽衰」的局面。這便是天風姤卦,正好對應「今日一陰生」的夏至。姤卦排在《易經》64卦中的第44卦,《象》曰:「天下有風,姤。後以施命誥四方」子曰解釋一下就是說:

天底下吹遍各個角落的風,風與萬物相依相遇,適合頒布同行全國的詔令。

同時夏至又被分為「三候」,其實古人習慣將每個節氣分為「三候」,那麼「三候」是為何意?

在中醫觀念裡,三候表示浮、中、沉的三種脈象;在節氣中,「一候」為「五天」,所以二十四節氣又被稱為「七十二候」,在夏至到小暑的這十五天裡,古人分別用「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這三種自然現象來表示「三候」。那麼為何古人在這麼多自然現象中,偏偏就選中了這三樣呢?其實這和《易經》也有莫大的關係。

1、一候,鹿角解

我們都知道麋、鹿同屬鹿科,在外貌、體型、和食物結構上都很像,而且雄鹿都會長著大大的角,但是它們有個地方很不同,那就是鹿的角在「陽盛陰衰」的夏至這會兒脫落,而麋的角卻在「陰盛陽衰」的冬至才開始脫落。

觀察到這個現象的古人,於是就認為鹿為陽,麋為陰,然後「鹿角解」成功當選「夏至三侯」之一,而「麋角解」也成為「冬至三侯」之一。

在《易經》的天風姤卦中,也出現了「角」,即「上九,姤其角;吝,無咎。」《象》解釋說:「『姤其角』,上窮吝也。」子曰簡單解釋一下就是:

頭上「長角」的人,容易孤芳自賞,又由於魅力不夠,所以根本吸引不到志同道合的人來相伴相隨,等待他的只有無盡的孤獨和寸步難行的窘境。

所以子曰還是那句話:做人謙虛點兒好。

2、二候,蟬始鳴

在百度百科,把二候解釋為「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不知大家注意到一個現象沒有,就是知了一般都在夏至過後才叫,子曰第一次注意到這個現象,也都是家中的老人告訴我的,他們講到:

夏至這天不到,即便「蟬子」(四川方言)都羽化好幾天了,它都不得叫。

當然老人所說的可能僅指家鄉這邊,但是好奇心旺盛的子曰,真的每年夏至日前後注意去聽蟬叫,發現十年有八年知了都是不叫的,只有一年提前叫了!當然這不能作為定論。根據子曰的觀察,知了的體型相比於其他蟬,還是挺大的,而且渾身漆黑髮亮,聲音粗獷洪亮,是最常見也是數量最多的蟬,它們一般發出三種蟬鳴聲:

一為因天氣變化和其他雄蟬鳴聲而調節的集合聲;二為「吱—吱—」的求偶交配聲;三為受驚或被小孩兒捉走的粗厲鳴叫聲。

雄知了之所以會鳴叫,是因為它們肚皮上有兩個相當於它的擴音器的音蓋,來回收縮而發出聲音。而雌知了的肚皮上沒有音蓋,因此不會鳴叫。所以「蟬始鳴」應該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肚皮而鳴」

3、三候,半夏生

三候的「半夏」,是一種藥草名按理說在夏天生根發芽的植物,應該都是喜好陽光和熱量的,偏偏「半夏」喜陰,常年生長在仲夏的沼澤地,或者水田裡,以免被陽光灼傷。古人就把「半夏」抽象為「一陰生」,用來表示:

喜陰的植物都開始出現了,之後它們會越來越多,而陽性植物則會相應衰退。

以上就是夏至三候的意思,你都理解了嗎?然後子曰在看《易經》天風姤卦的時候,還意外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無論是伏羲還是周文王,都對魚異常執著。

《周易》講「九二,包有魚,無咎;不利賓。」《象》注道:「包有魚」,義不及賓也。子曰從字面上解釋一下就是:

廚房裡發現魚,還不會出現災禍,但不宜用魚來宴賓。因為不義之財不可取。

《周易》講」九四,包無魚,起兇。「《象》注道:無魚之兇,遠民也。子曰看字面意解釋一下就是:

廚房裡沒有魚而引起兇險,就像君主失去民眾百姓的支持,因為脫離民眾,當然會發生兇險。

所以我們暫且可以理解為,在夏至這天遵循「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時,也可以吃吃魚喲~

在上期《《易經》:人若不改掉這個壞毛病,註定走不長遠》的文章評論裡,有朋友說子曰對《易經》的解說較為膚淺,子曰也深感如此,但還是想本著謙虛學習的態度,和大家一起走進《易經》的世界,然後對現實有所關照,這便是我的所得,便足夠了。

最後,夏至快樂!

相關焦點

  • 古人的總結,「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揭秘冬天吃冰棍道理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個是《易經》裡面最高、但也是最基本的易理。 大家知道為什麼夏天井水是涼的,冬天井水是溫的嗎?為什麼冬天才適合吃冰棍?為什麼冬天進補容易吸收呢??那我們先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的理入手。冬至,夏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裡面的兩個時令,古人把一年分為 四季,十二月,二十四個節氣,其中每個月兩個節氣,月首的為「節」,月中的為「氣」,也叫中氣。這個氣指的是天地的氣,用現代話說就是地球本身內在的收縮放射功能,冬至和夏至都是當月的「氣」。
  • 今日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鬥的鬥柄指向確定,鬥指午,為夏至。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屬陽,夏至這天陽盛無疑,但不一定是午月之中陽氣最盛的一天,具體哪天陽氣最盛依據幹支推算應該在端午這一天。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 易經智慧: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難道古人早就明白?
    而就在眾多科學家研究生命遺傳密碼時,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大家都知道,在生物界,生物界的遺傳性狀,也像打電報那樣,靠一種特殊的密碼傳遞而實現的,人們把這種特殊的密碼叫做遺傳密碼。
  • 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這驚人的現象早已被古人發現?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是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而就在眾多科學家研究生命遺傳密碼時,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但是通過種種研究表明,64個生命DNA遺傳密碼卻與《易經》的64卦對應一致!難道這一驚人的現象早已被古人發現?1988年楊雨善提出了《通用》密碼子八卦圖,以陽爻代表強型核苷C和G,陰爻代表弱型核苷U和A,64個密碼子正好平均分成8組,與中國古代《易經》八卦相吻合。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夏至和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兩個節氣,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天時間最長、夜晚時間最短的一天,從夏至節氣後,氣溫會逐漸升高,到三伏天時最為炎熱。
  • 2017年6月21日夏至早安分享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 中國古代陰陽五行八卦的理論中,夏至時,陽氣到達極致,由芒種而起,上乾下巽的天風姤卦在夏至達到極點,但盛極必衰,易經中乾卦的卦辭「上九,亢龍,有悔」,對應的就是夏至。
  • 古老的易經文化與科學的結合,易經六十四卦的驚人數學結構
    古老的中國《易經》是最早的文獻之一,讀起來宛如一部經典,闡釋人生時節的智慧。這張美麗的人類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結合,包含了四種古老的文明奧秘系統,也就是早期的科學──四種了解生命韻律和流動、了解宇宙,以及人類內在本質的不同途徑。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啥意思?今年冬至後會冷麼?
    今天是冬至節氣,每當冬至到來,筆者的家鄉都會非常熱鬧,因為在冬至的時候貓冬的人們就會三五一小聚,十人一大聚的聚在一起包餃子、祭祖先,共同祈禱明年的莊稼能夠風調雨順,豐收滿滿,所以冬至對於別人說是節氣,但對於農民來說也是一種希望的寄託。
  • 《易經》解析六十四卦方圓圖 上
    「《乾》盡午中」,從《臨》卦始至《乾》卦,陽氣漸長,至《乾》達到盛極,六爻皆陽,地支臨「午」。此區間其16卦,陽爻64個,陰爻32個,陽多陰一倍,表明晝多於夜,是一年中最炎熱時期,為「夏至」,交於《乾》,「陽生於子中,極於午中。」
  • 易經六十四卦經典總結,想學的建議收藏(太全了)
    八卦的卦爻是自下向上畫的,所以這方圖亦是自下向上看,因此,乾卦上邊的第二卦是皇天澤履,第三卦是囗天火同人,第四卦是囗天雷無妄,第五卦是囗天風女後,第六卦是囗天水訟,第七卦是囗天山遁,第八卦是囗天地否。這是舉一個例子,如果不是為省時間,我就一行一行、一卦一卦講下去了,現在只是告訴大家一個方法。前面曾經說過先天卦的數字,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龔五、坎六、艮七、坤八。
  • 兩個小夥有心驗證易經,搖了一卦,不由驚呆了
    易經64卦中,每一卦都含有六個爻,每個爻都配有爻辭,大多數人感到爻辭難以理解,更無法用於實際預測。其實每個爻辭都含有無限豐富的信息,細心聯想和體會,都可用於預測。比如六十四卦中有一卦是水天需卦,它的九三爻辭說,需於泥,致寇至。
  • 《易經》裡最重要的一卦,讀懂的就是高人,學會了,福就來了
    《易經》一共有64卦,其中63卦的爻辭均有吉也有兇。只有一個卦的爻辭全部為吉,那就是謙卦。謙卦是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謙卦艮下坤上,為地下有山之象。山處在地之下,以此來象徵「謙」的德行。謙卦的卦辭是「謙:亨,君子有終。」
  • 易經:到底該如何理解?只需要看看這一卦的解讀過程,就全明白了
    根據一脈相承的古老文化,學習《易經》的正統方法,是對照孔子所作的《易傳》,先從《序卦》和《雜卦》開始,然後就可以順著思路,依次理解卦辭、彖辭、象辭,以及每一卦的爻辭、象辭。對於《易經大過卦》的理解,也是用這個方法和思路,依次對各項內容進行順藤摸瓜的解讀。一,《序卦》: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 《易經的奧秘》|2021,別再糾結了,為自己「算一卦」吧
    真正會佔卜的人不會斬釘截鐵,直接給結論,凡是直接鐵口直斷的,未必是真懂《易經》的人。乾坤兩卦是《易經》的門戶,乾卦把人生分成了六個階段,對應的六個字加上龍就是:潛龍、現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曾仕強教授說,人生其實就是階段性的調整,也叫「見群龍無首」。「群龍無首」明明是沒有領頭人的意思,怎麼就變成時人生各個階段的調整了。
  • 易經六十四卦圓圖探秘
    譚天問解讀易經六十四卦探秘。朱熹說:圓者動而為天。對此易界是廣泛認同的。這是一個天體運行的規律圖,或者說是個古代的曆法圖,它精確地說明了年、月、日和四季的運行規律。此卦序就是《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則從乾始逆時針排列一周而成圓形。
  • 8句話,讓你記住《易經》中的64卦和384爻,從此順風順水
    談到《易經》大家都非常的頭疼,都知道《易經》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古籍,也特別想讀一讀,但是翻開書,就讓人有一種想放棄的感覺,眼花繚亂的符號讓人很難堅持下去。《易經》是一部帶有符號的古老經典,《易經》符號是一種特殊的半語言化的符號或潛語言、準語言符號,乃是人類思維史上彌足珍視的一個獨特的原始思維體系。
  • 易經六十四卦全文 解說 歌謠 歌訣,值得你精心品讀,細細品鑑
    六十四卦簡易口訣六十四卦口訣一一得乾 一二得履 一三同人 一四無妄 一五得垢 一六得訟 一七得遁 一八得否二一得夬 二二得兌 二三得革 二四得隨 二五大過 二六得困 二七得鹹 二八得萃相對方向上的陰陽屬性是互補關係天地定位—--—乾坤兩卦的陰陽爻對應互補雷風相博—--—震巽兩卦的陰陽爻對應互補
  • 知乎回答:如何在三次內將《易經》64卦倒背如流?
    比如乾卦,它用爻來表示就是: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爻叫初爻,代表地;中間一爻叫二爻,代表人;上一爻叫三爻,代表天。 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
  • 易經64卦與64個DNA生命遺傳密碼十分相似,網友:這不簡單
    1953年,現代科學家發現了生物的一種基本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的分子這一化生萬物的基本遺傳物質的結構是一種雙螺旋線的結構形式,而這種雙螺旋的結構形式竟然與人類始祖形象——「伏羲女媧交尾圖」驚人一到。目前是個世界之謎。
  • 詳解《易經》艮卦:不動如山,八卦中最穩重安全的依靠
    艮為山艮卦代表山,「」上面是一個陽爻,下面是兩個陰爻。陰爻代表有形的物質,是土層、巖石層;上面只有一個陽爻,陽爻代表無形的、透明的、清澈的、氣態的物質,也就是空氣。兩陰一陽,象形著土質或石質的物質很厚、很高,上面只有一層稀薄的空氣,這就是山的特點,巖石高聳,空氣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