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六十四卦圓圖探秘

2020-12-09 譚天問奇門遁甲傳承

譚天問解讀易經六十四卦探秘。

朱熹說:圓者動而為天。對此易界是廣泛認同的。這是一個天體運行的規律圖,或者說是個古代的曆法圖,它精確地說明了年、月、日和四季的運行規律。此卦序就是《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則從乾始逆時針排列一周而成圓形。金木水火土五星依次運行,而成春夏秋冬四季,配以十二地支和二十四節氣,便是一幅完整的天體運行圖。

茫茫大千世界,宇宙神秘力量總是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給人以指引,有時是一個夢,有時是一隻蜘蛛,有時是一種直覺而更多的時候則是通過巧合。不管是什麼具體形式,它們都是上蒼的暗示。人在做天在看。宇宙神秘力量有一個巨大的超時空導向系統,而人則是其雷達監視屏上閃動的小點;宇宙神秘力量要繪就的是一幅宏偉的藍圖,而每個人只是那幅藍圖上的一點點色彩。

坤盡子中,坤卦六爻皆陰,可謂陰極物極則反陽氣由子而生接下來是《復》卦,一陽在下始生至《同人》共一十六個卦九十六爻,其中陽爻四十八個,陰爻也是四十八個,陰陽各半,表明晝和夜一樣長,這就是春分。春分交在離,革,同人處,地支為「卯」《離》盡卯中方位,《乾》盡午中,從《臨》卦始至《乾》卦,陽氣漸長,至《乾》達到盛極,六爻皆陽,地支臨「午」。此區間其十六卦,陽爻六十四個,陰爻三十二個,陽多陰一倍,表明晝多於夜,是一年中最炎熱時期,為夏至交於《乾》,「陽生於子中,極於午中,姤一陰始於下,至《師》卦僅存一陽在下卦二爻,這區間共有十六卦、九十六爻,其中陽爻四十八個,陰爻也是四十八個,陰陽各半,晝夜一樣長,為「秋分」,交在《坎》、《震》、《師》地支為酉,故說《坎》在酉中。」

從《遁》卦始至《坤》卦,亦是十六卦九十六爻,陰爻在下浸陽,至《坤》陰達盛極。這區間有陰爻六十四個,陽爻三十二個,陰倍於陽,表明夜多晝少,為冬至地支為「子」「陰生於午中,極於子中。至此,一歲循環,周而復始。這是一幅多麼完美的天體運行圖呵!古人認為「天動地靜」,這是不科學的。說天體是順時針而行,這與今天我們所知道的地球自西向東逆時針自轉,方向正好相反。然而,正是因為這個「相反」,使得古人與今人的認識結果是一樣的,天體左旋,正是地球右遷。

六十四卦方圓圖探秘,對於圓圖,易界的認識比較一致,這是一幅天圖。它是《先天八卦方位》的延伸,將八卦擴展到六十四卦,更精確地表現了天體運行的規律同時,它又是對《河圖》的發展將河圖的天圖更具體化形象化,更具有可操作性。這是由八卦發展到六十四卦的產物。現在的問題是,方圖到底說的是什麼,它是怎麼表現地的?古代大地方位辯析遠古時,天和地的方位都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河圖》、《洛書》都是以此定位的。這是古人對天、地方位的最初、最原始的認識。傳說伏羲之妻女娃就用圭表測日,根據日影之轉移以辯別方位和計算時間。用圭測日影時投影在東則日在西,投影在西則日在東,唯正午時投影在中,連接短影與圭根的延長方向則是南。人站在地上,只能看見東、西和南而看不到北所以以仰頭見到的上為南,見不到的下則為北,天和地都是同一個方向。這個方向什麼時候「正」過來的呢?

為了這幅宏偉藍圖,宇宙神秘力量會隨時向這些在視屏上閃動的人發出指令,為他們的人生指明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宇宙神秘力量不是通過語言和文字來發出指令的,僅僅局限於思考的人根本無法接收到這些指令。所以,要接收宇宙神秘力量的指令,需要人的另一種超凡的心靈能力這種超凡的心靈能力就是感應。擁有感應的人能超越思維和邏輯,直接感受到那股神奇的力量,並接受它的指引。從古到今無數傑出的人士都在各自的領域感應到了宇宙神秘力量的指引,從釋迦牟尼到愛因斯坦,從老子到牛頓,從威靈頓到邱吉爾從蘇格拉底到史蒂夫賈伯斯雖然他們從事的是不同的職業,但都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感應到了這股宇宙的終極力量。在我採訪的上千人中,凡是功成名就的人,都無一例外地承認自己感應到了這股力量並接受了它的指引。記得我在採訪比爾蓋茨時這樣問道尊敬的蓋茨先生,當初你為什麼要放棄哈佛大學呢?要知道,哈佛大學意味著光明的前途,人們認為只有傻瓜才會放棄。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你做出了這樣大膽的決定?比爾·蓋茨回答道"我清楚地記得,那時我似乎被一股力量推動著,就像著了魔一樣,非要去做那些事情不可,這股力量讓我感悟到了自己來到世上的使命。至於這股力量是什麼?它來自哪裡?我卻並不知曉。"

《尚書顧命》載在成王逝世的葬禮上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太保即召公,為西伯,他率領西方諸候列應門左側。畢公是東伯,他率領東方諸侯列應門右側。這個方位實際就是左西右東,當然也就是上北下南了《尚書禹貢》所載九州山川河流方向(見上篇大禹九州圖)也與今天相同,如:「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沂水源於今山東沂水縣西北,在今江蘇邳縣與泗水會合,然後在江都東入長江。這說明,至少在堯舜之時,大地的方位就已經正過來了,與今天的方位相同。古人對地方位在認識上的改變是否更早?《黃帝內經素問》有天不足西北,地不法東南之說認為西北屬陰,多高山峻岭故天氣較冷東南屬陽,是汪洋大海,故天氣較熱。這與我國今天的地理位置是一致的。但是,學術界一般認為,《內經》是產生於戰國時期,雖說它繼承了傳統的文化,有遠古智慧的結晶,但也融進了後人的研究成果和認識,還不足以說明這種認識都是來自黃帝時代。不過,在堯舜之時地理方位與今的視覺相同,是有史料可查的。

說到這裡,讓我們再看一下方圖。這個方圖是由《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次序》(即大橫圖)摺疊而來的。朱熹說:「《乾》始於西北,《坤》盡於東南」,這還是「上南下北」的認識。可《伏羲八卦方位》是上(南)《乾》、下(北)《坤》,這二者的方位顯然是相反的,天尊在下而「地卑」卻在上。再看內二方圖,是《坎》在上、《離》在下,這顯然是《後天文王八卦方位》的倒圖,《離》為日、為火、為陽,怎麼會在下、在北呢?古人認為「天圓地方」,這是由於認識上的局限性造成的。而實際古人認識的「天」,也只是月球繞地球迴旋時的「白道」和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黃道」,確切地說,只是一個天體的「圓環」,而不是整個天體。由地上仰望天,認為天在上、在南,是對的。日的投影於地,地的方位也是「上」為南就不對了。筆者認為,人們在繪製這個「方圓圖」時,糾正了這種認識上的錯覺,將地的方位改為「上北下南」,這就是這個方圖倒過來的原因。

按原先的方位來說,方圖西北至東南這條斜線依次排列著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經卦,被稱為子午線,又稱經線、「太陽線」。西南至東北斜線排列著否、鹹、未濟、恆、益、濟既、損、泰八個卦,這條線被稱為「卯酉線」又叫「緯線」、「少陽線」。《內經靈樞》說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為緯,虛、張為經。這明確說明,這條經線和緯線與二十八宿有關,由房至昴為緯線從虛至張為經線。既然稱為經緯線,那麼這張圖應該是對角擺放的,即《坤》在北《乾》在南《泰》在西,《否》在東,這與今天大地的方位是一致的。這個方位的確定,是由日圭測影得出來的,日在東則影在西,日在東則影在西,日在中時則短影在北對面為南,地與天的方位正相反。這就是方圖方位的秘密所在!

外方圖探秘外方圖共有二十八個卦,乾一和《坤》八南北相對,和數為九,是極數代表天,投影到地則分為一和八《乾》在下為南,《坤》在上為北,是一條南北的經線。《泰》在西,《否》在東,是一條東西的緯線。經緯線之說,說明當時人們已經初步認識到地球是圓的。一經一緯將地分成了南北和東西兩個半球。筆者繪製了上圖。此圖是外方圖二十八卦與二十八宿在仲春季節的月運行規律圖。是天在地上的投影圖,所以方位與天圖方位相反二十八卦對二十八宿此圖內方是二十八卦外圓是對應的二十八宿。二十八宿環黃道和赤道兩側繞行於天。古人認為天道左行地道右遷,而實際是地球繞太陽逆時針自轉在考定四季變化時,必以「南」為準《尚書堯典》(本節所引均出此篇)說:「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這說的是天象。仲春之時星鳥(朱雀)七星在南方,這就是春分季節,人們恭敬地迎接這一天的到來,並開始有秩序地安排農事活動。卦象精確地說明了仲春之日地的表象。易界普遍認為《泰》是四季的春分點此圖的《泰》卦在左西,這個位置是不可移的。春分交在《泰》,與東方青龍之「心」宿相遇。《泰》卦三陽在下、三陰在上,陰陽各半,表明春分這一日,晝夜時間相等。此時朱雀在南,其星宿與《乾》相遇;玄武在北,其「虛」宿與《坤》相對;白虎在東,否在「昴」宿位置。從《泰》至《乾》這八個卦,下卦均為《乾》,三陽在下而上揚,逐爻上升至《乾》則六爻皆陽。「日永,星火,以正仲夏」。當青龍之「大火(含房、心二宿)轉到南方時」,表明「夏至」來臨這一日白天最長。

從乾至否這八個卦,上卦均是《乾》陰在下而漸長,至《否》亦是陰陽各半,「平秩西成,宵中,星虛,以殷仲秋。」當北方的玄武之「虛宿」轉到南方時則是「秋分」此日與「春分」一樣也是白晝相等表明開始秋收了。從《否》至《坤》下卦皆為《坤》,陰漸進而剝陽,至《坤》陽被剝盡,「平在朔易,日短,星昴」,北方玄武之「昴」宿黃昏之時在南方升起,表明「冬至」到來,這一天白日最短,預示著新的一年的轉變,為除舊布新的季節從《坤》至《泰》八卦,上卦皆是《坤》陽氣在下始生而漸長,至《泰》則陰陽各半又值春分,周而復始歷經一歲。二十八卦與二十八宿相配合,真是天衣無縫!它真實地反映了天體運行在大地上的規律。月球運行規律 此方外圖又是月球運行規律圖。月球以橢圓形軌道沿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古人稱這個天體運行的軌道為白道測出月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為二十八天,今天我們知道是27天7小時43分11·47秒。

方外圖的二十八卦正與月運行的二十八天相對應。《尚書正義》說:以月初為朔月盡為晦,當月之中曰月望,故以月半為望望去晦朔皆不滿十五也。又半此望去晦朔之數,名之曰朏。朏者,言其月光正半如弦也;晦者,月盡無月,言其暗也朔者蘇也。」朔日,就是月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跟太陽同時出沒,地球上看不到月光其月象。天體運行到地的北面,人們就見不到了,故將朔日定在方圖的北面坤的位置。《坤》卦六爻全陰以象朔。這一天出現在農曆初一,有如鉤的小月出現,又稱新月,月球自西向東而行。由坤至泰這八個卦坤陰在上,下卦陽氣漸長,至泰則陰陽各半,為上弦月。此時,太陽跟地球的聯線和地球與月球的聯線成直角,其月象是。這一天是初八或初七坤為初一謙初二《師》初三、《升》初四、復初五《明夷》初六、《臨》初七,至《泰》剛好是初八。

是的千百年來,這股力量始終存在著,凡是能感應到這股力量的人,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凡是忽視了這股力量的人,不管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最終收穫到的卻只是慘澹的人生。正因如此我們把這些有感應的人稱之為天命所歸之人把那些沒感應到這股神奇力量的人,稱之為時運不濟之人。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勤勞能幹卻不走運的人?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感應到那股神秘的力量,沒有受它的指引,只是一味地憑藉自己的聰明去瞎闖亂拼。這就像駕駛著一輛沒有衛星導航的汽車,在一座陌生的城市狂奔,希望到達目的地一樣,儘管不辭辛勞,努力前行但結果卻沒有找到目的地,反而與自己的目標南轅北轍。相反,感應到了宇宙神秘力量的指引,就像是給自己安裝上了一套衛星導航系統,有了這套系統,不用花費多大的力氣,你就能到達目的地。

大家對易經有什麼看法分享呢!

相關焦點

  • 整理易經六十四卦方圓圖的方圖規律
    天與地都存在各自的八卦特徵,八卦同時包含了時間與空間兩個概念,將時間和空間一一重迭,八卦相交就成為了六十四卦,這足以表達世間的森羅萬象。方圖主地,下面對方圖的規律做個總結。 方圖表示地,乾陽賦予萬物生命,所以陽在下,陰在上。依對角的順序乾至坤依次排列。取象天地相交,通泰之意。同時也表現了,天不足酉北,地不足東南的地理環境。
  • 古老的易經文化與科學的結合,易經六十四卦的驚人數學結構
    古老的中國《易經》是最早的文獻之一,讀起來宛如一部經典,闡釋人生時節的智慧。這張美麗的人類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結合,包含了四種古老的文明奧秘系統,也就是早期的科學──四種了解生命韻律和流動、了解宇宙,以及人類內在本質的不同途徑。
  • 《易經》解析六十四卦方圓圖 上
    接下來第二個階段更加吃力,就是六十四卦方圓兩圖的研究,這是很妙的東西,我們當年學這兩個圖,沒有人告訴我們,辛苦得很可憐,在這裡我坦然地告訴大家,就很容易學了,下頁有個伏羲先天卦的方圓圈,很重要。這個方圓圖,圓圖是管宇宙的時間,代表宇宙的運行法則,亦可說代表太陽系統時間運行的法則或原理,圓圖中的方圖管空間,代表方位方向,這就是前人的秘訣了。
  • 易經六十四卦經典總結,想學的建議收藏(太全了)
    也就是說,當時文王(西伯昌)被崇侯虎陷害而被殷帝紂囚禁在羑裡整七年,在獄中,西伯昌潛心研究易學八卦,通過八卦相疊從而推演出現在《易經》中所記載的乾為天、坤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先天六十四卦方圓數字圖:在這乾、坤之間有一條紅線,代表夜間天空中的銀河,亦代表地球南極、北極的磁場,從以上方圓數字圖再看各卦的排列,規律就一目了然。宇宙、時空、人類、文明乃至萬物,全在此圖中。
  • 《易經》六十四卦的原理和命名法則,讀懂卦象與經文的重要基礎
    導讀:這一節的內容很重要,它揭示了《易經》卦象的意義和命名法則,是我們讀懂《易經》一書的重要基礎。六十四幅卦象,代表意義不同,名稱不同,經文各異,但卻存在著規律性的內容。比如,卦象的意義如何定義,卦象的名字是如何命名的,卦辭、爻辭如何解釋卦象、爻象,如何論斷吉兇休咎,都包含著統一性的法則,掌握了這些規律,讀懂《易經》並不難。上一節講了八卦的來歷及其意義,現在我們就可以來探索《易經》六十四卦的奧秘了。
  • 簡單推演六十四卦 卦象圖
    簡單推演六十四卦 卦象圖一,我們知道怎麼推演出八卦卦象圖:首先我們要遵循以下規律:1、太極 生 兩儀,也叫爻(陰- - 和 陽—);2、兩儀 生 四象(太陰 少陽 少陰 太陽),由兩儀分別次序兩兩疊加一次得來;3、順序上陰為先
  • 易經六十四卦記憶口訣:含卦名、卦義、卦象,簡單易懂,建議收藏
    易經六十四卦,是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被紂王囚禁關押的七年間,在獄中潛心研究伏羲八卦(先天八卦),在八卦的基礎上推演所創的。所以又稱為周易六十四卦。——33.遁卦dùn——34大壯卦dà zhuàng——35晉卦:jìn36.明夷卦míng yí—37家人卦:jiā rén—38睽卦:kuí—39.蹇卦:jiǎn——40.解卦:jiě41.損卦:sǔn——42.益卦:yì——43.夬卦:guài——44.姤卦:gòu——45.萃卦:cuì46.升卦:shēng——47困卦:kùn——48.井卦:jǐng
  • 最新整理《鐵板神數》關於六十四卦的6種數理關係,提高預測水平
    在易經高層預測學《鐵板神數》、《皇極經世》、《邵子神數》中都要用到64卦的各種數理關係表。《鐵板神數》關於六十四卦的6種數理關係包含:64卦後天洛書數理表、64卦先天洛書數理表、64卦先天數理表、易經方圓圖的方圖數理表、64卦基本數理表、64卦二進位數理表。
  •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一「乾」卦
    在「六十四卦」中,第一卦是乾卦,第二卦是坤卦。天與地是創造萬物的根源,故列為「六十四卦」的第一、 第二 卦。「乾」 指的是天光舒展的形態,也含有發音近似的「健」的意思。在構成宇宙的陰陽二元中,陽具備創造的、靈動的「健」的特質。天純粹由陽氣構成。上下卦都用「乾」,象徵純粹的陽、最高的「健」,以強調天的表象不變。那麼,這-卦為什麼命名為「乾」而不命名為「天」呢?因為「天」是可見的形象,而「乾」則是以天的功能、天的法則來命名的。
  • 易經智慧: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難道古人早就明白?
    而就在眾多科學家研究生命遺傳密碼時,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大家都知道,在生物界,生物界的遺傳性狀,也像打電報那樣,靠一種特殊的密碼傳遞而實現的,人們把這種特殊的密碼叫做遺傳密碼。
  • 《易經》第十五卦「謙卦」詳解
    分享易經智慧,傳播國學文化『經文『譯文』謙卦 象徵著謙謹。謙卦的卦象下單卦是艮,為山,為止;上單卦為坤,為地為順。內止知道抑制,乃謙也。只要謙虛地待人接物,做事必然亨通;然而只有君子才能無始也有終,虛心而識時務。初六:凡君子都是謙而又謙,君子憑著這種謙虛的美德陶冶自己的修養,才可認涉越大江大山,並獲得吉祥。
  • 如何速記周易六十四卦
    然而別說把周易裡面晦澀難懂的卦辭爻辭背誦出來,單單要把周易裡的六十四卦名稱記住,也是件令人頭痛的事情。小泉在剛開始學習周易時,面對這密密麻麻的六十四卦,剛開始也有些頭大,但沒多久我又找出了規律並且結合我之前給大家介紹過的記憶方法,很快就把六十四卦給記住了,現在把我的記憶思路演示如下:
  • 易經64卦與64個DNA生命遺傳密碼十分相似,網友:這不簡單
    1990年日本學者間中喜雄將嘌呤類假定為陰(A和G太陰、少陰),嘧啶類假定為陽(T和C太陽、少陽),應用到遺傳密碼錶中解讀易學,結果表示胺基酸的三聯體驚人地與「易經八卦」相對應。2002年高德按徐宏達的研究方法重新排列六十四卦序列與64個遺傳密碼一一對應,並按照六十四卦秩序演變規律作五種發展形態排列組合圖,使六十四卦在循環往復過程中,其空間結構呈現雙螺旋式排列組合。
  • 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這驚人的現象早已被古人發現?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是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而就在眾多科學家研究生命遺傳密碼時,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但是通過種種研究表明,64個生命DNA遺傳密碼卻與《易經》的64卦對應一致!難道這一驚人的現象早已被古人發現?1988年楊雨善提出了《通用》密碼子八卦圖,以陽爻代表強型核苷C和G,陰爻代表弱型核苷U和A,64個密碼子正好平均分成8組,與中國古代《易經》八卦相吻合。
  • 易經六十四卦全文 解說 歌謠 歌訣,值得你精心品讀,細細品鑑
    先天六十四卦方圓數字圖在這乾、坤之間有一條紅線,代表夜間天空中的銀河,亦代表地球南極、北極的磁場,從以上方圓數字圖再看各卦的排列,規律就一目了然。我們不妨把「先天卦五行相生圖」和「先天卦五行相剋圖」這兩張圖進行一次重疊的演繹,看看是什麼樣的效果,看圖——看到了嗎?這是先天八卦的「五行生剋混合圖」。
  • 易經:六十四卦之二「坤」卦
    坤第二「坤」卦[題解]這一卦說明: 按照規律辦事,就會事半功信:如果味蠻幹, 就會導致失敗。[原文)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象》 日: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I注釋)①習:熟習。②光:通「廣」。
  • 我們質疑《易經》,外國專家卻證實這是超科學!還研究出2大理論
    《易經》是已經傳承了6500多年的上古奇書,絕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從古至今,學習易經的人都非常多,比如說孔子,諸葛亮等。但隨著封建社會的結束,人們相信科學開始,易經就開始被質疑,因為裡面的記載的卦象,陰陽理論,都讓人感覺是純粹的迷信。我們質疑《易經》,但沒想到的是,外國專家也研究易經,而且還證實易經是超科學!
  • 周易研究:六十四卦描述了時間和空間的關係
    周秋鵬周易六十四卦屬於連山易和歸藏易的傳承。從一些零星的史料可以看到,連山易和歸藏易的文本雖然已經失傳了,但基本可以看出,也是以六十四卦為主體的。只是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有所不同。因此,民間經常傳說的,伏羲畫了先天八卦,文王推演出了後天八卦和六十四卦,可能是有錯誤的。但是文王跟後天八卦的形成是否有關係,這倒是有點可能的。至於六十四卦,周易應該是在連山易和歸藏易的基礎上形成的。或者說,周易是連山易和歸藏易的升級版和完整版。因為一門技術在發展過程中,未來總是比過去先進。現在我們用的手機,最早就是信鴿。
  • 《易經》裡最重要的一卦,讀懂的就是高人,學會了,福就來了
    《易經》一共有64卦,其中63卦的爻辭均有吉也有兇。只有一個卦的爻辭全部為吉,那就是謙卦。謙卦是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謙卦艮下坤上,為地下有山之象。山處在地之下,以此來象徵「謙」的德行。謙卦的卦辭是「謙:亨,君子有終。」
  • 我國存在2幅上古神秘圖,《易經》來源於此,被譽為「宇宙魔方」
    我們知道《易經》是"群經之首",是"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為什麼將《易經》作為"大道之源"?伏羲創製八卦,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孔子作《易傳》,他們的共同目的只有一個,即闡明天道之理,教人性命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