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易經文化與科學的結合,易經六十四卦的驚人數學結構

2021-01-08 DIY簡工藝

古老的中國《易經》是最早的文獻之一,讀起來宛如一部經典,闡釋人生時節的智慧。

這張美麗的人類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結合,包含了四種古老的文明奧秘系統,也就是早期的科學──四種了解生命韻律和流動、了解宇宙,以及人類內在本質的不同途徑。

中國易經文化和西洋佔星學是人類圖的外環,而印度婆羅門教的脈輪系統和卡巴拉《光輝之書》的生命之樹,則構成了人體圖的主要部分,位於圖內的中心。

易經──人類圖曼陀羅的外環

不過,讓易經在這個綜合體系中顯得非常特別,並不是它的哲學或倫理道德內容,而是六十四卦的驚人數學結構。具體來說,外環看到的六十四個數字區段,代表著《易經》的六十四卦。每一個畫在輪軸外圍的卦象,都是由六條斷開(陰)或完整(陽)線段的特定組合所構成。

六十四卦,每卦有六個爻,總共形成三百八十四條線段標記,圍繞在這個外環上。每個爻都針對它在卦上的特定位置,包含一「段」訊息。

我們的遺傳密碼中有六十四個密碼子,如同易經裡有六十四卦。

1950年代,生物學家華生和克裡克破解了遺傳密碼,就在這個時候,專家觀察到一個現象:DNA密碼子和易經卦象同樣有二元結構。

輪軸上的卦象與我們的遺傳密碼相關,直接對應密碼子。人類胺基酸密碼子基礎的運作方式,是透過特定的印記。如果你深入細胞自身結構內的細胞核,進入它的DNA,會發現所有的東西,所有構成人體的基本組成要件,都在那裡。不論是血球細胞還是肌肉細胞,都是如此。

圍繞在外圈輪軸的這六十四卦,在人體圖中轉化為「閘門」,可以用來理解人類圖的主題,或解釋我們的遺傳印記,也為每個人身上的特徵提供非常具體的說明。

卦象與度數之間的關係

每個對應到閘門的卦象都有特定的位置,並且在外環上有一個測量弧度。為了決定它的位置,我們需要再次了解這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總共有三百八十四爻,而十二星座的每個宮位包含三十度,總共三百六十度。

在外環上可見三百八十四爻區別環繞,當這些刻度和內環的三百六十度對齊並測量度數時,可以看到每卦所佔的空間/時間為五度三十七分三十秒弧。

我們出生時即被賦予某些特質,這些特質來自人類圖每個的特定卦象。在特定的時刻印在我們身上,以這種特殊的方式伴我們渡過餘生。

這四個系統和它們貢獻的部分,建立一個新的、多元化又深刻複雜系統的基礎,提供了解生命奧秘和宇宙運作機制的全方位工具──即是人類圖系統。

這六十四個卦門的人類模型,是人類圖系統獨有且最重要的特徵。

相關焦點

  • 易經智慧: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難道古人早就明白?
    很多夥伴們都對易經非常的熟悉,它是中國的一部曠世奇書,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中國的道家和儒家更是把它奉為經典。被稱為「三玄之冠」。《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是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
  • 《易經》六十四卦的原理和命名法則,讀懂卦象與經文的重要基礎
    導讀:這一節的內容很重要,它揭示了《易經》卦象的意義和命名法則,是我們讀懂《易經》一書的重要基礎。六十四幅卦象,代表意義不同,名稱不同,經文各異,但卻存在著規律性的內容。比如,卦象的意義如何定義,卦象的名字是如何命名的,卦辭、爻辭如何解釋卦象、爻象,如何論斷吉兇休咎,都包含著統一性的法則,掌握了這些規律,讀懂《易經》並不難。上一節講了八卦的來歷及其意義,現在我們就可以來探索《易經》六十四卦的奧秘了。
  • 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這驚人的現象早已被古人發現?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是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而就在眾多科學家研究生命遺傳密碼時,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但是通過種種研究表明,64個生命DNA遺傳密碼卻與《易經》的64卦對應一致!難道這一驚人的現象早已被古人發現?1988年楊雨善提出了《通用》密碼子八卦圖,以陽爻代表強型核苷C和G,陰爻代表弱型核苷U和A,64個密碼子正好平均分成8組,與中國古代《易經》八卦相吻合。
  • 易經64卦與64個DNA生命遺傳密碼十分相似,網友:這不簡單
    1953年,現代科學家發現了生物的一種基本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的分子這一化生萬物的基本遺傳物質的結構是一種雙螺旋線的結構形式,而這種雙螺旋的結構形式竟然與人類始祖形象——「伏羲女媧交尾圖」驚人一到。目前是個世界之謎。
  • 易經六十四卦記憶口訣:含卦名、卦義、卦象,簡單易懂,建議收藏
    易經六十四卦,是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被紂王囚禁關押的七年間,在獄中潛心研究伏羲八卦(先天八卦),在八卦的基礎上推演所創的。所以又稱為周易六十四卦。—64.未濟卦:wèi jì易經六十四卦記憶口訣乾天剛建,自強不息。
  • 易經六十四卦經典總結,想學的建議收藏(太全了)
    《易經》是漢族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是由周文王、伏羲、孔子等人集體所作。《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漢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文王"其囚羑裡,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 整理易經六十四卦方圓圖的方圖規律
    在方圖中乾卦至坤卦為經卦(乾卦到坤卦對角線上的八個卦),共有八個,依次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也叫八經卦。 八經卦泰卦至否卦為緯卦(泰卦到否卦的對角線上的八個卦)依次為:泰、損、既濟、益卦、恆、未濟、鹹、否。
  • 《易經》第十五卦「謙卦」詳解
    分享易經智慧,傳播國學文化『經文分享易經智慧,傳播國學文化『解讀』本卦通過「謙謙」、「鳴謙」、「勞謙」、在《易經》六十四卦中,只有這一卦六爻佔斷均為吉利,可見先人對于謙虛美德的讚賞與推崇。謙虛的本質不是退讓而是進取,其核心在於「裒多益少,稱物平施」。惟有平等,才有真正的和平環境,才能把謙虛這一美德發揚光大。謙虛必須出乎於內心,以事實為基礎,並且具有一定的原則性,否則就是虛偽,成為政治權術的騙人伎倆。
  • 當用數學公式來推演《易經》中宇宙的生成過程……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被後人譽為群經之首,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的哲學思想包羅萬象,奧妙無窮,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在《易經》中,先哲們甚至已對宇宙的生化過程進行了思考和描述,即我們所熟知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萬物」,這個過程就是「易」。
  • 易經六十四卦圓圖探秘
    譚天問解讀易經六十四卦探秘。朱熹說:圓者動而為天。對此易界是廣泛認同的。這是一個天體運行的規律圖,或者說是個古代的曆法圖,它精確地說明了年、月、日和四季的運行規律。此卦序就是《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則從乾始逆時針排列一周而成圓形。
  • 諾獎獲得者:這次知識經濟的革命,受惠於中國偉大經典《易經》
    但是因為它的玄妙,很多人始終將它視為是一本算命的書籍,科學家甚至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易經》進行批判,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萌發出現代科學基礎,就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一些思想的限制。那易經當真是偽科學?它當真是文化造假的源頭?西方研究者卻認為易經是超科學!
  • 《易經》與蒸汽機的發明!
    因而,理論上得不到修正,方法上得不到改進,其後果則是形不成適宜科學發展的合理結構。結構是重要的。把《易經 》所反映出的宇宙觀轉化為人世間的取之不盡的財富,中間環節是合理的科技結構。這種結構就是適應科學發展的結構,有了合理的科學技術結構就能把分散的科學技術成果薈萃起來。科學的具體知識是附著於結構之上的。我國古代由《易經 》導源而來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手段附著於一個龐大而難以駕馭的易學結構之上。
  • 《易經》解析六十四卦方圓圖 上
    古人認為「天動地靜」,這是不科學的。說天體是順時針而行,這與今天我們所知道的地球自西向東逆時針自轉,方向正好相反。然而,正是因為這個「相反」,使得古人與今人的認識結果是一樣的,天體左旋,正是地球右遷。例如在目前所處的房間內,亦可以劃分成六十四卦,而算出在某一時間,自己處在某一方位最有利。每個地方,都有一個太極,乃至一個錄音機、一本書,都有一個太極。如這本書,從什麼時候、什麼部位壞起,都可以知道。這只是依據一個數字,一種現象的道理,加上時間與空間的因素,就可求出答案來。因此中國古代文化的未卜先知,能知道未來的事情,只是一種非常精密的計算方法,但是如要算得正確,還是要靠人的。
  • 儒釋道:易經與四維空間
    事實上,易經也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我們還未曾證實的學科,「玄學」只是它現在的代名詞,而要說起易經為何如此準確,其實還要從四維空間談起。 易經和科學並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互統一,完美融合,從某種角度來說,易經是科學的引領者,而科學是易經的踐行者。
  • 易經六十四卦全文 解說 歌謠 歌訣,值得你精心品讀,細細品鑑
    這是一幅十分和諧、均衡、對稱與完美的能量分布圖,真不敢想像,八千年前的伏羲是怎樣通過八卦的模式、五行的原理把宇宙的正負能量現象進行的歸納,並且通過數學模式進行了合理的碰撞與對接的!我們看了這幅手掌圖,誰能說我們不科學?能把如此一個大宇宙的法則,放在幾個手指上搬來搬去,太科學了!太科學了!帶一副儀器在身上,多麼不方便,這樣放在手心上玩,要多方便有多方便,指斷了還可在手掌心上用,真是再高明不過了!可見說八卦不科學的人,一定是不科學的人,一定沒有學好科學;真的學好了科學的人,看它都很合乎科學方法。
  • 易經:現代數學解密手指掐算,快速學會飛八卦,古人智慧讓人驚嘆
    易經:現代數學解密掌上掐算,快速學會飛八卦,古人智慧讓人驚嘆我們看電視,經常會看到古人用手掌進行推算,能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相當的了不起。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也會遇到懂傳統文化的人,不用查日曆或者萬年曆,而是直接用手指來掐算天幹地支年份、月份,以及節氣等等的事宜。
  • 我們質疑《易經》,外國專家卻證實這是超科學!還研究出2大理論
    《易經》是已經傳承了6500多年的上古奇書,絕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從古至今,學習易經的人都非常多,比如說孔子,諸葛亮等。但隨著封建社會的結束,人們相信科學開始,易經就開始被質疑,因為裡面的記載的卦象,陰陽理論,都讓人感覺是純粹的迷信。我們質疑《易經》,但沒想到的是,外國專家也研究易經,而且還證實易經是超科學!
  • 憑著儒家的崇高威望《易經》得以千古流傳,成為世界上文化寶典
    因為,文王編定的《周易》,將六十四卦分為上下兩編,前三十卦為《周易上經》,後三十四卦為《周易經》,所以孔子對卦義的闡明文字,也依序分為《上彖》、《下象》和《上象》、下象》等兩個部分。《上象》、《下象》是根據各卦圖形結構的形象來說明萬事萬物發生發展的道理和道德修養的。因為重卦的圖形結構是由六條線所組成的,每條線即是一爻,所以《卦象》多用於爻辭上;但也有幾十條是用於解釋卦名、卦義的。
  • 《易經》裡最重要的一卦,讀懂的就是高人,學會了,福就來了
    《易經》一共有64卦,其中63卦的爻辭均有吉也有兇。只有一個卦的爻辭全部為吉,那就是謙卦。謙卦是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謙卦艮下坤上,為地下有山之象。山處在地之下,以此來象徵「謙」的德行。謙卦的卦辭是「謙:亨,君子有終。」
  • 我國存在2幅上古神秘圖,《易經》來源於此,被譽為「宇宙魔方」
    我們知道《易經》是"群經之首",是"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為什麼將《易經》作為"大道之源"?伏羲創製八卦,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孔子作《易傳》,他們的共同目的只有一個,即闡明天道之理,教人性命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