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當用數學公式來推演《易經》中宇宙的生成過程……

2021-01-16 中華神秘文化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被後人譽為群經之首,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的哲學思想包羅萬象,奧妙無窮,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在《易經》中,先哲們甚至已對宇宙的生化過程進行了思考和描述,即我們所熟知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萬物」,這個過程就是「易」。

具體來說,宇宙是從混沌未分的「太極」發生出來的,而後分化為「兩儀」,即「陰()」和「陽()」;再由陰、陽兩種性質分化出「太陽()」、「少陰()」、「少陽()」、「太陰()」四象;四象又分化而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

這八種符號代表著萬物的不同性質:「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又可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的特徵來表示。

由八卦又推演出六十四卦,但並非是說到六十四卦宇宙的生成過程就完結了。六十四卦最後兩卦為「既濟」和「未濟」,說明事物發展到最後必然有一個終結,但此終結又是另一新的開始。

宇宙萬物就是這樣生化出來的。

晚於《易經》的《老子》,對宇宙的生成過程也有一個著名的表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不難發現它與《易經》思想的淵源。「道生一」對應「太極生兩儀」,注意:兩儀的符號如「陽()」,是一筆;「一生二」對應「兩儀生四象」,四象的符號如「太陽()」,是兩筆;「二生三」對應「四象生八卦」,八卦的符號如「乾()」,是三筆;「三生萬物」則對應「八卦演萬物」。

實際上,如果抽象出來,從數學的角度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可以理解為空間解析幾何三個坐標的形成——從太極零點展開出一個宇宙空間。

還可以用二項式展開來完美地推演這一過程:

由此,宇宙萬物,世間萬象,無窮無盡,生生不息。

相關焦點

  • 地球物理學家,用外星人定律推演宇宙膨脹原因,宇宙爆炸論遭否決
    根據宇宙膨脹論,地球人認為是源於地球的最初爆炸,現在還在繼續爆炸中,宇宙現在還是處在由熱爆到冷卻的一個過程,根據牛頓引力定律和相對論,宇宙存在一個很大的質量和能量中心,所以有了奇點、黑洞、暗物質等等的推演名詞和相關理論,不僅僅讓普通人覺得眼花繚亂,學者們自己也是霧裡看花,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理論,成為了地球人的天文學的主流理論,並宣稱是20世紀最大的成就,同時,
  • 非常奇妙:黃金分割率、斐波那契數列、楊輝三角與易經河洛的關係
    這個時候,我們來看看斐波那契數列與矩形面積的生成相關,由此可以導出一個斐波那契數列的一個性質。斐波那契數列前幾項的平方和可以看做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由於斐波那契的遞推公式,它們可以拼成一個大的矩形。這樣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積之和等於大矩形的面積。
  • 行星並不繞著太陽公轉,宇宙隱藏的規律和數學原理可以推演!
    那麼,銀河系的中心的質量和引力將非常巨大,而宇宙中心更是不可想像的巨大,於是,奇點假說理論、黑洞推演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應運而生,這些以牛頓萬有引力或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為基礎的宇宙推演模型,逐漸成了宇宙天體理論的主流和權威。
  • 易經與科學宇宙中的「強互作用力」可能存在每個人身體內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關於《易經》的由來曾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易經》是人類先祖伏羲所創,還有人說是當年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聊時所推演出來的一部奇書。《易經》的神奇之處在哪裡?
  • 6500年前的《易經》,到底是預測未來的宇宙奧秘,還是封建迷信
    現代科學家用極其複雜的公式和手段去解釋這一切,我們的古人用陰陽對立、陰陽相衝、陰陽轉換,這十二個字就完成了。這不是大智慧又是什麼呢?其實我們想描述的是同一個事物和道理,只是使用的名字和描述方式不同;一個供人們方便的房間叫它盥洗室,就顯得很高端!叫它廁所你就認為很粗俗,其實大可不必。
  • 我國存在2幅上古神秘圖,《易經》來源於此,被譽為「宇宙魔方」
    我們知道《易經》是"群經之首",是"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為什麼將《易經》作為"大道之源"?伏羲創製八卦,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孔子作《易傳》,他們的共同目的只有一個,即闡明天道之理,教人性命之旨。
  • 科幻作品中的宇宙大統一模型,它真的能夠實現嗎?答案太顛覆了
    科幻作品中的宇宙大統一模型,它真的能夠實現嗎?在這種強大的挫敗感下,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構想,那就是既然人類的技術和肢體延伸能力無法接觸到宇宙每一個角落,那麼我們能否用宇宙已知的數據分析加上數學領域的類比地推造出一個宇宙的大統一模型公式呢?憑藉著這個大統一公式,我們可以類比的猜測出宇宙可能發生的事情和他的基本框架,這樣能夠幫助人類能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對宇宙的掌控。
  • 8句話,讓你記住《易經》中的64卦和384爻,從此順風順水
    它的產生從伏羲畫八卦開始,8卦就是這個系統中最原始的符號,這種符號,經過文王推演復卦,而成64卦。易經》中卦的基本組成要素是"爻",爻是《周易》最基本的符號,卦的最小構成單位。64卦有64個符號,每一個符號都是由6爻組成,這6個爻既代表了時間的先後同時也有空間位置的高低。
  • 淺談《易經》中洛書的九宮格數字與方位排序規律
    如果你把十二地支,子,醜,寅,卯,申,酉,戌,亥放在九宮格中,依順序排序前進,你會發現每排八個數字,下一個數字必定會跑到對面去,這就是易學上的所謂隔八相生,也是搞"看地理風水"師傅口中常說的黃龍打水,陰陽順逆妙難窮,二至還鄉一九宮。洛書中還有很多數學規律,我們可以結合一些數學方程式再進一步深入理解。
  • 歐拉公式——真正的宇宙第一公式
    ,它將數學裡最重要的幾個常數聯繫到了一起:兩個超越數:自然對數的底e,圓周率π;兩個單位:虛數單位i和自然數的單位1,以及數學裡常見的0。,如機械波論、電磁學、波動光學、量子力學等匍匐在她的腳下;難怪物理學家查德·費曼驚呼:歐拉恆等式不但是「數學最奇妙的公式」,也是現代物理學的定量之跟,因為她把最基本的5個數學常數簡潔地連繫起來,而且也將物理學中的圓周運動、簡諧振動、機械波、電磁波、概率波等聯繫在了一起.
  •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略談易經中的陰陽二分法
    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是金庸先生在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對屠龍寶刀的描寫,而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寶刀要算是孔夫子手中的那把陰陽寶刀了。屠龍寶刀只能屠龍,而陰陽寶刀可以切割天地,屠盡天地萬物。在易經的萬物生成模型中,孔夫子就揮舞著陰陽寶刀將太極一刀刀地切割成宇宙萬物,直至重新切割到虛無的境界,實現了老子所謂的「有生於無又歸於無」。這把陰陽寶刀就是陰陽二分法。
  • 《易經》中的9個神奇數字,數學家說,可用來跟外星人溝通
    《易經》中有9個神奇數字,金庸先生曾作為故事寫進《射鵰英雄傳》裡。郭靖和黃蓉被裘千仞追到黑龍潭,來到瑛姑的小屋的躲避。瑛姑出了一道難題:把1到9的數字,填到三行三列的表格中,要求每行、每列、及兩條對角線上的和都相等。這道題瑛姑琢磨十幾年沒解出來,卻被黃蓉一下就解出來了。
  • 易經預測的科學本質
    比如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我們會根據前方及左右兩側車輛的表現來預測他們的行為,從而做出加速、減速、轉彎、併線、超車或者緊急剎車等決策。在這個過程中,其它車輛相對於我們的速度、加速度、位置、距離等信息都是我們能夠理解的。
  • 真正的宇宙第一公式
    歐拉公式是數學裡最令人著迷的公式之一,它將數學裡最重要的幾個常數聯繫到了一起·費曼驚呼:歐拉恆等式不但是「數學最奇妙的公式」,也是現代物理學的定量之跟,因為她把最基本的5個數學常數簡潔地連繫起來,而且也將物理學中的圓周運動、簡諧振動、機械波、電磁波、概率波等聯繫在了一起......
  • Latex數學公式教程
    對於生成複雜表格和數學公式,效果拔群。因此它非常適用於生成高印刷質量的科技和數學類文檔。筆者撰寫本文的目的在於簡單總結LaTex數學公式的語法,本文面向那些想用Markdown做數學筆記的初學者。因此本文不涉及與數學公式不相關的LaTex內容。概述LaTex使用一種特有的模式來排版數學符號和公式。
  • 萬萬想不到,人體細胞隱含著全息的宇宙信息
    但是,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要是放在以前,有人給你分析壽命,分析未來的健康問題的時候,你會如何反應,這是迷信啊,這是中國的文化垃圾,就是和那些八卦易經,八字算命那些都是差不多的等級的知識體系,一句話就是地攤文明。那麼,為什麼通過科技手段,檢測人體基因的DNA排序,人們就會心悅誠服,相信得五體投地呢?
  • 群經之首的《易經》並非迷信可能是超科學?西方科學家的論證來了
    我們再來看看組成《周易》。64卦卦象的兩種最基本的單元符號,恰好就是一條連續的或者斷開的黑線。《周易》的創作者,認為世界萬物均由陰陽兩種最基本的物質組成,故而用代表陰陽的兩種符號來構築描述宇宙模式的六十四卦系統。如果說我國先哲是憑直覺對大自然進行的一種揣摩,那麼這種揣摩是何等的準確!
  • 科學家痛批下的《易經》,是類文化、偽科學?楊振寧:它毫無邏輯
    科學家痛批下的《易經》,是類文化、偽科學?楊振寧:它毫無邏輯說到《易經》,非常容易就想到到八卦、算命一類,許多 人覺得用這種方法來推論問題十分不靠譜,甚至是封建迷信。但是,為什麼有那麼多專家學者如此推崇《易經》呢?
  • 楊振寧曾這樣談《易經》
    孔孟之道、老莊之學全都遭到摒棄,但傳統文化畢竟是中國人的血液基因,不是某種運動的改造就能改造成功的,近十年來傳統文化中的智慧有再次復興的勢頭,新舊思想激烈碰撞出許多新奇的火花。 那麼在唯物的科學家群體中,他們是怎樣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呢?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為何要痛批傳世經典《易經》呢?
  • 易經揭秘:宇宙中最堅不可摧的神秘力量,可能就存在於每個人體內
    《易經》與科學息息相關近些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一個問題,那就是宇宙中的一股非常強大的神秘力量,也就是「強互作用力」。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將參與強互作用力的粒子命名為「夸克」,而每種夸克都有一種「色」,而強相互作用就是把這些不同的粒子相結合,這是構成世界的基礎。所有這一切能夠通過強互作用力結合在一起的穩定物質形態,都被歸入了「夸克偶素譜系」。這就是所有「強互作用力」物質形態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