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中的宇宙大統一模型,它真的能夠實現嗎?答案太顛覆了

2020-12-05 宇宙知識聯盟

科幻作品中的宇宙大統一模型,它真的能夠實現嗎?答案太顛覆了

以前經過兩次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對於自身的技術有了很大的自信感,曾經我們提出過要在宇宙之間殖民,在那段時期的科幻作品也深刻的映照著,我們人類對於宇宙的未來預期是多麼的良好,在阿西莫夫的筆下人類甚至已經建立起了浩渺的銀河帝國。但隨著我們對宇宙的逐漸加深,又感到了人類技術如同螻蟻一般,很難爬完浩渺如地球一般的環境。

在這種強大的挫敗感下,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構想,那就是既然人類的技術和肢體延伸能力無法接觸到宇宙每一個角落,那麼我們能否用宇宙已知的數據分析加上數學領域的類比地推造出一個宇宙的大統一模型公式呢?憑藉著這個大統一公式,我們可以類比的猜測出宇宙可能發生的事情和他的基本框架,這樣能夠幫助人類能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對宇宙的掌控。但這一切真的能夠實現嗎?

這個宇宙的大統一模型公式一直是科學家一個崇高的夢想,但是它的建造過程可沒那麼簡單,首先就是宇宙的環境實在是太複雜多變了,它其中包含著無數的參數,人類所知的宇宙空間質量引力甚至是光熱,這都只不過是宇宙的一個角落而已。在人類未知的領域還存在著負能量,暗物質,甚至是反物質這種神秘的存在。另外在宇宙的各個角落其實它存在著不同的維度,像四維空間,平行世界,還有各種奇妙的鏡像世界和量子糾纏等一些宇宙現象,這些像大雜燴一般充斥著整個宇宙。

因此科學家也對宇宙的結構提出了兩派不同的認知,當年愛因斯坦就提出了類似於機械物理學的說法,他認為只需要將宇宙某一刻所有的財富交給他,他就能運算出宇宙的基本框架,也就是得出宇宙大統一模型。但混沌宇宙學認為整個宇宙到處存在著蝴蝶效應,科學家所理解和所推演的過程其實沒有任何規律,宇宙本身就沒有意義。其實爭辯了這麼多,我們關鍵的分歧還是在於技術層面上的制約,還有人類思考方式沒有和宇宙接軌。正如當年分形藝術區所提出的那種推測概念,任何事物在凌亂的外表之下其實隱藏著一些本質的規律。從地球上的認知來推論,我們從來沒有看過世界上所有的樹,但是一旦看到樹的那一刻,我們依舊能夠把它辨認開來。即使是面對宇宙的時候,我們也能夠用這種推理的方式去運算。

隨著未來人類數據分析能力,再加上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的發展,人類未來大統一模型公式的建立肯定會提上議程,不過這種運算的過程中不知人類能否具備這樣的推理能力。未來人類的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宇宙的秘密終究不會永遠的迷惑人類。

相關焦點

  • 超光速飛行能夠實現嗎?只要掌握了它,或許就可以縱橫宇宙
    這是一個超乎我們想像的速度,可是以這樣的速度真的能夠縱橫宇宙嗎?那是你想多了。當你真正認識到宇宙的浩瀚之後,你就會明白光速在宇宙尺度面前也只是龜速。我們都知道,宇宙是以光年為基本距離單位,恆星和恆星之間,星系和星系之前,我們通常是以光年為基本距離單位計算的。比如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系距離我們約4.2光年。
  • 科幻作品中神級文明的交戰方式,規則成為武器,遠比人類文明強大
    科幻作品中神級文明的交戰方式,規則成為武器,遠比人類文明強大在人類的歷史上曾經有過許多的戰爭,看著人類之間的戰爭方式,相比較於那些自然界的動物競爭那可是要高級太多。動物之間的鬥爭是靠著一種本能性的應急反應,但人類之間的戰爭是靠著智慧和技術力量來實現。
  • 人工智慧的創造性,真的需要來源於人類嗎?答案太奇妙了
    人工智慧的創造性,真的需要來源於人類嗎?答案太奇妙了對於人工智慧我們有過太多的猜想,不過它的未來發展態勢我們卻始終摸不透,有些人認為人工智慧代表著人類的另一個臺階,但同時也有的人認為人工智慧是我們人類的掘墓者。
  • 科幻作品中的星際穿越方式,每一個都挑戰思維,未來我們或能實現
    科幻作品中的星際穿越方式,每一個都挑戰思維,未來我們或能實現以前看科幻電影中最喜歡看的就是星際穿越系列,那裡面雖然沒有精彩絕倫的星際大戰場面,但是它卻充分表達了人類對於外太空的好奇感。人類自始至終對於宇宙都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我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斷的走出去,想要飛出更大的舞臺。
  • 為什麼宇宙會有四種基本力?它們能夠統一嗎?未來之路很艱辛
    可能有人會說了,強核力和弱核力是微觀層面的兩種力,那們它們的威力應該是小於引力和電磁力的,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你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四種基本力中,引力是最弱的,其次是電磁力,而強核力和弱核力遠遠強於它們。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之下,強核力比弱核力強10萬倍、強核力比電磁力強100倍、電磁力比引力強100億億億億億倍(10^42倍)。
  • 四種作用力能夠統一嗎?怎樣統一?
    四種作用力能夠統一嗎?怎樣統一?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截至目前,科學家們總共在宇宙中發現了4種基本作用力。「引力」是長程力,依靠引力子主宰宇宙中的恆星和行星的運動。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用數學方法統一四種作用力,先把弱核力與電磁力統一起來,又把強核力與電磁力統一在一起。但引力依然無法入群,孤獨地徘徊在大統一理論之外。
  • 匈牙利科學家,發現支配宇宙的第五種力人類物理學或遭「顛覆」
    縱觀來看,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即大一統理論,比如牛頓統一了天上和地面的物理學,愛因斯坦統一了時間和空間,以及能量和質量,麥克斯韋統一了電和磁,這些科學家因為實現了一部分的大一統故而名垂青史,遺憾的是至今也沒有人真正的實現完全的大一統。
  • 大統一理論是偽科學還是宇宙中的自然美?
    在粒子物理學中,大統一理論是一種在一個單一的理論框架內,試圖描述所有的基本力和基本粒子之間的關係。19世紀中期,麥克斯韋在他的電磁學理論中闡述了第一個場論,證明了電和磁力之間的關係。然後,在20世紀初,愛因斯坦發展了廣義相對論,它是一種關於引力的場論。後來,愛因斯坦和其他人試圖建立一個統一的場論,將電磁和引力作為一個單一的基本場論的不同方面。
  • 大統一理論是偽科學還是宇宙中的自然美?
    大多數物理學家會告訴你,在人類對現實的不懈追求中,我們提出了可測試的、驚人的精確理論,來解釋發生在難以想像的小尺度和無限廣闊的宇宙中的事件。而,目前的數學框架在解釋「巨大」和「微小」時並不一致。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主要的物理學家把他們的希望寄托在難以捉摸的統一場論或萬物理論上。在粒子物理學中,大統一理論是一種在一個單一的理論框架內,試圖描述所有的基本力和基本粒子之間的關係。
  • 時空隧道真的存在嗎?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刮目相看
    時空隧道真的存在嗎?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刮目相看我們知道,宇宙非常大,我們現在根本不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當人類站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們可以說是什麼都不是,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宇宙到底會有多少秘密是我們不知道的,而人類的科技快速發展,已經對宇宙開始的探索,之前有很多沒有辦法用科學家解釋的現象,現在都能夠用科學家解釋了,不過宇宙中還有很多都是科學家沒有辦法解釋的問題,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人類的科技還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奧秘我們還不能夠解開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NASA發現平行宇宙,這是真的嗎?
    經常看科幻電影的朋友可能對於平行宇宙有一定的映象,而科幻影視劇中也經常有演到一個人穿越到另一個平行宇宙中,從而開啟了高富帥、白富美這樣的生活。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現實生活中人們對自己生活的不滿從而想得到更好的生活的這麼一個憧憬。
  • 科幻作品中的多重宇宙是幻想還是現實,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科學以這種方式前進:不是證明什麼在它之前出現,而是通過擴展它,從而更好地描述宇宙中的一套適用現象。所以多重宇宙——真的多重宇宙——來自哪裡?多重宇宙是什麼?為了理解這些,讓我們從宇宙本身的圖景開始。至於宇宙,我指的是可觀測的宇宙,所有我們可以觀察到,測量的,相互影響的事物的總和。
  • 宇宙的熵增是否真的無解?解讀阿西莫夫《最後的問題》
    最後他們問Multivac「怎樣才能使整個宇宙的淨熵大幅度地減低?」這相當於問:「熱力學第二定律(用來解釋故事裡宇宙熵值的增加)的運作可以扭轉嗎?」計算機的回答:「目前的數據不足以得到有意義的答案。」因為書中人類當時的水平才剛到能夠儲存、轉化及直接地利用太陽的能量,他們一下子問這樣的問題,也真是難為Multivac了。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人類能夠進入平行宇宙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人類能夠進入平行宇宙嗎?,人類能夠進入平行宇宙嗎?不過霍金認為第一種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比較大,它認為宇宙有大有小,有老有新,它們就像是星球一樣,懸浮在一個巨大的空間中,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有可能像星球一樣,之間有引力相互影響, 在2007年的時候,科學家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信號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冷斑,其中完全是空的,沒有任何的正常的物質或者是暗物質,也沒有輻射,為什麼宇宙中會存在這麼怪異的景象,為了尋找這個答案
  • 宇宙中有可能存在和行星一樣大的生物嗎?
    那麼,宇宙如此的浩瀚神奇,宇宙中的生物,會不會顛覆我們的認知,比行星還要大呢?自從人類進入工業社會,我們的科技水平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對於宇宙,也有了更為宏觀上的認識,特別是近百年以來,很多天文學家都在茫茫宇宙中尋找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並且認為生命在宇宙中應該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存在,放眼整個宇宙,地球並不是最適合、最宜居的星球,所以,既然地球能夠誕生生命,那麼在宇宙中,也一定存在著未知的地外生命,只不過,至今仍然毫無進展
  • 人類進入四維空間,真的會獲得意外收穫嗎?答案有點讓人害怕
    人類進入四維空間,真的會獲得意外收穫嗎?答案有點讓人害怕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四維空間,在各種影視作品中,四維空間可是神的維度,在那裡面,不僅僅可以了解到三維世界所有的一切,而且還能夠擁有上帝的視角,在那些影視作品中,男女主角們往往誤入了這個神秘的空間,從那裡出來以後,他們就變成了現實世界中的救世主。
  • 論宇宙統一原理——陳氏宇宙模型
    ,然而這些宇宙模型對我們人類認識的宇宙的解釋度非常底。由電磁場和引力場給人類設下的隔閡,到本文完成寫作之前,沒有人能夠很好的統一它倆。如果一個宇宙模型對宇宙的詮釋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九,那麼可以說這個模型接近於真實宇宙。本文將從討論宇宙的根源出發,從宇宙統一、場統一、熵統一、波統一到黑洞詮釋、物質世界形成機理等進行逐一系統詮釋。
  • 各類文明在宇宙中謀生並不容易,黑暗森林法則真的成立嗎?
    筆者:三體-小遙科幻作品《三體》帶給人們的震撼,不僅是因為這裡描述了一個無比繁華的宇宙社會,更多情況下,各個文明之間的對抗很有可能威脅到人類文明的生存,我們未必處於有利地位。在此基礎上,該書的作者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提到了一個黑暗森林法則,顛覆了人們對宇宙的認知,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啟發。我們需要了解到,黑暗森林法則的基礎是生存和擴張,二者並不是同一個概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文明的發展方向。正如大自然中擁有物競天擇的生存法則一樣,宇宙中如果有無數文明存在,同樣存在巨大的競爭。
  • 雙子論與大統一模型
    雙子論可能沒人聽說過,它是一種檢測工具,用來檢測模型的穩定性,而大統一模型大家都應該聽說過,那就不介紹了,通過雙子論檢測過的模型可以判斷它的真偽(大部分是說科學理論模型),如果大統一模型沒有通過測試,那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世界不存在,另一種是規律從來沒有被人發現過,我們現在所發現的全是偶然現象,在這裡說明一下,大統一理論只是超宏理論的一部分,它並沒有考慮時空(規律都是在時空內的),所以只是關於宇宙規律的模型
  • 另一種可能更顛覆認知
    在三百多年前,相隔千裡的人交流只能使用緩慢的書信,而三百多年後,哪怕身處地球兩端也能實現零延時交流,這其中的進步和顛覆,遠不是用三言兩語就能夠詳細敘述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在我們身邊真的沒有外星生命的存在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液態水是孕育生命的必備因素,那麼土衛六和木衛三其實擁有生命的概率極高,因為它們的含水量遠遠超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