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易同源,凡學中醫者,欲進一步提高醫術,最好也把周易學好。然而別說把周易裡面晦澀難懂的卦辭爻辭背誦出來,單單要把周易裡的六十四卦名稱記住,也是件令人頭痛的事情。小泉在剛開始學習周易時,面對這密密麻麻的六十四卦,剛開始也有些頭大,但沒多久我又找出了規律並且結合我之前給大家介紹過的記憶方法,很快就把六十四卦給記住了,現在把我的記憶思路演示如下:
第一步,如圖1,按八卦取象歌記憶8個基本卦震、巽、離、坤、兌、乾、坎、艮,傳統記憶口訣為: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八個基本卦一定要背熟,如果寫不出來下面的步驟就難進行了。有些朋友可能連這八個基本卦都難記住,在此小泉再和大家說說記住這個八卦我自創的小秘訣。我是結合之前我給大家介紹過的字形字義聯想記憶法記住的,如觀察「震」字,「震」字上部的雨部首裡有四點,很像兩個陰爻,這就不難推出震卦是兩個陰爻在上面、一個陽爻在下面;觀察「兌」字,兌字上部也有兩點,看作是一根陰爻在上部,可以推出兌卦為一根陰爻在上面、兩根陽爻在下面組成;觀察「巽」字,巽字有兩點在下部,可看作是一根陰爻在下面,因此推出巽卦由兩根陽爻在上、一根陰爻在下所組成。八卦取象歌結合字形字義聯想法一起記憶,要記住這八個基礎卦是件很輕鬆的事情 。
第二步,如圖2,按八個基本卦,把64卦分布在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宮,每宮八個卦,找出每個宮的變化規律。以第一宮乾宮為例,大家仔細看,乾宮中的第二卦即姤卦,由本宮基礎卦乾卦變動初爻而得;第三卦由姤卦變動第二爻而得遁卦;第四卦由遁卦變動第三爻而得否卦;第五卦由否卦變動第四爻而得觀卦;第六卦由觀卦變動第五爻而得剝卦;第七卦由剝卦變動第四爻而得晉卦;第八卦由晉卦直接變動內卦即下面三爻同時變而得大有卦。其它七宮都有一模一樣的變化規律,見上表中標紅色部分即變化爻,變化順序就很清楚了,只要記住第一步中的本宮基本卦,就可以按變化規律推出後面的七個卦;
第三步,知道了64卦的爻變規律,有些朋友會發現64卦的卦名也不好記,為方便記憶,再分別按八個宮裡面八個卦卦名的順序編諧音/聯想記憶口訣,我編的口訣如下(大家也可以編自己喜歡的口訣,我自編的主要是提供思路,供大家參考):
乾宮:天后頓痞觀剝晉大有。(對比:天姤遁否觀剝晉大有)
兌宮: 怎困萃鹹?講謙過歸妹(對比:澤困萃鹹,蹇謙過歸妹)
離宮:火旅鼎未濟,忙喚訟人(對比:火旅鼎未濟,蒙渙訟人)
震宮:雷鬱解,恨生井過隨(對比:雷豫解,恆升井過隨)
巽宮:風小敘家人,亦無忘吃喝一盅(對比:風小畜家人益無妄噬嗑頤蠱)
坎宮:水節屯雞隔瘋明師(對比:水節屯濟革豐明師)、
艮宮:山被大畜損,鬼跡不見(對比:山賁大畜損,睽履孚漸)
坤宮:地富臨太壯怪需比(地復臨泰壯夬需比)。
以上口訣怎麼理解呢?我舉個例子,比如看乾宮口訣為「天后頓痞觀剝晉大有」,由天推出乾卦,因乾卦也代表天,由後字推出姤卦,由頓字推出遁卦,以此類推。
記住了自編的口訣,再結合前面說的爻變規律,大家試著在紙上按卦宮順序寫下六十四卦,是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朋友們,你有更好的記憶方法嗎?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