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第1卦_乾卦(乾為天)_乾上乾下,代號是7:7 ,主卦和客卦都是1卦乾卦 ,三條爻當位,三條爻不當位,不存在有應關係 。卦象是天,特性是強健。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卦辭為"元亨利貞"。乾卦主顯,是"顯學",坤卦主隱,是隱學。兩卦不可分割,乃是一個整體,是萬物運動最本質的過程。乾卦講的是一個事物從發生到繁榮的過程,即春生--夏長,與坤卦相反,坤卦講秋收冬藏的過程。
卦為主卦,上卦為客卦。主方和客方都很強健,主卦和客卦的陽數比是1:1,是二個最大陽數的比,主客雙方勢均力,雙方都有強大的力量,也都有同樣的高亢缺點,可以是強健的競爭者,也可能是雙贏的合作者,關鍵在於主方如何巧妙地處理 。
乾卦原文
乾。元,亨,利,貞。象曰: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白話文解釋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貞卜。《象辭》說:天道剛健,運行不已。君子觀此卦象,從而以天為法,自強不息。
元亨講的內卦,利貞講的外卦。乾卦主顯,是"顯學",坤卦主隱,是隱學。兩卦不可分割,乃是一個整體,是萬物運動最本質的過程。乾坤二卦也是六十四卦的綱要,因為乾坤二卦變化的過程當中,了其他所有的卦。乾卦講的是一個事物從發生到繁榮的過程,即春生--夏長,坤卦則相反,講的是秋收---冬藏的過程。
"元亨利貞"為乾之四德,是天道的本質,核心就是一個生字。《繫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可以區為分四個層次歷然的階段,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與四時相配,元為春生,亨為夏長,利為秋收,貞為冬藏。這個動態的過程發展到貞的階段並未終結,而是貞下起元,冬去春來,開始又一輪的循環,因而生生不息,變化日新,永葆蓬勃的生機。
"首出庶物,萬國鹹寧。"這兩句是指把天道運行的規律應用於人事所創造的業績。"首出庶物"是就物質生產的管理而言的,"萬國鹹寧"是就社會政治的管理而言的。
《周易》認為,天地無心而成化,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無思慮,無目的,儘管通過自然的運行"保合太和",卻不會有什麼自覺的管理行為,管理行為是人類所特有的,必須設定一個價值取向和管理目標,自覺地經營謀劃,合理安排。天地無心,人類有心,天地無為,人類有為,這是宇宙的自然史與人類的文明史的根本區別所在。管理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天能生物而不能辨物,地能載人而不能治人,天與人各有不同的分職。管理之所以可以,是因為人類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順應自然界的和諧規律來參贊天地之化育,促進事物的發展,在物資生產方面可以"首出庶物",促進物產豐富,經濟繁榮,在社會政治方面可以"萬國鹹寧",促進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斷易天機》解乾象徵天,六陽爻構成乾卦,為《易經》六十四卦之首。純陽剛建,其性剛強,其行勁健,大通而至正,兆示大通而有利,但須行正道,方可永遠亨通。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剛健旺盛,發育之功;萬事順利,謹防太強。得此卦者,天行剛健,自強不息,名利雙收之象,宜把握機會,爭取成果。女人得此卦則有過於剛直之嫌。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時運:臨事剛健,自強不息。財運:施比受有福,不利買而利賣。家宅:積善有餘慶;女子過剛宜慎重。身體:保健有恆。傳統解卦這個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疊。象徵天,喻龍(德才的君子),又象徵純粹的陽和健,表明興盛強健。乾卦是根據萬物變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貞」為卦辭,表示吉祥如意,教導人遵守天道的德行。大象:剛健,自強不息。運勢:飛龍在天,名利雙收之象,宜把握機會,爭取成果。事業:大吉大利,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自有天佑,春風得意,事業如日中天。但陽氣已達頂點,盛極必衰,務須提高警惕,小心謹慎。力戒驕傲,冷靜處世,心境平和,如是則能充分發揮才智,保證事業成功。經商:十分順利,有發展向上的大好機會。但切勿操之過急,宜冷靜分析形勢,把握時機,堅持商業。
道德,冷靜對待中途出現的困難,定會有滿意的結果。求名:潛在能力尚未充分發揮,只要進一步努力,克服驕傲自滿情緒,敬業修德,以淵博學識和高尚品質,成君子之名。婚戀:陽盛陰衰,但剛柔可相濟,形成美滿結果。女性溫柔者更佳。決策:可成就大的事業。堅持此卦的剛健、正直、公允的實質,修養德行,積累知識,堅定信念,自強不息,必能克服困難,消除災難。
第一卦的哲學含義乾卦所包含的範圍是:凡是積極向上的、剛健有力的、權威的、圓形的、男性長輩、珍貴的、富有的、寒冷的、堅硬易碎的、在上的等事物,都歸於乾卦。六十四卦中乾用來象徵天、陽、日、君、父、夫、圓、玉、金、冰、寒、馬、赤色、快速、快車、不知疲倦等。乾與人體對應的部位是:頭、首、胸部、大腸、肺、右足、右下腹、精液、男性生殖器等。六十四卦之中的乾,是兩個乾卦同卦相疊而成,象徵天,用龍來喻指有德才的君子,又象徵純粹的陽和健,表明興盛強健。乾卦是根據萬物變通的道理,喻示吉祥如意,教導人們順天道而行。乾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是64卦之根本,稱為祖卦。《序卦》講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其指出:「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意思是以乾卦為天,以坤卦為地。有天地才能化生萬物。乾代表陽剛勁健的主動力,坤則是承受力,兩者相摩相蕩而變化生出萬物。就是說把它放在首位是有原因的。易經認為,天地是萬物的本源,乾坤象天地,六十四卦象萬物,天地在萬物之先,所以乾坤居64卦之首,屯蒙諸卦列乾坤之後。乾卦以天為象徵形象,認為天體現著元始(元)、通(亨)、和諧有利(利)、正固持久(貞)四種德性,其所以如此,在於天乃積聚諸陽氣而成,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諧而各有其利,堅固貞正而得其所終。這種運行不息的陽氣,變化無窮,沿春、夏、秋、冬四季循環往復,制約、主宰著整個大自然。因此,《易經》讚美天,事實上是讚美陽剛之德,從義理上引申講其中揭示了強者的進取哲學,勉勵人們要效法天的剛健精神,奮發進取,自強不息。《象》中這樣解釋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裡指出:天道運行周而復始,永無止息,誰也不能阻擋,君子應效法天道,自立自強,不停地奮鬥下去。乾卦屬於上上卦。《象》中這樣來斷此卦:困龍得水好運交,不由喜氣上眉梢,一切謀望皆如意,向後時運漸漸高。
周易第一卦用九詳解
見群龍無首,吉。
出現龍群,看不出首領,吉利。
解讀:
用陽為乾卦所特有,說明如何使用陽的概念。陽代表天的性質,龍是陽的鮮明形象,乾卦的六條爻辭具體描述了龍的特性,潛、惕、躍、飛,都表現出了龍的強健,然而,龍也有"亢"的缺點,這個缺點使得龍愛爭霸。主客雙方關係中,如果主方具有龍的特點,又克服了"亢"的缺點,就能夠與客方一起;如果客方也如此,雙方都不爭霸,就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這局面對於主方來說是吉利的。在此,"吉",仍然是針對主方說的,因為別卦是以主方為觀察情況的基點。乾卦加了這條用陽,特別強調運用陽的強健性質的時候,不要忽略其"亢"缺點。
用九,即首尾交接,天人合一。《易經》中,只有兩卦是有七個卦辭--乾卦與坤卦。周文王在乾卦的用九中寫道:"見群龍無首,吉。"為什麼呢?一般形容群龍無首,多是貶義詞,但周文王卻說群龍無首是吉。其實確實如此,如果大家已成為龍, 或成為成熟的領導者,每個人都可以做好自己的工作,那當然是吉,這就是群龍的境界。在此,人人都可以成長,人人都可以成為領導者,每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成為出類拔萃的領導者。最高的領導者不以領袖自居,不是每天在提醒人家:別忘記我還是局長、市長或書記。不用提醒,人家自然會尊敬你,都能夠自然而然 地把工作做好。如果能夠達到這種境界,那就是一種忘我的理想狀態。群龍:人人如龍。無首: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周易第一卦初九爻詳解
初九爻辭
初九。潛龍勿用。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白話文解釋初九:潛藏的龍,無法施展。《象辭》說:潛藏的龍,無法施展,因為初九陽爻處在一卦的下位,所以壓抑難伸。
解讀1:龍隱地道,便稱作"潛龍",龍性乃是陽性,是向上的。初九爻本來自坤卦。為地道中一陽元初生。因時因地,皆還不能有所作為。故爻辭為"勿用"。
解讀2:這是乾卦第一爻的爻辭,第一爻是主卦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動,這條爻是陽爻,象徵主方積極主動地謀取和擴大自己的利益,比如說,創新、創業、投資、進攻、求職、示愛,等等。龍是富有活力和強健的象徵,常言"龍騰虎躍"。在這裡,龍代表主方。主方積極主動,努力進取,是正確的行動。但是這種行動與客方有牴觸。"潛龍",把活力和才能適當潛藏起來;"勿用",不要用。但是,不是說完全不要用,而是說在"潛藏"意義上的不要用,而是說要適當地用,避免和客方牴觸,遇有牴觸,就要設法避讓。只要注意避讓牴觸,主動積極的行動是正確的。主方應當儘量做好客方希望和要求做的,避免做客方不希望、或者沒有要求做的事。如果不"潛",不"勿用",則可能遇到麻煩,情況可能會變得不利於主方。
結構分析:第一爻位置是陽位,這條爻是陽爻,陽爻在陽位,當位,然而與四陽不有應。表明主方的積極主動是對主方有利的潛在因素;不有應表明這種有利的潛在因素並不是真正的對主方有利的因素。主方不可盲目行動,應當耐心地等待時機,"潛龍,勿用",在發現有機可乘的時候,立即行動。
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平:得此爻者,宜沉穩待機,若一動作即生災疾,謀事不利,謹防小人。做官的會有阻力。經商的會有阻滯。女命則興家業,孕生子。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時運:培養實力,等待機會。財運:宜守不宜攻。家宅:娶妻小心。身體:保養為宜。初九變卦
初九爻動變得周易第44卦:天風姤。這個卦是異卦(下巽上乾)相疊。乾為天,巽為風。天下有風,吹遍大地,陰陽交合,萬物茂盛。姤(gǒu)卦與夬卦相反,互為「綜卦」。姤即媾,陰陽相遇。但五陽一陰,不能長久相處。
初九爻的哲學含義乾卦第一爻爻辭釋義:初九:潛龍勿用。經文意思是:身居下位,時機還沒有成熟,所以應當像潛藏的龍一樣不要施展你的才幹。「初九」是本爻的序位。我們前面說過,六爻由下而上的位序是初、二、三、四、五、上。陽爻用「九」來表示,陰爻用「六」來表示。初九就是指位序最下的陽爻。初九:潛龍勿用。的意思是:龍潛伏著,不要有所作為。從卦象上看,初九屬於陽爻居於剛位,屬於得位。而九二的位置也是陽爻,位於初九之上,兩爻同性相斥,屬於比關係。初九雖然不甘居下,但是被九二所壓制,剛健的陽氣被埋在了地下。初九縱然有再高的才能,位置低,即使不服氣,也要學會隱忍。潛伏在水中的巨龍,發揮不出作用,是因為地位低下。這個卦象隱喻事物在發展之初,雖然有發展的勢頭,但是比較弱小,所以應該小心謹慎,不可輕動。
周易第一卦九二爻詳解
九二爻辭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白話文解釋九二:龍出現在大地上,有利於會見貴族王公。《象辭》說:龍出現在大地上,喻指君子走出了壓抑的低谷,正開始謀取能夠廣泛施予德澤的社會地位。
解讀1:初九、九二爻同為地道,九二爻乃是地道之中乾元累積足夠,即將衝出地道,彰顯乾元之德的時候。因而爻辭有"見龍在田","見"是出現的意思。"利見大人"的"見"是拜見等意思。當然,這裡的拜見肯定不是所謂的"九五"爻。因為在九五爻也有"利見大人",不然,九五到哪裡見大人去?因此,九二爻所見的大人,相當於今天我們所說的"貴人",就像一個初出校門的學生,無論你有怎樣的才華,還需要有伯樂和慧眼者啊。這裡初九通過累積學習到了九二,自然有初露鋒芒之象。
解讀:2:第二爻是主卦中爻,代表主方素質,這條爻是陽爻,象徵主方素質良好,比如說,主方有資金、有地位、有權力、有實力、有技術,等等。龍是力量的象徵,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在這裡,龍代表主方。"見龍在田",爻辭中的"見"有"現"的意思。主方應當充分顯示自己的能力,把自己表現為一個對客方有重要作用的"大人","利見大人"。如果主方不能把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充分顯示出來,不"見龍在田",不把自己表現為一個對客方有重要作用的"大人",情況就不一定對主方有利。
結構分析:第二爻位置是陰位,這條爻是陽爻,陽爻在陰位,不當位,並且與五陽不有應。不當位表明這是對主方不利的潛在因素,一方面,主方可能為自己的良好素質而自滿,缺乏從客方吸取補益的要求;另一方面,主方的良好素質可能被客方竊取,遭受損失。不有應表明客方素質也良好,客方沒有竊取主方利益的要求,這主方的良好素質還不是真正的對主方不利的因素。不過,主方還是應當保護自己的利益,避免不利因素發生。"見龍在田",田是出莊稼的地方,龍不駐守海底龍宮,也不上天造雨,而在田野守衛莊稼,並且守衛莊稼時展示出巨大的威力,"利見大人",這些都強調保護主方自己利益的重要。
解讀1:"乾乾"是奮鬥不息的意思,好比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這裡來的。爻辭的意思是:君子終日勞累奮鬥不息,朝夕警惕憂患,感覺前行的道路困難重重。是:這是沒有錯誤的。九二升至人道之初,剛從地道中突破出來,於人於己,都是人道的開始,也是需要累積學習的,加上乾元本身具有奮鬥不息的品德,從初九到九三,內卦結束,一直秉持乾元之德,乾為日,固有終日乾乾之象。"夕惕若厲",是因為九三處在內外變化之際。或內或外,或上或下,三爻的努力全在於此。
解讀2:第三爻是主卦上爻,代表主方態度,陽表示主方態度強硬。同時,第三爻是對第二爻的補充,第二爻是陽,第三爻也是陽,這表示主方素質很好。在強硬態度中,可能表現出傲慢、粗暴等缺點。"君子"指品性好的人,傳統上"君子"多指男性。這裡,"君子"指主方。主方應當克服自己的缺點,勤勤懇懇地工作,"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在客方挑戰前,如果主方不虛心聽取客方意見,過於表現自己,對主方自己來說是危險的,"厲"。如果主方注意克服自己的缺點,只要盡力而為,虛心謹慎,努力工作,即可"無咎"。"厲無咎",意為即使處在危險的境地,也能順利度過,"雖處危地而無咎也。 "
結構分析:第三爻位置是陽位,這條爻是陽爻,陽爻在陽位,當位,然而與六陽不有應。表明主方強硬態度是正確的,主方需要強硬態度以保護自己的利益,並且在與客方的較量中取得優勢,這是對主方有利的潛在因素。然而,客方態度也強硬,客方並不接受主方壓抑,這潛在的有利因素沒有成為現實。由此,主方須要繼續努力增強自己的素質,"君子終日乾乾",切不可盲目自滿,要保持對客方的警惕,"夕惕若,厲無咎"。
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吉:得此爻者,會得到貴人的提拔。做官的會遇到明主,身居要職。讀書人考試能獲得佳績。經商者獲利。女命逢之,則又富又貴。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時運:得貴人之助,有發展機會。財運:開始漲價,官方採購。家宅:婚姻大吉。身體:運動健身。九二變卦
九二爻動變得周易第13卦:天火同人。這個卦是異卦(下離上乾)相疊,乾為天,為君;離為火,為臣民百姓,上天下火,火性上升,同於天,上下和同,同舟共濟,人際關係和諧,天下大同。
九二爻的哲學含義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爻辭釋義:龍出現在田野之上,有利於見到大人物來發展自己。見:在這裡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是出現的意思,一種是見到的意思。本爻辭的意思是:龍出現在田野上,適宜見到大人。從卦象上看,九二屬於陽爻居於陰位,屬於失位,但是位於下卦之中,居中。二為地之上,表示龍已經嶄露頭角,才華受到注意了,這時見到大人是有利的。因為這個時候雖然具備了一定的能力,但是還很有限,如果有遇到大人物,可以獲得進一步的磨練和栽培,另外若得到大人物的提攜,會更加順利。這個大人就是自己的貴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舜的經歷,舜在耕田、捕魚時,由於表現優秀,被堯所賞識,舜就是「利見大人」。如果從人的一生來看,這一階段相當於25-35歲左右,表明經過一定時期的學習和積累,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到了漸露頭角、一展身手的時候,這個時候,若是有貴人相助,會更有利於成功。
周易第一卦九三爻詳解詳解
九三爻辭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象曰:終日乾乾,反覆道也。白話文解釋九三:有才德的君子始終是白天勤奮努力,夜晚戒懼反省,雖然處境艱難,但終究沒有災難。《象辭》說:君子整日裡勤奮努力,意思是反覆行道,堅持不舍。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平:得此爻者,會往來不停,財利難獲,凡事不認真計劃,躁動者會有損失。做官的會身兼重職,且事多繁冗,如果能保持憂慮和謹慎的態度則沒有過失。女命逢之,性躁,難成為賢內助。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時運:功名未顯,戒慎免咎。財運:日夜防範,可脫險獲利。家宅:勤儉保家;不宜攀結高親。身體:小心保養。
九三變卦
九三爻動變得周易第10卦:天澤履。這個卦是異卦(下兌上乾)相疊,乾為天,兌為澤,以天喻君,以澤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咥(咬)人」。因此,結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兌柔遇乾剛,所履危。履意為實踐,卦義是腳踏實地的向前進取的意思。
九三爻的哲學含義:爻辭釋義:乾乾:本是指太陽的運行不止,在這裡比喻君子勤勉不懈。惕:有敬的意思,小心謹慎、警錫,夕惕若:是說晚上也要保持警惕的樣子。厲:是指危險。咎:是指災害。歷無咎:是說時刻保持警惕,這樣雖然存在著危險,但是不會造成災難。本爻辭的意思是:君子整天自強不息,勤勉不懈,晚上還時刻保持警惕。這樣雖然會存在著危險,但是不會造成災難。九三是陽爻,也稱為剛爻,在《易經》的用例之中,剛爻為君子,柔爻為小人。《繫辭》中說:二多譽,四多懼,三多兇,五多功」本爻也是處於「多兇"之中。《文言》之中這樣解釋此爻:九三本身過剛,做亊又不適中,成了上不挨天,下不挨地的人,所以需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並根據變化了的時亊而隨時加以警惕,這樣做,即使遇到危險,也不會有災難的發生。從卦象上看,九三位於下卦,無法確知下—步的進展,唯有本者乾卦的精神,日夜精進。雖然從初九和九二的發展來看,陽氣是呈增長趨勢的,由「潛龍勿用」到「見龍在田」,按照這個趨勢,陽氣應該逐漸上升,但是,亊情發展並不是如此簡單,事情並不一直都一帆風順的。不過如果保持勤勉和警惕,即使有危險,也不會造成災難。《象》中這樣解釋本爻:「終日乾乾」,反覆道也。這裡指出:「整天自強不息」,是因為要避免出現反覆,不敢有絲毫大意。「九三」這個位置,位於下卦的結束,而且乾卦之中,從前兩卦的趨勢來看,正處於陽氣上升階段,但是由於在下卦,可以前雖還不明朗,甚至可以說是前途未卜。所以要保持一種勤奮而警覺的心理狀態,也是亊功上正在進取以求成就者要經歷的一個心理階段。這個階段的人和剛剛畢業的學生有些相像,剛剛學業有成,自信滿滿,但是,社會是一個江湖,是否能在這裡陽出一番天地還是未知數。進入社會中遇到的困難,遠超出在學校時單純的想像,會發現許多的前所未知的困難。從人的一生來看,本爻所代表的時期應該是35-45歲左右,這個時期人生事業處於不上不下、壓力最大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滿要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否則,就可能就會半途而廢了。
周易第一卦九四爻詳解詳解
九四爻辭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白話文解釋九四:龍也許跳進深潭,沒有災難。《象辭》說:龍也許跳進深潭,表示可以有所作為而沒有災難。
解讀1:九三的累積壯大,終於到了人道的繁榮時刻。無論是資歷還是才能都到了。這個時候剛來到上卦的九四,由於自身乾元、龍性的影響,自己又不甘落後了,一門心思,想攀上新的高峰,即是九五、上九的天道。所謂人都求一個發展的極致,這裡也是一樣。"或躍在淵"的或在這裡可以理解為一種嘗試,嘗試著上躍,上躍不行,則暫居淵中,以待時、位。為什麼佔語是無咎?因為九四在人道的才能、經驗的累積將足未足,嘗試性的上躍,是沒有錯誤的。
解讀2:第四爻是客卦下爻,代表客方行動,陽,表示客方積極主動地謀取和擴大自己的利益,比如說,創新、創業、投資、進攻、求職、示愛,等等。爻辭中暗示的"龍"指主方。雖然,代表客方的經卦也是乾卦,但是由於這是從主方的角度看雙方關係,在"或躍在淵"中的主語是"龍",與第一、二爻中的"龍"的意思是一致的,代表主方,不代表客方。這個爻辭中的"淵"象徵客方的行動,主方只能在客方限定的範圍內行動,"或躍在淵"。如果主方按客方要求行動,則無所罪怪,這是一條界限,"或躍在淵,無咎"。如果主方行動超越了客方規定的範圍,就可能受到罪。
結構分析:第四爻位置是陰位,這條爻是陽爻,不當位,並且和一陽不有應。不當位表明客方的積極主動可能損害主方的利益,是對主方不利的潛在因素;不有應表明客方的積極主動與主方的積極主動有矛盾,由於這矛盾的存在,這潛在因素不能成為事實。因此,主方必須謹慎行動,"或躍在淵",這是客觀形勢的需要,不要怪罪主方,"無咎"。
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平:得此爻者,百為艱難。做官的會停缺待職,等待機會。女命逢之,則安樂富貴也。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時運:一舉成名。財運:物價高漲,可保無咎。家宅:有一時振興之象。身體:繼續健身。九四變卦
九四爻動變得周易第9卦:風天小畜。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巽)相疊,乾為天,巽為風。喻風調雨順,穀物滋長,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須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為。
九四爻的哲學含義:爻辭釋義:本爻辭的意思是:龍或躍上天空,或停留在深淵,只要根據形勢的需要而前進,就不會有錯誤。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人生啟示此爻給人的啟示是:進退有據。從卦象上看,九四開始進入上卦,屬於陽爻居於柔位,失位,顯得不夠安穩,所以卦辭中出現了「或」,並不確定。但是,這種不確定,或上或潛,由於是配合時位而變,反而是正確的表現,所以沒有過錯。在乾卦之中,前幾爻是指龍要隱忍、精進,到了第四爻,進人了上卦,「龍"主觀上覺得自己的力量積聚得可以了,因此有時就躍躍欲試,想一試身手。但是,因為情況並不是十分有利,因為九四處於陽氣曲折發展、上升的時期,陽氣沒有強大的足可以戰勝陰氣的程度,所以九四雖然想蠢蠢欲動,但是要把握好情況,該進時則進,該退時則退。
周易第一卦九五爻詳解詳解
九五爻辭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白話文解釋九五:龍飛騰在空中,有利於會見貴族王公。《象辭》說:龍飛騰在空中,意味著君子大有所為。
解讀1:龍、乾元本屬天道,九四返回九五,進入天道,就像人回到家一般自由自在,如魚得水。真是"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遊"。這時候,無論是地位、才智,都達到了成熟階段,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而那片天空就是你要找的"大人"所提供給你。
解讀2:這是乾卦第五爻爻辭,代表客方的素質。這條爻是陽爻,象徵客方素質良好。這裡的"龍"指主方。這條爻辭深刻地表達了客方的良好素質有利於主方,開闢了任主方這條"蛟龍"騰飛的廣闊"天空",主方應當利用良好的機遇,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結構分析:第五爻位置是陽位,這條爻是陽爻,陽爻在陽位,當位,然而與二陽不有應。當位表明客方的良好素質是對主方有利的潛在因素,不有應表明在素質方面不存在主方和客方的陰陽和諧關係,不存在主方自然從客方素質得益的可能,主方應當積極主動地從客方的良好素質奪取利益,"飛龍在天",並且展現出自己的全部威力,"利見大人"。
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吉:得此爻者,會遇到貴人,謀遂志得。做官的會飛黃騰達。女命則兼男權,難免孤獨。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時運:直上雲霄。財運:五穀之類的貿易,物價飛升,有官府支持。家宅:富貴之家。身體:蒙天所召,不吉。九五變卦
九五爻動變得周易第14卦:火天大有。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離)相疊。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乾,為天。火在天上,普照萬物,萬民歸順,順天依時,大有所成。九五爻的哲學含義:從卦象上看,九五屬於陽爻居於剛位,五爻是君主之位,是整個卦中最高領導之位。縱觀從初九、九二、九三、九四,到九五這裡,表達了事情發展的一個過程,龍所象徵的陽氣經過與陰氣的一番抗爭,終於飛上天空,像正午的陽光一樣普照大地,萬物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中,好運氣正是如日中天。《象》中這樣解釋本爻:「飛龍在天」,大人造也。這裡指出:「龍飛翔在天空」,象徵德高勢隆的大人物一定會有所作為。如果從個人的發展來講,九五這一爻好比一個有才能的人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迎來了大展宏圖的機會。本人登上了高位,可以大有一番作為了。佔得此爻,表示事業蒸蒸日上,人生得意,運勢非常好。如果從一個國家的角度來看,佔得此卦,可能表示國家將在出現重大事件,舉行盛大的活動,國家首腦會親臨現場。
周易第一卦上九爻詳解詳解
上九爻辭
上九。亢龍有悔。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白話文解釋上九:升騰到極限的龍會有災禍之困。《象辭》說:升騰到極限的龍會有災禍之困,這是警戒人們崇高、盈滿是不可能長久保持的。
解讀1:亢龍,龍飛過高,就叫亢,剛過易折也是這個意思。這一爻秉持了一個自然宇宙的規律,就是陰陽的相互變化,一種事物從來沒有無限制的興盛下去。生的另一面就預示著死亡。乾卦從初九累積發展到上九,已經達到一個極致,所謂陽極生陰,此時乾卦中生出一絲坤元來,這就是坤卦的初六:履霜,堅冰至。他這是在告訴我們,坤元開始凝聚了。"亢龍有悔"的悔就是指的這一絲坤元。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解讀2:這是乾卦第六爻爻辭,代表客方態度。這個爻是陽爻,象徵客方態度強硬。主方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和成績,又不大愛聽別人意見,就有可能一意孤行,從而可能招致由態度強硬的客方來的麻煩、使自己受到損失,為自己的高傲態度後悔,正如爻辭告誡"亢龍有悔"。所以,"亢龍有悔"這句話不是針對客方說的,而是針對主方說的。客方態度是客觀存在的條件,主方需要適應這個條件約束自己的行為。如果主方謹慎從事,為龍而不亢,則不致有悔。"亢"(kàng),高,高傲:高亢。
結構分析:第六爻位置是陰位,這條爻是陽爻,陽爻在陰位,不當位,並且和三陽不有應。不當位表明客方的態度強硬,是對主方不利的潛在因素,主方有可能受到客方的壓抑;不有應表明主方態度也強硬,不接受客方壓抑,這不利的潛在因素並沒有成為真正的對主方不利的因素。然而,第六爻是對第五爻的補充,第五爻和第六爻都是陽爻,表示客方素質非常好,實力非常強大,因此,客方可能強硬過分,顯得傲慢與粗暴;另一方面,第三爻是對第二爻的補充,主方態度也可能強硬過度,也表現得傲慢和粗暴。主方和客方都是"亢龍",主方的傲慢與粗暴有可能激勵傲慢的客方更粗暴,從而使主方受到損失,主方為之悔恨,"有悔"。
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兇:得此爻者,有過剛取兇之禍,五十以後者不壽。做官的會退職,或遭貶。女命逢之,其性必悍,難成為賢內助。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時運:由滿招損,退而自省。財運:過盈則必有虧。家宅:婚嫁不利。身體:命在旦夕。上九變卦
上九爻動變得周易第43卦:澤天夬。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兌)相疊。乾為天為健;兌為澤為悅。澤氣上升,決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潤萬物。五陽去一陰,去之不難,決(去之意)即可,故名為夬(guài),夬即決。
上九爻的哲學含義:從卦象上看,此爻處於上九的位序,身居全卦最上一爻,陽爻處於柔位,屬於失位,所以情勢對其很不利。「亢龍」是說龍飛得太高了,陽氣盛到了極點。物極必反,陽極則衰,如日中則側,不可能長久下去。《文言》中說:「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亢」的含義,是指只知道前進,卻不懂得後退;只知道生存,卻不知道還有死亡;只知道得到東西,卻不知道還有喪失的時候;看來唯有聖人才知道這一切。知道進退生存的道理,就會在處理這些問題上,不失正道原則,這豈不是唯有聖人才能做到嗎?《象》中這樣說道:「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這裡指出:龍飛得過高,會有災禍或後悔之事」,因為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了盡頭,必將走向自己的反反向。
乾卦人生智慧:
乾為天。兩個「天」疊在一起,示意天外有天,天是廣大的深遠的。但人們又將國家、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稱為「天」。由此,乾就不僅指天體、天空了。乾卦代表《易經》的最根本精神——生生不息,自強不息。
乾卦的整體卦意是象徵天,剛健、充實、主動。具有剛、健、強、進的特性。 人的一生,處境總會有起起落落,令人感到難以把握。但是,不管處於什麼樣的境況際遇,人都必須剛強堅定,積極奮鬥,這一點無可置疑。因為,只有在奮鬥不息,不斷磨礪自己的過程中,才能把握機遇,從困境中掙脫出來,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 歷史上、社會中,會有一些人,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在生意上節節取勝,大賺特賺,或在仕途上節節高升,連任要職的時候,時常被勝利衝昏了理智,繼而坐享其成,不思進取。這樣的情況,最要不得,最須以乾卦卦辭為人生的信條。乾為健,強健堅定,不知疲倦之意,是一切剛強進取的象徵。乾卦以「龍」為剛陽的象徵,勉勵人們仿效「天」的剛勁強健、積極奮發。卦中爻位以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的不同階段為特徵,層層遞推,展示了陽氣萌生、發展、興盛到最終衰竭消亡的變化過程。揭示了事物從初生到物極返終,陽極生陰的哲學道理。所以,當工作、事業發展順利時,更需要不懈奮鬥,更需要小心謹慎,就如常言所說的「小心駛得萬年船」。否則,就容易盛極而衰,走下坡路,從而一蹶不振。 乾卦的爻位以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的不同階段為特徵,可用以下的結構形式對人生的不同階段加以解釋。 旺極而衰(亢龍) 大展身手(飛龍) 待機而發(躍龍) 警惕奮進(惕龍) 初露鋒芒(見龍) 潛藏勿發(潛龍) 在人生的歷程中,每一個人的處境總會忽高忽低,總會有順境與逆境。在處境困難或力量還很微弱的時候,就要勇於面對困難,集聚力量,暗中充實實力,等待時機,隱忍待發,切不可意氣用事,輕舉妄動,所謂「潛龍潛藏勿發」。在力量稍有增強但仍不夠強大之時,須「君子善假於物也」,即要善於藉助他人的力量來幫助自身從困境中脫穎而出,謀求進一步的發展,所謂「見龍初露鋒芒」。隨著發展,實力逐步增強,已脫離困境,工作、事業也發展順利的時候,切須更加勤勤懇懇,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得失盈損,繼續積極努力,恰如古語所言「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因為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順利中常潛藏著不順,勝利中常潛含著失敗,「福兮禍所依」,所以切忌驕傲自大,只有「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所謂「惕龍警惕奮進」。在實力更加強大的時候,小心謹慎顯得尤為重要,此時更要善於把握機遇,兢兢業業,奮鬥不已,所謂「躍龍待機而發」。在事業發展到頂峰,人生達到輝煌的時候,此時最需要竭力挖掘自身全方位的潛能,調動周圍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發揮一切可以發揮的能量,實現更加宏偉的藍圖,所謂「飛龍大展身手」 。人生走到了最最輝煌的時候,應善於適時而變,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其轉化性,即陽極而轉陰,每一個人都要注意防止「物極必反」,做人做事不要走到盡頭,要知進退懂存亡,所謂「亢龍旺極而衰」。
乾卦的爻位給予了我們這樣的啟示:人生在世,起起伏伏,如同潮漲潮落,月圓月缺,但無論處於生命的哪一個階段,每一個人,都必須胸懷大志,剛強進取,自強不息,奮發不已。堯舜是我國古代的聖君,而舜帝是堯帝通過考察後,發現他具有歷艱險而不畏、處風浪而泰然的堅強意志,才決定他作為帝位的接班人。當這消息一傳開,那些心懷鬼胎的人就散布種種謠言。面對著各種謠言,堯決定用事實來反駁。於是,堯帝對舜又進行嚴格的考驗。舜對各種流言也泰然處之,勇敢地接受各種考驗,最後,終於用事實來證明了一切。這個典故正好是乾卦第三爻的意象,整個乾卦引申的義理是君子處事要自強不息,而且第三爻表示,當事業順利發展的時候更要小心謹慎、奮鬥不息。典故中舜帝雖然經歷了艱難的磨練,經受了堯的種種考驗,擬定為帝位的接班人,但他並沒有因此放鬆鬥志,他還在繼續奮鬥。
就如毛澤東詩詞中所寫到的:「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階段性,處於哪個階段,應該怎樣做就怎樣做,不可操之過急,也不可坐以待斃。在機遇尚未到來的時候,應該隱忍待機,不要在不適宜的階段,無效地表現自己,而應該在低潮的時候,千方百計充實自己,就像海綿一樣,先盡力地吸進大量的水,然後靜靜等待釋放的時機。常言所說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就是這樣的道理。另外,要強調的是,一個真正符合乾卦「剛強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的人,決不會因為中途受挫而退縮,決不會因為沒能達到目標而痛苦不已。退縮和痛苦只能說明人的一種脆弱,只能表明對自身能力的一種否定。退縮只會一事無成,痛苦只會傷害自己,它們只會讓人們更沒有力量去繼續努力,完成該完成的事業,做完該做的事情,更無法以一顆平常心自強不息。任何困難,都必須勇敢地去面對,必須運用人生的智慧去解決困難,擺脫困境。不必退縮,不必痛苦,只要認真地努力地去奮鬥,去拼搏,就已經可以無憾無悔,而有憾有悔的是沒有努力去做,甚至碌碌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