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中國文化的鼻祖,很多中國文化都是從周易衍生出來的。最早有三種易經,在《周禮·春官》有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連山和歸藏沒有單獨的書,散落到卜卦算命、陰陽風水中,只有周易有單獨著作。
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經》主要是周文王寫的,所以說「文王拘而演《周易》」。《傳》是用來解釋和拓展《經》的,主要是孔子寫的,包括十篇,所以叫《十翼》。「翼」就是翅膀,加上這十翼易經才飛起來。十翼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共有十篇,本篇學習《說卦》傳,古文就不逐字翻譯了,挑重點來講。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神明而生蓍。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這段主要講蓍、卦、爻等概念是怎麼產生的,蓍就是卜筮用的蓍草,卦是從陰陽變化產生的,又有剛柔所以有爻。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這裡涉及到「三才」的概念,三才就是「天、地、人」。《三字經》有一句話就是「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指的就是這三才。三才又有陰陽、剛柔、仁義,所以就變成六爻,這樣一個卦就產生了。卦是從下往上畫出來的,最底下兩爻是地道,中間兩爻是人道,最上面兩爻是天道。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這段講可以用下面這張圖來解釋,天地就是乾坤是一對,山澤就是艮兌是一對,雷風就是震巽是一對,水火就是坎離是一對。每一對的卦都是錯卦。所謂錯卦就是陰陽互變,詳見我另外一篇文章:易經卦象的變化方法|錯綜複雜
那為什麼說順數、逆數呢?我們借用現在二進位的概念,陰爻代表0,陽爻代表1,那麼坤卦就是000,艮卦就是001,坎就是010,巽就是011一直到乾卦是111。而現在八卦的排序是反過來的,已乾卦111開始,倒著一直到坤卦000,所以是逆數。數往者順就是1、2、3、4、5、6、7、8這是順。知來者逆就是8、7、6、5、4、3、2、1這是逆。所以說「易逆數也」。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這段是闡釋各個卦的特性,雷動、風(巽)散、雨(坎)潤、火(離)烜、艮止、兌說、乾君、坤藏。
《說卦傳》餘下內容下期再解讀,謝謝閱讀!
本文由傫傫若遺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