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地生,書三爻,紀事宗,分乾坤,文字始。
乾三陽,坤三陰,乾坤連,各三變。
乾坤索,各三對。遊魚獵,共繁衍。
講到中華文化的源頭,就離不開八卦符號體系。從遠古時期有文字記載時起,先古聖賢們就開始用簡單的三書成文,來分辨陰陽,紀事紀文,辨別天地、男女和冷暖,並觀察自然現象。
先天八卦
八卦符號的形態與中國古代文字演變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繫。它伴隨著古代氏族社會數千年的文字演變和進化,逐漸使中華民族從上古水族文化演變到漢族農耕文化。這個過程是人類繁衍與社會進步的過程。
先古人類從漫長的歷史演化中,為了生存繁衍,運用最樸素的唯物觀,對浩瀚宇宙自然現象進行不懈地觀察探索認知初步創建了先天八卦。開始探索天時運轉規律,以適應人類生存與發展。
乾坤互聯互索,各得三共六,即乾坤生六子。陰陽互連所生六子加上「老父母」即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連三(山)爻八卦方始成。
八卦
八卦的「卦」,是一個會意字,從圭從卜。圭,指土圭,開始以泥作成土柱測日影。卜,測度之意.。立八圭測日影,即從四正四偶上將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 這就形成八卦的圖像。
八卦最基本的單位是爻,是記述日影變化的符號。爻有陰陽兩類,陽爻表示陽光,用數字九為代表,陰爻表示月光,用數字六為代表。每卦的爻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橫叫初爻,中一橫叫二爻,上一橫叫三爻。
先天八卦圖呈現出的是最原始平和的宇宙天體形象。
初畫八卦,設剛柔兩畫,象徵陰陽二氣。布以三位,象徵三才,謂之易。「易」是所有變化的總稱,八卦中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
天部指整個天體運行和氣象變化,這些星象之學,即天文。
地部指觀測日影來計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植物自然生長消亡的全過程。
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相結合,以便按照這些規律進行生產和生活。
八卦方位
八卦代表八種基本物象:
乾為天代表父,為火之精,是最熱的在南。
坤為地代表母,坤象為冷,北方冷,所以坤在北。
震為雷代表長子,震為雷為木,東北樹木最多,所以居東北。
巽為風代表長女,巽為風為花卉草芥,所以居西南。
艮為山代表少男,西北山最高,所以居西北。
兌為澤代表少女,水從西流入東南而聚成海,所以居東南。
坎為水代表中男居西方,離為太陽代表中女屬於東方,因為水都是從西向東流。
中央戊己,是陰陽交匯之所,居中央。
遠古沒有望遠鏡,沒有精密儀器,人類用最樸素的唯物觀點,以肉眼觀測為真實寫照,以圖示人,以連三(山)成爻,三爻成卦紀事,把宇宙萬事萬物分成八類,定向定位定性,形成先天八卦及八卦內涵。勾畫出最原始最真實的宇宙平面圖。
這是先天八卦的方位由來。
後天八卦
伏羲是從部落中走出來的中華民族的始祖,是他把原始的先天八卦改成後天八卦。因為先祖們從遊魚獵到奴隸制,轉為農耕文明,這時靜止的先天八卦已經失去了意義,所以後天八卦應運而生。
經過歷代先賢聖人的修改,在先天八卦的基礎上增添了四季、天幹和地支,最終完善成為後天八卦。
帝王將相用它來治國安邦,兵家用它來排兵布陣,醫者用它辯證施治,農家用它耕種養家,成為完善的樸素哲學,利國利民。
從先天八卦的出現到後天八卦的形成,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懈地認識探索宇宙自然規律的結晶。
如果說先天八卦是對宇宙自然界的初步認識,這是一種靜態的象。那麼後天八卦就是對宇宙天體運行軌跡的揭示。這是人類發展歷史上一次偉大的進步,不但使人類從遊漁獵部族走向穩定的農耕生活,還促進了社會文明的發展。
八卦是先賢聖人對世界本質和起源的探索,與其他古代文明有著明顯的區別,很多文明都將世界的起源和神結合在一起。
而連山易認為世界的產生是客觀的,是陰陽轉化的結果,世界上不存在造物主。因此雖然中華民族也有燦爛的神話故事,但我們卻沒有統一的信仰。因為中華民族更推崇以人為主體,這也是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是五千年綿延不斷,從古至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