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和夏至分別對應陰陽兩極小常識

2020-12-04 91健康助手

太極圖用陰陽體現了自然的交替。先人們發現日晷的影子最長的時候就是最冷的時候(冬至),日晷影子最短的時候就是最熱的時候(夏至)。然後,先人們認為冬至時陰氣達到鼎盛的狀態,夏至時陽氣達到鼎盛的狀態。陰(古時寫作「陰」)這個漢字表示曬不到太陽,而陽(古時寫作「陽」)這個字形似太陽從地面升起的樣子,因此表示的是日照良好的狀態。從那時起,東方哲學開始將這個世界上存在的所有事物都分為陰陽這兩種相反的性質。

另外,世界單靠陰陽中的一個是無法運轉的。陰和陽相互對立,又相互補充,也會有規律地增長和消減。這叫作陰陽消長。它指的不是今年冬天長,明年夏天短。而是每一年陰陽都會有規律的變化。

世界是靠陰陽平衡維持

91健康助手,不止於健康

歡迎關注《91健康助手》

版權聲明:內容摘自書籍僅供學習參考,本文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會24小時內刪除並表示歉意。

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詳細諮詢專業的醫療機構。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別忘了點讚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相關焦點

  • 夏至和冬至是最值得注意的節氣
    在一年四季中,除了每個季節養生要注意的問題外,有兩個節氣非常值得我們注意,一個就是冬至,另一個就是夏至。一年有24個節氣,冬至和夏至這兩個節氣在一年裡邊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冬至大家知道,它第一個特點就是太陽直射點到了最南邊了,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第二個特點就是陽氣開始出生了,所以大家說「冬至一陽生」;夏至時太陽到了北回歸線,到了我們大家覺得最熱的時候,這時太陽開始重新向南走,既是最熱的時候,也是陰氣開始生的時候。所以一年裡邊,冬至和夏至這兩個節氣是很特殊的,也是最值得注意的,我們老百姓有句古話說,冬至和夏至都是「收人」的時候。為什麼?
  • 夏至和冬至的日照時間相差多少?
    不同緯度夏至和冬至的日照時間相差很大,由赤道到兩極從0到24小時不等。緯度越低,相差越小,緯度越高相差越大。冬至日全球的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角冬至日全球的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角不同主要緯度的夏至日和冬至日日照時間差赤道地區,夏至日晝長12小時,冬至日晝長12小時,相差0小時。
  • 為何說冬至大過年?冬至與夏至是制定曆法的關鍵
    古代重視冬至,因為冬至與夏至是制定曆法的關鍵,曆法準確,測可證明皇帝掌握天命,具有順天應人的資格,所以特別受到重視。《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古人在冬至這一天最重要的民俗活動是拜冬,自魏晉以下,一直存在著按慶元旦的禮俗來過冬至節的慣制。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說:「是夕冬至除夜,乃知唐人冬至前一日亦謂之除夜。」
  • 月建尋找流年祿馬貴,注意夏至和冬至分陰陽
    癸未在大暑節氣,夏至到冬至之間。夏至一陰生,要以月建癸未入中逆布九宮排山掌。先排出祿馬貴的旬首以備快速排布九宮:甲申(甲申旬),戊寅(甲戌旬),癸未(甲戌旬),己丑(甲申旬)。癸未 中宮,甲申 巽宮,乙酉 震宮,丙戌 坤宮,丁亥 坎宮,戊子 離宮,己丑 艮宮。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便開始數九,所以冬至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被列入人類遺產名錄的(二十四節氣)、夏至與冬至十年時間點
    夏至與冬至一年陰陽之氣交接很多事情都需要考慮這兩個時間點如貴人用事、排盤時等夏至(英文名 Summer Solstice):人們常說的三伏天就是在夏至到來之後會有的。冬至(英文名 Winter Solstice):唐代詩人杜甫曾作詩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 夏至日是陰陽大轉換的關鍵時刻,在陰陽學說中被賦予扶陽抑陰之義
    夏至作為太陽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夏代已經出現。據《大戴禮記·夏小正》記載夏代已確定兩至,即夏至和冬至。其名稱分別為「時有養日……時有養夜」,「養日」即夏至,「養」為「長」,說明「養日」是白晝最長的一天。到了商代,在二至的基礎上確立了二分。「二至二分」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 冬至到,深圳市民笑言氣溫如夏至
    原標題:冬至到,市民笑言氣溫如夏至   近來深圳天氣溫暖,白天最高氣溫在24℃~26℃,今日冬至到來,預計氣溫20℃~27℃,深圳依舊沒有嗅到冬天的氣息,不少市民不禁感嘆「冬至如夏至」。據深圳市氣象臺專家介紹,今年冬至與往年相比偏暖,深圳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上有四成年份無冬。
  • 道教《參同契》:冬至進火,夏至退符,春分、秋分中和
    這段話主要闡明丹道進火、退符和沐浴之火候,認為修丹時火候運用恰當,則丹寶可成;若有差誤,則丹飛鼎傾。二至改度,乖錯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霜雪: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二至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陰陽始生之節。煉丹之進陽火、退陰符,亦與天道陰陽始生之理相應。冬至一陽初生,法當進火,然須以《周易·乾》之初九「潛龍勿用」為戒,養潛龍之萌,火不可過炎;夏至一陰生,法當退火,然須以《周易·坤》之初六「履霜,堅冰至」為戒,火不可過冷。要言之,陽火、陰符不能失節,否則丹鼎將傾覆。二至,指夏至、冬至。改度,指反其常度,如應進火而反退符,或者應退符而反進火。
  • 你知道冬至的地理意義嗎?為什麼冬至的日期總是12月22日左右呢?
    冬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古人利用土圭觀測日影的變化,將每年日影最長之日定為冬至。之後又分別測定了日影最短、白晝最長的夏至日,以及晝夜等長的春分和秋分。
  • 冬至蘿蔔夏至姜 適時進食無病痛
    處必掩身,身欲寧,去聲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由此可見,在漢代冬至前後,朝廷上下會安身靜體,商旅停業,邊塞閉關,擇吉日舉行「賀冬」儀式。   到了宋代,過冬至成了普羅大眾的節日,民間私塾也會酌情放行,流傳有「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給錢」的民諺。據《東京夢華錄》描述:「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
  • 為什麼古人把冬至定為12月22日?冬至那天最重要的是幹什麼呢?
    為什麼古人把冬至定為12月22日?冬至那天最重要的是幹什麼呢?大家好,歡迎閱讀娛樂美少女,我一直很關心科普類的大小事情,喜歡和大家一起探討有關科普類的話題,我將每天與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冷知識、科技、教育……有關科普類的話題,希望大家也可以每天和我積極互動。
  •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時間:2020-06-21 0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夏至,是古代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沒有之一。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夏至比冬至長6個多小時
    本報訊(記者 李爽 趙春剛) 昨日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夏至,夏至日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到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平時我們都知道,一年當中夏至日白天最長,冬至日白天最短,但你知道,夏至日這天長春的白天有多長時間,究竟夏至日比冬至日長多少嗎?
  • 北方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國南北夏至冬至各地吃什麼
    ­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傳統習俗,在吃的方面也是很有講究,那麼北方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呢?  不管是傳統節日還是傳統節氣,我國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尤其在食物方面,南北方有很大的差異。夏至節氣的時候,南方嶺南地區會吃狗肉或荔枝,有的地區會吃湯圓。而北方地區的傳統食物中自然是離不開麵食的,所以,夏至北方人吃各式各樣的面。
  • 夏至冬至,你還記得這些知識嗎?
    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而南半球則相反,南半球緯度越高的地方,黑夜越長,白晝越短,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啥意思?今年冬至後會冷麼?
    除了尊崇一些習俗外,在農村,冬至日討論俗語也是人們的一個愛好,因為這俗語承載著千百年來的農村文化,各種經驗都被包含其中,是非常值得後人學習的,就像今天這句「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就是一個非常意義的冬至俗語,下面筆者帶大家來了解下。
  • 為什麼唐詩中寫夏至的很少,寫冬至的卻很多?
    今天就是夏至了,有什麼夏至的古詩呢,我特意搜索了全唐詩,用題目進行檢測包含夏至的詩只有4首,如果用內容進行檢索,則又多了一首白居易的《思歸》。也就是說在將近五萬首唐詩中只有5首詩是和夏至有關的。接著,我有搜索了表現冬至的詩,用題目進行檢測包含冬至的詩有27篇,而用內容進行檢索,則又多出11首,也就是說唐詩中和冬至相關的詩有38首。相比和夏至相關的5首要多出很多。那麼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大的差距呢?我們就要從夏至和冬至在唐代受到重視的程度來說了。
  • 今日夏至,農諺「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為什麼要吃麵?
    夏至到,農諺「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吃麵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今天是6月21日,農曆五月十九日,也是24節氣中的夏至。當夏至節氣到了,酷暑也就到了。從夏至這天就開始數九了,每九天為一九,經歷過九個九天以後夏季也就結束了。而在夏至節氣的時候,氣溫不斷升高了,人也因為酷暑難耐而沒有食慾了。那在夏至節氣的時候吃什麼好呢?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在夏至節氣這天,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流行吃「夏至面」,也就是苗條,那夏至為何要吃麵?夏至吃麵有啥說法嗎?
  • 夏至「今日一陰生」,對應《易經》哪一卦?
    這便是天風姤卦,正好對應「今日一陰生」的夏至。姤卦排在《易經》64卦中的第44卦,《象》曰:「天下有風,姤。後以施命誥四方」子曰解釋一下就是說:天底下吹遍各個角落的風,風與萬物相依相遇,適合頒布同行全國的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