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廣東中公教育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團圓節日,那麼你知道今年的冬至是幾月幾號嗎?在冬至這個節日裡,我們都會吃些什麼東西呢?一起和廣東中公教育小編來看看吧。
2018冬至時間:12月22日 星期六
今年的冬至時間是12月22日,恰好是周六,相信不少朋友在這天都會選擇回家和家人一起過個溫暖的冬至吧,這也是冬至的節日習俗之一哦。有趣的是,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今年的冬至特別多2?哈哈,不過冬至的時間一般也是在每年公曆的12月21-23日之間,從地理學上說,這天太陽會直射南回歸線,也就是冬至這天是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而冬至過後,太陽直射光就開始往北上行啦,不過冬至過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都會進入全年最寒冷的階段,所以古人對冬至也有這樣的說法: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在古書裡還有特別有意思的「解讀」,《史記》裡講「冬至短極,縣土灰,灰動,糜解角,蘭根出,泉水踴」,根據孟康的解釋,就說冬至在衡(就是秤桿,稱量的一類東西)的兩端分別懸掛上土和灰,冬至日陽氣至(符合上面古人對冬至「陽氣始生」的說法哦),所以「灰動」,灰比土重,而夏至日則相反,夏至日陰氣至,土比灰重。
好了,說了那麼多,到底不能當飯吃,民以食為天,到了冬至這天我們都會吃什麼呢?
2018冬至吃什麼:冬至餃子夏至面
說到冬至吃什麼的時候相信不少人腦海裡都冒出這樣一句話:冬至餃子夏至面,也有說冬至吃餛飩的或者湯圓,(小編:好像都是裹成一團帶餡兒的食品)總之呢,大冬天裡的這一天總要吃一頓這樣熱乎乎的餃子餛飩湯圓,想想肚子裡都是暖暖的呢。
至於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大概要說到一個人——偉大的醫聖張仲景,古時候的冬天可比現在冷得多,很多人在冬天冷得連耳朵都凍掉了,據說在某一年的冬至日這天,張仲景熬了一鍋祛寒嬌耳湯給鄉親們醫治凍瘡,這嬌耳是用麵包做成耳朵形狀的一種食品,驅寒湯就是羊肉湯,裡面混雜了藥物,那時候人們冬天吃了這嬌耳喝了羊肉湯,身體暖和耳朵也不凍了,後來就有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做了食物來吃,也就是今天我們見到的餃子。
有些地方也把冬至日當過年,冬至大過年,所以冬至這天一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北方吃餃子餛飩,南方就吃湯圓,團團圓圓。
冬至除了吃,你還可以了解一下2019廣東公務員冬日集訓營哦~
歡迎關注(廣東人事考試網),及時掌握公職考試信息!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盧嘉馨)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