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也被視為冬季的一個大節日。那2019年冬至是幾月幾日?有哪些習俗?
一、冬至的簡介
1.釋義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2.特徵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寒冷氣候的開始,但對於我多數地區來說是偏遲的。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但是在過了冬至節氣以後,太陽直射點會逐漸的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開始逐漸的變長,正午太陽的高度也會開始逐漸升高。
3.傳說
傳說,冬至節氣最早是周公採用土圭法測影測出來的,早在三千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河南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相傳「冬至」是24節氣(時間平均法)當中最早被周公測定出來的一個,因此有把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這種說法。
二、2019年冬至是在幾月幾日?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二日。而2019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星期日,為農曆十一月二七日。
三、冬至有哪些習俗?吃什麼?
1.祭天
漢代,人們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皇帝要於此日祭天,群臣也互相祝賀。此習俗一直延續至清代,成為在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
2.數九九
各地的人們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景物特徵、農事物候及風俗習慣,編排出了各種數九九諺語和順口溜。
3.贈送鞋帽
冬至時節,有的地方會有贈送鞋子的習俗。
4.藏冬冰
南方的部分沿海居民,也習慣在冬至後修繕自己家的冰窖,用來儲藏冰塊,以便第二年打漁期間來為魚保鮮。
5.吃
冬至當天「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習俗。例如:
(1)北方:多數北方地區會在冬至當天吃餃子,但像山東滕州地區會在當天喝羊肉湯。
(2)南方地區除了最常見的湯圓外,有些在冬至當天吃的食物樣式可就更多了,比如寧波會在當天吃番薯湯果;臺灣則冬至用九層糕來祭祖;浙江台州會在當天吃擂圓;江西則是是吃麻餈;安徽的合肥吃冬至面。
下個月就是一年一度的冬至節了,不知道你會否會和家人一起度過這一年一次的冬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