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春日,天公作美,一掃往日陰霾。天氣晴朗,心情為之一震,久聚心頭的鬱悶雲開霧散。
聽爺爺講今天立春日是晴天,「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
我有點蒙圈,不問神仙就問爺爺吧:爺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爺爺說:「立春這天不下雨,預示著一年收成不錯,古代主要指小麥收成好,老百姓能吃上饅頭,餓不死人」。
我若有所思,心不在焉「啊」了一聲。
當然我也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但我這個人喜歡鑽牛犄角,對爺爺的話半信半疑。
隨後我查了一下資料,發現有這樣一句話「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
今年立春日恰好是在五九的最後一天(第九天),正應了「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這句話。此話是說如果立春在五九尾,這一年的年景肯定不好,預示莊稼歉收。
人們手中沒有多餘的糧食,怎麼能大方施捨討飯的呢?要飯的自然要多跑幾家,這就是「跑斷腿」之說。
按照「春打五九尾」之說,今年不是豐收年,這和立春日天晴朗預示豐收年相悖,這兩句俗語到底哪句說得對呢?
其實這兩句都對,由於我國幅員遼闊,這就造成了各地氣候相差懸殊的情況。
比如立春這個季節,雖然理論上說立春預示春天的開始,但對於北方來說,立春遠沒有到了春天。此時天氣依然春寒料峭,氣溫都在零度以下。
如果立春在五九尾,即提前一天,氣溫回暖太快反倒不利農作物的生長,這是因為小麥從冬眠中甦醒恢復生機。眾所周知,北方經常出現倒春寒的天氣,此時小麥就會遭受凍害,就會造成歉收。
所以立春晴的天氣未必適合北方地區。
而南方卻不受這些因素的影響,畢竟南方天氣溫暖,極少發生倒春寒的現象。
我認為對於北方來說,立春是晴天並不好,有句話叫做瑞雪兆豐年,過年期間下雪對小麥來年豐收有好處。
這是因為此時小麥還在冬眠,等春暖花開甦醒後,小麥有雪水的滋潤很快就恢復了生機。
還是那句話,我國幅員遼闊,一個地方一個說法,古代的俗語沒有特指某個地方,只是大概率的事,大家不必當真。
文/秉燭讀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