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紋,生前是江西財經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會計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我國知名會計學者、審計專家,入選財政部「首期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學術類)」「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這位1970年7月27日出生於江西瑞金的青年才俊,2017年9月17日迎來47歲生日,此時,他完成了手上全部科研課題、帶病指導8位學子提前畢業或完成碩士、博士畢業論文,與愛妻和正讀高三的寶貝女兒一起慶生,翌日晚19時56分,因肺癌與世長辭。謝盛紋逝世一周後,他的名字登上了2017年國內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2017年國內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最有影響力學者謝盛紋
謝盛紋紮根江西紅土地,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特別是2012年被診斷患有肺癌以來,他一邊與病魔作鬥爭,一邊全身心教書育人,夜以繼日開展科研工作,彰顯了忠誠敬業奉獻育才的道德情操。
紮根紅土地治學又育人
25年前,謝盛紋與父親有過一次「交鋒」。當年6月,他從贛南師範學院畢業,準備南下廣東發展。書信剛寄到老家,父親第二天就搭乘頭班班車趕到贛州,要求他必須回老家教書。由此,他成了瑞金職業技術學校的一名教師。
對這次「交鋒」,謝盛紋說,他從此走上了「一路曲折但無悔的會計教研之路」。
在瑞金職業技術學校,謝盛紋一教就是四年。四年的教書生涯,使他做出一個決定:在三尺講臺上書寫人生華章。1996年,他考取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99年,他碩士畢業時,在「本人工作意願」一欄,他堅定地寫下了「教書育人」4個字。
這一轉變不僅僅是四年的中職教書生涯的影響,還有三年研究生就讀期間,張蕊、裘宗舜、秦榮生三位教授等諄諄教誨。謝盛紋表示,「『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他們永遠都是我學習的榜樣。」謝盛紋深知,改變紅土地面貌,不僅要埋頭苦幹,還必須善於學習借鑑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於是,憑著紮實的學術功底與滿腔工作熱情,他加盟了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在這裡,他如饑似渴地工作與學習,贏得了全院師生的良好口碑。入職第一年,學校例行不定考評等級,但2000年度考核中,儘管他自評「稱職」,但經民主評議獲得的卻是全校「優秀」。
兩年後,他報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華南師大經濟與管理學院主要領導在推薦意見中評價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謝盛紋苦讀三年,完成了博士學業,重返夢想起飛之地——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工作。
就在畢業前一年,謝盛紋正緊張撰寫博士論文之際,傳來父親病逝的噩耗。已在紅土地上窮盡一生、生前希望兒子繼續在此耕耘與收穫的這位樸實的莊稼漢,應該是放心而去了。因為,這時他的兒子作為引進人才,已經回到了江西工作。
謝盛紋將自己的學研活動深深紮根於紅土地,把自己的生命點滴融入到這片紅土地中,從此不離不棄,不再分離。
他用潛心治學書寫敬業。「十分嚴格要求自己,學習專心,科研刻苦」「對現代審計學科的現狀能很好地掌握與駕馭,已具備較強的獨立從事重大科研項目的能力」「特別適合在大學或科研部門從事審計會計及財務管理的教學與研究工作」……2005年6月1日,我國會計學名家張龍平教授為得意門生謝盛紋親筆作博士生「畢業鑑定」時,筆跡略顯顫抖,但字裡行間難抑制激動與喜悅。
此後12年間,張龍平的「鑑定」被謝盛紋落實到自己的治學之中。
2005年,財政部啟動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剛博士畢業走上江西財經大學講臺的謝盛紋,在時任會計學院院長、自己碩士生導師張蕊教授鼓勵和督促下,報名參加了考試並於次年成功入選財政部「首期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學術類)」。從此,他進入了長達6年的項目培訓期,直至2012年畢業。
這是謝盛紋人生最為出彩的6年。其間,他協助張蕊教授成功申請了《審計學》國家級本科精品課程和國家級教學團隊,自己也先後晉升為碩士生導師、教授,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獲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一項,科研成果兩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前5年間還在學校年度考核三度獲評「優秀」,2006年起擔任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分管科研與研究生工作副院長、受聘為博士生導師。
行政、教學、科研三管齊下
謝盛紋以辦公室為家,夜以繼日地處理日常行政事務、給研究生授課與之交流和完成科研工作。2005年起,他年均在核心、權威期刊發表5-6篇學術論文、出版1-2部學術專著(譯著),並為不同層次學生講授3-4門專業課程,成為享譽全國的學界青年才俊。
謝盛紋的辦公室,位於會計學院辦公區409房間。每當夜幕降臨,這裡總是燈火通明,寒暑無間。時間加入了有意義的內容,它就過得非常快。那些年,他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追趕著時間向前飛奔。
409房間的燈光,成為江西財經大學精神「敬業樂群、臻於至善」的最好詮釋。「謝老師拼命工作的那些年,正是我們學校會計學科發展最快的一個時期。」同事李寧教授說,謝盛紋常常熬夜加班,時間被大量投入到工作中,工作上力求盡善盡美,也傷害了他的健康。「謝盛紋是一位潛心治學、年輕有為的好老師,可惜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始終關注青年教師成長的時任校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伍世安教授如是說。
禪精竭慮反哺感恩
「從一個山村小毛孩到大學生、再到博士,從學數學到迷會計,從不想從教到終身離不開校園,一路走來真的很辛苦,也很曲折,但我無怨無悔。」2012年,在謝盛紋的徵文裡,他寫下這些話,「更多的是離不開前輩、長輩的提攜與關愛,和同輩的交流,從他們身上吸取營養。」
因為感恩,謝盛紋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以行動的自覺和卓越,十餘年如一日地反哺母校和社會。
2009年11月7日至8日,中國會計學會七屆二次理事會在南昌召開,時任江財會計學院副院長的謝盛紋負責會議材料、論文整理和會議簡報工作。會間,他吃住在會議駐地,通宵達旦加班加點,憑著紮實的專業功底,高質量完成了全部工作。「作為本次會議亮點之一的簡報,已經成為中國會計學會歷屆會議之最。」當時協助謝盛紋的同事李寧教授,被他的專業素養與奉獻精神所折服。
不少人視科研為畏途,謝盛紋則甘之如飴。按理說,2010年,他在晉升教授職稱後,科研可以不用太拼了,而他早已把科研融入生命,視為奉獻社會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會計不僅僅是我的所學專業,更是我終身的事業,我將用我的所學,窮盡吾能,為之奮鬥。」
風華正茂、志向高遠的謝盛紋在郊遊
2012年,在學校例行體檢時,謝盛紋被診斷為肺癌。就在這個時間點上,財政部、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江西財經大學全面啟動,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財經大學」成為學校辦學新目標。同年,經過積極治療,健康狀況一度朝著大家期望的方向發展的謝盛紋,又開始快馬加鞭,用高質量科研助力學校建設。就在他病逝的前一年,謝盛紋還最後一次摘得學校「科研十強」。
據不完全統計,2005-2016年,謝盛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權威期刊、核心期刊等發表論文53篇。紮實的科研成就,使其躋身於財政部全國首期會計領軍人才,身兼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理事、中國審計學會審計教育分會副秘書長等重量級職務。
燃燒自己 點亮他人
「會計是什麼,需要讀博士嗎?」15年前,謝盛紋拿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錄取通知書時,父親提出了一個直白卻又樸實的問題。謝盛紋苦苦思索,探尋答案。
10年後,謝盛紋完成了財政部「首期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學術類)」全部培訓項目時有了答案:「引導我國會計人關注國際經濟形勢、關心我國經濟建設中的戰略和發展思路,擔負起身上的重任,保證國家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說到底就是要更好地服務於自己的本職工作,更好地將己所學運用於會計具體實踐。」
謝盛紋的講臺常常在動態變換中。
謝盛紋和他的弟子們
查出肺癌前,謝盛紋在大教室裡給本科生講課,在辦公室與門人弟子論學;2012年開始,由於臥病在家,家就成了謝盛紋授課的課堂;病重住院,病房成了弟子問道的場所;身體狀況稍好些,他就組織學生到近郊登高,野外又成了他輔導學生學習的廣闊天地。
「都不知道用什麼言語表達情緒,德藝雙馨的老師,真的帶給我們每位學生最好指導的老師。」網名為「沐家小乖」的學生表達自己的心聲。
「特地選修謝老師的《審計案例分析》,每個字都如沐春風,然而那年正是謝老師查出患病的第一年。為這個低調的好老師點讚,保留了我心中對老師這個職業心中的淨土。」網名為「月光女神」學生追憶道。
「為讓我能夠按照預期時間內順利畢業,謝老師一直叮囑我說,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提早完成開題報告並不時詢問我完成進度,忍著病痛一次次幫我修改。」2015級博士生王清對導師的關心既感激又內疚,「有一次,在我發給老師稿件的當天,老師便完成了修改。事後才得知,謝老師在前兩天剛剛得知了腦轉移的情況,但他卻絲毫沒有表現出來,我內心無比愧疚和自責,早知如此,真不應該再打擾老師。」
在陶然這一批研究生入門後,謝盛紋的健康狀況出現多次反覆,他明顯感覺到,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必須儘快幫助學生完成學業。
2016級碩士生廖佳記得,謝盛紋病重後,他們一起去醫院看望過兩次。每一次,老師都是硬撐著與我們講話,細心地交代論文該如何設計,了解他們考博情況,甚至在眼睛看不太清的情況下,拿著手機幫忙聯繫博導。
2016年,謝盛紋仍在與時間賽跑。在他的年度考核登記表上這樣寫到,「工作上,完成教學任務注會專業『審計學』一門。在《審計研究》《當代財經》《證券市場導報》《會計論壇》等專業權威與CSSCI期刊發表論文6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我將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爭取在新的一年裡取得更大的成績。」(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