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起底異質結技術:光伏產業第四大機遇,既「新」又不「新」,降本...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APP

2020年,是光伏發展史上的又一個技術「大年」。繼210大矽片技術線路之後,異質結(HJT)技術方向也逐漸成為業界共識,二者被認為是繼開創期、多晶矽發展、PERC和金剛線後,光伏產業正在經歷第四次重大歷史機遇。

近日,行業龍頭東方日升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舉辦的技術大會上就以《210/24.5%》為題,描述了光伏產業正在經歷的新一輪變化,並用「大片、高效、現在時」來定義新一代的極致產品。

那麼,光伏產業真正步入HJT時代還有多遠?《科創板日報》記者從產業鏈各環節公司、光伏產投和研究人士多頭展開調研,試圖還原異質結(HJT)技術的產業化進程現狀。

新一輪勢起:市場、技術、設備多因驅動

異質結(HJT)是2020年的熱點技術,被視為光伏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光伏產業資深投資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光伏行業幾乎每隔2-3年就會有一次技術迭代。太陽能電池最關鍵的指標是電池轉換效率,但提升1%也並非易事。2015年PERC之所以大火,也是因為它比原來的BSF技術的電池轉換率高了2.5%。同理,隨著PERC的效率挖潛正逐步接近極限,「異質結」技術就登場了。

不過在業內來看,異質結技術既「新」又不「新」。

「可以說20年前全球各個先進實驗室就把未來光伏領域的各種技術路線都定下來了,比如P型電池片技術PERC,N型電池片技術N-Pert、TopCon、HJT和 IBC,這些在歷史上其實都有技術背景。」光伏龍頭內部人士向記者介紹,「2010年業內就在提HJT了,2015、2016年國外幾家設備廠商針對HJT又進行了聲量更大的討論,『HJT元年』的說法也常常有,終於在今年大火。」

HJT在今年大熱,實際上有其內在邏輯性。

上述光伏龍頭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本質上是光伏市場今年很好,關注度也高;同時受電池片高效化、產業升級要求等因素驅動,HJT成了今年的一大熱點。最直接的導火索,其實就是主流設備廠商紛紛宣布已經做出了第一代異質結設備。」

憑藉轉換效率高、提效空間大、發電能力強、工藝流程短等多重優勢,異質結技術迅速受到業內的高度關注,被稱「光伏新動力」。

「PERC已實現商業化並受到市場高度認可,但其電池量產效率也很難再有大的突破;業內肯定會再去看新一代技術,這裡面可能實現商業化的就是HJT。」前述光伏產業投資人士介紹稱,「目前異質結中試線平均量產效率已經普遍在24%左右,這一數據可能還會達到28%。目前市場其實就是抱著這種未來成功的可能性去『押注』HJT的。」

電池、設備端先行,行業規劃產能約20GW

電池環節企業,自然率先領頭擁抱HTJ。

電池片企業通威股份2019年6月即下線首片異質結電池片。經一年時間平均量產效率已提升至24.3%。

今年11月,潤陽集團與捷佳偉創籤署30GW單晶PERC+和5GW HJT異質結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稱將使該項目PERC+產線平均效率高於24%、HJT產線平均效率達到25%。

12月,在愛康科技旗下子公司浙江愛康光電長興基地,第一片異質結電池試樣生產正式下線。據悉,該電池片效率達到24.59%。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愛康科技方面獲悉,公司制定了2021年異質結雙基地4GW(長興2GW+泰興2GW)產能規劃。目前愛康光電長興基地第一條進口異質結220MW設備生產線已經試樣量產,第二條260MW國產生產線也已開始安裝設備,預計今年年底浙江愛康光電將形成近500MW產能。

此外,公司擬合資成立基金專項用於收購泰興2GW光伏項目公司,並將進行異質結相關技改。

光伏產投人士也談到,目前電池端是產業鏈內布局HJT最有動力的一環。「比如通威,處於電池環節決定了它必須去保證電池的先進性。國內第一條HJT電池產線就在通威。」

此外,光伏設備領域也具備布局HJT的原始動力。「對於設備廠商來說,這就是一塊全新的增量。」

據悉,針對市場關注度較高的異質結電池設備,如清洗制絨設備、PECVD 設備、PVD/RPD 設備、絲網印刷設備等,目前捷佳偉創、邁為股份均有布局,相關設備在多條中試線上調試運行。

在組件環節,「電池+組件」廠商東方日升,其HJT電池在今年5月底正式出片,到2020年11月最佳平均效率超過24.1%,最高效率達到24.55%;

晉能科技超高效異質結電池量產平均效率今年6月達到23.85%,預計今年底將達到24.2%。

不過,據了解,因電池帶來的變革相對較小但成本較高,從資源管理的角度目前主流組件廠商大多未選擇重拳跟進HJT,儘管對技術本身懷抱開放心態。

一些非主流玩家則開始湧入,如向新能源領域轉型的山煤國際,也在去年7月對外宣布擬與鈞石能源共同建設總規模10GW的異質結電池生產線項目。今年3月,阻燃耐火軟電纜中利集團也對外公告稱擬定增15.75億元用於新建年產1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等項目。

不過,據業內介紹,目前光伏企業對HJT的生產普遍仍在小試、中試階段,實際可接單生產的落地產能僅約2GW。由於技術難度較高,HJT量產穩定性方面仍有空間,良品率可能僅有80%;相比之下,PERC目前的良品率已經達到99%,其量產效率也已經突破了23%門檻(國家產業升級要求),至少短期內仍是主流。

從規劃產能來看,目前整個光伏行業規劃中的HJT產能僅有20GW左右。對於單家企業而言,1GW的產能計劃也不算是小數目。

產業化邁進中:或仍將需2-3年

市場對異質結的關注,目前最大焦點在於其產業化進程。

近日,愛康科技才剛在江蘇泰興召開國際論壇,共同探討高效異質結產業化進程,涉及 「規模化異質結電池成本前瞻」、「國產異質結設備降本的道路」等話題。

從下遊需求來看,據業內介紹,2021年HJT的訂單仍相對匱乏,暫時不足10GW;相比之下PREC的訂單量還是大頭,約有140GW。

光伏產業鏈公司、產投人士普遍認為,由於成本較高,目前HJT仍處在前期階段,真正打開商業化可能還需要2-3年,仍需進一步觀望。

「HJT的技術顛覆性毋庸置疑,但任何光伏技術路線的第一原則實際上是成本下降後才真正具備實現商業化價值的路徑,這也是現階段HJT未能大規模推廣的原因。」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大背景來看,光伏今年為什麼這麼火,其實也是因為平價上網供電成本下降,光伏度電成本下降是不可逆趨勢。」

據業內介紹,異質結電池成本電池端較PERC高0.4/瓦(目前銀點普通在26價格的情況下),反饋到組件端成本高出0.16元/瓦,市場端異質結溢價約0.4元。也有產投人士透露,包括輔料、設備等在內,HJT的整體成本要比PERC高出30%以上。

當然,從另一層面來看,這同時也意味著HJT如果能商業化,其銷售價格及收益也將更高。

「當務之急,是進一步推動成本下降」,這是當下行業普遍共識和期望。

相關焦點

  • 光伏產業正在經歷的新一輪變化 2021是異質結關鍵之年
    光伏產業正在經歷的新一輪變化 2021是異質結關鍵之年 來源:搜狐 • 2020-12-22 15:38:31 2020年12月7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技術大會上,東方日升黃強博士用了極簡的《210/24.5%》為題,
  • 科學網—光伏駛入「異質結」新賽道
    不久前,愛康科技長興基地第一片異質結電池試樣生產正式下線,電池片轉換效率達24.59%,高於目前光伏主流技術產品PERC(發射極和背面鈍化電池)近2個百分點。 異質結電池全稱晶體矽異質結太陽電池,由於其在晶體矽上沉積了非晶矽薄膜,因此具備晶體矽電池與薄膜電池的雙重優勢,從而具有較高的轉換效率和發電量,被認為是繼PERC之後的下一代主流技術。
  • 【電新】深度報告*光伏異質結電池系列報告之一
    作為新一代高效光伏電池中的佼佼者,異質結HJT電池具備轉換效率高、提效空間大、發電能力強、工藝流程短等多重優勢,目前正受到產業資本的高度關注。我們在HJT電池轉換效率23.5%、25年功率衰減8%、4%發電增益的假設下,判斷HJT電池非矽成本的臨界範圍約0.4-0.5元/W,預計當異質結電池性價比優勢逐步顯現之後有望實現對主流路線的替代。
  • 異質結,能否開啟光伏產業新一輪變革?
    節後企業復工仍在與戰「疫」抗爭,除了受疫情催化的醫藥產業、數字經濟等行業被資本市場追捧,光伏版塊大熱,尤其是HIT(異質結)概念爆發,成為疫情之下的逆行者。資本市場近期密集關注異質結技術,認為其引發的第五次光伏技術革命即將來臨。然而,尚處於產業化早期的異質結技術卻是優勢與挑戰並存,資本市場大放光彩的背後仍有諸如設備材料和智慧財產權等亟待邁過的門檻。
  • 異質結電池遇降本難題
    「項目產品具有無衰減現象、低溫製造工藝、高效率、高光照穩定性、適於薄片化、低溫度係數、低度電成本等技術優勢。」在目前光伏市場主流產品PERC電池降本空間越來越小,轉換效率越來越接近理論「天花板」的背景下,國內光伏企業不斷瞄向新型技術,各公司擁有不同的技術儲備,其中,異質結成為備受關注的「香餑餑」。
  • 異質結電池:下一代光伏電池技術方向
    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高,拓展潛力大,工藝簡單並且降本路線清晰,契合了光伏產業發展的規律,是最有潛力的下一代電池技術。目前正處於產業導入期,產業中新老玩家紛紛加速HIT電池產線的投產,目前全球已有HIT電池產能接近3GW,但主要參與方當前的規劃產能已經超過16GW,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 > HJT電池的降本之路 - 異質結太陽能電池
    設備降本提效仍具挖潛空間,看好國產設備廠商與下遊電池廠商共同...,專業電池企業及二線企業在異質結技術的推進速度上明顯比頭部垂直一體化巨頭更快,這是「創新者的窘境」光伏版,還是巨頭企業的「明月照大江」,現在還不好下結論。
  • 異質結全景圖:光伏未來從這裡走來
    但光伏產業對於技術進步的渴望永無止境,大尺寸和顆粒矽解決的是降本問題,而在效率提升方面,PERC電池已經接近24%的理論極限,必須通過新的改良技術或另闢蹊徑發展新的電池技術,於是行業將目光瞄向了下一代技術——異質結電池。
  • 異質結電池如何降本增效?四大行業專家現場解讀
    6月19日,由航天光伏主辦的「揭秘下一代光伏技術,率先窺見未來」主題的線上研討會暨 MILKYWAY PLUS+新品發布會成功舉辦。整個光伏產業的電池技術,為了達到大規模的平價上網,需要一種電池技術能夠幫助行業完成最後一公裡的電池成本下降。對於當下已經接近平價的階段,領跑者等項目的作用在減弱,資本方會引領新技術的發展。PERC在背面加入鈍化結構,其短板是正面、所以加入熱氧化和SE,目前又再一次面臨瓶頸。
  • 光伏異質結電池專題報告:開啟光伏新一輪技術革命
    在不改變其結構的基礎上,可以從提高開路電壓、短路電流、填充因子三方面著手提效。 而異質結電池的內部結構亦具備與其他技術路線或工藝的可疊加性,可在優化內部結構的基礎上吸 取其他工藝的優點進一步提高電池轉換效率。
  • 梅耶博格詳解異質結降本之路
    異質結電池是近年來引起行業高度關注的高效技術,因其高轉換效率和雙面性、提效潛力高、降本空間大、工藝流程短等優勢,成為行業公認的未來電池技術最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之一。因此各種提效降本的方案陸續被提出。如TaiyangNews 2019 所示各異質結廠商所發表的電池效率中,目前處於爬坡與試生產階段的廠家仍為主流。
  • 多家企業布局 異質結電池能否引領下一代光伏技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今日(2月12日),A股光伏板塊集體上漲,尤其以HJT電池類上市公司為主。HJT異質結電池是光伏新能源電池的一種技術路徑。因其高轉換效率和可降成本的空間,業內視其為下一代技術路線。當下,HJT異質結電池也正迎來更多光伏企業布局。那麼,HJT異質結電池的未來前景如何?HJT新光伏技術引熱潮今日(2月12日),A股光伏板塊集體大漲,整個板塊漲幅超過4%,成交金額超過400億元。同花順光伏概念板塊中,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H)在內20多隻個股集體漲停。
  • 光伏板塊火熱,企業趕潮「異質結」有何玄機?
    資本撬動、設備國產化提速、目標市場不斷明確,大大加速了光伏行業裡「技術變產能」的進程。這在異質結(HIT)技術上體現得更加明顯。從去年起,尤其今年下半年以來,產業資本加碼異質結電池技術,地方政府也加入這一陣營。目前,國內已有近十家企業擁有異質結產能,單個項目產能目前最高已突破10GW(吉瓦)。這也被業內視為異質結技術走向量產階段的標誌。
  • 超20GW產能布局 異質結是否會成為高效電池技術的新賽道?
    ,這是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繼在秀洲區啟動新能源光伏電池組件項目建設後,又一進入實施階段的新項目。,國內外專家機構在2010年前就開始研究異質結電池技術,到今年處於量產前不遠,也是其他電池技術發展到瓶頸需要一種更高轉換率的必然。
  • 「研報掘金」異質結開啟光伏10年新周期 關注兩方面投資機會
    作為新一代高效光伏電池中的佼佼者,異質結(HIT)電池相對於現有主流光伏電池具備多方面固有優勢,目前產業投熱情正逐步提升。機構指出,技術替代速度有望超預期,重點關注設備端和產品端的投資機會。HIT電池降本主要包括設備降本和材料降本,設備國產化進度較快,預計2020年下半年全部生產環節的國產設備能夠落地。材料降本方面銀漿與矽片薄片化能帶來較大降本空間。考慮到低衰減,低溫度係數,高雙面率帶來的發電量優勢約8%,預計HIT組件比PERC組件價格高0.3元/W時,兩者度電成本達到一致。
  • 築夢新徵程,光伏再出發!OFweek 2020太陽能光伏產業大會成功舉辦
    沈文忠教授用非常專業的知識,給我們介紹了光伏材料的優點和不足,提出目前主流的p-PERC升級效率提升有限,載流子的選擇性傳輸是太陽電池高效化的必然選擇。沈文忠還詳細介紹了TOPCon、異質結太陽電池產業化現狀。他認為,異質結電池技術大規模產業化制約因素:技術成熟、設備投資成本、重要輔材價格、市場接受程度等。
  • 光伏異質結電池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復盤PERC發展歷程
    高漲的投資熱情很大程度上源自於產業對於傳統電池的性能焦慮。隨著技術紅利的逐漸消失,當前 PERC 電池的效率已逼近理論轉換效率天花板,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有限,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電池效率,降低電池成本,尋找新一代的電池技術成為一眾廠商的共同選擇。此時,憑藉出 色性能表現,異質結電池開始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 光伏行業深度報告:2020是N型元年,新一輪技術革命在這裡開始
    1.2 技術革命驅動光伏降本,從 P 型到 N 型的跨越有望開啟下一輪光伏技術革命技術創新驅動光伏行業降本增效,創造行業龍頭。2009~2011 年,隨著改良西門子法的推出,多晶矽料生產成本大幅降低, 保利協鑫憑藉自身技術優勢成為行業龍頭。
  • 光伏行業專題報告:異質結,下一輪技術迭代周期正在開啟
    「531 政策」以來,光伏行業迎來發展陣痛,裝機增速下滑,產業鏈價格劇烈下跌。 在面對 2020 年底實現平價的上網目標,各家企業在提效和降本方面持續努 力。回顧歷史,我們結合資本市場特點及光伏板塊行情走勢,我們可以將光 伏產業分為:技術變革帶來的大周期和補貼變化所致的供需錯配小周期。 (一)提效與降本是技術周期產業生存的決定性因素。
  • 航天光伏|降本增效是行業目標,選對技術路線是關鍵
    整個光伏產業的電池技術,為了達到大規模的平價上網,需要一種電池技術能夠幫助行業完成最後一公裡的電池成本下降。對於當下已經接近平價的階段,領跑者等項目的作用在減弱,資本方會引領新技術的發展。PERC在背面加入鈍化結構,其短板是正面、所以加入熱氧化和SE,目前又再一次面臨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