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美國封鎖措施、刺激資金,以及低佣金線上交易平臺的崛起,推動大量散戶投資者湧入美股市場。這些個人投資者因預期美聯儲的寬鬆政策,押注一些股價較低的小市值個股。但華爾街警告稱:這波由噪聲交易者推動的垃圾股與破產股的狂潮很快將落下帷幕,等待投資者的將是「一地雞毛」。
垃圾股、破產股迎來狂歡
自3月底以來,美股在美聯儲的刺激及封鎖解除的消息中一路反彈,多個板塊輪番上漲:先是受疫情衝擊相對較小的科技股領漲,隨後前期跌幅較大的零售商、航空公司強勢反彈。而在市場輪動中,一些市值較小、債務風險較高的企業也接過反彈「接力棒,甚至一家宣布破產的汽車租賃公司赫茲租車的股價都大幅反彈。
事實上,羅素微盤指數——一個由大約1000隻股票組成,平均市值為2.4億美元的指數——離其歷史高點還不到10%,儘管這些股票的平均債務與企業價值(EV)之比為65%。相比之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平均債務與企業價值比約為30%。
英國資管公司Man GLG股票策略分析師Ed Cole構建一個模擬組合後發現,如果將截至2020年4月1日信用違約互換超過1000個基點的所有美國上市公司打包成一個「垃圾股」組合,其表現在4月初以來遠遠好於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美國指數(MSCI US Index)。該分析師表示,這樣的過度投機行為讓我們對復甦的持久性有所疑慮,價格的一些變動似乎完全脫離了基本面。
不過,這一垃圾股與破產股的狂歡或許很快就面臨考驗。除了許多分析師提到的估值偏離基本面以外,Ed Cole還在美債收益率中看到了對風險資產的看空信號:美債10年期與2年期收益率利差已經突破200周移動均線,這是20年來第四次突破(如圖中的圓圈所示)。在這四種情況中,每一次突破的時間都出現在衰退時或略早於衰退之前。除了2013年,收益率曲線走峭都對應著債市走牛。
該分析師認為,對於風險資產來說,這一信號意味著MSCI全球指數持續虧損。「當然,當前的危機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而且隨著經濟繼續正常化,如此劇烈的內生衝擊可能會迅速被吸收。然而,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隨著休假計劃的結束,如果企業倒閉,我們可能會看到失業率再次飆升。失業率再次上揚,預示著未來還會有更多麻煩,這一點也從收益率曲線中得到了暗示。
華爾街警告「噪聲交易者」
這些垃圾股、破產股為何受到資金熱捧?華爾街將其歸結於傾向高買低賣的「噪音交易者」。隨著美國為應對疫情進行封鎖措施並關閉娛樂場所,大量散戶投資者湧向美股市場,並在美聯儲的政策刺激下大肆投機。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財富前線首席投資官伯頓·馬爾基爾(Burton G. Malkiel)周三發表了他對這種疫情引發的大量「T+0」投機行為的看法。馬爾基爾此前撰寫過《華爾街的隨機漫步》,認為無經驗投資者的激增是年青一代面臨的新現實。
馬爾基爾稱:「病毒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也引起了金融市場的狂熱情緒。居家隔離、遠程辦公、無法社交及觀看體育與賭博賽事的個人,正越來越多地轉向在股票市場進行日內短線交易。」
此外,許多人也將美股自3月底以來的反彈,以及隨後的震蕩行情歸因於Charles Schwab及Robinhood等低佣金線上交易平臺的崛起,認為這些平臺吸引到大量年輕投資者湧入美股市場。 億萬富翁萊昂·庫珀曼(Leon Cooperman)表示,自由交易應用程式Robinhood今年增加了超過300萬個帳戶,帳戶規模已經超過1300萬,平均年齡為31歲。庫珀曼認為,該平臺的年輕投資者最終將以虧損收尾。
馬爾基耶爾也認為,美國千禧一代和Z世代受到像Robinhood這樣的低成本金融科技公司的誘惑,導致了股價的極大波動。他列舉了Robinhood交易平臺上最受歡迎的兩種股票來說明這些交易者可以承受的風險:中國的在線房地產公司房多多,以及破產的汽車租賃巨頭赫茲租車赫茲,兩者基本面都不理想。
這些投機者會面臨怎樣的結局?馬爾基爾引用了幾項較長期的研究,稱活躍交易者在股票市場上的表現往往很差。加州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表明,在六年的時間裡,查爾斯·施瓦布交易平臺上的個人交易者的表現明顯落後於市場。實際上,他們在此期間交易越多,表現越落後於指數基金。
「我對那些喜歡賭博的人沒有異議,」馬爾基爾表示:「但是,許多新的短線交易者將大量資金投入股票,顯然沒考慮到其所涉及的風險。人們應該記住巴菲特的格言:只有當大潮消散時,你才知道誰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