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颱風「丹娜絲」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福建將被高溫籠罩
新華網福州7月19日電(劉豐)今年第5號颱風「丹娜絲」已遠離福建海域;南海熱帶低壓19日8時在臺灣島東部近海進一步減弱,中央氣象臺對其停止編報。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將給福建帶來酷熱高溫。福建省防指19日會商研判:颱風「丹娜絲」5時中心距離福州東北方向約530公裡,以每小時28公裡的速度向北方向移動,遠離福建海域。南海熱帶低壓5時中心位於廈門東南方向約390公裡的南海海面上,強度逐步減弱。中央氣象臺8時對南海熱帶低壓停止編報。氣象專家認為,「丹娜絲」對我國的主要影響不是風雨,而是外圍下沉氣流帶來的酷熱高溫,悶熱天氣仍將持續。
-
3號颱風不遠了!權威預測:7月將有多個颱風生成,可能登陸我國
一轉眼進入到7月份,我們距離盛夏越來越近,天氣也會變得越來越熱,對於我國來說,另一種天氣也將開始逐漸活躍在大家的視野中——熱帶氣旋,也就是颱風,這種能帶來破壞性強風和大範圍暴雨的天氣一直是我國夏季天氣的重要主角之一。
-
受颱風「美莎克」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我市本周持續高溫最高37℃
8月以來,颱風活動進入活躍期,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已經生成7個颱風,平均4天就有一個颱風生成。為何今年8月颱風生成如此頻繁?市氣象臺預報員告訴記者,8月以來,前期持續偏強的副熱帶高壓逐漸北抬,隨後赤道輻合帶和季風槽開始活躍,因此迎來了熱帶系統的活躍期。往年8月,我國颱風活動都比較活躍,平均颱風生成個數也為全年最多,因此今年8月以來颱風「扎堆」出現屬正常現象。
-
颱風胚胎99W散架,福建廣東高溫繼續!權威預報:未來10天無颱風
對於我國來說,7月15日下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我國的天氣模式又回到了大家熟悉的狀態——一道穩定的梅雨帶籠罩在長江流域,而往北是大範圍的晴空區,往南也是大範圍的晴空區,在晴空區裡很多地方正在體驗夏日的炎熱感覺。
-
今年颱風要遲到和難產!數據統計:這真的不一定是好事
從2月28日蝴蝶颱風消散起,西北太平洋已有接近4個月時間沒有任何颱風活動,堪稱颱風「異常沉默期」。眼下,颱風胚胎94W、95W雖然已出現,但在異常副高下沉氣流打擊下,它們結構鬆散,發展機會都不大。6月25日晚雙颱風胚胎位置,中氣愛標註一般年份,上半年西北太平洋總歸要生成4個颱風,或者更多,其中有一個登陸我國的「初臺」。而到6月25日為止,2019年西北太平洋還是只有2個颱風,沒有颱風登陸我國。和氣候平均值對比,今年颱風已經呈現偏少態勢,登陸我國的初臺呈現偏晚態勢。
-
權威預報:副熱帶高壓北抬,上海將連續36度
7月18日下午,正在西太平洋上活動的今年第5號颱風丹娜絲已經掠過琉球群島,受到颱風丹娜絲影響的石垣島上的氣象站錄得最低氣壓為991.9百帕,久米島的氣象站錄得最大風速21.5米/秒,這些氣象數據都得出結論,5號颱風丹娜絲目前仍然是一個毫無疑問的熱帶風暴,強度孱弱。
-
2020年8月有颱風影響廣州嗎?
颱風還會來嗎?廣州氣象臺:2020年7月由於西太副高異常偏強偏西偏大,反氣旋環流控制了西太和南海大部分區域,抑制了颱風發展,下沉氣流影響下廣州出現長時間高溫天氣。預計8月上旬前期(1-4日)和中旬後期(16-20日)可能會有颱風影響廣州。由於氣候趨勢預測的時效較長,不確定性也比較大,小夥伴們還是要多關注最新的天氣預報哦! 影響我國的颱風主要是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產生的。到7月16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2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1個登陸我國,均比歷史同期偏少。
-
颱風排隊來!15號颱風法茜生成,權威預測:將直搗日本東京
儘管14號颱風劍魚已經停編,但對於西太平洋來說,似乎颱風活躍季還遠未到停止的時候。9月5日中午前後,從衛星雲圖上看,從我國南海一直到菲律賓以東乃至西太平洋換日線附近,有著大堆的熱帶雲團正在活動,似乎還有颱風要扎堆生成。
-
廣州天氣:又一個颱風胚胎生成!未來一周天氣將會是這樣……
未來一周,晴熱持續,「晴到多雲」+「雷雨」將霸屏,而且雷雨常常在午後出來偷襲,小夥伴們出外覓食要帶好雨具,慎防「吃飯雨」哦。廣州氣象臺預計,未來三天廣州市以晴熱天氣為主,局部有(雷)陣雨,最高氣溫35~37℃。
-
11號颱風紅霞要來了?分析:沒有依據,太平洋颱風將進入低潮期
9月9日,當颱風海神在我國東北轉化為溫帶氣旋、如今已經變成一大片凌亂雲團後,從衛星雲圖上看,它已經併入西風帶,對於我國的影響也已經趨於結束。而颱風海神的消散也意味著,這段時間以來的西太平洋颱風活躍期已經告一段落——因為從衛星雲圖上看,西太平洋和南海上雖雲團不少,但大多數都是凌亂的散雲。這個時候也有的網友要問了「不是聽說11號颱風紅霞要來了嗎」「11號颱風紅霞會不會影響我國?」的確,最近網絡上又有流言稱緊跟著10號颱風海神之後,今年第11號颱風也要來了,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很不準確。
-
...強度較常年偏弱 未來一周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可能有一個颱風生成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發布未來的天氣氣候趨勢預測:預計未來一周,主要降雨區位於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黃淮北部、東北地區及華南大部、四川盆地和雲南等地,降雨量較常年偏多五成到一倍;江淮、江南、華南東北部等地以高溫少雨天氣為主;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可能有一個颱風生成。
-
或是今年環流最大颱風!廈門未來三天將……
" 美莎克 "或將是今年迄今環流最大的颱風按目前的趨勢看也可能是強度最強的颱風不過," 美莎克 " 的 " 大 "對我國來說反而是好事~因此," 美莎克 " 的最大可能,是在我國華東海域北上,而不是直接登陸。
-
1號颱風杜鵑生成,會登陸我國?權威預報:可能性小,或是好颱風
2月18日中午,從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西太平洋地區天氣主要分成了兩個部分——從我國東部海區到日本附近
-
11號颱風「紅霞」要來了?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
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來襲最近兩天,關於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即將生成來襲的消息,又開始盛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菲律賓以東的洋面,以及日本東南部的太平洋海面上,再次出現了兩個颱風擾動雲團,並且被日本的氣象機構編號,但是從今天最新的衛星實況來看,這兩個所謂的颱風擾動,並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旋轉雲系,核心對流相對散亂,基本上可以看成兩片凌亂的散雲
-
廣東遭颱風下沉氣流,高溫持續,午後仍多雷雨
中國天氣網訊 颱風「利奇馬」正向浙江一帶沿海靠近,不會登陸廣東,但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今起三天(8-10日)廣東大部地區天氣炎熱,但部分地區午後雷雨仍然較多。同時,雷雨也沒有閒著,茂名、陽江、韶關、河源、湛江等局地有雷雨突襲。昨天廣東連山戲水節現場。
-
11號颱風「紅霞」要來了?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來襲
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來襲最近兩天,關於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即將生成來襲的消息,又開始盛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菲律賓以東的洋面,以及日本東南部的太平洋海面上,再次出現了兩個颱風擾動雲團,並且被日本的氣象機構編號,但是從今天最新的衛星實況來看,這兩個所謂的颱風擾動,並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旋轉雲系,核心對流相對散亂,基本上可以看成兩片凌亂的散雲,雖然按照颱風命名表,今年第11
-
2020年8月颱風最新消息預報:幾個颱風會登陸我國
會上,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薛建軍及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分別介紹了今年1月至7月颱風偏少的原因,以及8月份颱風預測。 今年1月至7月共生成2個颱風,比常年同期的8個偏少6個;且7月份無颱風生成,成為1949年以來首次「空臺」的7月。回顧往年,1998年1月至7月只生成了1個颱風;1954年、1975年、2010年1月至7月有3個颱風生成。
-
廣東「吃下沉」酷熱高溫接近歷史紀錄,颱風「空調外機」就是猛!
在丹娜絲颱風和南海低壓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下,今天廣東、香港、澳門、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出現大範圍高溫,其中廣東省所有地級市國家氣象站都超過了35度,實現罕見的「高溫大滿貫」;廣東中部更是經歷了酷熱天氣,韶關、東莞、廣州達38度或38度以上,番禺、花都達39度或39度以上,番禺氣溫打破了7月紀錄
-
西太平洋突然「超生」,三颱風胚胎混戰!7/8/9號颱風或排隊生成
對於西太平洋來說,這兩天隨著副熱帶高壓的顯著北抬,中低緯度的洋區逐漸由溼潤的季風水汽取代比較乾燥的下沉氣流,大量熱帶雲團開始活躍起來。比如在我國南海,持續發展的季風雲團已經聚合成為了颱風胚胎92W,並且有發展成為今年第7號颱風的潛力,可能在接下來幾天影響我國華南沿海。
-
史上最晚颱風雨將來我國,權威預報:可達大到暴雨
對於我國來說,這段時間以來的天氣形勢的確是非常穩定,北方持續乾冷,南方持續溼冷,而華南沿海則繼續溫暖,12月22日上午的衛星雲圖上看也是如此,一道濃密的陰雨雲帶正籠罩在我國南方多地。但海上的天氣形勢就似乎有些不平靜了——12月22日上午,位於菲律賓以東的颱風胚胎已經正式發展成為今年第29號颱風巴蓬。雖然說這個新颱風尚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但從中央氣象臺的預測上看,未來進入南海是大概率事件,而且進入南海後還可能持續加強至13級的颱風級,這樣來看,未來我國南海還可能要注意颱風可能造成的影響。那麼也有的朋友朋友要問了,這颱風不會要登陸我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