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採取多地實景拍攝,海洋戲份眾多,謝琳·伍德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每天在水中的時間是12到14個小時,長時間的海上拍攝,導致大部分演員和劇組人員都曾出現暈船症狀。在斐濟進行拍攝時,更是遭遇被50隻牛鯊包圍的窘境。」
影片根據全美十大真實災難之一的1983年太平洋颶風海難事件改編,該事件影響力居於全球海難生還事件第一位。被冠以「最美災難片」稱號的《驚濤颶浪》,不僅捕捉到了大溪地的美景,還展現了影片人物在幸福與絕望間的轉換。
最新公布的劇照中,既有塔米、理察美好的相戀時光,也有二人海洋上掙扎自救的虐心時刻。劇照搭配了電影中的經典臺詞,「上帝有一種殘酷的幽默感」、「無論風浪怎樣,我只要你專注的活下去」,也傳達出本片理念——40英尺的海浪可以摧毀帆艇,卻無法毀滅求生的希望,「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強大」。
作為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影片,《驚濤颶浪》在拍攝過程中力求細節完美,籌備之初團隊主創查閱相關資料,對颶風數據、破壞程度進行考證。導演巴塔薩·科馬庫與三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攝影師羅伯特·理查森從專業攝影角度把控,著力將電影打造為視覺大片。
《驚濤颶浪》講述了一對熱愛航海的戀人,在太平洋海域遭遇四級颶風,並艱難自救的故事。為凸顯人物因缺乏食物而造成的瘦削身形與萎靡神態,女主謝琳·伍德蕾充分發揮敬業精神,連續兩周保持每日350卡路裡的攝入量,在餓到難以入睡的情況下,也只選擇用葡萄酒助眠。
儘管如此,謝琳·伍德蕾依然認為拍攝過程是一段美好的旅行,也坦言與山姆·克拉弗林的合作很愉快,並稱其是劇組的開心果,一個微笑就能讓所有人充滿活力。
編輯:hello王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