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片名,相信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波濤洶湧的海洋,想到破壞力驚人的狂風巨浪。尤其是沿海地區的小夥伴,如果經歷過災難性的颱風,應該都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恐怖的災難又往往可以襯託出人性的光輝,這部影片當然也不例外啦。

《驚濤颶浪》最大的特色應該就是沒有平鋪直敘。影片一開始,女主角塔米獨自在船上醒來。她焦急地呼喚著自己的未婚夫理察,但對方卻始終都沒有出現。之後畫面一轉,又變成了兩人相識之初的浪漫場景。影片中過去和現在的兩條時間線穿插交替,展現出了男女主角相識相戀以及後來在災難中求生的整個故事。
塔米是一個自由職業者、業餘水手,而理察是一個「穿越地平線的人」。他們的家庭、事業在很多人看來應該都是不完美的。的確,塔米的媽媽十五歲就生下了她,高中畢業她就外出闖蕩,理察的媽媽也早在他七歲時就去世了。兩個人都是四處漂泊、居無定所,如果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可能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他們是兩個「失敗者」。在這裡可以明顯看出中美文化的不同,雖然沒有穩定的收入,但是他們一直都很快樂,保留著對生活的熱愛。

當這樣兩個熱愛自由的靈魂相遇,自然而然地,塔米和理察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兩個人很快相知相戀,一個個的小細節充分展現出了二人之間的感情。至於具體是什麼,在這裡我就不劇透啦,還是留給大家觀影的時候自己去發現吧。
過了一段幸福快樂的日子之後,理察獲得了一個工作的機會:把一艘船開到指定的地方,而那裡碰巧就是塔米的家鄉。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兩人可以獲得返程的頭等艙機票,還能得到一筆足夠一段時間遊玩開支的錢。出發前,塔米還答應了理察的求婚。就這樣,兩人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期望踏上了這段旅程。
不幸的是,兩人出海以後遭遇了颶風,理察不幸落水。幸運的是,塔米找到並且救起了身受重傷的他。船被颶風吹離了航道,而理察已經沒有能力開船。塔米只有努力使自己堅強起來,既要救護受傷的未婚夫,又要想辦法自救。身為素食主義者,塔米一開始不忍心殺魚,他們依靠罐頭食品艱難地度過了一段時間。雖然理察的傷勢越來越重,無法幫助塔米,但是他一直是支持著她生存的動力。

全片最催淚的地方大概就是接近結尾的時候,已經被大海摧殘得形銷骨立的女主角說:「我必須要讓你走了。」殘酷的真相被揭開,原來男主角早在颶風襲來時就落水失蹤,之前的一切只是塔米的幻覺。在這時我們才發現,原來影片早已經埋下了伏筆:塔米剛剛認識理察不久時,理察就曾經說過,獨自出海的時候經常會產生幻覺。雖然理察早已經離開,但是塔米幻想中的他還一直陪伴在身邊。而這一次塔米終於決定要走出幻覺,使自己堅強起來。終於在堅持了41天以後,她成功獲救了。

這種故事情節穿插交替的處理方式,真的是讓人眼前一亮。它有效地增加了故事的懸念,而且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殘酷多變。同樣的夕陽景色,在男女主角相戀時顯得浪漫夢幻,而在他們遭遇海難時卻成了危機將至的信號。
這部電影在同類型片裡面算得上小成本,不過畫面卻一點不差。影片取景於大溪地,這裡有著絕美的自然風光,但同時又是故事原型的真實發生地。很多場景都是實景拍攝,讓人在為災難中的男女主角揪心的同時,卻又忍不住被美景所吸引。尤其是傍晚時分,海天一色,夕陽染紅了海面,真的是美得讓人心醉。

這是一部有著真實事件背景的電影。影片的最後放出了真正的塔米和理察的照片,以及當時的新聞報導。相信很多人在觀影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男女主角顏值都不算頂尖,尤其是女主,看起來平平凡凡。但真正看到最後的時候,真的是讓人不得不感嘆選角的用心。電影男女主角的相貌和氣質與真正的塔米和理察非常相似。
電影以塔米揚帆出海,搭配著字幕「塔米從來沒有停止航行」的畫面結局。看到這裡,敬意不禁油然而生。愛給了塔米生存下來的動力,而塔米也在用自己的堅強回饋理察的愛。她真正做到了堅持,沒有一直消沉下去,而是勇敢面對曾經經歷過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