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高校Nature&Science總數排名!國科大反超清華排名榜首!

2021-01-13 高考報考小貼士

2020年全年,中國內地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共發表Nature & Science原創論文166篇,佔兩期刊全部原創論文總數(類型為Article的論文)的9.8%(總數為1702篇,僅包含已刊出的論文)。整體來看,我國頂級論文發表數量逐年穩步增長,目前已經穩居第二梯隊,不過距離榜首仍有較大差距。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國近幾十年對於基礎科研的巨大投入已經初見成效,整體科研水平穩步提升。

我們把視角轉向國內,全國近3000所高等院校中,今年僅有63所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 & Science發表過至少一篇文章,這一數據相比於去年增加10所。榜單中,中國科學院大學以28篇的成績反超清華躍居榜首,清華大學以24的總數屈居次席,北京大學以18篇的成績排名第三,其餘大學或排名詳情請看下圖。

排名靠前的高校中除了一些我們很熟悉的老牌學府外,上海科技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可謂兩所「黑馬」,創辦時間不過10年,卻取得許多令人吃驚的成果,這些都得益於兩校優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資金支持以及政策扶持。目前,兩校錄取分數線逐年提高,雖然為「三非」院校,但在保研率以及學生培養方面有很大優勢,可根據自身情況謹慎選擇。

在「一流大學」這個層次上,除了最前面的「清北華五」外,南開大學和武漢大學兩校排名靠前,前者被人們說成「嚴重退步」,後者被人們稱為「名不符其實」,可由這個榜單我們可以看到兩校的科研實力確實不俗。不過根據後面高校的情況來看,以這個來斷定高校實力並不嚴謹。

在「一流學科」高校層次上,除了比肩清北的國科大外,擁有「中國醫學殿堂」之稱的北京協和醫學院,作為醫學領域當之無愧的王者,其在醫學科研領域上的底蘊非其他高校可比。後面的「一流學科」高校均只有1篇論文,不過總數也不足10所,各高校所面向的領域不盡相同。

在普通本科院校層次上,在物理和電子方面頗有建樹的山西大學表現亮眼,所取得的成績斐然,在新一輪「雙一流」建設中很可能會成功晉級。至於後面的福建農林大學、廣西醫科大學、河北大學、華南農大、昆工等校,雖然社會對它們褒貶不一,但它們的優勢學科還是值得考慮的,畢竟分數更加「親民」。

此外,在探索新式高等教育上奮力求索的「西湖大學」值得一提,以小而精、精細化、重點突破為宗旨,該校即將招收本科生,至於是否值得報考還需考慮。後面的南通大學、汕頭大學、長江大學、浙江萬裡學院估計聽說過的人很少,不過本次確實可圈可點。

最後,希望我國科研水平越來越高,高校發展得越來越好。如想了解更多大學、學科或報考信息可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大學高被引科學家總數排名!清華榜首,浙大與北大並列!
    11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之前我們曾介紹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10的國家」以及「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十的機構」,這都是在全球範圍內來看。
  • 內地高校ESI排名出爐,清華北大無緣榜首,「山吉川」表現亮眼
    內地高校科研實力排名,清華北大無緣榜首,「山吉川」表現搶眼 >國科大實力登頂,傲立群雄 在此次ESI排名中,國科大以全球排名第66的成績位列國內榜首,清華北大以全球排名第76和80的成績無緣榜首。
  • 2020中國高校高被引科學家總數排名!科大超北大居第2,蘇大第5!
    11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之前我們曾介紹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10的國家」以及「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十的機構」,這都是在全球範圍內來看。
  • 各高校國家一流本科課程總數及其排名:清華遙遙領先,西交大第三
    1、清華遙遙領先 在這個課程排名中,清華大學以總計170門課程之多位居國內榜首,可以說清華大學的實力真不是其他高校所能匹敵的,在我國的高校發展歷史上來說,是有著非常輝煌的過去的,雖然在近幾年這兩所高校在各類大學排名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兩所高校的實力還是頂級的。
  • 內地高校ESI新排名出爐,清北無緣榜首,華中科大排名使人意外
    我國擁有眾多的高校,這些高校之間一直都存在著很強的競爭關係,每年的高校排名榜是人們判斷一所高校實力的參考因素,但ESI也是一個重要的存在。大家都知道,ESI是一個分析評價科學績效和發展趨勢的工具,裡面收錄的都是全球各大高校發表的學術期刊,涵蓋了22個學科,也可以說記錄了各大高校在科研上取得的重大成果。
  • 中科院官網默認的高校排名,清華北大是目標,科大比院大地位高!
    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官網的連結 中科院官網默認的中國高校排名中國科學院自從在2014年創立本科學院後,開始特別注重高校的排名和各項數據的對比,尤其是在中科院院大被排除在雙一流高校之外後,各種吐槽的聲音都是中科院對教育部的不滿
  • 2020中國高校捐贈收入排名,清華北大名列前茅,西湖大學位列第3
    教育經費是高校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基本保障,隨著高校在校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和教學設備的升級和完善,高等教育規模和教育成本都在不斷增加。社會捐贈收入逐漸成為分擔高等教育成本的途徑之一。高校的「社會捐贈收入」是2020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重要指標之一,該排名體現的是2018年度教育發展及機會的年度社會捐贈收入。為什麼會將社會捐贈收入納入高校排名,主要有3方面原因。
  • 2020中國高校高被引科學家排名!科大超北大居第2,蘇大第5
    11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之前我們曾介紹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10的國家」以及「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十的機構」,這都是在全球範圍內來看。本文我們轉向中國內地(除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外),來看一看「2020中國內地高校高被引科學家入選統計」排行榜。
  • 2020國內高校重大成果排名,清華穩居榜首,西安交大位列第六
    12月3日,軟科發布了2020年國內高校重大成果排名,在此次排名中,清華大學表現出色,取得了榜首,北京大學位列第2,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緊隨其後,西安交通大學位列第6。清華大學位居榜首在此次排名中,清華大學表現十分出色,以96.5的高分穩居榜首,近年來,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豐碩,有20項優秀科技成果獲得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包含國家自然科學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4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1項,以第一完成單位榮獲國家科技獎11項,獲獎數量居全國高校首位
  • 國科大再次霸榜,化學領域論文TOP 1%高校排名!
    本期我們整理了2018-2020年間,中國大陸高校在化學領域TOP 1%論文數的排名,可以從一定程度反映各個高校化學學科研究質量的情況。說明:僅統計Article和Review類型文章,以及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單位。
  • 2020年中國高校捐贈收入排名,清華北大名列前茅,西湖大學位列第3
    高校的「社會捐贈收入」是2020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重要指標之一,該排名體現的是2018年度教育發展及機會的年度社會捐贈收入。 2020年中國高校捐贈收入排名,清華北大名列前茅
  • 中國31所「副部級」大學排名,清華無緣榜首,上海交大不敵南大
    副部級大學是由國家直接管理的高校,也被稱為中央直管高校。截至目前,我國共有31所副部級大學,同時他們也全部是985工程大學。 副部級大學是無數高考生夢寐以求的好去處,這些高校算得上是「雙一流」大學中的佼佼者了,其中位於北京的大學數量最多,其次是上海和陝西。
  • 兩岸四地高校排名公布,上交大排名第7名,南開大學躋身前十
    近日,中國大學排行榜官網(CNUR.COM),發布了一則《2021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本次排名的標準,主要是依據兩岸四地高校的師資力量、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三大主指標為評判標準。以下,筆者主要提及排名前列的幾所高校,文章末尾會放出學校的具體排名情況,以供大家參考。
  • 如果中國科學院大學也參與國內高校排名,可位居第幾?
    目前中國內地高校,第一、第二的霸主位置基本穩定不變,這第三把交椅該由哪個高校來坐,就眾說紛紜,站在各自立場,各說各的理。我還曾經看到「2019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發布」中,國科大排第3的位置。確實如此,如今中國,各種國內大學的排行榜林林總總,讓人眼花繚亂,公說公有理,婆說理更長。但真正公認有影響力的排名並不多。
  • 大陸10所高校首次上榜!泰晤士2020世界大學排名發布
    9月12日凌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發布2020年度世界大學排名,今年中國大陸上榜的高校數量大幅增加,從72個增加到81個 。 今年是該排名推出的第16 個年頭,本次排名涵蓋了來自92個國家/地區的1300多所大學,是迄今為止涵蓋大學數量最多的一次。
  • 又一項大學排名出爐!清華佔據榜首,北大意外跌出前3
    從名字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項以「大學學術表現」進行的排名。02二:靠不靠譜?排名依據是什麼?很多人都想問:這項所謂的世界大學排名,靠不靠譜?其排名的依據條件,究竟是什麼?據悉,URAP,也就是世界大學學術表現排名,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大學排名之一。其排名的參考依據,主要是根據學校的論文數量、引用、文獻總量、論文影響力、引用影響力和國際合作6個學術方面的表現,對大學進行排名 。
  • 2020年中國高校傑出學術校友排名,清華無緣榜首,上海交大僅排17
    今天筆者要為大家分享一個名為「中國高校傑出學術人才校友排名」的榜單,希望通過對這份榜單的了解,能讓讀者朋友有全新的視角去認識我國的高等院校。如果這份排名和你心中的排名差距甚遠,大可寫下您的意見。
  • 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公布:清華超過耶魯,12所中國高校躋身百強
    被譽為「全球三大高校排名」之一的QS世界大學排名,已經完成了2020年的排名更新。這份榜單依據學術聲譽、僱主聲譽、師生比例、研究引用率、國際學生數量等指標進行評選,成為全球高校綜合實力對比的參考之一。但是,這份排名出爐後,也引發了眾多網友的不服。
  • 2020年度自然指數國內高校排名TOP100,中科大逆襲成榜首!
    近日,自然指數網站公布了2020年自然指數年度榜單,數據統計周期為2019年自然年的全年。自然指數作為國際範圍內評價科研機構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其排名依據是82種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由於評估數據只包含化學、生命科學、物理學和地球與環境科學等4類學科,因此各位同學也可以將這份榜單理解為各大高校「自然科學」類學科的指數排名。那麼,各大高校在自然科學類學科的實力都如何呢?請看下面的榜單:以上是2020年排名前50位的高校榜單,上圖中同時還有和2019年的自然指數排名數據進的對比結果。
  • ESI排名前萬分之一學科,內地高校僅9個,連北大都沒有
    近日,ESI資料庫更新了最新的2020年1月ESI數據。據青塔網整理數據,內地高校中共有7所大學的9個學科排名進入ESI前1(萬分之一),堪稱國內最最牛的頂尖學科。獲得這份殊榮的,分別是清華大學的工程學和材料科學、國科大的化學和材料科學、哈工大的工程學、上海交大的工程學、西安交大的工程學、浙大的工程學和中國農大的農業科學。這份實力實在是太珍貴了,就連北大這樣的國內TOP2高校都沒有進入一個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