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肯·羅奇《我是布萊克》拿下金棕櫚最佳影片大獎
時光網坎城訊 當地時間5月22日晚,第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在一片爭議聲中「任性」落幕,英國現實主義老將肯·羅奇憑藉刻畫底層工人平凡生活的新片《我是布萊克》斬獲了金棕櫚最佳影片大獎,這是他繼《風吹麥浪》後再次拿到最高榮譽。
最佳導演下「雙黃蛋」,由克裡絲蒂安·蒙吉和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共同獲得。澤維爾·多蘭不愧為坎城小王子,新作《只是世界盡頭》雖差評不少,最終拿下評審團大獎(亞軍)。伊朗名導阿斯哈·法哈蒂的《推銷員》獲得最佳劇本和影帝獎,影后獎則並非此前呼聲甚高的伊莎貝爾·於佩爾,而是爆冷由《羅莎媽媽》的菲律賓女演員賈克琳·喬斯獲得。相當於終身成就獎的榮譽金棕櫚本屆頒發給了特呂弗的御用演員《四百擊》的讓-皮埃爾·利奧德。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獲獎的很多影片,比如多蘭的《只是世界盡頭》、阿薩亞斯的《私人採購員》,在放映期間都曾遭遇不同程度的媒體差評。而此前場刊評分和口碑叫好的《託尼·厄德曼》、《帕特森》、《她》等影片則顆粒無收,這也引發了媒體們的強烈不滿,在新聞中心觀看頒獎結果的媒體們,隨著獎項的出爐不斷地發出噓聲,而法國雜誌《電影手冊》甚至在官方推特上吐槽:「一屆相當不錯的坎城主競賽被一群眼瞎的評委毀了。」頒獎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隨著喬治·米勒領銜的諸位評委的登場,全場媒體也是不客氣地以噓聲歡迎他們的投票結果,更火藥味十足地對獎項予以質疑。
老將肯羅奇斬獲金棕櫚最佳影片 保守動人的「價值正確」雖然前兩年拍《吉米的舞廳》時,英國老將肯·羅奇就表示,那會是他的收山之作,不過幸好他食言了,否則也不會有如今這部金棕櫚大獎的《我是布萊克》的誕生。作為英國現實主義大師,肯·羅奇始終將鏡頭對準底層人群,他專注於作品中的人物和他們所處的真實環境,傾注了深厚的感情,並且把這種感情轉化成像他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平凡而真實的電影語言,他也是現實主義電影最堅定的捍衛者。
此次獲獎的《我是布萊克》也不例外,影片以工人平凡底層生活中的遭遇,揭示了英國繁瑣的社保機構。總的來說,影片沒什麼新突破,依舊是令人熟悉的肯·羅奇式敘事框架與角度,也是非常「價值正確」的電影節電影,因此在展映之後,場刊只給出中規中矩的2.4分,但或許是影片中那直率、動人,富有尊嚴和人文關懷的情感打動了評委,助其登頂本屆坎城。肯·羅奇是不折不扣的坎城嫡系,此次的《我是布萊克》也是他繼2006年的《風吹麥浪》之後,再度擁抱金棕櫚獎。
最佳導演下起了「雙黃蛋」 蒙吉阿薩亞斯被贊被噓都拿獎
坎城電影節歷史上的「雙黃蛋」其實不少,主競賽金棕櫚最佳影片、影帝、影后、評委會大獎、甚至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影片都曾出現過「雙黃蛋」,而本屆「雙黃蛋」則落在了最佳導演這一獎項上。
克裡斯蒂安·蒙吉《畢業會考》此前已經一片好評,拿獎在情理之中,影片講述一個小城醫生為了讓被性侵的女兒順利畢業而不惜一切代價的故事,揭露社會時弊,展現小人物的道德困境,情感細膩直擊人心。作為羅馬尼亞電影的代表人物,蒙吉的作品品質一向有保障,2007年他就曾憑《四月三周兩天》問鼎金棕櫚,之後還憑藉《山之外》拿下過坎城最佳編劇獎與最佳女主角。此次的《畢業會考》在坎城展映後,場刊給出了3.0的高分,當時就有外媒預測,即便在高手雲集的本屆坎城作品中,《畢業會考》也是極具「獎相」的佳作。
但奧利維耶·阿薩亞斯能憑藉《私人採購員》與蒙吉共享最佳導演這一獎項,則十分令人意外,要知道,《私人採購員》這個「鬼」故事在展映時曾遭遇不少惡評,甚至有人直接用三字真言「什麼鬼」來精闢評價這部影片,場刊也僅給出2.3分。當時媒體們就曾向阿薩亞斯「開炮」,不過阿薩亞斯表示自己對噓聲並不在意,他認為這次自己這部《私人採購員》很有實驗性,言下之意似乎是,他早就為噓聲做好了心理準備,不過,或許把這個獎頒給阿薩亞斯的評委們,才該接受更大的噓聲。
澤維爾多蘭果真是坎城寵兒 感謝評委理解創作現場落淚
從坎城電影節走向世界舞臺的加拿大「金童」導演澤維爾·多蘭不愧為坎城寵兒,即使是新片《只是世界盡頭》遭遇差評一片,即使是場刊用1.4分的低分用腳投票,依然無法阻擋這位27歲的導演再度登上領獎臺。
《只是世界盡頭》依然是多蘭最喜愛的主題,對於失調的家庭關係的表現。但國際媒體對影片普遍表示失望,稱其沒有靈魂,無非就是在展現一個家庭成員不停相互惡意攻擊的家庭的日常。」不過多蘭對於這些差評卻淡定得很,他甚至直言自己也看到了很高的評價,與媒體們「多蘭最令人失望的作品」這一評價背道而馳,多蘭自己覺得,這是他完成度最好,也是最成功的作品。
或許是來自觀眾、媒體及評論界的惡評如潮,多蘭也倍感「委屈」,在當日的頒獎典禮上,多蘭站在領獎臺上領取《只是世界盡頭》的評委會大獎時,這位一直意氣風發的才子竟然當場落淚,他更表示自己非常感謝評委們能夠理解到他電影裡想要傳達的情感,不管別人怎麼想,他覺得最重要的是堅持自己。
《託尼·厄德曼》《帕特森》《她》...這些佳片的冤案誰來負責?
本屆坎城電影節的多個大獎可謂「有違民意」,那些場刊高分、媒體好評的影片都消失不見,反而是那些不招待見噓聲一片的諸多影片,登上了領獎臺。當然在歷史上,媒體喜歡的影片評審團不待見也是常有的事。
比如在展映期間大熱的《託尼厄德曼》,拿下了場刊歷史最高分3.7分,在口碑方面也幾無差評,賈木許的《帕特森》以小人物日常生活的詩意俘獲人心,拿下場刊3.5分,壓軸亮相的老將保羅·范霍文新作《她》更被視作金棕櫚大熱門,女主角伊莎貝爾·於佩爾的表演也被認為是影后的絕佳人選,然而最終的評價結果讓人大失所望。
在頒獎典禮結束之後的記者會上,所有媒體都憋著火準備向喬治·米勒領銜的評委會爆發,首先就有人問,這樣的金棕櫚結果是出於你們的特權選擇嗎?然而作為「對手」的評委會成員們卻玩兒起了「太極」,讓所有火爆的質疑,都最終毫無收穫。
比如備受好評的《託尼·厄德曼》顆粒未收,喬治·米勒表示主競賽影片諸多,很難抉擇,爭論了很久,這是大家共同商量的結果。影后的桂冠給了《羅莎媽媽》中近乎配角的菲律賓女演員賈克琳·喬斯,卻無視伊莎貝爾·於佩爾在《她》中完美的表演,評委們表示,他們認為賈克琳·喬斯在《羅莎媽媽》中的角色是有著主角的作用,喬治·米勒還認為她的表演打動人心,並再次強調了這是大家共同的決定。
喬治·米勒整晚這樣的態度令人好奇,他真的是拍出過《瘋狂的麥克斯》那樣離經叛道酷勁十足電影的導演嗎?也難怪有網友面對這一評價結果氣不過在推特上吐槽:「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瘋狂的麥克斯》套裝DVD給扔了!」
第69屆坎城電影節完整獲獎名單
金棕櫚最佳影片獎:《我是布萊克》肯·羅奇(英國)
評審團大獎:《只是世界盡頭》澤維爾·多蘭(加拿大)
評委會獎:《美國甜心》安德裡亞·阿諾德(英國)
最佳導演獎:克裡絲蒂安·蒙吉《畢業會考》(羅馬尼亞)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私人採購員》(法國)
最佳劇本獎:阿斯哈·法哈蒂《推銷員》(伊朗)
最佳男演員獎:沙哈布·侯賽尼《推銷員》(伊朗)
最佳女演員獎:賈克琳·喬斯《羅莎媽媽》(菲律賓)
最佳處女作金攝影機獎:《女神們》(摩洛哥/法國/卡達)
榮譽金棕櫚獎:讓-皮埃爾·利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