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象側臥老鼠坐睡?動物睡姿有奧妙

2020-12-06 和訊

參考消息網3月30日報導 俄新社3月28日報導稱,瑞士動物學家通過非同尋常的試驗,推翻了時下非常流行的理論,即動物睡姿與消化系統的工作方式相關。

美國《哺乳動物學雜誌》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蘇黎世大學的馬庫斯·克羅斯介紹說:「動物的身體重心距地表越近,它們採用俯臥而非側臥睡姿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類推,所有大型哺乳動物都傾向於側臥,因為這樣腿部會更加舒服。」

報導指出,雖然人們曾經多次試圖弄清為何需要睡眠,但一直無法得出確切的答案。有人認為,身體會在睡眠中自我修復,神經系統會忙於記憶或者清除白天所獲取的信息。然而,上述理論都未能得到驗證。不久前,生物學家證實,睡眠不可或缺,因為唯有在此狀態下,神經元方能大規模地有效修復基因損傷。跟睡眠相關的另一個未解之謎則是為何人類更傾向於像大象、駱駝、河馬等動物一樣仰臥或側臥入眠,而不是像牛、老鼠、馬那樣趴著睡,並將腿蜷縮於身體下方。

動物學家一直將睡姿的選擇跟不同哺乳動物消化器官的工作方式聯繫起來。例如,反芻動物需要保持與地面垂直的姿勢,才能正常地嚼碎半消化的食物,以避免脹氣。換言之,它們不可能正常地側臥睡覺。相反,沒有必要重複咀嚼食物的哺乳動物,則可以採取其他睡姿。

瑞士學者以蘇黎世和歐洲其他3座城市的動物園的200隻四足動物為樣本,來驗證睡姿與消化系統工作方式之間的聯繫。他們共監測了3萬段睡眠或休息時間,發現了影響睡姿的決定性因素。克羅斯與其同事發現,在反芻、其他食草動物或雜食動物當中,有不少「不按規定動作」睡覺的。例如,有3種駱駝喜歡側著睡,絕對是反芻動物中的另類。而某些奇蹄目哺乳動物,如貘或犀牛,都會側臥,但同屬奇蹄目的馬則不會這樣。齧齒目動物的睡姿就更為千奇百怪了,很多既不側臥也不趴著,而是坐著。隨後的分析發現,若是引入非常簡單的兩個變量,即動物的體重和身高,上述匪夷所思之處皆可迎刃而解:體重和身高數值越大的動物,睡覺時越喜歡側著而非趴著。例如,大象幾乎從來不會趴著睡,哪怕在它們無法側臥時也不例外,而老鼠總是坐著入睡。

學者們因此認為,睡姿與消化系統工作方式的關聯論並不適用於所有動物,只限於牛和其他的反芻動物。對它們來說,休息的姿勢的確至關重要。而其他動物的睡姿偏好,則由其體重和其他多個因素決定,如年齡、健康狀況、附近有無猛獸出沒和其他的危險源存在。

【延伸閱讀】美媒:比動物睡眠少而質量更高是人類進化結果

中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學生在體育館裡準備睡眠,大約600學生在體育館睡覺以避暑,當時氣溫高達35度。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 美媒稱,人類的睡眠很有效,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睡得更少,一天只睡7個小時而不是離我們最近的物種所需的多達14個小時。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2月15日報導,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幾百種哺乳動物睡眠規律的資料庫,其中包括21種靈長類動物。他們發現,人類睡眠時間不僅比黑猩猩、獼猴和狐猴要少,而且更多時間是沉睡在更深、更有恢復作用的階段。

報導稱,在這個有電燈和通宵工作的時代這也許並不令人驚訝。但是這份報告的共同作者大衛·薩姆森說,睡眠的這種變化早在我們發明人工照明之前就開始了。他將這一變化追溯到人類祖先離開樹巢開始睡在地上的時候。

由於睡覺時需要靠近火和更大的人群保持溫暖和安全,這可能使得早期人類儘可能在最短時間內睡得最好。薩姆森提到這也留給人類更多的時間做其他活動,比如學習新技能。

(2015-12-16 00:13:00)

【延伸閱讀】寒潮來襲深圳野生動物園動物吹暖風睡草鋪生活愜意

寒冷的天氣,袋鼠大部分時間都跑到暖房裡取暖 李木生 攝

兩爬館裡的蛇捲成一團,靜靜享受電暖燈帶給它們的暖氣 李木生 攝

紅毛猩猩在電暖器前享受著暖氣,很是愜意 李木生 攝

中新網深圳1月25日電(李木生 黃顯達)最近幾日寒潮來襲,深圳市民都直呼太冷,居住在深圳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居民也招架不住。該園工作人員使出各種禦寒招數,為該園「怕冷」的動物防寒保暖。

居住動物園裡的袋鼠,由於它們平時喜歡在乾爽的地面活動,寒冷潮溼的天氣,它們除了「吃飯」,大部分的時間都跑到暖房裡取暖。

對於動物園裡的羊駝、長角羚羊、斑馬等食草動物,稻草是這些動物保暖的最好「暖墊」。動物園飼養員說,稻草的保暖效果好、天然環保,便於清潔。動物們覺得冷了,就會躺在稻草堆裡保暖。

最怕冷的動物要數兩棲動物了。「兩爬館」館內生活著各種各樣的蛇、蜥蜴等兩棲動物,它們都是些「冷血動物」。工作人員根據它們生活習性準備的電熱板、電暖箱、電暖燈、紅外線保溫燈等保溫防寒用品全部派上了用場。

動物園工作人員25日介紹說,天氣寒冷,特別是在晚上,動物睡覺時儘量不要讓它們在野外,而是把它們引入籠舍,根據各種類動物不同生活習性,使用不同的保溫用品為它們保暖。而飲食方面更為關鍵,飼養員還給動物搭配了一些含有脂肪、蛋白質、澱粉、熱量高等物質的食物。(完)

(2016-01-25 20:33:01)

【延伸閱讀】動物園人員攪獅子睡夢 遭襲10餘分鐘死亡(圖)

衣索比亞一家動物園清潔人員打攪獅子睡夢被咬死。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外媒16日報導,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動物園的一名工作人員近日在進行例行清掃工作時打擾了獅子的睡夢,並且忘了關上獅子籠的第2道門,導致獅子衝出來當場咬死他,整個襲擊過程持續15至20分鐘。

據該動物園主管基佛姆(Musie Kiflom)表示,這隻名為「肯尼尼桑」(Kenenisa)的獅子當時正在睡覺。51歲的工作人員希爾沙伊(Abera Silsay)進入籠內工作時,忘記關上通往獅子臥室的門,驚醒睡夢中的獅子衝出來當場咬死他。

當「肯尼尼桑」緊咬希爾沙伊脖子時,警衛人員衝上前,試圖對空鳴槍嚇走它,但是無效,整個襲擊的過程持續15至20分鐘。這是該動物園過去17年第2次發生獅子咬死管理員的慘劇。

基佛姆表示,園方將更進一步加強訓練管理人員在遭受猛獸攻擊時,如何自衛。他說,工作人員一方面要保護動物,學習如何與動物相處,另一方面也要學會如何清理籠子與自我保護。

「肯尼尼桑」沒有受到任何肉體懲罰,但是禁止「見客」1天。動物園也將關閉一天,料理希爾沙伊後事。

據悉,阿迪斯阿貝巴動物園於1948年開張,以擁有15隻瀕臨絕種的阿比西尼亞獅子(Abyssinian Lions)聞名於世,它們在衣索比亞被發現,有著黑色鬃毛。

(2013-09-17 09:37:00)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動物的睡姿與人類有何不同?一起來看看動物們的可愛睡相吧!
    動物的睡姿與人類有何不同?一起來看看動物們的可愛睡相吧!時間:2016-01-15 11:5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動物的睡姿與人類有何不同?一起來看看動物們的可愛睡相吧! 導讀:每當看到各種動物睡覺的萌照,都會覺得很可愛。
  • 生物學之謎:到底動物為什麼要睡覺?
    若不是親眼所見,根本難以想像這些動物的睡姿。  這不禁讓人思考起動物睡眠的問題。老鼠、兔子、狗、貓、魚、小強,蒼蠅、大象、青蛙睡覺嗎?怎麼睡?什麼時候睡?睡多久?為什麼各種動物需要睡眠,且睡眠時間長短不一呢?  首先,動物睡姿形態各異。有的動物白天睡覺,如蝙蝠,群體倒掛在枝條或巖洞中;有的動物晚上睡覺,如馬,站著睡覺。
  • 長有像大象鼻子外形卻像老鼠的象鼩,網友:大象害怕老鼠的原因
    在動物寓言故事中:大象是害怕老鼠的,害怕老鼠鑽進象鼻,讓大象窒息等等,但在現實大自然中,成年大象是除了人類,幾乎就沒有天敵,所以大象也不害怕老鼠。只是大自然也非常神奇,偏偏創造出一種長有像大象鼻子外形卻像老鼠的小動物——象鼩,將老鼠和大象聯繫起來!
  • 大象真的怕老鼠嗎?將一隻老鼠放到大象身上,它會有什麼反應?
    大象真的怕老鼠嗎?將一隻老鼠放到大象身上,它會有什麼反應? 大象是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它們的個頭大的驚人,給人一種非常震撼的感覺,但有人卻說大象是非常膽小的動物,小到連一隻老鼠都會害怕,事情真是如此嗎?
  • 大象為什麼怕老鼠?原來它還有個像老鼠的親戚——蹄兔
    在走獸棋的遊戲中,規定老鼠可以吃大象的,慢慢地,大家都習慣了大象害怕老鼠這一說法,其實大象是不怕老鼠的,要是戲說大象害怕老鼠,那也有可能是大象怕殺了它的親戚
  • 大象怕老鼠 貓有九命?人類對動物12大錯誤認識
    貓有九條命 金魚很健忘 大象怕老鼠———    老鼠喜歡奶酪、鯊魚從不睡覺、貓有九條命、大象害怕老鼠……關於動物有很多傳統說法,可是據英國《獨立報》最新報導,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很多說法並不正確,甚至純粹是無稽之談。
  • 大象的時間,老鼠的時間:時間對於萬物是平等的?
    大象的時間,老鼠的時間:時間對於萬物是平等的?為什麼大象總是慢悠悠的,老鼠卻匆匆忙忙?為什麼掉進深坑裡,馬會骨折,老鼠卻沒事?為什麼蝴蝶小時候是青蟲,長大後卻要長翅膀?為什麼動物不使用輪子和螺旋槳?老鼠的壽命只有短短幾年,大象能活將近100歲,但它們一生的心跳數卻是相同的;老鼠雖小,但4天就能吃下和自己體重相等的食物;牛個頭大,但要吃完相當於自身體重的食物,得花一個多月。
  • 老鼠和大象
    它把這件事情告訴它的好朋友小兔子,小兔子安慰小老鼠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多看別人的長處,大象有它的長處你有你的優點啊!大象瞧不起你是他的錯。」它們都回家好好練習去了,小老鼠每天都跳來跳去,鍛鍊靈活性。大象每天在捆林木,鍛鍊力量。大賽就要開始了,裁判小松鼠宣布一共有3項比賽,規則是誰贏了兩項誰就勝利!
  • 大象真的怕老鼠嗎?
    我們都聽說過「老鼠治服大象」的故事:小老鼠會咬大象的腳,或者鑽進它們的鼻子裡,因此大象會害怕小老鼠。但是迄今為止並未發現能夠證明這些觀點的證據。  老鼠鑽象鼻的故事起源於數千年前的古希臘人,據他們說,一隻老鼠鑽進大象的鼻子,結果把它逼瘋了。
  • 大象害怕老鼠,怕被鑽鼻子,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普林尼是第一個說「大象最討厭老鼠」的人,這句話多半是它憑空想像出來的,加之他的影響力和聲望在當時很高,這種說法不僅被羅馬人接受,而且延續了數千年。為什麼說這句話是他自己現象的?但大象在中世紀西方人的心裡,一半是馬,一半是狗,完全滑稽可笑。然而,當時並不是所有人都全盤接受這個神話。有些人就理所當然地被3噸重的動物被小老鼠石化的形象所吸引,想提出一些科學理論去解釋為什麼大象要害怕老師?比如17世紀的內科醫生艾倫·莫林。莫林對大象不是很熟悉,但至少對生物的解剖結構有一些了解。
  • 癌症為什麼會存在?從遠古生物、大象和老鼠說起
    北京時間8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癌症是死亡的代名詞,嚴重影響了人類的健康和生活,吞噬無數年輕患者的生命,折磨著我們親人的晚年生活,從生物學角度來看,癌症為什麼會存在?有什麼好辦法治癒嗎?進化是腫瘤行為的核心,通過了解癌症細胞為什麼會進化,科學家可能會發現治療癌症的最新方法。
  • 10種睡姿能「治病」 你適合哪種?
    一萬個人,有一萬種睡覺姿勢。「大字型」的人睡得豪放,「胎兒型」的人睡得安穩。至於睡著睡著掉到地上的……大概是真正的勇士吧。受訪專家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楊天倫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 張宏其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 鄧玉霞4種常見睡姿的利VS弊睡覺的作用之一是對機體的放鬆和休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睡姿,可以讓身體得到最大限度的修整與放鬆。生活中常見的睡姿分為以下四種,它們適用的人群各有不同。
  • 童話故事:老鼠和大象
    美麗森林裡,一隻很強壯的大象看見了一隻跑來跑去的小老鼠,大象看了小老鼠一眼就覺著它長得實在太小了,跟自己相比實在是沒有什麼優點,大象非常看不起小老鼠,用嘲笑的語氣說:「你怎麼長得這麼小,一點本領也沒有!」
  • 你能追上奔跑的大象嗎?「怕老鼠」不過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
    雖然,有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大象正在奔跑,但卻不曾目睹過它們跳躍起來的樣子。在我們的身邊,總有很多關於大象天生害怕老鼠的說法,然而卻很難理解像大象如此龐大的物種,為何會害怕老鼠這樣的小動物。那麼,大象之所以無法跳起來,是因為自己太胖了嗎?關於大象天生就怕老鼠這一說法,是否原本就是許多人一廂情願的想法?
  • 原來大象不怕老鼠,更不怕老鼠鑽進鼻子,被騙了好多年!
    有這麼一個說法:萬物相生相剋,體型超大的大象居然會害怕體型小巧的老鼠,而且害怕的理由還特別有趣,說是老鼠會趁大象不注意的時候,鑽進大象的鼻子,咬它鼻子內部的嫩肉。大象看起來應該很無所畏懼,但它們確實有害怕的東西。
  • 這種動物體重不足2斤,猶如一隻老鼠,卻和大象是「親戚」
    在地球上,總會有著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比方說體型碩大的大象,它的近親竟然是一隻老鼠般大小的動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根據報導,前段時間,在非洲的東部吉布地地區,科學家們在考察的過程中,竟然意外發現了一種已經消失50多年的神秘物種——象鼩。
  • 自然界中有沒有把大象當獵物的動物?為什麼?
    嚴格來說,並不是沒有動物把大象當作獵物,因為人就會為了象牙獵殺大象,而且大象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為的獵殺。那麼,除了人類,在自然界中還有沒有動物把大象作為獵物呢?為什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大象真的懼怕老鼠?我們被騙了好多年
    大家小時候玩動物紙牌的時候都知道「一象二獅三虎四豹五狼六狗七貓八鼠」,大象是所有動物裡等級最高的,但偏偏懼怕小小的老鼠。可這是真的嗎?以下是有關大象的十個有趣的事實,我們原來被騙了好多年。雌性大象的生殖結構從頭至尾長度達到約3米,是所有陸生動物中最長的。
  • 哪些動物睡覺的姿勢很有趣?
    動物世界,無奇不有,各種動物的睡覺姿勢,亦是千奇百怪,有的睡姿很難令人想像,有的睡姿甚至令人驚詫.家裡的馬有睡著睡覺的本領。而野馬的睡覺方式則比家馬更高一籌。他能邊走邊睡,卻從不失足。大象睡覺時,總是把鼻子高高舉起,有時還把鼻子銜在嘴裡,原來,大象的鼻子雖然很大,卻十分嬌嫩,如果由昆蟲鑽入的話,它就難以成眠野山羊膽雖小卻很聰明,為使自己睡得安穩,便跑到土撥鼠那裡去睡,因為土撥鼠一發現情況便警覺地叫起來,野山羊聞之便逃之夭夭.
  • 大象的產肉量那麼高,人類為什麼不養殖大象?大象:我大意了啊
    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非洲大草原的景象時,我們不禁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人類不馴化產肉量高的大象、犀牛,而去馴化體型更小的牛、馬、羊呢?為什麼人類不馴化捕獵技巧高超的獵豹,而去馴化狩獵水平一般般的狗呢?這個問題事關農業的起源。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