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店》還是很早以前看過,突然想起來,是因為想到洪麟之淚。
洪麟衝進王宮之舉,將他和王送上絕路。洪麟看了一眼安好的王后,然後轉來臉來,在自己死前,終於把最後一眼給了先他而死的王,那一眼裡,有淚水,有從小時候到成年的悔恨,又有從成年到小時候的悔恨。
終於,王和王的男人,以這樣同歸的結局,作為了他倆之間不為人道的永恆和絕世糾葛。
這部電影被列為限制級,其實很多限制級的電影,都表達著一種極致的人性,可能那種極致的層面,被封印起來,才是封印人們去體會一種極致的痛苦。
洪麟和王的痛苦在於,他們的身份為眾人所仰望,但是命運卻把他們的感情扭曲得為人所恥,於是扭典的,再被壓抑,後來又被挑釁,人性的各種層面都爆發出來撕裂著他們的內心。
那種撕裂感加上他們身負的整個國家的利益以及被陰謀,他們是無法承受和化解的,唯有終結。
高麗國王從出生時,就必須背負著國家的命運,王不僅是要是真正的王,還需要子嗣眾多,後繼有人,只有這樣才能威懾來自王朝內外虎視眈眈的勢力,延續王朝的血脈。但是,這個沉重的包袱,高麗國王並不能夠勝任。
在他年幼時,為了護他周全,王室就選定了一些與他年齡相仿的少年,作為近身侍衛加以培養,相當於御前侍衛。
在這些少年當中,那個叫洪麟少年,與王的關係最好,洪麟懂王又忠心,他從小就把自己完全融入王的生活起居當中,像是為王而生的,像是王的影子,王的另一面。
但是隨著少年的長大,洪麟與王的情誼,也在往深裡發生變化,不再是那種可以一起打架的少年郎,而是比兄弟情更濃烈又更隱忍一些的的曖昧。
隨著元朝的勢力日漸壯大,已經威脅到高麗國的安全,為了建立兩國之間的友好,王不得不娶元朝公主為王妃。有了王妃的王,是讓洪麟欣慰的,從前護衛王一人,現在他護衛兩個人。
但是,王一點也不喜歡王妃,他只喜歡洪麟、信賴洪麟。就在王室給王巨大的壓力,讓他必須有子嗣才能保王國於根基時,王為了國家,讓洪麟代替自己和王妃在一起。
洪麟對王忠心,他不得不照辦,卻愛上了王妃。這讓洪麟陷入糾結當中,他隱隱覺得與王妃的男女之情才是正常的,而他對王,就是忠誠至上。
因為洪麟與王之間多了一個女人,洪麟對王的跟從前不太一樣了,雖然忠誠依然,但是王能夠體會到洪麟對自己的不同,有一些事被王看在眼裡,妒忌和憤怒使他幾乎喪失理智,無奈國家的安危又像一把枷鎖把他牢牢困住。而王妃因為愛上了洪麟,提出要和洪麟逃走,遠離王宮。
就在三人的關係在最混亂又最痛苦的時候,一場陰謀也在他們之間展開,王傷害了洪麟,依然留他一命,但是陰謀者卻使得洪麟回王宮復仇,最後洪麟與王雙雙死在王妃面前。
而洪麟在死前才明白王對自己的感情,有多沉有多重有多深,而他只有最後一滴眼淚回報。那一滴眼淚裡,倒映著洪麟和王的兒時相依、少年相隨、青年相守,如果讓他重新選擇,他大概不會選擇讓王愛上自己,只要相信他永遠是那個忠誠的洪麟就好,如果讓他重新選擇,他也不會選擇因為忠心就答應替王去接近王妃,那是把他們推向痛苦深淵的關口,如果讓他重新選擇,他一定會選擇永遠和王在少年時,翩翩然,騎馬射箭追時光。
而王在死前的眼神和追問,那望向洪麟的最後一眼,也是無盡的悔恨和疼痛。王的心裡所想,或許跟洪麟是一模一樣的,如果重新選擇,只需要兩人都在少年時。
電影《霜花店》這個悽豔沉重的故事,卻是歷史上的真實事件。
影片中的王就是高麗王朝末期的恭愍王,據說他的一生都在為子嗣的事情糾結困擾,他不喜歡女人,其王妃元朝公主一生都沒有與他同床過,而洪麟即是歷史上的洪倫。
恭愍王是高麗王國歷史上最受爭議的王,他最終是死在了情人的劍下。
而電影的片名《霜花店》,也是有典故的,它又叫「雙花店」,是一首韓國鄉樂曲,產生於高麗王朝後期,屬於「男女相悅之詞」。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