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魚在寒冷的冬天是如何生存的,或者當湖泊和池塘結冰時它們會去哪裡?
在寒冷的冬季,魚類的行為會因為魚的種類和棲息地而有所不同。例如,海洋深處的溫度全年變化不大,因此,生活在這個地區的魚類在冬天通常不會改變它們的行為。
相反,沿海魚類會經歷明顯的溫度變化,但它們對這種溫度變化的反應也是各不相同的。許多經常出現在沿海水域的魚類-鯡魚到大白鯊-都會從鳥類那裡學到方法,在冬天就會到南方尋找溫暖的水域。
突然的降溫,魚還沒有來得及轉移就被凍住了
那麼在湖裡或池塘裡的魚呢?當冬季來臨時,這些魚不能像一些海魚那樣選擇長途遷徙,那麼,它們是怎麼度過寒冷的冬天的呢?
首先,水是少數幾種凍結成固體後密度變小的物質之一。這意味著冰凍的水會漂浮在剩餘的液態水之上,而不是下沉。由此產生的冰層為下方的水體提供了一層保溫層,幫助水體保持其熱量。
其次,魚是冷血動物,也稱變溫動物。當環境溫度下降時,冷血動物的新陳代謝會急劇減慢,這意味著它們在冬天不需要像溫暖月份那樣需要吃很多東西。
最後,魚在寒冷的水中是不會凍壞自己的,同樣是因為它們的冷血身體與周圍水域的溫度相同。因此,當水溫和魚的身體溫度相同時,水就不會凍傷它們。
一些物種,拿錦鯉來說吧,到了冬天,如果有條件,它們就會鑽到鬆軟的沉積物中鑽個洞過冬,像青蛙和其他兩棲動物一樣進入休眠狀態,但大多數魚只能呆在最深的水底覓食,然後「冬眠」。
在「冬眠」狀態下,魚類的心跳會減慢,對食物和氧氣的需求減少,而且它們幾乎不活動。如果你曾經在冰上釣過魚,你就會知道要想釣到這個安靜的獵物,通常需要一條長長的魚線,一個緩慢的、色彩斑斕的誘餌,以及足夠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