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0月份,澳大利亞入春以來開始,森林大火(bushfire)就在整片南方大陸侵襲。火勢最為嚴重的兩個州:新南威爾斯和昆士蘭,也恰恰是澳大利亞人口最集中的區域目前,僅在新南威爾斯,就有60多起大火肆虐。一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被大火摧毀,面積接近於兩個上海。受災區主要是城市外的荒原。僅有600棟房屋被摧毀。媒體估計,有數百到1000隻的考拉在這場大火中喪生。紐約時報報導說,一個擁有700考拉人口的地區,至少死了一半的數量,目前有報導顯示考拉或將功能性滅絕。
聯想到我國之前的四大火,短短幾天就撲滅了,澳大利亞山火肆虐這麼久,是存在國情原因,還是更多因為地理氣候原因呢?澳大利亞還適合去旅遊麼?
澳洲這麼多年真的已經習慣了靠天滅火,下雨已經成了有效消防的一個條件,反正燒也燒不大。09年雖然也有大火,但燒掉的面積是4500平方千米,也沒怎麼影響市區,所以誰能想到這次這麼恐怖,燒了63000平方千米,相當於國土總面積的0.8%了,還繼續燒。沒有大的損失,就也沒有長教訓。澳大利亞在消防上也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事前會燒隔離帶,隔離帶沒用的話,有消防員去救火,救不過來燒大了等自然降水。之前的氣候很穩定,雨季如期到來,山火熄滅,但一旦氣候系統發生變化,原來的措施就行不通了。
被燒掉的地方,野生動物徹底可惜了,生態會受到影響,但是深山老林裡居住的人不多,主要是農業小鎮,很多人都失去家園了。我認為對於人為縱火導致的山火,每個澳洲人都應該背負起道德義務,倘若一直把「順應自然規律」奉為圭臬,習以為常,佛系消防,總有一天會受到反噬,而那一天說不定並不遠。
拋掉其他的客觀看法,澳大利亞還是適合去旅遊的,澳大利亞幅圓遼闊,玩法多樣,風景豐富,有很多不同的玩法。除了雪梨歌劇院、墨爾本火車站等屬於「打卡」的純觀光類景點,其它類的風景都屬於【體驗】型。
比如說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 舉世聞名、排行全世界第一名的自駕路線。很多旅行團只安排1天,質量高一點的安排2天,很多美景就這麼從窗外呼嘯而過,而你們只在重大景點停留(而且只有幾十分鐘)。
在雪梨北部約1小時車程的地方,有一片名為寧靜森林Forest of Tranquility的雨林,每年11-12月底,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藍光螢火蟲聚集於此地,每條絲上有許多水滴,像極了晶瑩剔透的「一簾幽夢」。這種發出藍色螢光的螢火蟲,叫做Glow-worm藍光蟲。全世界只有澳洲和紐西蘭有這種藍光的螢火蟲,螢火蟲的神奇之美將會讓你嘆為觀止。它們如同夜空的繁星,在漆黑潮溼的洞穴裡發出點點亮光,也被稱作世界第九大奇蹟,仿佛置身銀河系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