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ature 指數公布了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在中國機構/大學排名中,鄭州大學表現突出,位列第38位。
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追蹤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所發表的科研論文的作者信息。自2018年6月起,納入指數的期刊數量已由68本增至82本。
作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鄭州大學擁有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綠色選冶與加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網際網路醫療國家工程實驗室、重大基礎設施檢測修復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鈣鎂磷複合肥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國家藥物安全性評價研究中心、資源材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協同單位);擁有1個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1個國家智慧財產權培訓基地。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獲批籌建。擁有9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擁有水利與交通基礎設施安全防護等7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組建河南省資源與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鄭州大學藥物研究院、鄭州大學現代分析與基因測序中心等校級直屬科研機構。
"十二五"以來,鄭州大學先後承擔國家重大專項、國家"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近10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在《Science》和《Nature》發表論文7篇,培養本土本校院士1名。
鄭州大學科研工作成績卓著,一批重大科研項目在國內外都產生了重要影響。由霍裕平院士主持的"國際受控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是我國2005年度資助力度最大的項目;鍾香崇院士研究開發出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礬土系列產品,解決了河南省大部分礬土礦雜質含量偏高的難題;吳養潔院士在物理有機、金屬有機與大環化學等方面取得了系統的、創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申長雨院士承擔的"神舟7號"航天面罩、太空人出艙等關鍵防護裝置的研製順利通過驗收,受到總裝備部和專家的高度評價……
2019年5月,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獲得科技部批覆籌建,成為全國第7家批覆建設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依託鄭州大學建設運營,在2020年年底建成後將配10億億次自主超算,計算能力進入全球十強,給國家經濟發展再添強大引擎。
2020年1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鄭州大學為主要完成單位之一,學校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水汙染治理團隊徐洪斌教授、買文寧教授、何爭光教授作為主要完成人的 "淮河流域閘壩型河流廢水治理與生態安全利用關鍵技術" 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20年6月,鄭州大學物理學院青年教師劉凱凱博士、單崇新教授團隊在水溶液中碳納米點磷光發射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Nano Today(影響因子:16.582)。鄭州大學為第一單位,物理學院博士生梁亞川為第一作者,生命科學院苟閃閃為共同第一作者,物理學院劉凱凱博士、單崇新教授,生命科學院高豔鋒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
未來,全體鄭大人將堅持紮根中原大地辦大學,秉持求是,勇敢擔當,立足河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強力推動世界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建設,切實發揮文化引領、人才支撐、科技支持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原崛起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歡迎關注"鄭州大學招生辦公室"百家號,獲取更多關於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鄭州大學的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鄭州大學官網/官微、iNature官微、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