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指數榜表現搶眼 是久久為功、持之以恆的結果

2021-01-11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近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最新自然指數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0所高校均進入全球高校前35位,表現非常亮眼。

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目前每年的自然指數主要是對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自然》系列、《科學》《細胞》等82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

在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數排名TOP200名單中,我國眾多高校進入榜單,其中既有傳統的名校,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位居前列,也出現了不少地方重點高校,如蘇州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因為自然指數目前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能有這麼多的高校進入榜單,體現了近年來我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水平學術成果的整體產出能力正在逐步增強。

今天的成績是昨天努力付出的回報。科研成果的產出,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長期時間不懈努力的結果。我國高校為何能夠在自然科學領域不斷進步?這其中的原因很多,筆者認為,這離不開國家持續不斷在高校的科研投入,這些科研投入幫助形成了眾多科研成果,同時吸引了許多優秀人才不斷加入到高校科研領域進行科研工作,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對於高校的科研投入,這些年來國家不計眼前利益,投入了許多人力、物力等資源,布局了一些前瞻性的「種子」。這麼多年來,經過許多科研人員持續不斷的澆水、施肥、殺蟲、修剪等,這顆種子不斷地長大,到了一定時期自然而然就結出了果實。「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國高校能夠在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表現非常亮眼,是多年來國家久久為功、持之以恆投入的結果。

人才的聚集同樣是高校科研能力提高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人才,才有高質量的科研成果。這些年,高校對科研人才越來越重視,科研氛圍越來越濃,給了人才施展本領的舞臺。於是,高校成為聚集人才的重要陣地,越來越多的人才願意進入到高校從事科研工作,自然而然,科研成果也就持續不斷地產生出來。

如今,高校的科研有了良好的基礎,高校的科研氛圍也愈加濃厚,可以預見,未來在這個榜單中,我國高校還會有更為精彩的表現。與此同時,也要看到,雖然我國高校在榜單上的數量佔據優勢,但還需提高質量,讓科研成果能夠有更大的價值,產生更多的有用之用和無用之用,為科技創新持續不斷提供動力源泉。

相關焦點

  • 綠色發展久久為功 健康有機馳而不息
    原標題:綠色發展久久為功 健康有機馳而不息 中國最美鄉村——從江縣加榜鄉加車村加榜梯田 核心提示 8月11日至12日,首屆中國(黔東南)有機大會暨國際有機峰會將在黔東南州舉辦,圍繞「綠色生態、有機發展」主題,多元思想將在這裡交匯、碰撞,迸發璀璨智慧光芒。
  • 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甘肅路橋和油頁巖半焦相識、相知、相戀...
    會議認為此次試驗段的鋪築現場數據和室內研究數據差異原因的分析是準確的,為標準的起草提供了支撐,下一步要根據這些原因調整施工設備配置及施工工藝,確定油頁巖半焦最佳的施工工藝,明確經濟效益,為產業化轉化提供技術和商業評價支撐。自公路建設與養護、材料及裝備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成立以來,甘肅路橋就明確固廢資源利用是研發中心的重要研究方向。
  • 最新自然指數發布!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一 中科院表現搶眼
    最新自然指數發布!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一 中科院表現搶眼  Evelyn Zhang • 2020-09-22 09:04:44 來源:前瞻網 E2222G0
  • 全球減排需久久為功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7日發表一份最新氣候學研究報告指出,大規模減少人類排放或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方能讓全球地面溫度出現可檢測的變化。這一報告指出,減緩氣候變化需要付出長期努力,這並不是短期立即就能看到效果的一件事。氣候變暖已經給人類帶來了變化,而「減少人為排放是緩解全球變暖的必需條件」已成為普遍共識。
  • 上證50指數跌超1% 計算機等板塊表現搶眼
    25日早盤,上證50指數跌超1%,創業板指低開高走漲逾2%。截至10:17,上證指數報3538.19點,下跌21.27點,跌0.6%,成交額1003.83億。盤面上看,行業板塊漲跌不一,其中傳媒、採掘、計算機等板塊表現搶眼,房地產、銀行、食品飲料板塊跌幅居前。兩市個股漲多跌少,共計1867隻個股上漲,1195隻個股下跌。
  • 科學治理 久久為功(記者手記)
    荒漠化防治是人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  我國西北、華北以及東北西部,分布著四大沙地及八大沙漠。作為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沙地沙漠生態修復治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幹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經過艱苦努力、不斷創新,防沙治沙取得顯著成效。
  • 最新自然指數發布!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一 中科院表現搶眼
    北京再次成為全球最前沿的科研城市,共6個中國城市進入了2020年自然指數全球科技城排名的前20名,標誌著中國城市在全球科研領域的崛起。根據周六在2020年中關村論壇上發布的排名,進入前20名的另外5個中國城市是上海(第5)、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與合肥(第20)。
  • 搶抓機遇幹聚焦重點幹久久為功幹不斷釋放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
    4月27日,市委書記周志紅主持召開全市項目拉練暨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強調要搶抓機遇幹、聚焦重點幹、久久為功幹,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市長餘珂出席會議並講話。市領導郭生元、嚴啟方、傅志陽、印家利、鄭章均、李少雲、胡光懷等出席。4月25日,項目拉練開始啟動。
  • 2020年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出爐 中科院位居榜首
    Natureindex網站截圖30日發布的《自然指數2020年度榜》中,中國科學院的機構產出位居榜首,是該指數追蹤的82種精選期刊中發表研究報告最多產的期刊來源,幾乎是第二名哈佛大學的兩倍,並且在化學、物理、地球和環境科學這三個學科領域的產出均居於全球首位
  • 應用寶5月「星APP榜」出爐 UGC成移動網際網路新寵
    5月月榜在5月應用寶「星APP榜」中,擁有UGC功能的APP顯然成為最大贏家。騰訊應用寶在發布「星APP榜」的同時,更聯手企鵝智酷成立「安卓生態研究院(AERI)」,共同發布《中國Android生態大數據報告(五月)》。報告依據下載指數、飆升指數、好評指數、分享指數、反饋指數、新鮮指數六個維度,綜合評價「星APP榜」上榜APP價值及熱度趨勢。
  • 中科院各研究機構在自然指數排名中表現優異
    中國科學院研究機構在12月17日最新發布的「2015中國自然指數」(Nature Index 2015 China)中表現優異,在中國綜合排名前10位的研究機構中佔據三席。需要指出的是,此次的自然指數針對中科院100多家研究機構單獨進行考量,而非將中科院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排名。
  • 自然指數:北京榮膺全球科研城市榜榜首
    自然指數根據一群獨立科研人員遴選的82本高質量期刊中的論文產出進行全球科研城排名,北京在這份榜單中位居首位,上海排名第五。北京和上海通過科研人員之間的合作,成為了自然指數中最高產的合作城市對。2019年,兩座城市的雙邊合作得分(合著論文的累計份額)比第二名的紐約和波士頓還高 50%。
  • 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出爐,中國是2015年以來科研產出增速最快國家
    ◎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30日發布的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
  •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發布 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2020年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David Swinbanks)在中關村論壇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
  •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發布,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David Swinbanks)在中關村論壇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通過追蹤獨立精選出的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分析了全球主要城市2019年在自然指數的表現。
  • 【地評線】以「求真務實」的為民情懷滋養「久久初心」
    廣大黨員幹部要以「求真務實」的為民情懷傳承「久久初心」,以實幹出實績,以韌勁抓落實,以創新求實效,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以「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實幹出實績去堅守「久久初心」。為政之道,貴在實幹。「草鞋書記」楊善洲矢志不渝,讓荒山變綠洲;「科研瘋子」黃大年只爭朝夕,填補技術空白;「獅子部長」楊漢軍勤政務實,為民謀福利,無不是實幹精神的真實寫照。
  • 恭喜南京大學自然指數排名超越清華、北大!等等,啥是自然指數?
    #教育#恭喜南京大學超越清華、北大,等等,怎麼還有個前提,自然指數超越?不是其他的超越,也不是全面超越?這個自然指數又是個啥?南大在自然指數上,超越了清華、北大自然指數是啥?百度百科這樣解釋: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是依託於全球頂級期刊,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資料庫。在2019年新公布的自然指數榜單上,南大位列中國高校第一、世界第七,清華、北大緊隨其後,難道,中國高校排行榜,要變天了嗎?
  • ...與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時強調 久久為功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
    逯峰希望委員能為汕尾高質量發展出更多實招,並指出,教育事業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有關部門要動員全社會重視並參與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培育多樣化、差異化教育市場,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讓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優勢互補,大力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聽了陳鐵浩委員關於優化社會辦醫環境的發言,逯峰對他說:「只要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我們都支持!
  •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發布,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2020年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David Swinbanks)在中關村論壇發布了&34;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34;通過追蹤獨立精選出的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分析了全球主要城市2019年在自然指數的表現。
  • 2020自然指數正式公布
    摘要:4月30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 與前幾年一樣,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和德國馬普學會依然位居機構產出的最前列。但是,也出現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