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簡稱OIST),是一所經日本政府特殊立法(名為私立,實為中央政府出資補助),鉅額投資,於2011年在日本衝繩建立的高度國際化的精英大學院大學,致力於學術研究的最前沿。OIST校園位於衝繩島中部的恩納村,享有衝繩最優美的海景。校舍建築根據史丹福大學風格建成。
OIST採用全英語教學制,每年在全球只招收50名新生,並向全部學生提供每年300萬日圓的獎學金(每年學費只有53萬,住宿費只有2萬),所以某種程度上入學申請的難度遠超日本國內其他頂尖大學。在全校65名教授、174名學生裡,日本人皆為絕對少數,學生來自全球各地42國,師生比和國際化水準皆相當高。
無須多言,OIST的硬體設施也堪稱一流。學校配有最新的DNAシーケンサー、質量分析器、光學及び電子顕微鏡、共焦點顕微鏡、二光子顕微鏡、原子間力顕微鏡、デバイス製造の為のクリーンルーム、高性能計算機。此外,學校還會免費借貸筆記本電腦供學生使用。
OIST全校65個研究單位橫跨神經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物理、化學、環境與生態學、分子細胞與發育生物學、海洋學等七大領域。OIST秉持「Lab-based」與「交叉學科」之理念,全校不設科系,而是以教授為首設置Unit (每Unit的年預算可達200萬~600萬美元)。一年級生須選擇在3個Unit進行研究,然後再選擇自己的專攻。當然,OIST只有5年一貫制的Phd課程,所以只適合有志讀博的同學申請。
OIST每年有兩次申請的機會,亞洲學生大多會申請秋季入學。每年兩次Workshop,每次Workshop大約會從全世界邀請40名左右的入圍學生參加。除了籤證費用需要自擬以外,機票交通食宿保險費用都會由學校支付。在workshop中除了參觀,了解OIST的基本情況之外,還有5次和教授(至少有一位會是你的志願教授)一對一面試的環節(英語)。說是「面試」,其實面試的方式不盡相同,出了基本的互相了解情況之外,還會交流一些對學科、研究、倫理的簡介,有的教授還會考你公式的推導。總之,這是一次學生和導師之間互相了解,交流的平臺。如果表現出色的話,幾天後就可以收到合否通知。
OIST每年的入學定員僅有全球35-40名。如何在眾多申請者中殺出重圍呢?首先出願材料,大學畢業證明成績證明等常見資料就不多贅述了。需要特別準備的是:
·400字英文的志望理由書
·3-5封原本學業相關的指導老師的推薦信
·兩年內的託福、雅思或GRE成績單。
這三處是OIST和大多數其他日本大學院材料不同的地方。具體的要求,大家可以去看看官網的詳細指導(出願)。然後再說說考察形式,每年2月和6月,總共一年兩次的workshop。學校審查過材料之後,會確定80名左右的候選人,並且為這些同學們提供往返機票和食宿。最少三天的workshop中,候選人們要進行面試,參觀學校的設施,並且和學校的教授與前輩們互相交流。在workshop結束後兩周內,學校會通知學生是否被錄取。被錄取的候選人則要在30日內回復學校是否入學。